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贺把赵通请到书房,亲自扶着他坐下,然后立即出声询问道:“九王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平宗有十七子,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与诸多变故之后,到如今活下来的同父同辈,只剩下赵智与赵通,这也是多亏了早年之时,赵智刚刚从民间返回京城,与平宗相认,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赵通开始与赵智交好,随着赵智慢慢坐大,始终持中立态度的赵通,立即倒向了赵智,死心塌地的为其出力出钱,这也是为什么赵智继位之后,平宗的那些皇子们,死的死,残的残,赵通却是能够越混越好,原因就在这里面。

    赵通一直都是随着赵智的步子去走,从不敢有一丝二心,但是就太子的人选上,赵通却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早年曾经得罪过李怡,李怡的一位心腹宫女,便是因赵通而死,两人有恩怨在其中,赵通明白,一旦赵询登上皇位,贵为皇太后的李怡,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赵通暗中一直大力支持着赵贺,自己的渠王爵位,可以传四代,若是由赵贺继位,那么自己的这一脉,至少还能富贵百年。

    “我今天来,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提拿李沫儿。”

    “沫儿怎么了?”赵贺脸上有了疑惑之色,李沫儿是自己众多姬妾中的一个,长相一般,但肤色白嫩,身材丰盈,有一股子极浓的妩媚气质,前几年,赵智对其颇为宠爱,不过到了现在,赵智女人何其多,已经不怎么搭理她了。

    “王凡经常来你府上吧?”

    赵通摇了摇头,叹声道:“贺儿,你这般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也会如此疏忽?”

    王凡与李沫儿。。。。。。。。。

    赵通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赵贺若是还不明白,那就真的是白痴了。

    赵贺又惊又怒,狂吼道:“孤早晚有一天要杀了这个恶贼。”

    赵贺一直在拉拢王仁锆,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老的不好对付,对付小对倒是轻松,赵贺有意拉近王凡,两人的关系表面上看是非常融洽的,赵贺更是给了王凡翼王府的牌子,可以来去自如。

    wxi7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节度(五)() 
赵贺亲自送赵通出了大门,看着哭哭啼啼,惊惧异常的李沫儿,赵贺没有一丝的怜悯,反而恨的要死,恨不得立即杀了这个贱女人。

    “王爷,此女不可留,属下愿为王爷除之。”

    赵贺身边的一名侍卫,小声说着,此人名叫赵五,武艺高强,曾是市井江湖之徒,在晋阳名气很大,赵智知道后,将其拉拢过来,为其效命。

    “不可,此事皇上已经知道,出了任何意外,王爷定会受到其猜忌,得不偿失。”

    赵贺身后左侧,一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出言反对。

    赵贺沉默不语,自己在河东做的那些事情,显然是有些风声传到父皇耳中去了,对于自己的父皇,赵贺还是有些了解的,自己身为皇长子,岁数最长,又有一定的能力与威望,心里肯定是有所目标与期望的,如今太子之位虚闲,自己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干,说出去,谁相信?

    但任何事情总要有一个度,在这个度之内,赵智或许能睁一眼闭一只眼,一旦超过了这个度,赵智绝不会坐视不理,毕竟。。。。赵贺并不是他心目中的太子人选。

    赵贺眼神意味深长,他突然感觉到,此次回丰京,做的一些事情,有些心急了。

    赵贺微微侧过头,低着声音对赵五说道:“赵五,有些人,孤不希望他在父皇面前乱嚼舌根。”

    赵五点了点头:“王爷放心,他绝没有这个机会。”

    “弄死了,目标太大,很容易让人遐想到王爷。”

    赵五笑了笑:“这个好办。”

    儒生中年看了他一眼,不在多说,他确实有这个能力做到。

    。。。。。。。。。

    刘府。

    刘光耀敲了敲房门,小声道:“父亲,孩儿能进来吗?”

    刘桀放下手中的书:“进来吧!”

    “孩儿见过父亲。”

    进了房间,刘光耀躬身行了一礼。

    刘桀点了点头,淡声道:“有什么事?”

    刘桀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这个时间段,不许外人打扰,这个规矩刘光耀不是不知道,现在过来,肯定是有事情。

    刘光耀拿出一封信递给刘桀:“父亲,这是三弟下人送来的书信。”

    刘桀展开书信,看完之后,叹声道:“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是到了新年。”

    刘光耀小声问道:“父亲,三弟说了些什么?”

