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岊吃了一惊:“有这么多马吗?知军用心了。”

    火山军并不在前线,驻在这里的广锐军虽然是骑兵,但马不齐,有不少士卒是没有马的。张岊对此心知肚明,听到杜中宵给他们补齐了马,还剩两百多匹养在这里,着实吃惊不小。

    杜中宵道:“只要有钱,马匹尽可以从蕃部买来。前些日子这里收了柴胡,我托人运到并州,全部换成现钱。几个月间,从并州运到火山军的现钱有五万多贯了,商业繁荣,税也多了起来。”

    从并州运铁钱过来,相当于发行货币,刺激民间商业,火山军的经济几个月就繁荣了许多。那几万贯钱不算什么,流动起来带动的经济繁荣,才造成火山军现在的热闹场面。杜中宵与冯原等从事并州贸易的商人商定,他们从并州回来,尽量多带新铁钱,现在的火山军一直有现钱流入。

    张岊问起火山军现在的情形,听说前边营田务已经有六百余户,又吃了一惊。照这个速度,两三年就可以再造一个火山军,而且粮草不缺,这一带的战略形势都变了。

    吃饱喝足,张岊与杜中宵坐在一起闲谈。说起周边形势,张岊道:“火山军最可惜的,是东边偏头寨已废。有了那座寨子,契丹人便就不能南下,稳定周边数十蕃部。不过此寨在知军来之前就早已经废弃了,倒怪不得知军。现在靠董家寨,虽然扼住要路,河东边数百里之地,却不免被契丹人蚕食。”

    杜中宵道:“等到来年营田务收了麦子,粮草充足,可以组织人手再把偏头寨建起来。火山军虽然军兵不多,抽出一两百人在那里驻扎,倒还不难。只是,在建偏头寨之前,我想先收复唐龙镇。”

    张岊听了吃惊不小:“自来守顺叛逃入西境,唐龙镇已经废弃,现在党项人视那里为他们境土。知军若是去收复唐龙镇,只怕要与党项人起冲突。”

    杜中宵道:“怕什么,党项人来了,打回去就是。自本朝立国,唐龙镇便是属地,来家向来都受府州辖制。现在唐龙镇已成一座空城,周边蕃部无主,来火山军投靠的不少。前些日子,有个来守顺的侄子也到了火山军,我已派人安置。有这么一个人在,送它回去重建唐龙镇,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张岊仔细想了一会,道:“知军所说,其实有道理,也行得通。只是其间要害,在建起唐龙镇来一定要守住。不只是要能防党项人,还要防契丹人,不然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杜中宵点头:“都监说的不错,最关键的是要守住。我这里建营田务,便就是要粮草充足,能够支撑数百精兵,在唐龙镇驻扎。现在丰州已破,那里离府州过远,只能靠火山军。”

    张岊看着杜中宵:“说起此事,知军甚有把握,不知用何计守住唐龙镇?”

    杜中宵笑道:“来的路上,都监说怎么有两块好大铁。不瞒都监,那是新造的火炮,用火药发射炮弹,数百步外当进皆为齑粉,最是利器。守唐龙镇,靠的就是好火药,和火枪火炮。”

    张岊哪里听过这些,连连摇头:“什么利器这么厉害?知军年幼,又未以战阵,不知契丹和党项人的厉害。他们都是骑兵,熟悉地理,来去如风,极是难斗。”

    杜中宵道:“都监安心,我也不与他们斗,只躲在寨堡里。他们若是来攻,枪炮齐发,这些人就是铁打的,也轰成残渣。明日我与都监到山上,看了火枪火药的威势,都监就心中有数了。”

第70章 试炮() 
雪后初晴,阳光照在雪地上,有些耀眼。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都换了模样。

    张岊与杜中宵骑在马上,到了牧场不远处的小山坡下,看着地上的两大堆铁,问道“知军,那就是火炮?就是两大堆铁,有什么稀奇?虽然这样大铁委实不常见。”

    杜中宵道“且放上两炮,都监看一看,可好?”

