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wxi7

第二百五十八章 铁腕镇压(五)() 
时间到了六月初十,第二批十万中原百姓,行进至肃州境内,他们将在这里逗留几天,短暂做一番休整,然后继续前行,赶往终点站,武州。

    李勋与江大熊两人,骑着马,奔出武安城,侯全正等在那里。

    李勋驻马,大声问道:“部队可是已经完毕?”

    “都督,两千士兵已经集结完毕,就在十里之外。”

    李勋点了点头,架马继续前行,侯全连忙上马跟了上去。

    第二批十万中原百姓,已经进入肃州境内的消息,昨天刚刚传到,李勋对此非常重视,当即从甘图远那里调出两千士兵,准备亲自前往肃州迎接。

    到了集合地点,两千士兵清一色的骑兵,不得不说,甘图远这个人虽然无能,但在部队的养成方面,确实很有一套,李勋手下近两万士兵,除了自己的五百亲兵全部都是骑兵之外,其他各部的骑兵数量都是极少。

    “末将拜见都督。”

    李勋到来,郑春与韩林两人连忙上前行礼。

    “不用多礼。”

    韩林拱手说道:“都督,两千骑兵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出发。”

    李勋大手一挥,军队出发前往肃州。

    李勋并没有冲在队伍最前面,而是在较后的位置,不快不慢的架马前行,他们并不赶时间。

    “郑大哥,你好像有心事。”

    郑春就跟在李勋一旁,他神色沉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郑春默默说道:“有些想家了,也不知道我那一双儿女如今过的怎么样。”

    “今年的科举马上就要开始了,以郑复的学识,考上进士,问题应该不大。”

    “考上了又能怎么样,他被我拖累,就算进入官场,前途也是艰难了。”

    郑春长叹一声,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料,他自然清楚,考个进士,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考上之后呢?选官的时候,吏部主要官员对新科进士还会有许多考量,比如出身,自己曾是反将郑泽的部下,虽然最后投诚朝廷,立下功劳,但身上的那些污点,不是随便可以抹去的,前番又是被郢州刺史污蔑下狱,还是李勋在其中帮了大忙,这才逃过一劫,但这个案子本身,终归还是在自己那并不好的名声上面,又是重重加了一码。

    郑复有这样一个父亲,在吏部选官这个环节,肯定是要吃大亏的,极有可能会被调派偏远地区为小吏,如此一来,这辈子就很难有什么前途了。

    李勋看了郑春一眼,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想了想,说道:“这样,这个事我找秦安明说说,他或许会给我这个面子。”

    江南之战,李勋为监军判官,秦安明则是随军监察御史,两人有过一段共为同僚的经历,平日里虽然交际不多,但见了面,也会互相寒暄客套一番,只是现在秦安明已经贵为政事堂相国,有事求他帮忙,李勋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给自己这个面子。

    郑春淡漠的脸色,顿时来了精神,秦安明可是政事堂相国,只需一句话的事情,却能改变郑复一生的命运。

    “若真能如此,都督大恩,郑春定当铭记于心。”

    郑春拱手感激道。

    李勋摆了摆手:“先不要谢我,我跟秦安明是有那么一点交情,但并不深厚,而且他现在的地位,可是比我要高的多,这个面子他肯不肯给,我可是不知道。”

    郑春依旧感激道:“不管成不CD督的心意却是到了,郑春依旧感激不尽。”

    李勋说道:“郑大哥,其实你也不要想那么多,你现在刚入中年,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可以拼搏,多努力努力,建立功勋,有了官位在身,就算郑复考不上进士,有你扶持,生活也会过的很好,你的女儿也能找个好人家。”

    郑春点了点头,这正是他的想法,不然他也不会在伤势未好之际,断然同意李勋的相邀,跟随来到了武州,而且也正如李勋所说的那样,自己今年才刚满四十,这么个年纪便是退隐乡里,若不是迫不得已,郑春多少还是有些不甘,至少有那么一些遗憾。

    军队前行。

    三天之后,李勋领着军队到达沙州州治寿昌县,沙州防御使于岩辉出迎五十里。

    沙州领有寿昌、盐池、鸣沙三县,地盘比武州要小很多,大约只是相当三分之一,人口也不多,十万出头,经济、民生都是非常一般,但朝廷已经计划分十批,超过百万中原百姓,迁徙至陇右西部七州,其中一半会迁徙到陇右西道,随着这些百姓的迁徙到此,日后的沙州乃至整个陇右一定会慢慢繁荣起来。

    众人见面之后,一番客套寒暄,于岩辉把李勋迎入寿昌县城,暂作休息。

    “我吩咐的事情,你都照做了?”