    “你自己看看吧!”

    刘桀把信给了刘光耀,后者看完后,高兴道:“三弟这两天就要回来了。”

    刘桀的儿子不多,长子与次子虽然都不是为官的料,但性子温和,老三更是稳重有决断,兄弟几个自小便关系极好,到了现在也是如此,为此,刘桀颇感安慰,家和才能万事兴不是?

    “把东院收拾出来,光辉以后就住那里。”

    听了刘桀的话,刘光耀微感惊讶:“父亲,三弟这次回来,要常住家中?”

    刘桀点了点头,叹声道:“我老了,有些事情,是该提前准备了。”

    “父亲,您老人家今年虽然七十有余,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过上个十年八年。。。。”

    刘光耀听出父亲有退隐的意思,心中大惊,连忙出声劝说道。

    刘桀冷笑道:“有些人已经不耐烦,自己不走,难道非得让人撵着走?老夫丢不起这个人。”

    刘桀与杨道嗣,两人确实有些缘分,同一年的进士,又是同一年,一个前脚,一个后脚,相续进入政事堂,一个为左相,一个为右相,到如今,二十余年。

    大晋自开国以来,一直都是施行多相制,最开始的相国数量是固定的,也就是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省尚书令,三省主官为相,统领六部,辅佐皇上,武宗开始,设立政事堂,还是施行多相制,但相国的数量,却是大大增加,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几人,没有定额。

    但不管如何,大晋立国五百余年,还从未有过哪个人,能够在相国位子上,一做就是近二十年的,一般都是三五年就要挪一挪,就算是懿宗、僖宗、平宗这三个奸臣权臣扎堆的年代,相国之位最高纪录,也只是十三年,像刘桀与杨道嗣这般,把持左右相国之位,一做就是二十多年,还真是从未有之。

    刘光耀愣了愣,有些明白了,低下头,不在说话,父亲是何等人物,纵横朝局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何须自己在这里多嘴。

    杨府。

    “父亲,有最新消息。”

    杨炳林急匆匆找到杨道嗣,急声说道。

    杨道嗣皱了皱眉头,不悦的看了他一眼,低声呵斥道:“你都多大了?还如此毛躁,成何体统。”

    杨炳林性格刚燥、急性,作为下一代杨氏一族铁定的族长,对于父亲杨道嗣,极为敬佩,却是并不怎么怕他。

    “父亲,刚刚从刑部得到消息,王仁皓之子王凡,翼王之妾,以及大理寺少卿刘聪元都是被抓了,就关在刑部。”

    杨道嗣问道:“是刑部派人抓捕的?”

    “不是!”

    杨炳林摇了摇头:“是由羽林卫将军顾雍领着人抓的,刑部右侍郎金晖传来消息,说是顾雍奉了皇上的口谕,绕过六部直接动手抓人,然后在交由刑部审讯。”

    “皇上竟是动用羽林卫抓人,情况绝不简单啊!”

    杨幼安的声音传来,他从不远处快步走来。

    “五哥!”

    杨炳林对杨幼安点头打了一声招呼,然后看向杨道嗣,说道:“父亲,如今你不在朝中,低下的人群龙无首,不知所谓,这样下去,可不是一件好事。”

    杨道嗣看了儿子一眼,冷声道:“你不是很能干吗?我说的话你全当耳边风,如今局面复杂,自己解决不了,就想到我了?”

    杨炳林苦笑两声,不知道说什么好。

    杨幼安呵呵劝说道:“父亲,六弟早晚要继承杨氏一族的家业,放手让他做一做,历练历练,也是一件好事,再说了,有您老人家在背后把关,就算做的不好,也有回头的机会不是?”

    杨道嗣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沉思片刻,最后缓身站了起来,说道:“准备马车,送我去刘桀府上。”

    其实自从黄詬被抓,数十名官员联名上书。。。。杨道嗣早就有所猜测,如今局面到了这个地步,还没有超出他的预知范围,但赵智到底想做到哪种地步,却不是杨道嗣所能猜度的。

    wxi7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方节度(六)() 
杨道嗣到了刘桀府上,迎接他的不是刘桀本人,而是他的三子,刘光辉。

    “光辉参见杨相国。”

    “贤侄,何时回来的?”

