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勋很快定下方案,尤冲及其本部四千兵马,有守城之责,不能动,除此之外,元和的四千士兵全部跟随,然后在从王图远的军中抽调两千人,王呈息出四千人,整整一万兵马,前往肃州救援。

    李勋以都督之命,加上王仁锆陇右道大都督府救援文书,王图远不敢抗命,让其副将领着两千士兵,听从李勋的调度。

    王图远给了兵马,但王呈息却是有些顾虑。

    神池县,城外军中大营。

    王呈息召集诸将商议。

    王呈息今年四十有三,身材中等,脸上看不到什么凶悍气息,反而长得白白嫩嫩,看着并不像是一名领军的将军。

    “诸位,李勋命我出兵四千,协同他前往肃州救援,你们有什么看法?”

    王呈息扫了众人一眼,出言询问。

    帐中坐着十来名军官,听闻王呈息问话,互相看了看,却是没有人站出来说话。【!…爱奇文学i7wx @!最快更新】

    吴恒与李勋两人之间的矛盾,众人皆知,李勋身为武州都督,王呈息作为他的下属,自当听从调令,但是王呈息现在召集众人前来议事,显然是不想出兵。

    “将军,肃州官军大败,匪患严重,以至围攻县城,情况可谓紧急,如今王仁锆以大都督府长吏的身份,让李勋领兵前往救援,我们归属武州都督府管辖,李勋以都督的身份调令我们,将军您最好不要硬着来。”

    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壮汉站了出来,抱拳大声说道。

    此人名叫李存孝,是王呈息的副将。

    王呈息看了李存孝一眼,眉头微微皱起,不悦道:“王仁锆虽是大都督府长吏,但他并没有调动地方军队的权利,李勋虽然是武州都督,管着我们,但他也没有权利领兵外出作战,他的管制范围,仅限武州而已,我不出兵,他也奈何不了我什么。”

    李存孝再劝:“将军,您说的都对,但您想过没有,如今匪徒围攻县城,王仁锆向我们求援,我们若是不救,一旦城池被破,无数百姓遭难,日后朝廷追究下来,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王呈息冷笑道:“天塌下来,自然由个大的顶着,我们何顾之有。”

    吴恒送其母回返丰京,王呈息确实是有些不适应,准确的说是有些担心,害怕吴恒不再的这段时间,李勋会对自己有所动作,但是如今肃州局势有变,这又让王呈息看到了机会,也起了歪心思,王仁锆不是让李勋带着人去肃州吗?李勋若是不去,肃州的局面不管坏到什么程度,日后朝廷追究下来,也只会追究李勋这个最高军事主官,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若是领着兵去了肃州,自己不出兵相助,李勋兵力过少,一旦打了败仗,那就更好了。

    吴恒曾经许诺过王呈息,只要斗倒了李勋,他会帮助自己坐上武州都督一职,替代李勋之位,吴恒

    是杨氏一党的核心成员,得到他的帮助,也就是得到杨氏一党的帮助,而杨氏一党如今在朝中可谓是如日中天,有了吴恒的许诺,王呈息觉得此事大有可成,这才完完全全倒向了吴恒。

    李存孝见着王呈息如此说话,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厌恶。

    王呈息只是从四品的亚将,一般来说,他这个级别的将领,按照正常规制,只能统领四千到五千人的军队,之所以现在手中有一万军队,还是因为陇右之战结束后,留在陇右的十几万军队太过杂乱,有的是陇右本地的军队,有的则是从中原调来的,这么多军队,零零散散的驻守各地,比如李存孝,原本是宇文震的属下将领,本人官职中郎将,打下陇右西部七州之地后,宇文震回返丰京,但是他带来的几万部队,却是有许多人留在了当地,稳定局势,李存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统领本部兵马两千余人,驻守沙州冒户县,王呈息则是领着四千余人驻守沙州州治沙山县。

    随后,朝廷把整个陇右十一州,细分为三道,沙州与夏州地处后方,位置不是那么重要,而且战争过后,这两个州百姓逃的逃,死的死,经济状况非常差,根本养不活这么多军队,而武州的情况则是要好很多,于是朝廷便把沙州与夏州两州共一万军队,合兵一处,由王呈息统领,全部调往武州。

