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兵部右侍郎,现任参知政事的萧徵站了出来,出言反对,吐蕃虽然刚经大败,但依旧有较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吐蕃向来不守诚信,信用不佳,其言不可轻信,而大石帝国比之大晋,不管是国力还是疆域,都是不遑多让,经此一败,势必视为奇耻大辱,一旦政局稳定,很有可能大举出兵,报仇雪恨,若是陇右兵力过弱,岂不是非常危险?所以不宜抽调太多兵力。。。。。

    萧徵侃侃而谈,话语不断,赵智脸上有些不耐,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语:“朕自有度量,你不必多言。”

    萧徵话语被打断,脸色微红,退也不是,继续发言也不是,一时间好不尴尬。

    贺庭宣此时站了出来,拱手拜道:“陛下,萧大人进言于君,善议国事,乃是为陛下进良策,分君忧,陛下岂可妄断其言?”

    说完这番话,贺庭宣退了下去。

    赵智扫了贺庭宣一眼,不但没有生气,脸上反而有了一丝笑容,看向萧徵,淡声道::“萧爱卿请继续!”

    “臣觉得,从陇右抽调两万士兵前往河东,足矣!”

    说罢,萧徵躬身一礼,然后退了下去。

    萧徵说完之后,又有几名大臣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赵智听完之后,看向刘桀:“刘相国可有良议?”

    刘相国淡声道:“陇右以武州、凉州、廊州三州最重,有八万大军镇守,足矣!”

    刘桀的意思很明白了,陇右有十二万大军,八万士兵就足够了,多余的四万大军,可以抽调到河东道。

    赵智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兵部与礼部尽快拟定建议文书,下次朝会,当有决断。”

    说完,赵智起身离开。

    “恭送陛下。”

    大臣们躬身送离赵智,然后纷纷离开。

    刘桀快走两步,追上杨道嗣,轻声说道:“杨相国,家有良酒,可愿尝否?”

    杨道嗣看了刘桀一眼,轻声笑道:“若酒不好,老夫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刘桀笑了笑:“好不好,喝了才知道,我当备下晚宴,恭候杨相国到来。”

    杨道嗣点了点头:“我会来。”

    wxi7

第一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三)() 
黑夜,韩国公府。

    府门打开,刘桀与杨道嗣走了出来,作为主人的刘桀,一直送到了台阶之下,数十米之外,一辆外表普通的马车静静等待。

    “黑夜风大,刘相国回去吧!”

    杨道嗣淡声告辞。

    刘桀看着杨道嗣,叹声道:“杨相国,黄詬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知道,这么做,对他不公平。”

    杨道嗣沉默半响,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家经难念,有些事,已经由不得我做主了。”

    刘桀全身微微一震,从杨道嗣的话中,听出了一些什么。

    “子启兄,回去吧!”

    杨道嗣最后看了一眼刘桀,迈步离开。

    看着杨道嗣那颤微的背影,刘桀神色有些黯然,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些成年往事,曾经的两个少年,是那般意气风发,才气绝伦,胸有抱负,指点天下,笑傲不拘,一度成为良友知己,但是随着地位的一步步攀升,各自代表的家族与政治势力,越行越远,再好的友情,到了最后,也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父亲,外面风大,回府歇息吧?”

    一名四十多岁的清瘦男子,来到刘桀身边,把手中的披风给他搭上。

    刘桀有三子三女,其人并不好女色,一生只有一妻两妾,三个女儿,全部都是由正妻所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到三十岁,没有男性子嗣的刘桀,这才纳妾,接连生了三个儿子。

    长子刘光辉,四十六岁,次子刘光尡,四十五岁,幼子刘光辉,四十四岁。

    刘桀的三个儿子,长子与次子自小聪慧过人,却都不是为官的料,在官途上只是有过短暂的时间,便是辞官退隐,而幼子刘光辉,比之两个哥哥要差的多,为人也是笨衲,但就是这个最差的小儿子,却是靠着后天的勤奋,靠着稳重的性格,年仅十八岁,便是一举中第,二十余年过去,如今已是二品大员,以参知政事之职,兼任扬州刺史,在任七年之久,政绩极佳,很得赵智赏识,若不是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乃是当朝左相,加之祖训规定,父子不得同朝为相,不然,自己的这个儿子,恐怕早几年,就已经入阁为相了。

