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桀最开始显然是想要劝说赵智,温和的处理黄詬之事,但显然被赵智拒绝,刘桀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告病、袖手旁观为条件,与赵智达成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协议,今日突然见到了刘光辉,杨道嗣已然明白过来,刘桀与赵智两人之间的协议,恐怕与刘光辉有很大的关联。

    杨道嗣之所以继刘桀之后,也是同样告病在家,是他虽然看出来了赵智的一些意图,想要尽力化解,但到了最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无能为力,其在朝堂上的位置,更是有了一些尴尬,他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已经得不到杨氏一党的支持,这就比如赵智,年岁以高,太子之位的斗争越来越烈,许多大臣开始站队选择支持自己属目的皇子,杨氏一族,现如今也是如此,杨道嗣年近八十,还能活几年?族内,杨炳林现在呼声最高,得到了许多杨氏一党大臣们的全力支持,若是他与杨道嗣的观念以及处事手段相左,杨道嗣一旦强烈打压,必然会导致整个杨氏一党的分裂,国与家,杨道嗣最终选择了后者,这样的结果,他并不愿意看到,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许多事情,杨道嗣想的好,到了最后,却只能无能为力。

    刘桀看了一眼陷入沉思之中的杨道嗣,默默说道:“皇上在太子上的人选,看来已经是有了决定。”

    杨道嗣依旧沉默,仿佛没有听见刘桀的话语,但眉头却是微微皱了起来,脑海中梳理着最近朝堂上所发生的事情。

    洪质与王稿退仕之后,围绕着礼部尚书与礼部右侍郎这两个位置,许多人展开了争夺,杨炳林失败了,转而全力支持礼部左侍郎杨御上位,詹台易桓争了争,见事不可为,便转任兵部左侍郎,另走他路,如今看来,詹台易桓应该是全面倒向了赵智,赵智准备扶持其上位了。

    杨道嗣不由想到了刑部尚书王仁锆与参知政事萧徵,这两位举足轻重的朝廷大臣,与自己的儿子杨炳林最近两年,相交过甚,显然已经有了倒向杨氏一党的趋势,若是这样一来,维持多年的朝堂均衡之势,将会被打破,此等局面,绝不会被赵智所能容忍。

    wxi7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节度(七)() 
看了一眼沉默中的杨道嗣,刘桀轻声问道:“杨道嗣,你有什么打算?”

    杨道嗣从沉默中醒来,抬起头,看向刘桀,默默说道:“你觉得呢?”

    刘桀沉吟片刻,有些迟疑的说道:“皇上已经有了决断,你们杨氏一族,与皇上的方向必然相反,你代表不了整个杨氏一族。。。。。。。到了最后,你依旧什么都改变不了。”

    杨道嗣笑了,这丝笑容,带着些许洒脱:“这些。。。我现在已经不想了,操了一辈子的心,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光,我只想安安稳稳的把它走完。。。。。至于身后之事,我管不了,也不想再去管。”

    看着杨道嗣那笑中带着的深深疲累,刘桀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丝由衷的敬佩,这种情绪,是他从未有过的,他与杨道嗣斗了这么多年,输多赢少,但从未服过,只因执著以及为了心中的那口气,但是此时此刻,刘桀确实不得不佩服杨道嗣,时至今日,不管是自己,还是杨道嗣,对于朝廷的影响越来越弱,他们两人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些想要上位者的绊脚石,就连赵智,显然也是准备组成新的政治势力,来代替自己与杨道嗣,重新均衡朝廷局势。

    杨道嗣走了,他今天来,原本是想要与刘桀谈一些事情,但是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任何必要了。

    “杨道嗣走了?”

    刘光辉走入房间,点了点头:“已经走了。”

    刘桀说道:“他可有说些什么?”

    刘光辉迟疑了一下,显然是有些不好说出口,但在刘桀的目光注视下,最终还是开口说道:“杨道嗣跨出大门的时候,被门槛绊了一下,险些摔倒,走之前,对孩儿说,父亲您若是早死几年,那就好了,早不死晚不死。。。。。”

    对着自己父亲说出这样的话,刘光辉着实有些不忍,声音越来越低,脑地垂了下去。

    刘桀竟是没有动怒,反而是仰起头,开怀的笑了起来:“杨道嗣啊杨道嗣,你我两人斗了这么多年,今日能看到你这般丑态,我刘桀就算马上去死,也是值了。”

    刘光辉微感惊讶道:“父亲,杨道嗣如此辱骂于您,您竟是不生气?”