    说完,唤过陶十七,带了昨天的几个炮手,让他们过去填充火炮。又派了一队兵士,到火炮前边两百多步外,堆了两个大土地堆。

    一切准备就绪,杜中宵对张岊道“这边火炮发火,可炸平那边的两个土堆。只是火炮新铸,炮手操作生疏,偶有打不中。以后练得多了,才能保证十发九中。”

    张岊手搭凉棚,看了看远处的土堆,像小山一样,在阳光下的雪地里分外显眼。摇了摇头“这样两大堆土,什么样的炮能够打平?昨日看了,知军说的火药,无非就是焰硝,哪里有如此威力。”

    “看过就知。”杜中宵笑了笑,吩咐身边随从,过去让陶十七放炮。

    陶十七得了令,有些兴奋,搓了搓手,指挥着兵士装填了火药,填入弹丸,捣得结实。杜中宵做事喜欢从最简单的做起,开始铸的这两门炮没有任何花哨,就是两根厚实的大铁管,下面加了两个轮子。炮并不大,一百斤左右,以方便驮运。

    一切准备妥当,装入药捻,陶十七捂住耳朵,吩咐身边举火的兵士发炮。兵士举起火把,小心翼翼地点着了药捻。几个兵士离远炮车,看着药捻燃烧。

    杜中宵对张岊道“都监小心,药捻燃尽,便就发炮了。”

    张岊对这一切不明所以,默默点了点头,也不说话。不多时,就听见一块闷响,火炮那里升起一阵黑烟,炮口窜出一串火光。张岊没想到有如此大的动静,倒是吓了一跳。

    看着火炮那里的黑烟散去,张岊目瞪口呆“这就是焰硝?——是放了个大烟花?”

    杜中宵指着前方道“都监看那土堆!这次打得准,一炮就把土堆打平了!”

    张岊这才转身,看前边兵士堆起来的两个土堆,此时只剩一下,另一个已成了一堆散土。

    “这——这如何可能?!”刚才黑烟冒起,张岊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炮口有炮弹飞出来。

    与杜中宵一起打马上前,到了土堆前,张岊下马察看。只见一枚圆圆的铁弹深深砸进泥土里,周边的泥土跟泥浆一样浅起,偌大的土堆都消失不见。

    张岊左右看了,才仔细察看那枚铁弹。见是生铁铸成,黑黝黝的,颇有些分量。

    左右看了又看,张岊指着铁弹对杜中宵道“这是刚才从炮里发出来的?如此厉害!”

    杜中宵道“都监若是不信,可到近前去看着兵士装弹。”

    “好!”张岊也不啰嗦,带了亲兵,到了陶十七面前。

    陶十七叉手唱诺。张岊摆手道“你们劳累些,再发一炮看看!”

    陶十七见杜中宵点头,叉手应命,指挥着兵士重新装药,装入铁弹。

    张岊在一边看得分外仔细,生怕漏了一点。火炮的射程、威力都远超出他预料,真有这种威力,杜中宵说的当者为齑粉可就不是随便说说的。战阵之上,一炮过去,几排人都打倒了。

    装填完毕,理好药捻,陶十七向张岊叉手“请都监发令!”

    张岊看了看,想了想刚才发炮的程序,也中罗嗦,高声道“点炮!”

    一边拿着火把的兵士,上前弯腰,点了药捻,退后几步。陶十七小声对张岊道“都监,炮一发声音惊天动地,有些伤人,都监可捂起耳朵。”

    张岊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他久经战阵,纵横沙场二十年,什么场面没见过,会怕大动静?

    正在这时,药捻燃尽,只听一声闷响,伴随着浓烈的硝烟味,黑烟升起,炮口吐出一串火光。

    张岊没想到动静如此之在,脚下竟有些不稳。他到底见过大场面,没有被震慑住,只是死死看着炮口。可惜一片火光中,只是模糊看着一个黑影,哪里能真切看见炮弹的影子?

    等到转过身来,看远处的土堆,却只见顶部被削掉了一些,并不像刚才一样整个土堆被打散。

    看了看不远处的杜中宵,张岊沉声道“这一炮打得有些差了,不似刚才厉害。”

    杜中宵笑道“装填的火药一样,威力又能差到哪里?这一炮打得有些高了。”

    张岊不置可否,与杜中宵一起,到土堆前查看。到了近前,看得分明,果然是打得高了,炮弹从土堆上部削过,砸到了前面雪地里,深深陷进泥土里。张岊来来回回仔细查看过,确认威力与上次相当,才对杜中宵道“知军说不错,这次打得有些高了。”

    说完,站在雪地里,看了看火炮在的地方,又看了看土堆,再看看远方,长时间不语。沉默了好长时间,才吐了一口气,对杜中宵道“这炮好生厉害!两百步之外,有如此威力,犹胜八牛弩。床弩要数人甚至数十人才能拉开,这炮却只要数人装填,燃火即发,不费人力。守城的时候,若是城墙上有数十火炮,多少大军来攻也打得散了!知军,有些火炮,守唐龙镇算得什么!”

