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话题一开,王怀礼第一个出来发言,慷慨激扬,极力进言,与吐蕃形成联盟,前后夹击,打下安北。

    燕王赫德穆图、右丞相丰王乃马真、许王工部尚书查干等主要大臣,都是赞同王怀礼的意见,纷纷进言劝谏,主张出兵。

    “陛下万万不可出兵。”

    王善大声出言。

    “王大人,这个诸位大臣的意见近乎一致,您老还是不要多说了吧?”

    王怀礼好言相劝。

    “闭嘴。”

    王善指着王怀礼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奸臣,皇上若是听信你之谗言,定要落下千古骂名,悔之晚矣。”

    王怀礼被骂的满脸通红,心中大恨,却不敢还口。

    王善是呼和巴日的老师,是帝师。

    阿日斯兰早年让其教授自己六个儿子儒学,呼和巴日兴趣浓厚,始终如一,蒙图次之,三年,其他的四人,时间则是很短,但不管怎么说,终归是有一场师生之情在那里,就连对汉人态度最为恶劣的恩赫巴拉,见了王善,也要客客气气的叫声王先生,不敢造次,如今被王善大骂,王怀礼心中恨的滴血,也只能干忍着。

    隆王葛根皱眉道:“王先生,陛下面前口出污言,不是很好吧?”

    王善冷冷说道:“我若有罪,皇上自然惩罚,不劳王爷提醒。”

    葛根苦笑两声,不再多说,王善曾经教过他儒学,虽然自己不甚喜欢,没学多久,但终归师徒一场,而且王善此人,性格刚正不阿,不管对谁,不逢迎,并不偏袒,不争不贪,为官非常清廉,让很多人心生尊敬。

    呼和巴日摆了摆手,笑道:“师傅方才之言,想来不是故意为之,朕岂会怪罪。”

    “谢陛下。”

    王善躬身拜谢,然后正言道:“陛下,国家自有法度,自有信义,出兵征伐他国,在于有礼有节,师出有名,如今陛下已经下诏,宣告四方,并与晋朝互通使节,言明不会出兵,天子一言九鼎,覆水难收,岂能背信而损天子威严?若是无辜出兵,不讲理节,辽国必会被他国看轻,国中大臣百姓恐怕多有非议,与国,与陛下都是无任何好处可言,出兵之事,望陛下三思而行。”

    听了王善的话语,呼和巴日沉吟不语。

    辽国建立之前,胡族诸可汗,都是以受到晋朝的封爵而感到自豪,也算是名正言顺,辽国建立之后,晋朝当即反对,并不承认辽国的合法性,为此,两国多有驳斥与争论。

    晋朝曾经强盛一时,雄霸四方,受到诸国的敬仰,被很多国家敬为宗主国,这样的情况,自前朝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受不到中原王朝的承认,你这个国家就是不合法。

    呼和巴日建国之后,宣告四方,但是前来祝贺的国家,却是寥寥无几,诸国对胡族建国之事,表现的非常冷淡,这跟晋朝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如此局面,让呼和巴日陷入很尴尬的处境。

    吐蕃发动陇右战争,遣使而来,希望联盟,共同对付晋朝,当时的局面,绝大多数人,恐怕都是想不到局面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模样,或许还是会像以前那样,你攻我守,形成僵持,然后就是谈判,妥协,重归于好,这种模式,已经几百年了。

    呼和巴日基于这种想法,又有心腹谋士的劝说,自是拒绝了吐蕃,并且以此事为突破口,一半威胁,一半商量,最终让晋朝妥协,下诏宣告四方,辽朝与晋朝的同等地位,双方互为友国。

    但是,呼和巴日万万没有想到,局势的发展,竟是如此迅速与神奇,安北救援大军惨败撤退,凉州沦陷,州丢失,晋军主力被歼,整个陇右北道已然是吐蕃的囊中之物。

    如此形势,若是吐蕃从凉州发动进攻,辽朝大军南下,前后夹击,安北这个阻碍了胡族多年道路的最大堡垒,将会被彻底拔除。

    呼和巴日动心了,这对于辽朝来说,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但是王善说的也不无道理,随着辽国的建立,已经不能像以前那般肆意行事,不讲规矩,一个国家,该有他的威严、信义,辽朝刚刚与晋朝建立盟约,天下人皆知,若是无辜撕毁盟约,出兵安北,恐怕会被天下人所唾骂,被其他国家所看轻与疏远、防范,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王善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说了半天的大道理,呼和巴日一句没听进去,在绝对利益面前,什么道德,什么廉耻,那都是狗屁。

    王善说完,呼和巴日点了点头,看向蒙图,说道:“左丞相,你有什么想法?”