    杨道嗣颇感惊讶,刘光辉以参知政事兼任扬州刺史,没有朝廷的允许,他是不能随便回返丰京的,自己虽然告病在家,但吏部的相关事情,杨炳林都会第一时间告知,吏部最近的人员调动中,可没有刘光辉相关信息,他难道是私自返京?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刘光辉解释道:“奉父命返回。”

    “你父亲呢?”

    刘光辉脸色有些暗淡:“父亲病了,不能亲迎杨相国,还请见谅。”

    “原来如此,速速带我去见你父亲。”

    杨道嗣点了点头,这才明白为何是刘光辉出门迎接自己,而不是刘桀,毕竟两人不管是资历、辈份还是地位,都是不想上下,杨道嗣亲临刘府,刘桀没有任何道理不亲自出来相迎,原来是病了。

    当见到刘桀的时候,杨道嗣大吃一惊,眼前这个骨瘦如柴,脸色蜡黄的人还是刘桀?

    “子启兄,月余未见,你怎么成了这般模样?”

    杨道嗣惊声出口,这才多久没见,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精神赫赫的当朝左相,竟是变成了这个模样,杨道嗣怎能不惊讶万分?

    刘桀抬了下手,示意杨道嗣坐下,然后叹声说道:“杨相国不用这般惊讶,我去漠蒙草原之前,身体就已经有些不适,回返丰京之后,许多老毛病一起病发,想压都压不住了。”

    杨道嗣点了点头,刘桀与自己同岁,严格上讲,月份上要大自己几个月,七十多岁的老人,历经数千里,去漠蒙那等天寒边荒之地,一番折腾,能活着回来,都是不容易。

    刘桀轻笑道:“朝臣们都以为你我两人乃是装病,又有谁知道,我是真的重病在家?”

    杨道嗣摇了摇头,苦笑道:“刘桀,你都这样子了,也不忘出言挖苦于我,看来你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刘桀笑了笑,意有所指的说道:“杨道嗣,你现在是不是有些后悔,没有第一时间出手,掐断整个事件的源头,到了如今,恐怕你都是已经无法掌控局面了。”

    此时此刻,两人话说的很开,以往,不管是杨道嗣还是刘桀,话语之间都很含蓄婉转,更不会直呼对方名讳。

    杨道嗣沉默不语,半响,抬起头,看了站在刘桀身旁的刘光辉一眼,轻声问道:“看来你与皇上,早已经达成了协议。”

    刘桀脸上有了一丝得意:“杨道嗣,你我斗了这么多年,我始终被你压着,这次能赢你一次,我纵死也是无憾了。”

    杨道嗣沉声道:“刘桀,皇上到底想干什么?”

    刘桀说道:“杨道嗣,不是皇上想干什么,而是你们杨氏一党到底想干什么?”

    杨道嗣沉默不语,自政事堂相国,礼部尚书洪质与礼部右侍郎王稿相续退仕之后,皇上原本的意思是让秦安明代替其职,杨道嗣与其政治势力,最开始并没有什么其他意图,但当杨炳林在其中撺掇一些大臣,为其上表赵智,希望由自己接替礼部右侍郎一职,却被否决之后,杨炳林不顾杨道嗣的劝说,串联杨氏一党的很多大臣,弹劾秦安明,对其接替礼部尚书一职,更是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赵智没有办法,只得暂时把这件事情压下不理,让秦安明以参知政事与礼部右侍郎之职,进入政事堂,而礼部尚书的职位,到了如今,竟是空闲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这件事情最终以赵智的妥协收场,杨道嗣乃至刘桀,几次面见赵智,试图化解淡化这次事件,但显然效果微弱,赵智已然对杨氏一党,乃至刘桀,其猜忌之心更甚。

    赵智需要朝堂稳定,没有急着动手,那是因为陇右之战迫在眉睫,他需要杨道嗣与刘桀的配合,陇右之战最终完美收官,黄詬之事爆发,赵智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有了动手的借口,意图重整朝堂各方势力。

    刘桀最开始显然是想要劝说赵智,温和的处理黄詬之事,但显然被赵智拒绝,刘桀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告病、袖手旁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