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容易了,自己以前一直看不起李骁,后者恐怕也是如此,但是从某一方面来看,两人之间,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wxi7

第两百六十章 铁腕镇压(七)() 
对于肃州,李勋是越来越喜欢了,前后来了两次,都是弄到许多好处。

    前一次剿匪,获取了不菲的钱财,这一次来,又是从王仁锆那里要来五千套武器铠甲,加上武州退役了五千多士兵,他们手中的武器铠甲就空了出来,加起来就是一万套,李勋准备从汉人之中招募一批士兵,打造自己的班底,这个计划,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

    在肃州休整了两天,随后,李勋领着两千士兵,护送十万中原百姓,继续前行,赶往武州。

    百姓的行进速度很慢,一百五十余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两天,才是进入沙州境内。

    从沙州去往肃州的时候,官道大路上,不时可以遇到疾驰而过,于岩辉布置的巡逻士兵,但是如今已经深处沙州五十余里,竟是一个士兵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这绝对有些反常。

    “侯全!”

    李勋大声传唤。

    “都督,有何吩咐。”

    侯全快速架马而来。

    李勋说道:“你领一队人,先行赶往寿昌县,询问于岩辉,他布置在外面的那些士兵,都跑到哪里去了。”

    “是,都督,末将马上就去。”

    侯全拱手领命,转身一番呼喝,领着十余名骑兵,冲出队伍,朝着寿昌县疾驰而去。

    “李勋,抢矿有些不对啊!”

    郑春来到近前,出声说道。

    李勋眉头微皱,对着郑春说道:“郑大哥,你有什么意见?”

    郑春想了想,然后说道:“就地休整,多派些斥候出去,把情况打探清楚了,在做打算。”

    李勋点了点头,这是最稳妥的做法。

    “郑大哥,你来安排吧。”

    队伍停下,提前休息开饭。

    百姓们有些疑惑,这几天,官军一直催促他们加快前进速度,现在怎么突然停了下来,提前休息开饭,不过百姓们也没有多想什么,毕竟身边跟着几千名士兵护卫,在他们看来,安全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到半个时辰,侯全回来了,去的时候十几个人,回来的时候,却是多了好几十人。

    侯全找到李勋,低着声音,第一句话就是:“都督,出大事了。”

    李勋不动声色,看了一眼四周,有许多百姓在周围,于是拉着侯全往外走。

    “李都督。”

    一名军官正在那里等待,很陌生,并不是自己的部下,见到李勋,连忙迎了过来,拱手行礼。

    “于岩辉那边出了什么事?”

    李勋出声询问,这里是沙州境内,这个人肯定是于岩辉的部下。

    军官沉声说道:“不是沙州,是武州,武州那边出大事了。”

    李勋愣在了原地,武州那边能出什么大事?自己走的时候,那里可是一片平静。

    军官看了李勋一眼,继续说下去。。。。。

    武州那边真的是出大事了,吴恒大肆放粮,聚集境内百姓,王呈息出兵协助,一下子抓了好几万人,押着他们强行去往肃州,完成朝廷交下来的移民任务。

    百姓不肯服从,有所反抗,王呈息以武力强压,死伤上百百姓,最终激起民变,数以万计的百姓顿时成了暴民。。。。。。

    李勋双眼赤红,右手握拳,狠狠砸在自己的手上,怒吼道:“吴恒匹夫,你不得好死。”

    李勋怒不可恕,吴恒开仓放粮,召集百姓,这件事情,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李勋曾经派人去询问过,吴恒给出了解释,他人手不够,一个个去找人宣传、劝说移民到肃州,不要说一个月,就算是一二年,也很难完成朝廷传达的任务,不如耗费点粮食,让百姓主动聚集过来,然后统一进行宣传朝廷的移民政策,这样省事的多,这个解释很合情合理,李勋也觉得可行,也就没有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吴恒身上,哪里会想到,吴恒竟是打着这个算盘,简直是害人害己。

    军官说道:“李都督,武州动乱的消息,昨晚传到沙州,今日凌晨,巡逻的士兵来报,附近的几处村庄百姓,有聚集一处的兆头,末将担心有变,立即聚集四周的士兵前往,抓捕了几名从武州那边过来传达消息的人,并强令百姓各自回家,不得聚集生事。”

    李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冷冷看向这名军官:“既然事情有变,为何不立即派人前往肃州汇报?”

