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夫人,宁儿也是读书人,将来势必要科考做官的,现在早点了解到一些事情对他来说只有好处,非有坏处。”徐清对着徐王氏说道,他倒不建议徐宁只做个乖宝宝,这也太屈才了,通过徐清的观察,徐宁的智力可是非常高的,虽然比不上七岁能写诗的骆宾王,可相比起普通人,还是十分出众的,像这样的孩子自然不能以常理来教,而应该根据他的才能来调节教育的步伐,这是徐清很认可的方式。

    “不过宁儿,提问题可以,可对于安抚使司大人,还是要有起码的尊敬,不要如此轻易的评断上位者的好坏,在你知晓事情的真相之前,知道了吗?”当然,徐清培养孩子的能力归培养能力,在官场之上做人的道理,他也自然要教,不然到时候培养出个愣头青来,徐清可受不了。

    “是,孩儿知晓了,那父亲,可以告诉我原因了吗?”徐宁乖巧的认了错,随后便好奇的问道,自从跟徐清关系好了起来之后,徐宁那张冰山脸便越来越崩塌了,甚至说话的口气也越来越接近徐清的模式,显得有些俏皮和没大没小,不过徐清就喜欢这样的父子关系,徐王氏在劝了两三次之后也就随他去了,到现在反倒是喜欢上了这种父子对话的场面,徐清的到来给他们所有人带来的变化,正在润物细无声中改变着他们。

    “当然,西夏和吐蕃乃虎狼之国,对我大宋的富饶土地早就觊觎良久,这一次秦州动荡,凤翔府与秦凤诸州的联系被极大的干扰,这正是两国对我大宋攻伐的良机,为此,他们都已经在我朝边境之上集结起了数量庞大的军队,可就在这时,西州回鹘进攻西夏了。”

    徐清把战报交给徐宁,让他自己看,徐宁赶忙接了过去认真读了起来,对于西州回鹘会进攻西夏这件事,徐清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这些西域人竟然会如此巧妙的抓准时机进攻,从而间接的解救了秦凤路一把。

    “西州回鹘?”徐宁疑惑的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他对于‘天下’的了解非常有限,除了大宋、辽国、西夏、大理、吐蕃、高丽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未知,或许只是知道一点点呢,这西州回鹘便是属于知识盲区的一个地方。

    对此徐清倒是知道一些的,毕竟他地位高,能够阅读到的资料也非常的详尽,不像徐宁,现在还只能看些四书五经的章注,而徐清则是能够随心所欲的看任何一本只要秦州有的书,秦州位于大宋西北,关于这片土地的书籍自然也就很多,徐清在无意之中,便也知道了西州回鹘这个国家。

    不过与其说是国家,倒不如说是部落联盟比较好,此国位于西夏国西部,领土大致在今天的新疆境内,首都为西域古国高昌国古城,面积大约达96万平凡公里,不过此时国家之间并没有具体界限,尤其是游牧民族之间就更是混乱了,所以这个数字也只是估值而已,到底有多少,则没人说得清。

    不过领土虽大,人口却不是很多,根据秦州地方志的记载以及礼部下发到各州州府的抵报来说,大约在一百万人口左右,胡汉杂居,大多数人为胡人,游牧为生,只有少数胡人和大多数汉人住在城中,可以说是昔日非常强盛的一个国度。

    在西夏崛起之后一度衰弱,可心中却并不服气,曾经三次遣使来宋,表达臣服之意,并且直言联合攻夏的意愿,对于西夏,可谓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时刻都想着报仇,为此甚至和世代为敌的黄头回鹘以及黑汗派出了信使,以表达和平之意,从此也可看出,西州回鹘的人对于西夏人的恨有多么的浓烈。

    此次会进攻西夏也是机缘巧合,至于具体原因则不是很清楚了,两地之间相隔甚远,即便大宋货物行甲天下,可想要获得这么高层级的秘密,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弄到的,只有等接下来的消息了,现在能够确定的就是西州回鹘进攻西夏,西夏匆忙让集结在宋朝边境的士兵回援,而三国之间的大仗则一时半会儿打不起来了。

    徐宁听过之后,良久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信,等桌上的饭菜都要凉了,徐王氏快要忍不住催促的时候,徐宁突然说道:“父亲,如此天赐良机,韩大人难道就不想抓住吗?“