    刘桀嘿嘿笑道:“我与杨道嗣认识五十多年,斗了这么多年,不管谁胜谁败,有多憋屈,他从来都是那副平淡不惊的讨厌面孔,更别说口出脏语与我,今天头一次见他骂人,我反倒是高兴一些。”

    刘光辉脸上有了一丝苦笑,不懂,但也没有多问。

    刘桀看向刘光辉,淡声道:“这就是功夫与道行,你若是能学到杨道嗣一半,我刘氏一族,还可延续数十年的辉煌。”

    刘光辉默默点了点头,什么话都没有说。

    对于儿子的沉默,刘桀不以为意,他的性格就是这样,而且。。。刘桀也希望儿子能一直这样下去,到了一定的地位,有时候沉默一些,比心直口快的人,要走的更远。

    。。。。。。。。。。。。。

    又是一个新年。

    承平六年的最后一天。

    新年即将到来,与往年一样,游离各地的人,纷纷赶回各自的家乡,与亲人相伴,丰京的热闹气氛,也是到了顶点,但是对于一些知情的人来说,他们知道,这个新年,有人欢喜,有人忧,至少以礼部左侍郎杨御、参知政事萧徵为首的近两百名官员,却是要在牢房里度过这个难忘的新年了。

    还是老规矩,新年前一天的晚上,赵智在宫中设宴,邀请诸多皇亲国戚,共聚一堂,一起过新年。

    其实新年一说,只是在民间比较流行,皇室中,倒是没有新年一说,到了新年这一天,皇帝顶多把宫里的嫔妃与皇子皇女召集起来,一起吃个饭,凑个热闹也就是了,但赵智不同,他在民间长大,接触了许多民俗事理,自然而然的也就形成了与普通百姓相同的思想观念,过新年,亲人不团聚团聚,那还叫过新年?

    所以每年的除夕,赵智都会尽量多的邀请皇亲国戚,到宫里来吃年夜饭,并会搞出盛大的表演节目,这恐怕也是赵智一年到头,最大的一笔花销了。

    李勋与李满仓进了宫中,宫里的街道,到处都是高高挂着大红灯笼,许多人往同一个方向,龙园广场走去。

    一些人,见到李勋,都是笑着点头打声招呼,这些人,绝大多数李勋都是不认识的,叫不出名字来,不过毕竟在宫里已经过了好几个新年了,人不认识,倒也混了个脸熟。

    李满仓诧异道:“狗儿,你这两年,倒是认识了不少人?”

    “老头子,你儿子可是上过两次战场,立下不少战功,虽说官职被皇帝姑父给罢了,但爵位与散官还在,走出去,可是没人敢轻视与我。”

    “臭小子,别有点成就,尾巴就翘上了天,骄傲过头,小心摔个大跟头。”

    李满仓低声呵斥,脸上却是乐呵呵的,李怡可是当着自己的面,很是表扬了几次李勋,说狗儿这么下去,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儿子能有出息,做父亲,岂能不高兴?

    “老头子,你老人家放心就是,我有几斤几两,我自己是清楚的,哪里有什么骄傲的本钱。”

    李满仓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小子倒有些自知之明。”

    李勋一边与李满仓说这话,一边满脸笑容,脑袋不时点着,对那些投来目光的人,打着招呼,这种虚情的客套,还真的是很累,但有些时候,却也是不能不去做,不然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恐怕就得罪人了。

    李勋内心颇为感叹,算了算,这是与李怡相认之后,在皇宫中过的第七个新年了,刚开始,自己与老头子虽然得了富贵,看似一飞冲天,实际上呢?没什么人看得起自己爷俩,但是随着李怡在背后的推动,自己也还算争气,立了一些功劳,做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有了些许名声,官位也是越来越高,终于引起一些人的重视与侧目,比如去年的除夕,就有不少人主动过来跟自己喝酒聊天,攀交情,这都是地位的提升所带来的效果,跟这些人打交道,李怡送了李勋两句话,交之,远之。

    wxi7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方节度(八)() 
“狗儿表弟。”

    身后有人叫自己。

    李勋扭头看去,原来是表哥赵询,还有他那位过门没多久的新婚妻子。

    “表哥,怎么现在才来?我以为你早已经到了,此刻正陪着姑父姑母说话呢。”