    军官半跪在地,一脸惭愧的说道:“末将一时着急,却是忘记了此事,请都督责罚。”

    “你的罪,事后再说,我现在命令你,立即四处传达消息,让沿途巡逻的士兵,不要回返寿昌,而是就地巡视四周的村庄,抓捕前来报信的奸细,把武州那边的消息,给我封锁住。”

    “末将领命。”

    军官拱手一拜,立即转身架马离开。

    侯全在旁低声问道:“都督,我们马上回返武州?”

    “怎么回去,回去了,这里的百姓怎么办?”

    李勋摇了摇头,长叹一声,转身往回走。

    找到郑春,把武州的事情说了一遍。

    郑春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但也很快就是平静下来,他是战场老将了,见过大场面,深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慌。

    李勋双手负于背后,来回走动,眉头紧皱。

    “郑大哥,不如你我分兵,你领着一千士兵护送百姓返回肃州,我领着剩余的一千士兵,先行赶往寿昌,汇集于岩辉手中的军队,立即驰援武州。”

    “不可。”

    郑春摇了摇头:“现在让百姓返回肃州,不管我们怎么解释,他们怎么也猜得到,前方肯定是出事情了,一旦谣言四起,搞不好会发生骚乱,我们手中只有两千士兵,十万百姓要是乱起来,我们很难控制,到时候麻烦更大。”

    李勋点了点头,郑春说的不无道理,是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既然不能退,那么就只能继续前行。

    “武州动乱的消息,在沙州还没有完全散开,我们要加快速度,立即赶往寿昌,到了那里,汇合于岩辉的军队,在做打算。”

    郑春思考了一会儿,最后建议道:“再走四十里,便是鸣沙县,把百姓暂且安置在那里,我们不能把手脚束缚在这里。”

    “就这么办,先行赶到寿昌再说。”

    时间紧迫,这个时候,容不得李勋多想,快速思考了一番,最终同意了郑春的建议。

    wxi7

第两百六十一章 铁腕镇压(八)() 
两天之后,李勋终于是赶到了寿昌县,而此时的寿昌县,却是只有五百人,武州爆发大规模的民乱之后,上万暴民冲入意图冲入夏州,于岩辉确实有将才,一边派人通知李勋,一边则是立即率领本部一千五百士兵,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塔县,联合当地五百牙兵,坚守城池,把暴民拦在夏州境外。

    李勋听到这个消息,对着左右人叹声道:“于岩辉真乃将才也。”

    十万中原百姓,李勋把他们安置到鸣沙县,并留下五百士兵交给侯全,让其护卫百姓的周全。

    “于岩辉那边有最新消息传来?”

    沙州防御使衙门,李勋找到留守将领,防御副使王继明,进行询问。

    “这是一个时辰前刚刚传来的最新战报,请都督过目。”

    王继明从桌子上拿起战报,递给了李勋。

    李勋连忙展开细看,前天凌晨,也就是于岩辉到达塔县一个时辰之后,刚刚紧急布置好防御兵力部署,上万暴民便是开始了攻城,于岩辉身临一线,死战城头,极大激奋守城将士们的士气,双方激战到黑夜,暴民退去,城池安然无恙。

    深夜,于岩辉聚集两百亲兵以及三百精锐,共五百敢死之人,冲出城池,杀入暴民大军之中,并派人从四面八方虚张声势,造成晋朝大军已经到来,暴民以为自己被包围,军心顿时大乱,结果全军崩溃,于岩辉此战大胜,斩敌三千余人,俘虏近五千,不足三千暴民逃回武州。

    看完战报,李勋大喜过望,连连赞叹道:“于岩辉此战大功。”

    于岩辉的这一战,不仅仅只是一场简单的大胜,也不论他杀了多少人,而是他通过此战,使暴乱的规模与扩大得到有效遏制,把战局死死固定在武州这一个地方,让整个大局没有彻底失去控制,也为各方筹集到了充足的时间,来应对这突发的事件,对整个局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都督,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是留在这里还是?”

