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中宵笑道:“你们现在如何从酒糟中制白酒?”

    程文礼拱手:“回知军,是甑下加水,酒糟中的白酒被水汽所逼,后边收起来。”

    “着啊,既然是甑下加水,蒸了酒糟之后便出白酒,那么你甑下不用水,而用水酒,不就从水酒中制出白酒来了?此法简单之极,只是你们没有想而已!”

    程文礼一时怔住,喃喃道:“这如何行?用酒代水,岂不是连水酒都没有了?”

    杜中宵大笑:“水酒没有了,但制出来的白酒多了啊!而且从酒糟中制白酒,酒蒸过就没用了。若是用酒代水,蒸过酒的酒糟依然可以用,岂不方便很多。”

    蒸酒的目的是为了把酒精蒸出来,不管酒精是在酒糟里,还是在下面的酒里。之所以用酒糟,是因为酒糟的物理性质,刚好能对酒精过滤提香,后面恰好出来的是白酒。这种方法更进一步,便就是不制水酒,而直接把发酵的酒糟蒸馏,就是后成的固体发酵、固体蒸馏了。

    杜中宵最早制糟白酒,是为了对酒糟废物利用,并不是只能从酒糟中才能制白酒。中原地区因为地理风俗,并不喜欢浓烈呛人的白酒,就一直坚持制糟白酒。这办法传到北地来,民俗不同,大家更喜欢喝烈酒,再拘泥于糟白酒的制法,就不合时宜了。

    程文礼虽然不信,却不敢反驳杜中宵的话,只好吩咐工人,把一座大甑中的水换成酒,蒸一蒸看。

    见工人要把甑中的酒糟换掉,杜中宵道:“下面的水换成水酒就好,糟就不必换了。现在城中是水酒太多,酒糟不足,只好将就着用。”

第50章 好酒() 
竹管嘀嘀嗒嗒出来酒,潘振让工匠接了,轻轻抿了一口,面色怪异,低声对程文礼道:“推官,出来的委实是白酒。不过,味道却更加浓烈,少了一点香味。”

    程文礼接过杯子,轻轻喝了一口,皱着眉头,说不出话来。

    杜中宵道:“怎么,出来的酒不过烈么?”

    程文礼摇了摇头:“烈是尽够烈了,只是太过呛人,比以前的白酒,少了些香味。不瞒知军,下官是不喜欢这种酒的。不过城中军汉,他们喜好与我们不同,倒也未必。”

    杜中宵道:“烈酒中的香味是来自酒糟,所以越是好的酒糟,蒸出来的酒越是醇香可口,跟用来蒸酒的水酒无关。这种烈酒没有后劲,入口便如火烧一般。酒本就是发到军中,只要军中将士喜欢,何必管那么多?等到以后,我们再收些高粱杂粮,制出好酒,再说其他。”

    程文礼点头,吩咐周新田,把酒楼里卖不掉的水酒,全部用来蒸白酒。

    出了九曲阁,程文礼又吩咐公吏,从军衙库里把存的水酒搬来,一起蒸成白酒。

    军城南门附近的军营里,庞勋坐在一张大杨树下的交椅上,摇着蒲扇纳凉。一个兵士走上前,叉手道:“指挥,军衙派人送了酒来。说是知军官人赏赐,军中一队一坛,另有十坛给指挥。”

    庞勋道:“拿一坛来,我尝一尝。那些撮鸟,惯会拿水酒来蒙人,欺我们厢军。若是酒味不浓,便就摔到衙门口去,让他们知道我们厢军也不好惹!”

    兵士叉手唱诺,转身飞跑着去了。

    城中成建制的军队,有北门处的吴文佐的广锐军大部,再就是庞勋的宣勇军大部在南门,其余的多分散在寨堡里。壮城指挥是用来守城的,实际上多是从事各种工程劳作,不成体系。庞勋的厢军是因为党项战事,从中原调来,家属大多都在中原。反倒是禁军的广锐马军,虽然隶属于马军司,却一直在火山军驻泊,是驻泊禁军,家属随军,是本地人。

    广锐军隶马军司,宣勇军隶步军司,先就有两个衙门的矛盾。再加上禁军和厢军待遇差别极大,作战时却经常不加区分,加之火山军地形崎岖,骑兵大多时候无用武之地,以宣勇军为首的三支厢军不知积攒了多少不满。军俸倒也罢了,一有赏赐,这些厢军就鼓噪,总怕自己发的少了。

    不多时,几个士卒捧了三坛酒,来到庞勋面前唱诺。

    庞勋接过一坛,一把拍开,仰头喝了一大口。不等把酒坛放下,便就咳个不停。

    几个士卒吓得脸色发白,急忙道:“指挥,这酒不对么?小的们该死!”

