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攘σ淮哒铰恚铰矶溉患铀伲卵狸韵露希庸坏篮猓氲湮せ涣艘徽兄螅伎辶稍叮呕夯和2剑ね纺氐目聪蛱懔⒃谠氐牡湮ぁ

第九章 算计() 
典韦,猛如虎!

    这是在与典韦交锋之后,太史慈心中的唯一念头,那两条单手大戟每一招都是雷霆万钧,太史慈力气也不弱,但若是脚力的话,估计自己连三合都撑不下来,只能凭借技巧和战马来回游斗,借助马力,勉强能与典韦持平。

    不过典韦虽然猛似虎,但一双大戟抡开,大开大阖,却也不是普通的一勇之夫,颇有章法,太史慈借着战马与典韦战了八十余合,最终感觉力气耗尽,只得退下阵来。

    “将军,无恙否?”臧霸跟上来,看着气喘吁吁的太史慈,关切道。

    “此人力大无穷,吾非其对手。”太史慈苦笑一声,当日他曾与夏侯惇斗了个不相上下,本以为此人已经算是曹操麾下头号猛将,如今见到典韦,才知道曹操麾下,亦不乏猛将,此人一身本事,恐怕便是朝中,也只有吕布能胜出一筹,黄忠、赵云或许能够一战,但也未必敢说稳赢。

    至于自己,终究还是差了一些。

    “子义将军留步。”就在太史慈眼见不敌典韦,准备退兵回城之际,曹军军阵裂开一条通道,便见曹操在几名武将的护卫下来到阵前,朝着太史慈叫道。

    虽是敌人,不过对于曹操,太史慈并无恶感,毕竟这次的事情,说到底,还是陶谦的不是在先,若非此番前来坐镇青州,为的就是制衡各方力量,太史慈实在懒得管这事,见曹操出来,太史慈犹豫片刻后,在马背上微微欠身:“慈见过曹公。”

    “久闻子义将军乃忠孝之士,此番操出兵徐州,非为其他,实乃那陶恭祖太过可恶,杀吾老父,实不当人子,操才不得已兴兵而来,此事与文举公、与子义本无干系,子义何必苦苦相逼,操实不忍与将军刀兵相见。”曹操微笑着抱拳道。

    “曹公见谅。”太史慈颔首道:“末将乃奉上令而来,不可轻易退去,曹公与陶公之事,末将不好多言,便是陶公有过,这徐州百姓又有何辜,望曹公三思。”

    “看来,子义是决心要与曹某为难了。”曹操眼中闪过一抹寒光,面色也沉下来。

    “曹公见谅。”太史慈深吸了一口气,傲然而立,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向典韦,却见典韦已经再度掣出铁戟。

    “好。”曹操脸上阴沉之色尽去,一挥手,示意典韦莫要动手,微笑着看向太史慈道:“人各有志,曹某不会强求,今日便不谈这扫兴之事,我与将军一见如故,可惜如今你我是敌非友,否则,定要与子义将军痛饮一宿!”

    太史慈微微皱眉,却不知道自己何时与这曹操如此亲密了,心中竟生出些许愧意,叹息一声,抱拳道:“曹公见谅,若无其他事情,末将便先告辞了。”

    “子义何必如此匆忙?”曹操将太史慈叫住道:“便是子义不愿与我这敌人多言,也不急在一时,你我虽不能把酒言欢,但今日一别,下次相逢,怕是便要沙场相争。”

    “曹公言重了。”太史慈叹了口气,倒不好再走。

    城墙上,已经闻讯上城的陶谦以及徐州一干文武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场龙争虎斗,谁想匆匆赶来之后,却见城楼下,两军阵前,太史慈与曹操聊得热火朝天。

    “他们……在说什么?”曹豹有些茫然的看向身边的糜芳。

    “我怎知道?”糜芳翻了翻白眼,眉头却微微皱起:“只是这太史慈,何时与那曹操有了交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着两名部将的讨论,陶谦脸色顿时变了变,却并未表现出来,只是看着曹军的阵列,沉声道:“曹军势众,此刻拖着子义,莫不是有何诡计?鸣金收兵!”