    刘桀叹声道:“三年未见光辉了,也不知今年新岁,他能不能回来。”

    流光尡微微垂下头,难过道:“不能为父亲分忧,是孩儿之过。”

    “这些年,经你大哥与你两人管理,河东祖家与丰京主家,没有发生过让我烦心的事情,家族产业与家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你们的功劳也很大。”

    刘桀摇了摇头,在儿子的搀扶下,转身进府。

    十一月二十五,这一天的朝会,与大石帝国和好盟约,以及从陇右抽调士兵填补河东军事,这两件事情,都是得以按照赵智的意志通过。

    最后,有人提了提黄詬之事,但被赵智以‘正在审讯,暂时不宜过多讨论’为由,给揭了过去,面对此等结果,朝臣沉默,而少有缺席朝会的刘桀,这一次的朝会,却是告病,并没有参加。

    只有少数人知道,在黄詬被捕与这次朝会中间的几天,刘桀几次进宫面见赵智,只是所伦何事,外人不得而知。

    “少爷,毛安福毛将军来了,正在客厅等待。”

    门外传来下人的声音。

    “知道了,我马上就来。”

    房间里,李勋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朝外走去,黄詬被捕之后,李怡从宫中传来消息,让李勋最近一段时间,哪里都不许去,好生待在家中。

    客厅里,毛安福在那里来回走动,神色不宁。

    “毛大哥,今日怎么有空找我。”李勋走进客厅。

    毛安福看向李勋,沉声说道:“李勋,单仇出事了。”

    单大哥?

    “出了什么事,快告诉我。”

    黄詬被捕之后,单仇便是寻求面见赵智,为其求情,但被毛安福给劝说下来,昨天,单仇与毛安福去大理寺探望黄詬,见其全身伤痕,显然已是受刑,单仇再也忍不住心中悲愤,不顾毛安福的劝阻,执意进宫,求见赵智,今天上午,毛安福托人打探消息,得知,单仇跪求面圣,赵智根本不见,单仇也是固执,竟是跪了整整一夜,不曾离开,毛安福心中着急,害怕单仇此举,会惹怒赵智,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找到李勋,寻求帮助。

    毛安福叹息一声:“这几天,我和单仇到处托人帮忙,却。。。。。我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找到你。”

    该找的人都找了,但效果非常不好,那些人不是敷衍便是推辞,其实毛安福与单仇心中有数,黄詬被捕之事,没有经过朝会与政事堂议论,而是被赵智暗中下令,直接逮捕,赵智显然是准备下死手了。

    听了毛安福的话,李勋沉默不语,他不是在犹豫,也不是害怕引祸上身,而是在思量,自己是否能够帮的上忙,越是危急时刻,越是要三思而后行,这个道理,李勋明白。

    见李勋沉默不语,毛安福叹气一声:“李勋,我知道你很为难,其实我应该跟单仇一同进宫的,可是。。。。”

    说到这里,毛安福脸上有了痛苦之色,自己出身平寒,豁出性命,才是混到今天这个地位,极为不容易,从情义上来讲,如今单仇有难,自己应该挺身而出,但。。。毛安福也是有着自己的思量,自己不过是一名小人物,黄詬被捕之后,那么多大臣都是三缄其口,不敢贸然求情,自己又能帮上什么忙?像单仇这般意气用事,到了最后,恐怕连自己也要搭进去。

    “我马上进宫,单大哥的事情,我一定尽力而为。”李勋没有提黄詬,因为在这种大事上,赵智绝不会因为感情,而给自己任何面子,对于毛安福,李勋心中并没有瞧不起他,每个人都是有着自己的份量,莽撞行事,到了最后,谁都帮不了,自己还要搭进去,不是明智之举。

    “我去单仇家中等消息,若是救出来,你们可直接回家,若是。。。。。”

    毛安福脸上有了苦涩,若是救不出,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拱了拱手,毛安福转身离开。

    李勋思量了片刻,随即迈步朝外走去。

    wxi7

第一百四十六章 惊涛骇浪(四)() 
进入皇宫,前往德政殿的路上,小乐子正等在那里。

    李勋奇怪的问道:“小乐子,貌似你知道我要来?”

