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炊裕退愠晒α耍虼巳堑谜灾遣幌玻敲醋约阂院蟮恼吻巴荆峙乱簿秃苣蚜恕

    封李勋为武州都督,陇右西道监察使,最终三读通过,李勋磕头谢恩,这个时代,上跪天,下跪父母,是不用跪皇上的,许多大臣见到李勋这个姿态,纷纷露出鄙视不屑之色。

    “起来吧。”

    但赵智脸上却是有了笑容,淡声道:“去了陇右,好好干。”

    “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李勋重重点了点头。

    李勋的任命通过之后,也就散朝了。

    散朝之后,赵智并没有率先离开,而是坐在那里,默默喝着茶水,王仁锆也没有离开,待所有人都走了之后,他站了起来,对着赵智深躬一礼,什么话都没有说。

    赵智看了他一眼,默默说道:“一个位子做久了,也是一件累事,王仁锆,承平元年,你初入政事堂的时候,朕记得你曾经说过,想在地方多做几年,为百姓多做些实事。”

    王仁锆点了点头:“臣是说过。”

    “陇右的重要性,朕不说,你也应该明白,到那里好好做吧,别人去了,朕。。。不放心。”

    王仁锆双眼顿时红了,微微低下头,掩饰自己的情绪。

    “帝王。。相国,谁又能。。。永远做下去?”

    赵智站了起来,最后看了一眼王仁锆,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wxi7

第一百九十三章 要人(有补充)() 
殿外,安简追上了杨道嗣,低声说道:“相国大人,李勋的事情,您为何不出言反对?他做上这个位置,一旦有了兵权,恐怕对齐王。。。。”

    “人前争论,乃下作之事。”

    杨道嗣看了他一眼,说了一句“圣意已决,说之何用?”,便不再理会安简,迈步离开。

    李勋走出殿外,许多人对他表示祝贺,非常热情,李勋自是一一回礼,嘴中不停说着谦虚的话语,此刻的李勋,内心无疑还是颇为愉悦的,节度不节度的,他倒是无所谓,武州都督,主管一州军事,李勋已经非常满意与满足了。

    这时,李勋看到了前方不远处,贺庭宣与周青两人正走在一起,有说有笑。

    李勋追了上去,楼主贺庭宣的肩膀,笑着说道:“老贺,刚刚朝会,可是没见到你出来说话,这可不像你啊!”

    “李勋,这里是皇宫,你这个动作,恐怕会让人有所误会。”

    贺庭宣苦笑着把肩膀上的手推开。

    周青皱眉看了李勋一眼,脸上的笑容已经没有了。

    李勋看向周青,笑着说道:“周青,上次的事情我已经给你道歉过了,别每次见了我,都这幅摸样可好?”

    李勋不说还好,一提起上次的那件事情,周青的心中就是一阵愤怒,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对着贺庭宣拱了拱手:“庭宣兄,我先走一步,你我改日再约。”

    说罢,周青瞥了李勋一眼,冷哼一声,甩袖离开。

    李勋摊开双手,苦笑道:“周青的脾气可不是太好啊!”

    贺庭宣呵呵笑道:“他这个人一根筋,好就极好,不好就极不好,不知转弯。”

    “李将军慢走。”

    身后传来呼喊声,李勋扭头看去,却是见到张金匆匆而来。

    “张兄,何故唤我?”

    张金嘿嘿笑道:“李兄,刚刚在大殿,可是说好一起喝酒的,怎么这就忘记了?”

    李勋哈哈一笑:“瞧我这记性,刚好,现在也是到了饭点,你我找一处地方喝上两杯。”

    说罢,李勋也是邀请了贺庭宣,后者也是笑着点头答应。

    几个人约好,这时,小乐子快步跑了过来,拦住了李勋的去路,说道:“狗儿哥,陛下招你前去面见。”

    李勋点了点头,对着张金与贺庭宣两人歉意道:“看来我们只有改天再聚了。”

    皇上召见,两人自是没有什么好说的,约了改天再聚,然后各自离开。

    李勋跟着小乐子,却是到了长乐宫,见到了姑母李怡,表哥赵询也是在场。

    “狗儿表弟,恭喜你了,升为武州都督,兼任陇右西道监察使,整个陇右西道,你可是有着极大的话语权。”

    见到李勋,赵询立即笑着恭喜道。

    李勋呵呵笑道:“我只管武州军事,其他的事情,我可管不了。”

    赵询笑了笑,拉着李勋低声说道:“其中的缘由你恐怕有些不了解。”

    李勋疑惑道:“表哥,此言何意?”

