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肼び冶钡溃笸蹩峙禄崃⒓绰示祷亍!

    “李忠两天前就已经领着六万军队到了会州,却始终按兵不动,没有任何动作,安北那边也是如此,你说他们的意图是什么?”

    “我不知道,还请先生指教。”

    赖宗汉冷冷说道:“这表示李忠根本就不关心陇右西部七州之地的得失,若真是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李忠已经有了彻底击败吐蕃的把握与计划,以损失陇右西部四万晋军为代价,换取吐蕃三十余万大军的全军覆灭,这个买卖完全值得。”

    安卡卟干心神震动,猛的站了起来,失声道:“这怎么可能?”

    赖宗汉默默说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第一次陇右之战你也是参加了,李忠的用兵与计谋,想来你也清楚,要么不动,动了就是致命一击,根本不给你任何机会。”

    安卡卟干急声道:“如此说来,大王深入陇右西部,正中李忠的下怀,大事不好,当速速派人前往告知大王,让其立即领兵返回。”

    “这些只是我的猜测,说了也没人信,如今大王领军攻入陇右,等于把自己的筹码全部都给推了出去,已经覆水难收,来不及了。”

    赖宗汉摇了摇头,深深一叹,站起身来,走到门口,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喃喃自语道:“李忠不顾陇右西部与四万晋军的死活,这简直匪夷所思,若是陇右西部没了,整个陇右十一州便是彻底被吐蕃掌握,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李忠要想反败为胜,恐怕也是千难万难,这与正常的军事理念完全不符。。。。。”

    这时,赖宗汉突然想到了什么,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快速闪过。。。。。。。。

    会州。

    临时大都督府。

    大厅里,黄、王怀烈等十余名高级将领,正围着陇右地势图,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言,激烈讨论着出兵计划,作为主将的李忠,却是坐在一旁,静静喝着茶水,目光有些出神,好像正在思考着什么事情。

    “大都督,刘潭军下中郎将李骁求见。”

    一名中年将领大步走了进来,大声说道。

    黄等人回过头,目光都是看向了李忠。

    众人到达会州快六天了,王仁锆、李勋、刘潭等人,三次派人前来求援,希望李忠立即率军兵出会州,进逼州,行围魏救赵之计,逼迫葛瓦撤军,对于前来求援的人,李忠一个都不见,始终按兵不动,这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连黄、王怀烈这等百战名将,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李忠想要干什么,问了他也不说,若不是李忠从军二十余年,从未打过败仗,犹如神人一般存在,不然黄、王怀烈等人早就出言质问了。

    这是陇右西部那边第四次派人前来求援,而且还是李忠的亲儿子,不用说,那边的局势恐怕非常不乐观。

    李忠深色没有丝毫的变化,放下茶杯,淡声道:“不见。”

    中年将领愣了愣,轻声说道:“他可是您的儿子。”

    这人曾经跟过李忠,只是时间不长,但也算是老部下了,也知道李忠的性格,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始终都是风轻云淡的模样,但是现在可是李骁,你的亲儿子来了,你都不见?

    李忠微微皱眉,看向中年将领,沉声说道:“你去告诉李骁,让他哪里来回哪里去,若是不想回去,也可以,我送他回丰京,但今生与功名再无任何关系。”

    “大都督。。。”

    中年将领还想再说。

    李忠挥了挥手,却是不在看他,显然不想再说什么。

    中年将领叹气一声,只得拱手一拜,转身离开。

    “大都督,葛瓦亲领二十万大军攻入陇右西部,那边的局势恐怕已经相当危及,我们在这里按兵不动,是否有些出乎常理?”