    小乐子笑了笑,说道:“单仇的事情,贵妃娘娘也是知道了,娘娘知道你重情谊,恐怕会进宫来求情,于是让人盯着,若是见你进宫,立即通报。”

    李勋点了点头:“姑母有什么要说的?”

    小乐子扫了左右一眼,站在身后的两名太监知趣的后退数十米,远离开来。

    这时,小乐子才是低声说道:“贵妃娘娘让我带句话,单仇没有过错,你为其求情,皇上不会为难他,但黄詬。。。。千万不要有任何提及。”

    李勋叹气一声,什么话都没有说,迈步朝着德政殿走去。

    大殿外的广场上,一道孤单的身影,跪了整整一夜,十几个时辰,铁打的身子也是承受不了,单仇跪在那里,上半身弯弓着,脑袋抵着地面,其人已经昏迷过去,四周站立着许多宫女太监,却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帮忙。

    李勋脸色微变,连忙上前把单仇扶着平躺在地面,他的脸色有着一些病态的热红,全身滚烫,如此冷的天气,在此跪了一夜,是个人都是扛不住。

    李勋抬起头,对着一旁不远的几名太监,低声吼道:“你们都是死人?还不快去找来太医,为他治疗。”

    闻听此言,这些宫女太监,都是低下了脑袋,不敢出言搭理。

    “你们。。。。”

    李勋勃然大怒,这时,小乐子在旁低声劝说道:“狗儿哥,你就别为难他们了,皇上不发话,谁敢乱来?”

    李勋咬了咬牙,把外袍脱下,给单仇盖上,随即大步朝前走去,来到德政殿门口,李勋拱手道:“还请两位公公通传一声,李勋求见。”

    “李将军稍等。”

    李勋经常出入宫廷,许多人都认识他,这两名太监也是如此,一名太监点了点头,转身推开殿门,走了进去,片刻后,出来传话,让李勋进去。

    进入德政殿,赵智端坐上方,牧公垂首站立在一旁,龙庭下方,还站立着一人,听到动静,转身看去,李勋看清楚了他的面貌,心中微感惊讶,此人竟是翼王赵贺,几年前被赵智调往晋阳之后,便少有回京,如今却是回来了。

    赵贺脸上有着笑容,热情的打了一声招呼:“狗儿来了。”

    翼王年近三十,一表人才,气质儒雅。

    “见过翼王殿下。”

    李勋拱手拜了一礼,两人交情很淡,少有来往,赵询几次跟李勋提到过,自己的这位大皇兄,表面上看起来儒雅温和,其实城府很深,性子颇为歹毒,让李勋不要跟他走的太近,对于表哥的嘱咐,李勋自然是顺从的,而且以前的李勋,恐怕还入不了赵贺眼,不过如今已是四品大员,赵智对其颇为喜爱,显然是准备重用其人,不然今天翼王也不会对李勋这般客气热情。

    李勋跪下,重重磕了几个头:“狗儿给皇帝姑父磕头了。”

    “起来吧!”

    赵智点了点头,淡声问道:“求见于朕,所谓何事?”

    李勋拱手道:“狗儿是来求情的。”

    求情?

    赵智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冷胜说道:“李勋,朝中之事,你还没有资格插手,退下!”

    李勋出声道:“皇帝姑父,还请让我把话说完。”

    “李勋,黄詬之事,朕自有定论,你不得多言,今日看在你姑母的面子上,朕不与你计较,还不退下。”

    赵智的声音已经有些高昂,脸上也是有了一些怒气,黄詬被抓之后,朝堂上虽然还没有大臣站出来就此事提出议论,但暗地里,却是有些人,转弯抹角的为其求情,左相刘桀更是几次进宫面见赵智,极力劝谏,言语颇为激烈,为此,两人闹的非常不愉快,君臣相辅这么多年,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这几天,赵智的心情非常之差,如今以为李勋又是前来为黄詬求情,顿时有了很大的怒火,若不是看在李怡的情面上,对于李勋,就不是喝退这么简单了。

    李勋正色道:“出征江南之时,黄詬对我颇为照顾,其人勇猛善战,性格非常耿直,我对其也是颇为敬重,但这些只是我与他的私人情感,黄詬有罪无罪,自有法度定裁,皇上圣决,我岂敢多言议论?”

    赵智愣了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