    待赵询走到近前,李勋说了说,然后对着宇文华裳点头笑道:“半月不见,表嫂越发漂亮了。”

    宇文华裳就是宇文震的女儿,今年刚满十八岁,长的不算是特别漂亮,但皮肤很好,面目温顺,很有气质。

    宇文华裳是李勋的表嫂,又是齐王妃,严格上来讲,李勋对她是要行躬身拜礼的,但李勋与宇文华裳都是那种性子比较随和大方之人,并不计较那些虚礼。

    赵询夫妻给李满仓行了一礼,李满仓连忙让他们两人不要多礼。

    宇文华裳抚嘴轻笑道:“狗儿表弟,半月不见,你越发嘴滑了。”

    宇文华裳嫁给赵询之后,与李勋接触过几次,对其感官印象很好,觉得李勋此人,虽然学识不高,但性格很好,很好打交道,跟他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的客套虚礼,很自在。

    李勋故作一张苦瓜脸:“嫂子,你这是在夸我呢,还是在损我。”

    赵询呵呵直笑:“你嫂子很少夸人,也很少损人。”

    听赵询这么说,李勋也是呵呵笑了起来。

    “狗儿,时间还早,我们先去母亲那里坐坐。”

    现在刚到申时,宴会酉时才开始,还要等将近一个时辰。

    到了龙园广场,各种摆设已经搭建完毕,皇帝赵智还没有到来。

    后宫中有三位贵妃,李怡、杨淑慧、王昭。

    宫里的嫔妃与太监宫女加起来,数以千计,这么多人,终归需要人来管理。

    自广元三年,赵智的原配皇后逝世,赵智曾经有意立李怡为皇后,可惜阻力太大,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自此,赵智便是再也没有重立皇后,宫内一切事物,交由王昭管理,其地位形同副后,不过王昭出身很低,没有子嗣,性子温和谦让,老实巴交,对李怡与杨淑慧两人颇为恭敬,几个女人井水不犯河水,这么些年,经由王昭管理后宫,倒也相安无事,颇为平静。

    赵智没来,李怡却是提前到来,在她四周,聚集了许多人,都是女人,在那里叽叽喳喳,非常热闹。

    “表哥,你去吧,我就不去了,这么多女人围在那里,我不习惯。”

    赵询差异的看了李勋一眼:“京城里盛传你与那几位女子多有纠葛,我还以为你对女人颇有经验,怎么着,现在倒是害羞了?”

    李勋嘿嘿笑道:“一码归一码,表哥,你就别为难我了。”

    “那好,你自己到处逛逛吧,别走远了。”

    赵询笑了笑,拉着宇文华裳朝着李怡那边走去。

    “老头子,我们两个四处走走?”

    李满仓摇了摇头:“走了这一路,有些累了,我找个地方坐着休息休息,你要是觉得无聊,自己到处走走吧。”

    “那行,我到处逛逛,一会儿来找你。”

    “这里是皇宫,别乱走,犯了忌讳。”

    “知道了。”

    李勋摆了摆手,转身离开。

    宫里到处都是挂着大红灯笼,一片明亮,人却不多,有些冷清,也是,今天是除夕,宫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去了龙园广场那边。

    不知不觉中,李勋走到了月公主的住处,望着那明亮,既熟悉又陌生的宫门,李勋停下脚步,脸色默然。

    与李怡相认之后,李勋在宫中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便是赵月,那时候,自己整天没事做,无聊中,便把曾经那个世界的一些小说写下来,算是打发时间,正巧,被赵月见到,她很喜欢李勋写出的那些故事,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过了这个新年,赵月十六,李勋二十一。

    可惜,随着太子之争开始明面化,楚王赵硕的母亲是杨淑慧,齐王的母亲是李怡,两位皇子的争斗,自然也是延续到了两位女人的身上,作为李怡的亲侄儿,杨淑慧自然不会给李勋好脸色,自承平五年六月开始,到现在,李勋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过赵月了,不是不想见,而是有杨淑慧在中间拦着,李勋也是无可奈何,而且李怡也曾跟李勋说过,赵月是深宫女人,你一个外宫之人,若是与其走的太近,一旦有人在其中做文章,加以污蔑,恐会引起赵智的猜忌与不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