    蒙图淡声道:“或许我们需要一个借口。”

    呼和巴日眼睛一亮,沉思片刻,最终抬手制止了王善的说话,笑道:“今日就说到这里,让朕在想想。”

    说罢,呼和巴日起身离开。

    wxi7

第四百七十二章 各方动作(四)() 
散会之后,呼和巴日来到偏殿。

    “朱先生来了吗。”

    “回陛下,已经来了,正在房内喝茶。”

    呼和巴日吩咐无事不要打扰,随后走进偏殿。

    “陛下。”

    见到呼和巴日进来,朱正朝连忙放下茶杯,起身行礼。

    “坐下说话。”

    呼和巴日摆了摆手,走到上首位置坐下,然后关心的问道:“贤生,你的病可是好些了?”

    朱正朝坐下,摇了摇头,苦笑道:“老毛病了,天气一转冷,四肢便是疼痛异常,前几日得了御医药物,这几天疼的倒是好些了。”

    这段时间,朱正朝一直在家养病,若不是呼和巴日传召,他可不会到宫里来。

    呼和巴日呼了口气:“贤生,你一定要保重身体,朕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你的帮助。”

    呼和巴日聚集了一大批汉人,其中有许多智谋之士,但最受他重用与信任的,当属朱正朝,呼和巴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其蓝图与整体规划,全部都是出自朱正朝之手。

    朱正朝前端时间病的厉害,一直不理事物,蕃联盟之事,呼和巴日拿不定注意,还是亲自去朱正朝的家中问计,这才有了决定。

    不过呼和巴日现在是皇帝,一国之君,老去一个臣子的家中,也不好。

    吐蕃联盟之事,朱正朝态度很坚决,那就是旁观不理,不帮任何一方,那次会面,朱正朝身体欠佳,很多话没有说完说透,呼和巴日还有些不明白,所以,此次召朱正朝进宫,就是想想他不出兵的理由与道理。

    “这点病,暂时还要不了臣的命,陛下无需担心。”

    呼和巴日的关心,让朱正朝很感激,理了理思绪,说道:“陛下召臣前来,可是吐蕃之事?”

    呼和巴日点头说道:“吐蕃再次派遣使者,还是希望与我大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晋朝。”

    朱正朝不动神色,问道:“陛下是何想法?”

    呼和巴日沉吟片刻,说道:“晋朝在陇右有七八万大军,又有坚城之利,吐蕃的兵力纵在数倍之上,也很难有所作为,所以此前朕一直看好晋朝,但是,谁又能想到,凉州丢失,安北救援大军惨败撤退,州沦陷,晋朝在陇右北道的主力军队被歼灭,吐蕃形势一片大好,葛瓦提议吐蕃与大辽形成联盟,并保证亲自率领主力大军,从凉州先行发动进攻,攻打安北,朕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朱正朝冷笑道:“葛瓦的脾性,天下皆知,他的保证,陛下还是不要当真的好。”

    呼和巴日正色道:“但不管如何,这确实是一个机会,朕不想放过。”

    朱正朝淡声道:“既然如此,拿下安北,陛下又待如何?”

    “这个问题朕有想过,失去了陇右这个大后方,安北便成了孤地,所以,在没有解决吐蕃之前,晋朝绝不敢跟我们翻脸,他们最终只能接受失去安北的现实。”

    呼和巴日有出兵安北的打算,这个打算,并不是贸然为之,而是有过深思。

    朱正朝摇了摇头,非常郑重的说道:“陛下若是出兵安北,臣感肯定,晋朝会立即与吐蕃和解,两国达成同盟,共同对付我大辽。”

    呼和巴日愣了愣,朱正朝的思维跳跃太快,现在是吐蕃极力主动撮合与自己联盟,怎么这么快,就是扯到晋朝与吐蕃之间的联盟?

    “此话怎讲,朕不甚明白。”

    “吐蕃想要什么?他的底线是?晋朝想要什么?他的底线又是什么?”