    所以从真正意义上来讲,李存孝包括其他一些将领,并不是王呈息的直接下属,只是受他节制罢了,王呈息真正掌握的军权,只有他手中原有的那四千余人而已。

    李存孝的祖上也是出身世家豪门,与如今的魏州节度使李从固是同一脉,只是李存孝的这一支先辈最后因为一些原因,从主家分离出来,去了山南生活,到了李存孝的祖父那一代,彻底衰败下来,成了没有任何身份的平民百姓,李存孝今日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拼搏得来的。

    李存孝性格非常刚直,更是武艺非凡,在宇文震军中效力之时,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立功极多,只是因为他的出身,让朝廷颇为猜忌,以至年过三十,还只是一名中郎将,官职升迁极为困难。

    wxi7

第二百三十一章 内部分化(五)() 
李存孝与王呈息两人最后发生了争论,王呈息虽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不想借兵给李勋,而李存孝则是一直劝说其应该出兵,以大局为重,百姓是无辜的,不应该成为斗争的牺牲品,两人最后话赶话,争论到最后,已经是有了一些火气。

    几名头脑清明的军官,也是站了出来,支持李存孝。

    李勋是武州都督,作为武州的最高军事主官,众人的考评与功绩都是要通过李勋完成,跟他关系闹的太僵,他们在李勋那里的功绩考评,上报给朝廷的,恐怕只能是最差的那种,这样一来,李勋在武州当都督的这段时间,与他作对的人,想要升官,那简直是在做梦,而且。。。自己参军打仗,拼死沙场,不就是为了一份前途?若是没有了这个前提存在,我凭什么跟着你干?

    就算退一万步讲,吴恒与王呈息真的把李勋给斗了下去,王呈息最后上位,他最先重用的人会是李存孝这些外来人?肯定不会,王呈息首先提拔重用的人只会是他原先的那四千老部队,至于李存孝这些外来的人,显然要靠边站,所以道理就很简单了,李勋与王呈息两人,不管谁赢了,李存孝这些非嫡系将领,都不会有任何好处,自己凭什么死心塌地的给王呈息当枪使?

    双方争论不下。

    王呈息冷冷注视着李存孝,冷声说道:“李存孝,你始终为李勋说话,难道你已经投靠了他不成?”

    “李勋是武州都督,我们都是他的下属,何来投靠一说?”

    李存孝一点都不惧王呈息,直接给顶了回去,他打心里就瞧不起王呈息这个人。

    李存孝扫了一眼帐中诸位将领,淡声道:“诸位,李勋可是有持节在身,五品以上的军官他是动不了,但五品以下的军官。。。。”

    李存孝此言一出,众人都是愣了愣,随即脸色便是有了变化。

    有持节的都督与没有持节的都督,完全就是两个概念,最差一级的假持节,战争时期,可以先斩后奏,无需上报朝廷,直接斩杀五品以下的军官,王呈息是从四品亚将,李存孝是正五品的中郎将,自然是不在此列,但低一级的郎将则是在这个范围之内,李存孝的提醒,让众人豁然明白过来,事情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

    李勋让王呈息出兵,后者若是拒绝,那好,你不出兵是吧,一名郎将本部五百士兵,我点你营中八名郎将随我出征,你们听是不听,不听,我就杀,你王呈息根本就阻挡不了我。

    “将军,李存孝说的也是有些道理,李勋毕竟名义上是我们的主将,明着违抗军令,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

    “将军,还是跟着李勋去吧,他是武州都督,又有持节在身,我们何以反抗军令?”

    几名军官站了出来,出言劝说,其中有那么两人,是王呈息的老部下。

    王呈息脸色难看,沉默半响,最终点了点头:“你们先行散去,让我好好思虑一番。”

    说罢,王呈息对着自己的心腹副将于岩辉使去一个眼色。

    众人散去,帐内只剩下与于岩辉和王呈息两人。

    “岩辉,你有什么看法?”