    赵询说道:“你被任命为武州都督,这是你的武职,监察使虽然只是兼任副职,但权利却很大,地方刺史,要施行什么地方性政策,中低层的官员调动,都必须提前跟你打招呼,地方刺史若是有什么不法之事,你可以先斩后奏,直接罢免其职的权利。”

    李怡这时候也说道:“道一级的监察使,一般都是你姑父极为信用与看好的人,只要做的好,几年之后,都会被调回京城,委以重任,所以说,你姑父已经为你日后的政途有了打算,你到了武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几年之后,便会被调回京城,委以更高职位。”

    李勋听明白了姑母李怡与表哥赵询两人话中的意思,自己虽然没有做成陇右西道的节度副使,却因祸得福,被赵智赐予了陇右西道监察使的职位,这个职位的权利非常大,他们这是在劝告自己,不要因为权利太大,而胡作非为,而且自己在陇右西道,也只是短暂的几年时间,也就是一个过度,就算无功,但只要没有犯错,做人低调,老老实实的为官,几年之后,赵智将会对其进行更大的重用。

    李勋双拳握了握,心中却是有了一些不服气,自己在你们的眼中,难道就这般的平庸?

    心中虽然不舒服,但表面上,李勋还是笑着点头说道:“姑母、表哥,你们放心就是,我文不能成诗,武不能举鼎,还能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李怡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准备好了酒菜,皇上一会儿也会来这里用膳,你留下来一起吃吧。”

    说罢,李怡起身离开。

    李怡离开之后,赵询给李勋说了一些话,意思就是,正式任命下达之后,你马上就要远赴陇右任职,今天就是李怡特意给你的一个机会,趁机跟赵智要人要物,李勋如今也算是封疆大吏了,也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了,身边没有人才帮着出主意,很容易出错。

    每过一会儿,赵智到来,众人入座共食。

    吃罢饭之后,赵智默默坐在那里喝茶,眼光却是不时的打量着李勋,后者则是与赵询有说有笑,与平常并没有任何异样,赵智暗中点了点头,觉得李勋心态很好,并没有改变,毕竟一个人到了一个较高的地位,心绪一般都会有着一些变化,而赵智就是喜欢李勋那种不喜权,不争利,较为淳朴的性格,如今没有变,赵智颇为满意。

    李怡给赵智的杯中添了一些热水,然后笑着说道:“赵郎,狗儿一个人去陇右任职,我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

    “就知道你今日留狗儿在这里,必有意图。”

    赵智淡淡一笑,看向李勋,说道:“你可以带几个信得过的人去陇右。”

    李勋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些人,于是说了几个名字。

    赵卫、单仇、郑春。

    听了这几个人的名字,赵智眉头微皱,默默喝着茶水,没有立即表态。

    李勋看向赵询,目光中带着求助的信号。

    赵询笑了笑,站了起来,说道:“父皇,赵卫虽是降将,却也是一名难得的将才,而且一直心向我大晋,如今吐蕃已经答应把他的家人送到丰京,留其家人为质,他定不敢再起反叛之心,郑春为其亲人报仇,不惜以身犯险,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单仇为了报答黄詬的提携之恩,也是甘愿丢官,同样是重情重义之人,这几个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弃之不用,确实有些可惜了。”

    赵智沉默不语,这几个人,他都不反感,尤其是对单仇,虽然罢了他的官职,但对他的秉性,却是颇为赞赏。

    沉思片刻,赵智放下茶杯,看向李勋,淡声道:“这几个人你可以用,但不要放权太重,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李勋心中大喜,知道赵智这是同意了,立即跪倒在地,重重磕了几个响头,大声说道:“皇帝姑父的叮嘱,狗儿定当牢记在心。”