    黄走到近前,拱手轻声说道。

    李忠看了他一眼,沉默片刻,然后站起身来,淡声道:“你和王怀烈陪我出去走走吧,其他人立即返回军营,整理各部军务,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兵,违令者,斩。”

    说罢,李忠离开大厅。

    黄与王怀烈对视一眼,迈步跟上。

    一路上,李忠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思考着事情,这段时间,很多时候他都是这个模样,仿佛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他去整理贯通。

    黄与王怀烈两人跟在后面,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但这个时候,看着李忠这个模样,却又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走了好一会儿,李忠突然抬起头,却是已经到了城头,城外一片寂静,荒无人烟,陇右此刻陷入战乱,百姓各安家中,不敢出来,商人也是绝迹。

    李忠摘下头巾,长发落下,被风吹着一阵飘动。

    “我始终按兵不动,你们是不是感到不解?”

    这段时间,李忠很沉默,就一个命令,按兵不动,话语很少很少。

    现在,李忠终于主动谈论这个话题了。

    “我确实不明白,陇右那边坚持不了多久,我们这边按兵不动,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坐观陇右西部的沦陷。”

    王怀烈精神一震,大声说道,他就怕李忠不回答,保持沉默,现在终于说话了。

    wxi7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谋() 
李忠转过身,淡声道:“你有什么想法?”

    王怀烈拱手大声说道:“大帅,我等当立即出兵,进围蘭州,最好打上一仗,只要蘭州战事吃紧,进攻陇右西部的吐蕃军队,就有可能撤军回来。”

    黄詬这时候也出言说道:“胡人陈兵安北边境,应该就是做做样子,出兵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可以让马武领军进逼凉州,这样一来,凉州与蘭州同时受到攻击,葛瓦悳惪就算强硬到底,死不退军,但至少也会分兵回援,他们的兵力减少了,李勋的压力也就相对减轻,有希望坚守更长时间。”李忠冷冷说道:“马武的伤势并不重,如今已经恢复,安北可用之兵,依旧还有将近十四万,至于胡族方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他们陈兵安北,已经是对吐蕃支持的极限,绝不会踏入安北半步,既然没有了胡族的威胁,马武当可聚集安北全部主力,至少十万人,我们这边出兵五万,走胡杨小道,直插凉州,吐蕃不过两万守军,我们十五万大军,突然进攻,拿下凉州,简直轻而易举,凉州一旦被攻破,你我十五万大军进围蘭州,到了那个时候,葛瓦悳惪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立即撤军,不然蘭州一旦沦陷,就算他拿下整个陇右西部之地,但是后路被断,被我们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到时一个都别想跑掉。”

    听闻李忠之言,黄詬与王怀烈两人全身震动,这个战略计划可谓绝妙,若是实施,成功的希望极大。

    黄詬与王怀烈两人对视一眼,都是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李忠既然已有如此绝妙计划,为何始终按兵不动?

    最后还是黄詬出声询问道:“大帅可是打算让葛瓦悳惪领兵深入,让李勋把他们给拖住,然后实施方才所说的那个计划,最后聚兵廊州,切断葛瓦悳惪的退路,把他们全部消灭在陇右西部境内?”

    李忠摇了摇头,直视两人,一字一句的说道:“此次陇右之战,我有两个计划,刚刚说的只是第二个计划,第一个计划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计划没有完全破灭之前,我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黄詬与王怀烈两人脸上有了震惊之色,李忠说的已经很明白,李勋至少要坚守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他不会得到任何支援,若是期间失败被杀,李忠根本就不关心这个问题,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关心陇右西部的得失与李勋等人的死活。

    黄詬轻声问道:“大帅的第一个计划是什么?”

    李忠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而是转过身,看着城外的荒静,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淡声说道:“军事只是手段,很多事情,武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王怀烈不解,问道:“大帅可否明言告知?”