    以现在初制火炮的威力,并不比大型的床弩厉害多少。但床弩一具,要几十人操作,而且占的地方极大,小城上根本布置不开。火炮则不同,占的地方少,小城的城墙上也可以装几十门,而且一门只要几个人操作,火力密度不知强过床弩多少。更不要说,从成本上,火炮远较床弩便宜。

    熟铁制的炮管,生铁铸的铁弹,看起来费铁不少,但跟床弩一比,这成本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杜中宵对火炮的使用成本是有疑虑的,总觉得费铁过多,在张岊眼里这根本不是个问题。打仗就是花钱,张岊从军二十年,对此心知肚明。用这么点铁,有这么大的威力,比弓弩都便宜。

    看了又看,张岊转身问杜中宵“知军,要制几十门这种火炮,要多少时间?”

    杜中宵道“这炮都是用熟铁锻打而来,不远处我们有用水力的锻锤,一天两三门总是有的。只是火山军存铁不多,又要制炮,又要制枪,又要打制农具,有些不足。”

    张岊大笑道“河东路冶具遍地,怎么会缺铁?只要你这里能制出来,我可从保德军和府州调铁过来。现在黄河尚没有结冰,用船运来,也费不了几天!”

    。

第71章 试枪() 
张对火炮极感兴趣,仔细地看了又看,还记陶十七又发了几炮,还意犹未足。

    为了便宜,也为了方便携带,杜中宵现在全力制的是小炮。因为炮管是锻造,工艺条件也限制了制不出更大的炮来。在杜中宵眼里,现在火炮就是大几号的火枪,与印象中一炮发出地动山摇,还有着极其遥远的距离。见张如此兴奋,杜中宵不由对自己的想法有些怀疑。

    直等到张回到自己身边,杜中宵道:“都监,火炮发出的弹丸不过如小碗大小,穿甲破敌自然足够,但也不过比床弩强上一些而已。在我想来,守城有用,也不过是多了些床弩而已。只靠这些守城,尚有些不足。我本想先用小炮试试威力,等到来年,再铸大炮”

    张笑道:“有大炮自然是好,但现在这些炮,已经足够用了。知军未经战阵,不知床弩这等利器的厉害。前些年在麟府路的时候,只要城中粮草充足,有几具床弩,再加些弓箭手,番贼数万来攻,也奈何不了我一座小寨。唐龙镇占据地利,位于高台之上,大军施展不开。若是有这种火炮数十,我以三五百精兵驻守,西贼倾国之兵来攻,也奈何我不得!”

    杜中宵听了张口结舌,有些怀疑张吹牛。不过仔细想一想,张就是在麟府路对战党项成名,有数次守城。每次他带的人确实不多,最后都是党项狼狈退走。

    其实不要说党项,就是契丹也缺乏攻城的手段。只要城池坚固,他们大多就是靠人堆,用古老的云梯冒着矢石向城头硬冲。火炮的最大作用,不是杀伤攻城军队,而是击破敌人的攻城器具。现在火炮用来攻城自然威力不足,但用在守城,把一切靠近的攻城器具轰碎却绰绰有余。

    杜中宵记忆中的攻城战,多是来自于电影电视。乌泱乌泱的人不怕死地向前冲,各种各样的攻城器具密密麻麻。古老却威力突破天际的投石机,石头如雨落在城墙上。坚固且威力巨大的冲车,带着悍不畏死的铁血战士冲上城门。射出的弓箭,如同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这样的情景,眼前的这几门火炮,实在如同小儿玩具一般,给不了杜中宵信心。

    但实际上,以上画面都是不可能出现的。再傻的军队,也从来都是选城池的几个地方,进行重点突破。相应的,守城方的兵力也非常集中。由于攻方是仰攻,投石机要么没有,要么就打不到城上,落下的石头还会压伤自己的人,造成路障。也根本没有强兵,能站在城下向城上齐射。

    真正的攻城战,要么是守方懈怠或失误,让攻方打开缺口。要么就是借助各种攻城器具,如井阑和之类,一面对守方火力压制,一面靠强大防护靠近城墙。只要守方总能把这些器具打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