    庞勋咳嗽一会,眼睛憋出泪来。长呼了一口气,大声道:“直娘贼,这酒好烈!衙门里的那帮畜牲这回转了性么?拿如此好酒给我们!来呀,儿郎们今夜痛饮!”

    一边的几个小军官听了,觉得怪异,接了酒坛,每人尝了一小口,俱都咂舌不已。白酒的价格是水酒的十倍之多,往常发给厢军的,多是水酒。偶尔发次白酒,衙门的吏人还死命向里面兑水。

    几人商量了几句,一个小军官道:“指挥,这次发这么烈的酒,莫不是有诈?”

    庞勋怔住,眼珠转了转道:“不可不防,那帮撮鸟欺我们厢军习惯了,不信他们转性。你们派个人到北门去,打听一下,广锐军那里发的什么酒。”

    一边有人应诺,向外面去了。

    庞勋低头寻思一会,自言自语道:“今日的酒性烈如火,世间的好酒,不过如此。再要更好,除非是仙酿琼浆。想来是知军官人正榜进士出身,跟以前的军汉不同,可怜我们这些离家万里的厢军。”

    杜中宵是至今惟一一个文官出身的火山军知军,以前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禁军将领。虽然偶有隶步军司衙下,不苛待厢军的,最多也不过是比照着禁军给几成待遇,还没有一碗水端平过。

    军衙后衙,程文礼和潘振带了本军官员团团围坐,簇拥杜中宵在中间,

    一众官员再次参见完毕,程文礼道:“火山军僻处极边之地,人户不蕃,地形破碎,实在是天下少有的苦寒之地。我们几个在这里为官的,哪个不是生活所迫,不得不来?但凡有点办法,或者家里不缺吃少穿的,宁可在京城待阙,谁会来这里?不瞒官人,我已过任期一年,因无人来代,不得离去。哎——”

    潘振也叹气:“往常的知军,都是行伍军人,于政事大多粗疏,一有事端,便拿我们这几个文官撒气。城中军汉横行,衙门也管不了他们,百姓多有怨言。在这种地方为官,一言难尽!”

    周围的几个官员纷纷叫苦,就连兵马巡检孙丹也是叫苦不迭。火山军驻军两千,人户三千,完全是一座军镇。而且地处边陲,民户几乎全部编为乡兵,也列入军事管制,民事官员自然处处受气。

    杜中宵道:“你们也不用叫苦,这里虽然地方荒僻,但也好在事务不多。不但不用缴纳赋税,朝廷每年还有大把钱粮拨来。只要好好经营,何愁不成一处世外桃源?”

    程文礼连连摇头:“知军初来,不知地方的苦处,有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知军,这里比不得中原一马平川,周围不只是群山连绵,而且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两山之间,人与人各自看得见,真要走过去却需十日八日。周围村寨,除了有大路通达,若是没有向导走入山里,几年都走不出来,都是常事。”

    就是黄土高原吗。由于雨水冲刷,山间切割出了无数山谷,仿如迷宫一般。这里大量使用蕃兵,就是因为周围的山地,实际无法有效治理,只能依靠番户自治。只有一些大的山间谷地,人烟稍稠密,才能设堡寨,进行有效治理。火山军与契丹接壤,紧邻黄河,按说地理位置重要。实际周边数百里的地形过于破碎,大军无法行动,是个无人重视的小角落。

    杜中宵道:“我自宁德军北来,一路沿黄河而进。自进火山军境内,见河谷宽广,地势平坦,若是开垦出来,得许多良田。仅这河谷之地,便可养数万人。”

    程文礼连连摇头:“知军说得容易,做起来却千难万难。这里地近北地,胡俗浸染,民户大多半农半牧。他们种地,莫说精耕细作,实际全部看天吃饭。能在种地之地,耕种平整田地的,十户里也难见一户。黄河两岸荒地虽多,他们也只捡那些最种的地来种,其余还要荒着放羊呢!”

第51章 有钱还不赚?() 
北城门禁军军营,谭二郎对一个小军官道:“哥哥,今日知军上任,军营赏酒。以往赏酒,你们禁军的总是最好,我们发的都如水一般。哥哥,若心疼弟弟,拿一碗出来给我解解馋。”

    那小军官看谭二郎垂涎欲滴的样子,不屑地道:“不过是酒,至于你这个样子?若是馋了,旁边酒铺买上一碗,又花几个钱?”