    于岩辉站了起来,说道:“将军,众意难拒,李存孝刚刚的那番话,不是没有道理。”

    王呈息站了起来,在帐中来回走动,是自己把事情想的简单了,李勋有节杖在手,自己不怕,但手下的那些中低级军官,却是不得不怕。

    半响之后,王呈息停下脚步,看向于岩辉,说道:“从本部四千人之中划出一半,再把王石、严从两人的兵马划出来,刚好四千人,由你统领,跟着李勋前往肃州。”

    于岩辉拱手道:“末将领命。”

    王呈息最后嘱咐道:“一定要把军权握在自己手中,李勋若有图谋,你当见机行事。”

    于岩辉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将军放心,兵权在我手中,李勋不敢把我怎么样。”

    。。。。。。。。。。。。。

    李勋接到王仁锆的求援文书之后,当天便是下令,武州进入战备状态,留尤冲守城,李勋带领五千五百余士兵,前往神池县,与王呈息的四千士兵汇合,然后立即赶往肃州。

    元和原本有四千人,但巡察营成立,从他那里分出来八百人,交由郑春与赵卫统领,对于尤冲,李勋不是很信任,所以郑春与赵卫所统领的巡察营,并没有带走,而是留在了武安城,元和的三千两百人,李勋手中的三百亲卫,加上从甘图远那里调来的两千士兵,其中还包括单仇的五百军纪司,一同五千五百余人。

    黄昏时分,李勋领着部队赶到神池县,王呈息的大营。

    王呈息亲自出来相迎,其四千部队,也是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王呈息如此爽快,倒是有些出乎李勋的意料之外,李存孝的猜测一点都没有错,李勋确实把节杖给带来了,王呈息若是不肯出兵,李勋准备直接下死手,以不听将令为由,先杀他几个中低级军官,对其进行震慑,如今,王呈息这般配合,李勋倒是没有了出手的借口。

    没什么好说的,军队汇合,在李勋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朝着肃州驰援而去。

    三天后,傍晚,福羊县县府。

    福羊县县令叫做赵迪,四十余岁,身材矮小,有些勾腰驼背,长相不佳,早年也是进士出身,但在礼部与吏部的最后面试环节,给刷了下来,只得从最底层的吏做起。

    此人性格顽固,道理不通,但为官非常清廉,在岭南做了十几年的县丞,极得当地百姓爱戴,陇右之战过后,陇右道有大量官职空缺,赵迪被提了一级,调到福羊县任县令。

    “县令大人,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福羊县县丞刘福手舞足蹈的跑进了县府大堂,满脸的狂喜之色,在他身后,跟着一名平民装扮的大汉。

    赵迪正靠在椅子上休息,听到动静,慢慢睁开眼,坐直了身子,看向刘福,皱着眉头,脸色有些不好:“刘县丞,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刘福非常年轻,约摸着也就二十出头,长得白白胖胖,一脸的轻浮,任何事情都是喜怒之色露于言表,这样的人,这样的年纪便是当上了县丞,要不就是确有才学,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要不然就是身后有着极大的靠山。

    刘福知道赵迪不喜欢自己,对于他的不悦,一点都不在乎,大声说道:“大人,武州都督李勋亲领一万大军,已经进入肃州境内,最迟明天天黑之前,便是能够到达福羊县,我们有救了。”

    wxi7

第二百三十二章 内部分化(六)() 
赵迪脸色平静,不动神色的问道:“你这消息是从哪里得到的?”

    不待刘福说话,站在他旁边的那名穿着平民装扮的大汉抢先说道:“大人,我是武州都督李勋将军麾下亲卫斥候,奉我家都督之命,先行一步,潜入福羊县,把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告知大人你。”

    赵迪看着大汉,沉声问道:“你说你是李勋的人,有何凭证?”

    “此乃凭证,大人一看便知。”

    大汉从怀中拿出两封信件,上前递给了赵迪。

    赵迪打开信件查看,一封正是大都督府长吏王仁锆写个李勋的亲笔求援信,上面盖有大都督府印章,而且王仁锆当了好几年的相国,他的批文与手书文案,赵迪多有见到,这封信确乃王仁锆亲笔手书,确认了这封信件,赵迪心中的怀疑顿时消散,点了点头,又是拿起另外一封信件,看完之后,赵迪的脸上却是有了惊讶之色。

    第二封信则是李勋所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