    (本章完)

第199章 199。百无禁忌() 
徐宁的话徐清当然听得懂,而且说实话,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也希望韩琦能够下定决心跟西州回鹘联合起来,从东西两边共同征伐西夏,就算不能灭国,也能让秦凤百姓安泰数十年,可是事情永远没有那么简单,徐清看着徐宁,苦笑着说道:

    “西夏国使已入宫觐见陛下,奉贡品绸缎三千匹,黄金五千两,以求大宋友邦之位,韩琦大人听闻此事之后,接连上奏表以图阻止此事,不过陛下,已经答应了”

    “什么?!三千匹布,五千两黄金,就换到了我大宋友邦的地位,就换到了他可以全心全意攻打西州回鹘的机会,陛下到底在想些什么?”徐宁语带震惊的说道,他简直不敢相信,如此天赐良机到最后竟然只卖了这么点钱,而且徐宁可以肯定,这西夏上供的物品,绝对原本都是大宋送给西夏的礼物,现在拿出一部分来,便换的秦凤、永兴军不再出兵,对于西夏来说,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买卖了。

    对此,徐清也是无言以对,他也想不明白,如此天赐良机,韩琦在信中甚至都写明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西夏立国尚短,只要现在进攻,必然会让其国内百姓大乱,而我大宋则可乘胜追击,灭国都是有可能的,为什么那位陛下就这么放弃了呢。

    可是他毕竟不是徐宁这样的小孩子了,在心里骂也就罢了,宣之于口可就不太妙了,这北宋虽然没有明朝那么强大的间谍网络,可也是有皇城司这种专门给皇帝刺探情报的机构的,若是被他们听到自己妄议朝廷的语句,那自己可就真的遭殃了。

    “好了,宁儿,我等可议事,但不可辱人,当今陛下乃是仁慈之君,更是亿兆子民之主,不似我等只谋一隅,而是要全盘考虑,或许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吧,打仗需要很多东西,不是只有信心就行的,既然陛下已然做了了断,我等只要听从便是了,知道了吗?”

    徐清警告着说道,对于徐宁这幅刚正不阿,甚至有些带刺的脾气,徐清其实是很喜欢的,在他的身上他甚至能够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也是这样口无遮拦,百无禁忌,若不是自己来到了北宋,若是徐宁是自己在现代社会真正的孩子,徐清或许就会让他自由成长,绝不多加干涉。

    可是这里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尽管他商业发达、文明璀璨,还有可能是中国最接近资本主义的时代,可这终究掩盖不了他是个封建国家,在这里,说话是需要承担很大责任的,尤其是在面对皇家的时候,若是徐宁依照现在这样的性格成长下去,徐清真的很怕哪一天他就死在自己的性格上了。

    所以他必须要告诉徐宁,有些话能说,而有些话则不能说,君子当直,君子不该随波逐流,但君子更应该顺应时势,逆流而上的人大部分没有好下场,能够真正成功者,不足万分之一,徐清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冒这个险。

    徐宁听完徐清的话,表情彻底变冷了,他看着徐清,眼神之中充满着失望,原本徐清在他眼中的印象很坏,后来经过平阳的水灾还有秦州的叛乱之后,徐清在徐宁眼中赫然变成了一个大英雄,他满心以为徐清应该跟自己一样,对于那位皇帝所做的事充满不齿,却没想到徐清竟然还替那个懦弱的皇帝做辩护。

    他摇了摇头,对着徐清说道:“父亲真乃君子,孩儿受教了。”

    “哦?是吗,那就赶紧吃饭吧。”徐清倒是没想到徐宁竟然会那么快低头,他可是还准备了一大箩筐的话准备来跟徐宁摆事实,讲道理呢,这可不符合徐宁应该有的性格啊,不过既然认错了,徐清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指了指桌子上的饭菜,继续吃了起来。

    可筷子还没来得及动,一旁的徐宁却把筷子放了下来,“啪”的一声摔在了桌子上,声音之响,把一旁正在吃饭的徐泰都给吓到了,这样的举动,在他们家里无疑是非常不礼貌的动作了,就在徐王氏准备教训一下徐宁的时候,徐宁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对徐清拱了拱,然后说道:

    “前几日,孩儿温习《论语》之时,对于“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一时不太了解,今日见父亲之丑态,总算是知道君子是为何物了,夫君,您就是孔夫子口中真正的君子啊。“

    “放肆!徐宁,你怎敢如此曲解圣人之言,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徐清听到这番话,心里大吃一惊,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在说君子应该对天明,对有权威的人和对圣人有敬畏之心,而小人则是对这些没有敬畏之心,以此来警示众人,不要目空一切,而要对有些东西心怀敬意,可被徐宁那么一说,仿佛孔子口中的君子就变成了只会奉承上位者的奴仆一般,这让徐清怎么能不被吓死。

    这可是北宋!孔子的地位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可是比皇帝还要高的,中国古代有两个半贵姓只说,一个龙虎山张家,一个曲阜孔家,还有一个则是当今皇室之姓,由此可见孔子的地位到底有多么的高。

    而即便是在后世,孔子学院也开遍整个世界,美国最高联邦法院的门口,甚至还刻有孔子的石像,按照时代周刊的调查,中国人历史以来的所有人中,孔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他的地位,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力,这样的人说过的话,徐宁竟然敢曲解,他都能够想象的到这句话要是传出去了,徐宁未来的人生路会有多么的坎坷。

    谁会让一个不尊重孔圣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徒弟?谁会让一个不尊重儒家的人通过科举考试?而若是没有了进身之阶,读书人在这个时代是根本没有出路的,徐清再往下想,若是别人把这句话引到他的身上怎么办?天下士子会怎么想?

    (本章完)

第200章 200。下定决心() 
只要如此一想,徐清身上的汗就不停的掉下来,他从来不是个勇敢的人,对于挑战旧有的秩序他没有半点兴趣,他只想好好的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更多的人,至于改造世界,他真的不行,而徐宁的这番话,无疑是有改变当代宋人世界的想法,这让徐清怎么不心惊。

    一旁的徐王氏也是书香门第,不像有些贵族妇女不同文墨,她自然也明白徐宁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心中也为之震惊,又见徐清发起了如此大的脾气,她赶忙也把筷子一扔,对着徐宁说道:“宁儿,你怎么说话的,恒盈先生是那么教你《论语》的?!“

    “此非恒盈先生所教,乃是孩儿观父亲行事,自行领悟得知。“徐宁挺着胸脯,没看徐王氏,只是盯着徐清,像是一个随时准备牺牲的烈士一般,徐清看着他,手都被气的发抖了,要不是他脾气好,此时上去大嘴巴抽他丫的心都有了,他看着徐宁,用食指指着他的眼睛说道:

    “黄口小儿,你懂得什么圣人之言,当今陛下如此做,难道就没有他的道理了吗?钱粮、谷物、士兵、士气,我大宋就一样不缺?那西州回鹘表面上是对我等恭敬有加,可若我等真与之结盟开战,到时又会有何表态?你想过没有!而就算西州回鹘真与我等结盟攻战西夏,那若是北方辽国插手,我等又如何,与之开战吗?!能胜吗?“

    徐清的话明显让徐宁心虚了不少,只不过要让他低头,可谓极其困难,他是属于那种别人越逼他他就越不听话那一类的,说得好听点叫桀骜不驯,说的难听点就是死鸭子嘴硬,他看着徐清,扯着他那尖利的嗓子说道:“纵不能有所得,那又如何,战争攻伐非但是利器,也是名器,此战如此良机,我等都不敢打,周边各国将来又会如何看待我大宋,礼仪之邦?

    狗屁!他们只会把我大宋当成一块肥肉,当成一个人人可欺的王朝,谁都能在我等的头上踩一脚,父亲大人,您熟读经史,难道不知道当年霍去病将军驱匈奴与大漠之北的旧事了吗?此战虽未让大汉获得与开战的消耗同样的钱财,可却让大汉之北再无强敌,也让天下知晓我中国之强大,再无进犯,此所谓战乃名器也。

    父亲大人,难道我说的有错吗?“

    徐宁的措辞非常激烈,身为读书人,狗屁两个字都骂了出来,这是真的撕下伪装,要好好跟徐清理论一番了,徐清看着他,不得不说,他的心中也有一瞬是赞同徐宁的想法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