    赵智默默说道:“机会,朕已经给你了,是龙是虫,就看你在陇右这几年的造化了。”

    wxi7

第一百九十四章 离京(一)() 
李勋去了一趟巡察营,五百亲兵已经就位,雷万海如今已是做到了都尉一职,可管五百士兵,按说亲兵都尉一职非他莫属,但李勋另有打算,希望这个职位由单仇担当,后者也没多想,爽快答应。

    赵卫得知李勋准备把他带在身边任用,也没有太多抵触心理,欣然答应,他知道,若没有李勋的说情帮助,自己恐怕就得在丰京养老赋闲一辈子了,这不是赵卫想要过的生活,他更喜欢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刺激人生,所以,赵卫给了李勋准话,只待家人从吐蕃到了丰京,便去李勋那里报到。

    至于郑春,则是正在被押解回丰京的路上,暂且不提。

    王仁锆坐在书房内,闭着双眼,门外,有着一些吵闹的哭声,那声音王仁锆非常熟悉,那是自己的儿子,王凡的声音。

    王凡与翼王赵贺的妾妃私通一事,为了皇室的脸面,最后并没有被公开,但是赵智依旧给了一些人以严厉的处罚。

    翼王赵贺被降官一级,其妾妃赐自尽,王凡则是被流放安北,无旨,不得擅离流放之地。

    哭闹声越来越小,最终化作了平静。

    房门被推开,一名四十多岁的华贵女子走了进来,跪倒在王仁锆的身边,抱着他的腿,哭求道:“夫君,救救凡儿吧?”

    王仁锆双手紧紧握成了拳头,最后又是慢慢松开,声音低沉的说道:“天做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说完这句话,王仁锆睁开双眼,看向妻子,默默说道:“皇上能留下王凡的性命,已经是天大的恩情。”

    王仁锆的妻子沈飞儿,也是出身官宦世家,但其家族很一般,与王家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不过沈飞儿本人虽为女儿身,却极为有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年轻时候的长相也是颇为美貌。

    王仁锆与沈飞儿的祖籍老家都是山南共州,王仁锆幼年是在老家读书长大的,这就让身份地位差别很大,原本应该没有机会交集在一起的两个人,自幼相识,青梅竹马,两个人算是自由恋爱,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而且沈飞儿非常有才,两人有着诸多共同话语,所以夫妻两人结婚多年,感情一直极好,在沈飞儿生下次子王凡之后,王仁锆便是送走了身边仅有的两名没有生下子嗣的妻妾,从此在没有纳妾。

    王仁锆有两子一女,长女早已经嫁人为妇,随夫家在地方多年,一年少有见面的机会,长子王青,也是按照规矩,从小便是在老家读书学习,这是因为,王家所创立的竹菀族学,在整个山南道,乃至整个天下都是极为有名,为师者多是天下有名的大儒,所以王家有着规定,长辈在外地为官,自己的子嗣却是要留在族学学习,一直到考中科举也或是二十五岁之后,才能离开。

    王青自幼聪慧异常,极有才智,十七岁便是中了科举,可惜性格太过张狂耿直,在京城短暂做了几年的官,得罪了许多人,王仁锆只得想办法把他调到地方为官,十余年过去,如今也是做到了岭南道恩州刺史。

    因为不是自幼养在身边,王仁锆与长子王青的关系,有些疏远,当年让他主动申请调往地方为官,却是遭到王青的坚决反对,父子两人为此大吵一架,最后还是王仁锆以手中的权利,强行把儿子调走,为此,王青对父亲颇有怨恨,除了每年的回乡祭祖之外,父子两人甚少见面,连书信都是少有来往,不过王仁锆对长子却是颇为关心,始终留意,当得知王青在地方为官这么多年,廉政无私,做了许多实事,为百姓所称颂拥护,王仁锆心中非常高兴满意。

    次子王凡,则是因为沈飞儿的坚持与哀求,得以被养在身边,由王仁锆亲自教导读书,王凡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二十三岁便是中了科举,但是作为母亲的沈飞儿,性格太过温顺柔和,过度宠溺儿子,导致王凡养成了一种无法无天,做事不计后果的性子,比如与翼王赵贺妾侍通奸之事,在别人看来,这是天理不容,有违道德伦理的大逆,纯粹是在找死,而在王凡看来,这样做,也只不过是寻求一种另类的刺激罢了,自己的父亲是当朝宰相,别人还能把自己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