    “第一次陇右之战,吐蕃战死十万以上,我们虽然取得辉煌的胜利,但双方仇恨却是更深了,这才有了第二次陇右之战,我的第二个计划,若是成功实施,吐蕃三十五万大军,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回去吐蕃,但那又如何?十年,也或是二十年之后,吐蕃再次前来复仇,依旧还会爆发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是更多次的陇右之战。”

    李忠叹声道:“所以我说,军事只是手段,很多事情,武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听完了李忠的话语,黄詬与王怀烈两人顿时陷入沉思之中,他们都是百战名将,坐镇一方的节度使,李忠虽然没有把话说明白,但两人已经有些明白了。

    这时,李忠双手按在城垛上,身子稍稍前倾,目光看向城外,一支数十人骑兵快速出城,为首的正是他的幼子李骁,或许是感受到了李忠的目光,已经走出很远的李骁突然转过头,一眼便是看到了城上的李忠,一张脸顿时变得通红,抬手一指,气急大笑道:“老混蛋,回去了我就改姓,以后我不姓李了,改别的姓,免得被吐蕃人抓住,拿我到处炫耀,灭了你的威名,哈哈。”

    说罢,李骁狠狠一甩马鞭,架马离开。

    李忠转过身,皱着眉头,伸手指着李骁离去的方向,沉声问道:“那个小王八蛋在骂我?”

    黄詬与王怀烈脸上有了苦笑,连连摇头,表示没听清楚。

    “子不教父之过啊!”

    李忠长叹一声,随即摸着下巴,恶狠狠的说道:“回去了,我非得打断他的腿。”

    两人心中一阵古怪,李忠也有这样的时候。

    黄詬干咳一声,沉声说道:“大帅是想从吐蕃的内部下手?”

    李忠点了点头。

    王怀烈嘿嘿笑道:“何须这么麻烦,吐蕃这次可谓是举全国之兵,若能把他们全部留在陇右,加以消灭,吐蕃国内空虚,我们正好趁机把吐蕃给灭了,一了百了。”

    “你说的我有想过,可惜行不通啊。”李忠摇了摇头,叹声道。

    王怀烈不解道:“为什么?”

    黄詬倒是有所明悟:“大帅可是担心胡族?”

    李忠点头道:“胡族为什么会一边遣使丰京,表示辽朝中立的态度,另外一边又陈兵安北边境,并极力怂恿吐蕃加大军事行动?胡族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不会插手陇右战局,而是更乐意见到我们与吐蕃激烈厮杀,如果我们咋军事上取得大胜,并有意出兵青水高原,灭亡吐蕃,那么,胡族绝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立即出兵攻打安北,所以我说灭亡吐蕃,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行不通。”

    说完,李忠看了两人一眼,沉声说道:“上兵伐谋,陇右战局,我们战死的士兵,已经超过五万,吐蕃还有三十多万大军,就算我们能够取得胜利,又要付出多少代价?如今朝廷财政困乏,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军事手段解决问题,那样太耗费兵力与物力了。”

    王怀烈看了李忠一眼,不在说话。

    黄詬则是抿了抿嘴,同样保持沉默。

    黄詬与王怀烈不同,后者不会去想那么多,王怀烈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势力,他更多只会想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而黄詬忠于朝廷,忠于晋朝,所以想到的问题,更加深远。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混在帝国当王爷》,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wxi7

第四百九十五章 盛极而衰() 
自赵智登基之后的二十多年,经过励精图治,以及一系列的改革,晋朝实力有了很大的恢复,可以这么说,赵智当政的前十五年,就是在攒钱,对内节俭,对外隐忍,内部政治稳定,外部则是少有战事,赵智这么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央禁军的兵力与实力逐步得到恢复,财政方面也很充盈。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朝廷的这种做法,虽然丰富了中央,却是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地方财政的困难,地方政府没有钱上交,怎么办?只能加大对百姓的收税。

    赵智登基之后,晋朝已经摇摇欲坠,改革税赋,收集中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到了广元十二年的时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及把天下财富聚集,整个关内包括丰京在内,晋朝的根本,已经得到极大的恢复,这个时候,杨道嗣与刘桀两人联合发表了一章奏折,对地方与中央的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其实就是大幅度下调地方政府上交中央的钱粮比例,革除许多不必要的税赋,以便减轻百姓的负担与压力。

    杨道嗣与刘桀两人的建议,得到赵智的同意,若真是大幅度下调税赋,天下百姓的税赋负担将极大减轻,民心思安,这个政策的实施,对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