    吃罢晚饭,李勋洗簌一番,找来于岩辉,谈些事情。

    于岩辉说道:“都督之令,末将岂敢耽误,我已派出两千士兵,四处巡视,境内的一些小股土匪,也是已经被彻底肃清,治安没有任何问题,都督大可放心。”

    半个月前,李勋传来书信,命其清查地方治安,确保迁徙百姓的安全,于岩辉不敢耽搁,非常积极用心,亲自领兵外出,把境内的七八个小股土匪势力,铲除殆尽,并派出两千士兵,在迁徙百姓行进的官路大道周围,严密巡视。

    于岩辉把近期的工作详细的汇报了一番。

    李勋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寿昌县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李勋领着军队继续前行。

    两天之后,李勋到达肃州州治福禄县,这里也是陇右道大都督府的所在地。

    福禄县县城四周,黑压压的一片,十余万从中原迁徙而来的百姓,在这里露营休整,许多官员士兵穿插在迁徙百姓之内,巡视、慰问。

    看到李勋这支部队,几名官员从远处匆匆而来,一番询问,得知来人是武州都督李勋,为首的官员立即返身回大都督府禀报。

    李勋让两千士兵驻守城外,带着江大熊与侯全两人,随着这几名官员,朝着县城而去。

    从这些官员的口中,李勋得知,这批百姓三天前抵达福禄县,一路行来,已经非常疲惫,而从这里到武州,还要路经沙州与夏州,八百多里,在到达武州之前,再也没有补给地点,所以王仁锆让这些百姓暂留福禄县,休整几天,并派人分发给百姓们少量粮食,已做路资,同时派人前往沙州,通知沙州防御使于岩辉做好治安与接引工作。

    李勋心中暗暗点头,这王仁锆不愧是曾经的相国,事情做的非常周密与全面。

    wxi7

第两百五十九章 铁腕镇压(六)() 
“李勋,你们武州那边,对于百姓的安置,有什么打算与计划?我几次询问吴恒,他都没有给我一个完整的答复,你们那边要是没有做好安排,我建议你把这十万百姓,分一部分到沙州与夏州。”

    来到大都督府,见了王仁锆,后者拉着李勋,连连询问,王仁锆是此次百姓迁徙的总负责人,责任重大,担子也很重,出了任何事情,朝廷第一个问责的就是他。

    “王长吏,放心吧,我已经全部安排好了,武州那边,我已经规划出一万八千倾田地,足够安置三万户人家,前段时间,从西域商人那里大量购买物资,如今粮食储备超过五万旦,耕牛两千匹,安置这批十万百姓,没有任何问题,至于沙州与夏州,也是开始行动起来,规划土地,储备粮食,不过这两个州太穷,钱粮不足,进展比较缓慢。。。。。。”

    李勋详细介绍了自己这边的工作情况,他一边压着吴恒,其主要目地确实是为了稳定,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中原百姓迁徙武州,这个事情,原本是由吴恒负责,李勋从旁协助,但现在这个时候,吴恒根本抽不出身来,李勋绕过他,直接把事情给做好了,这对于吴恒来说,再其政绩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污点,显得他很无能。

    听了李勋的详细汇报,王仁锆连连点头,脸上有了笑容:“你做的很好,事情办好了,我定当上书朝廷,为你请功。”

    李勋笑了笑:“这些都是虚的,王大人能不能给点实惠的东西?”

    王仁锆瞥了李勋一眼,轻笑道:“我只给你一人请功,这还不算实惠?”