    朱正朝沉声说道:“吐蕃想要陇右之地,这不容置疑,但不一定就是整个陇右,他们如今”

    呼和巴日抬手插话道:“等等,不一定就是整个陇右,是什么意思?”

    朱正朝淡声道:“陇右分为两部分,西部七州以及北部四州,北部四州之地,才是晋朝的核心所在,准确的说是凉、鄯、三州,有了这三州之地,安北有了后方,各项供给充足,才能稳定,才能形成一条稳固的军事防御,确保晋朝西部门户的安全,才能防范我大辽与吐蕃的侵犯,这是晋朝的命脉,他绝不会坐视不理,就算因为局势不可违,主动退让与妥协,但那也只是暂时的,一旦准备充足,一定会卷土重来,这个道理吐蕃岂会不知?他们现在占了整个陇右北道,又帮助我们打下安北,到了那个时候,吐蕃自己反而被夹在中间,于己不利的事情,谁又会去做呢?”

    听了朱正朝的话,呼和巴日整个人陷入到沉思之中。

    朱正朝看了呼和巴日一眼,继续说道:“以臣猜想,吐蕃之所以极力推动与我大辽联盟,就是希望陛下尽快出兵攻打安北,如此一来,晋朝便不敢轻举妄动,到了那个时候,吐蕃恐怕会立即遣使晋朝皇帝,以陇右西部七州之地加上廊州,换取凉、鄯、三州,为了确保安北不失,晋朝别无选择,只能答应,如此一来,吐蕃兵不血刃拿下陇右八州之地,获取最大利益,而我们大辽,反而会陷入与晋朝的战争之中,为别人做了嫁衣。”

    呼和巴日心神震动,惊声道:“你的意思是说,陇右真正的目地,是陇右西部七州之地?”

    朱正朝肯定的说道:“不错,也只有这样,才最符合吐蕃当前的最大利益,陛下可不要忘了,陇右西部连接西域,那里的土地更加旷阔,更有发展前途,何必非要在这里,与晋朝死缠到底?”

    呼和巴日猛的站起,在房内来回度步。

    把朱正朝的话梳理了一番,呼和巴日有了恍然大悟之感。

    就象朱正朝刚刚反问自己,拿下安北之后,然后呢?吐蕃也是如此,拿下陇右北道之后,然后呢?

    吐蕃国力弱小,第一次陇右之战的惨败,不过刚刚过去几年的时间,元气还未恢复,此次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穷兵默武,根本无法持久,一旦晋朝缓过劲来,全力反攻,吐蕃根本抵挡不了,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安全退回吐蕃,所以吐蕃需要外力的帮助,这个外力,就是辽朝,一旦辽朝对安北发动进攻,吐蕃或是出兵凉州,从背后进攻安北,或是死守州,堵住晋朝来援的大军,那时,吐蕃面对的局面,可谓是一片大好,进可攻,退可守,以晋朝之物,陇右北道四州之地为筹码,进行谈判,逼迫晋朝割让陇右西部七州之地。

    wxi7

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动作(五)() 
沉思良久,呼和巴日停下步伐,看向朱正朝,沉声问道:“你觉得晋朝会妥协?”

    “一定会。”

    朱正朝冷淡道:“真到了那一步,局势如此,容不得晋朝不妥协,死硬到底,吐蕃只需守住州,又有我辽朝大军南下,陇右与安北决不可保存,反之,丢掉西部七州之地,却能保存安北与陇右北道,何去何从,如此简单的道理,晋朝岂能不明?”

    说完这番话,朱正朝站了起来,拱手说道:“臣知道陛下的心思,但有些事情不能着急,晋朝虽然衰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赵智治国二十余年,虽然才干一般,但善于用人,善于用权,是他把晋朝从死亡边缘给拉了回来,他的威望足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不敢乱来,只要他一天在位,晋朝的政局,就不会有太大的动荡,如此一来,不论是吐蕃还是我大辽,要想行灭国之事,根本是白日做梦,吐蕃不过是豺狼,岂能撼动大象?他们知道自己的份量,所以反而不会有太多的妄想,吐蕃此次举全国之力出兵陇右,如此重大决策,怎么可能只想当前,不想以后呢?他们的最终目标,最多就是陇右西部七州之地,多了,他们不会想,也不敢想,陛下您想想,吐蕃真有心与晋朝一决高下,为何只是出兵陇右,剑南那边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呼和巴日点了点头,长叹一声:“听君一席话,朕乃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