    王继明出声询问道,他现在手中只有五百士兵守卫寿昌县,压力非常巨大。

    李勋想了想,说道:“还有两千士兵在外巡视各处村庄民情,你可以调回一千人,剩余的一千人,让他们严密防备四周,一定要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一时间扑灭,决不能让武州动乱的消息,在沙州全面传开。”

    王继明点了点头:“都督说的是,我一定办好此事。”

    李勋说道:“我马上赶往塔县,这里由你全权指挥,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只要塔县不失,夏州安稳,你们沙州,还是安全的。”

    王继明拱手道:“都督的叮嘱,末将定当全力照办,确保沙州安全。”

    两人又是商议了一番,李勋把事情交代的很明白,他只是定一个目标,具体怎么做,你王继明自己看着办,做好了,有功重赏,做的不好,误了大事,严惩不贷。

    李勋经历过江南与陇右两次大的战役,如今又是坐镇一方,主管一州军事,行政管理方面或许还有所欠缺,但军事方面,却是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与领悟。

    统领一支军队,其实很简单,就十六个字,‘军纪至上,不徇私情。恩威并施,赏罚分明。’

    在大晋乃至在其他各国都是有着极高声誉的李忠,坐镇安北近二十年,屡次击败强大的胡族,靠的是什么?诡计?谋略?你聪明,别人也不傻,诡计也是险计,一次两次还可以,用的多了,一旦被别人识破,倒打一耙,其危险程度,比正面战败,损失还要多的多。

    李忠在安北统军那么多年,胜多败少,靠的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治军严明,铁血纪律,给你什么任务,不管你怎么做,只看结果,完成了,自有重赏,没有完成,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两天后,李勋率领本部一千五百士兵,到达塔县。

    于岩辉率众出迎。

    “你传来的军报我看了,很好,战事结束后,我自当为你请功,其他有功将士,我也不会亏待。”

    李勋大声说道,振奋众人士气。

    于岩辉拱手道:“只是一场寻常战事,末将不敢贪功。”

    李勋笑了笑:“有功就要赏,你不必谦虚。”

    于岩辉点了点头,脸上多少还是有了一些喜色,其余军官,也是如此。

    进入塔县。

    众人坐定,李勋出声问道:“情况怎么样?”

    于岩辉说道:“暴民已经被我击溃,锐气大减,目前来看,短时间内,他们应该组织不起大规模的进攻,得到都督您的传信,末将不敢贸然出兵,等您来了,在做打算。”

    李勋点了点头,说道:“武州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我已经派人前往,最近两天,或有消息传来。”

    wxi7

第两百六十二章 铁腕镇压(九)() 
李勋到了塔县,因为不知道武州那边的局势到底如何了,手中的兵力又不多,所以他也不敢贸然行动只能暂时按兵不动,但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是加派斥候前往武州,打探消息,尽快与范中允等人取得联系,一边则是传信肃州,告知情况,并请求支援。

    李勋并没有等待多久,一天之后,武州那边终于是有了消息传来。

    看完手中的书信,李勋脸带沉思,久久不语。

    “李勋,信里说了什么?”

    郑春出声询问,于岩辉、于重两兄弟站在一旁,他们对武州那边的局势,也是非常关心。

    “你自己看吧。”

    李勋把信递出,郑春急忙拿过信,仔细看去,于岩辉兄弟也是连忙凑了上来,围观一处。

    这封信是范中允亲笔所书,主要写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却不是关于战事,而是让李勋立即亲写战报,把此次事件爆发的原因,完整的写出来,意思很简单,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向吴恒与王呈息两人,而他们两人,在民乱爆发之后,已经逃到了武安城,吴恒更是第一时间,准备上书朝廷,率先把责任全部推给李勋,但范中允早就防备着他这个心思,把两人软禁,不准与外界有任何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