    李勋呵呵笑了起来,王仁锆曾经贵为政事堂相国,政治智慧岂是一般,自己的这点小心思,哪里能瞒得过他。

    王仁锆说道:“这样,朝廷的物资马上就要运到,我可以优先考虑武州,粮食两万旦,你看怎么样?”

    李勋说道:“粮食嘛,我现在还不是很缺,能不能给些别的东西?”

    王仁锆笑了笑,问道:“你想要什么?”

    “能不能给些武器铠甲?我准备在迁徙而来的中原百姓之中,挑选一些人,实行半兵半民制度。”

    朝廷的第一批物资马上就要运到肃州,然后由王仁锆统筹安排,这批物资里面,肯定不仅仅只有粮食与钱。

    王仁锆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同意:“我给你五千套武器铠甲。”

    李勋大喜,站了起来,拱手一拜:“多谢长吏大人。”

    王仁锆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对于李勋,两人之前,地位悬殊,根本不是一路人,几乎没有任何交际,不过李勋在京城的名声与一些动作,王仁锆还是有所耳闻的,所以最开始,打心底里,他对李勋的想法不是很好,这也是作为他们这种出身名门的人,一种固有的思想与通病,但是上任陇右大都督府长吏之后,两人的交际立即多了起来,尤其是李勋最近的一连串动作,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干与果断,这让王仁锆对他的印象,顿时有了很大的改观。

    王仁锆深深看了一眼,轻声道:“你此次前来肃州,看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

    李勋摇了摇头,说道:“也不全是。”

    王仁锆静静看着李勋,静待后语。

    李勋问道:“王大人,您是老前辈,又是做过政事堂相国,执政经验丰富,我有个问题,想跟您询问询问。”

    “可是与大石通商的事情?”

    “正是此事。”

    李勋说道:“你觉得这个事情,是好是坏?”

    王仁锆淡声道:“是好是坏,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朝廷是好是坏,若是朝廷觉得有利可图,就算不好,也能变成好事。”

    李勋心神微微一震,姜果然还是老的辣,王仁锆非常平淡的一句话,却是点出了整件事情的核心。

    与大石通商,对武州,乃至整个陇右,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朝廷呢?作为大晋的中心,朝廷的考虑,不可能仅仅只是考虑经济这一个方面,陇右的战略地位才是重中之重,若是威胁到了这一点,任何东西都是可以放弃。

    李勋陷入到了沉思之中,他现在觉得,自己把有些事情,想的过于简单,也过于美好了。

    王仁锆看了李勋一眼,说道:“开放与大石的通商,你起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作用,若是能够做成,陇右的百姓将会从其中得到极大的利益。”

    李勋叹气一生,有些忧愁的说道:“就怕朝廷不同意。”

    王仁锆笑了笑:“你也不要想那么多,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若大石愿意退让一步,减少西州的驻军,那就是有这个意思,两国之间将会有更多的对话,朝廷最后如何定夺,我们等消息就是。”

    李勋点了点头,有些明白王仁锆的意思了,自己已经开出了条件,就是西州的驻军减少到一万,若是大石真的做到了,那就证明,与大晋全面开放通商,他们很有这个意思,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自己能够参与其中的了,而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对话,这其中肯定还会牵扯到其它一些东西,至于最后成与不成,就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了。

    王仁锆最后提醒了一句:“你上次召集西域商人到武州,这个事情,朝堂上已经有大臣对你提出异议,以后做事,还是多想想吧。”

    李勋苦笑道:“我只是想做些实事,怎么就那么难?”

    王仁锆笑了笑,这个话题有些敏感,他不想多谈,于是转移了话题。

    两人谈论其他,说到李骁,肃州剿匪,他其实什么都没有做,事后,却也是沾了光,从校尉提升到了郎将,这还是李忠一压再压的结果,而王仁锆给李骁的请功文书上,可是直接为其请命中郎将。

    李勋有些感叹,单仇从军十好几年,立功无数,却也只是做到了正四品的将军一职,而自己呢?又立下多少功劳?如今却是做到了主管一州军事的正四品都督,有些人的升官之路,确实是太容易了,自己以前一直看不起李骁,后者恐怕也是如此,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