    谭二郎搓手道:“哥哥说的好轻松!我们厢军,一个月也没几文钱到手上,哪有闲钱买酒!”

    小军官被缠不过,只好转身回了军营,把一个酒葫芦递给谭二郎:“拿去喝了躺尸!今日知军官人赏酒,营里兄弟正要热闹一番,没有时间与你胡闹!”

    谭二郎接了葫芦,千恩万谢。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打开葫芦喝了一小口,咂咂嘴,摇头头低声自言自语:“这不就是往常的白酒么?并没有我们厢军发的好喝。莫不是官人转了性?还是发错了?”

    一边说着,拿着葫芦穿城而过,回到城南厢军的军营。

    庞勋接了递过来的葫芦,尝了一口,皱眉道:“这不就是往常卖的白酒?若在平常,也是十分的好酒了。但与今日我们发的酒相比,却是差了许多。”

    想了想,喜道:“是了,新任知军是进士出身,中原人氏,必然心向我们这些中原兵士。”

    说完,想起今日吴文佐跋扈,自己上去给了他些难看,倒是不枉知军官人一番苦心。

    后衙,杜中宵听众人诉完了苦,道:“我在中原为官的时候,曾经屯田,两年时间一县丰足。我看本军黄河两岸平地不少,若是措置得当,尤胜过那时。不说这些,今日初到,且与诸君尽情一醉。”

    说完,让十三郎捧了两个小酒坛过来,对众人道:“这是来河东路时,我从家里带来的好酒,现在只剩这么多了。此酒是多年陈酿,醇香无比,可不是普通白酒可比。”

    说完吩咐一边的差役,拿了酒坛,给众人倒满。酒坛一开,便就闻到一股酒香沁人心脾,是从来没有闻过的味道。酒倒在杯里,微泛黄色,有一股粘稠的感觉。

    杜中宵举杯在手,高声道:“今日初逢,诸位且饮一杯。”

    说完,一饮而尽。众人跟着饮了酒,一个一个面色怪异。

    过了一会,程文礼看了看众人的脸色,才道:“这酒下官从来没有喝过,原来这就是好酒么?酒入口不似白酒那么猛烈,既不呛喉,也不冲头,绵绵柔柔甚是顺口。只是酒一入肚,不觉身上就有一股热气升起来,绝不是水酒,应该还是白酒。”

    杜中宵笑道:“当然是白酒。不过这酒可不是酒糟中蒸出来的,而是本来酿的就是白酒,酿好后又陈了数年,去了酒中烈气,才有如此好口感。在我家乡,这酒比糟白酒要贵好几倍呢。”

    程文礼陪着笑,等杜中宵说完,面色有些怪异地道:“原来如此。不过,不瞒知军,我们这里买酒的多是军人,他们喝酒可不讲究绵柔香甜,只要性烈。最好酒一入口,便如一团火下肚,如刀子一般,从喉咙直滚到肚里去,让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才是好酒。”

    杜中宵听了愣住,听程文礼的话,那不是最差的白酒的特征吗?自己前世,粮食紧张的时候,有的地方小酒厂,用红薯之类的酿酒,便有这种特色。因为红薯实际不能酿白酒,是酿成酒精,再如同用水酒制白酒一样蒸酒糟,然后蒸馏成白酒。如果用好酒的酒糟,那就是好酒,劣酒酒糟就是劣酒。有的小酒厂酒糟长时间不换,里面风味全无,直接跟用酒精兑水一样,便是程文礼说的烧刀子口感。

    自己今天赶着制白酒,因为水酒多,酒糟少,制出来的白酒,不就是如此吗?当时杜中宵还尝了一小口,被呛得流眼泪,觉得无法下咽。当时若不是逼得急了,还不会把那些酒发到军中去呢。莫非那些酒在军人眼中,还是最好的酒?这玩笑可开得大了。

    见众人的神情都有些怪异,杜中宵对孙丹道:“巡检,你派两个手下,到城中军营巡视一番。今日人人有酒,一是问问他们酒如何,再一个防人酒醉闹事。”

    孙丹叉手称诺,起身自去安排。他是巡检,管着火山军的治安。

    杜中宵带的酒只有两小坛,喝不多久便就喝完,只好又上了今日新酿的白酒来。这酒杜中宵实在喝不下去,只好换了水酒,陪着众人。

    这杜中宵喝不下的酒,一众官员却喝得兴高采烈,没两杯便就脸色通红,兴奋不已。酒劲上头,声音不知不觉就高了起来,大呼小叫,渐渐没了顾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