    “铛铛铛铛~”立刻,便有人开始敲击金钟。

    城下,太史慈正听着曹操在那里天南地北的侃大山,正觉尴尬,突然听到鸣金之声,如蒙大赦,连忙向曹操一抱拳,调转马头,便带了军队往城中飞奔而去。

    “主公,您刚才说的那些,是什么?”直到太史慈回城,见曹操并没有趁机攻城的意思,典韦一边护着曹操往回走,一边疑惑的看向曹操,他听了半天,却是有听没有懂。

    “我怎么知道?”曹操耸了耸肩膀,迎上过来的戏志才一行人,留下一脸发懵的众将。

    “主公这是……什么意思?”曹仁看向典韦。

    “我问谁去?”典韦闷哼一声,头也不回的跟了上去。

    “这蛮子,怎么说话呢!”曹仁挑了挑眉毛,放眼整个兖州,敢这么顶他的,也只有典韦这个二愣子了,偏偏他还拿典韦没办法,打又打不过,骂的话,这货真急了照样跟你动手,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跟着众人一起回营,不能问典韦,还不能问曹操啊。

    却说太史慈回了城,臧霸迎上来疑惑道:“将军与那曹操有旧?”

    “不曾有,今日算是第一次见面。”太史慈有些茫然的摇了摇头,将之前曹操跟自己说的内容大致说了一遍,皱眉道:“那曹孟德究竟是何意?”

    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却又想不出哪里不对。

    臧霸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曹孟德打的什么主意,他哪里知道,只是这事确实透着一股诡异。

    众人回城之后,陶谦亲自前来相迎。

    “子义将军,胜负如何?”陶谦热情的将太史慈迎回了府衙,期待的问道。

    “陶公见谅,那典韦猛如虎,末将非其对手。”太史慈有些惭愧的向陶谦拱手道。

    “无妨。”陶谦摆了摆手,坐下来,看向太史慈,温和的道:“这胜败,乃兵家常事,若非子义将军相助,这彭城国,说不得早已被那曹孟德给破了。”

    “谢陶公体谅。”太史慈肃容道。

    之后陶谦又跟太史慈谈了一些家常话,闭口不提曹操在城下与他所说之事,而太史慈也觉得那没什么可说的,闲聊一番之后,起身告辞,他还要整顿军纪,今日与典韦一战,太史慈自问不是典韦对手,下次斗将,他是不会去接战了,只能依靠兵势了。

    青州军成军不久,不如曹军精锐,应该趁此机会,多加训练,不说能比得上曹军,却至少要能够令行禁止才行。

    看着太史慈离开,陶谦的面色却有些阴沉下来。

    “主公,看来这太史慈却有异心,否则为何不谈那曹操与他在城下说了何事?”陶谦帐下谋士萧建见太史慈离开,才凑到陶谦身旁,躬身说道。

    “哼!”陶谦闷哼一声道:“此人乃文举部将,又非我部曲,何来异心之说。”

    “不然。”萧建摇了摇头,恭声道:“虽非主公部曲,但如今双方本是同仇敌忾,此人却与曹操暗通款曲,不只是对主公,更是有违孔融之命,主公何不书信一封,说与那孔青州,请他命旁人前来接掌青州营,以防那太史慈与曹操里应外合。”

    “这……”陶谦微微皱眉,虽然生了疑心,但他终究是一方诸侯,眼力还是有的,彭城能够撑到现在,可全凭太史慈与那臧霸的功劳,那臧霸本是他的部曲,如今却是以太史慈马首是瞻,这让陶谦很不是滋味,但再不是滋味,陶谦还是能够拎的清的,这样级别的猛将,放眼天下也没几个,孔融再派人过来,可未必能够比得上太史慈。

    而且说到底,人家孔融只是道义上帮助自己,自己这样跑去嚼舌根子,孔融会怎么想?

    “此事,休要再提。”良久,陶谦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件事情,虽说心中对于太史慈之前与曹操的谈话十分在意,但这个时候,这彭城真的不能没有太史慈坐镇。

    “喏。”萧建见状,也只能躬身答应一声,见陶谦没有其他表示,告辞离去。

    看着萧建离开的背影,陶谦轻叹了口气,作为徐州牧,与孔融交情也算不错,有些事情,别人不知道,他却知道,这太史慈可不只是一员寻常的青州将领,更是朝廷指派的青州大将,孔融便是作为青州刺史,也无权调动太史慈。

    莫说孔融指派一员将领过来接替,就算孔融亲自来了,也没这个本事,陶谦现在忧心的不止是太史慈与曹操有所勾结,更担忧这是否是朝廷的意思?

    如今朝廷已经将手伸到了青州,是否代表着,朝廷想要借太史慈的手,进一步将触角伸到徐州来。

    从中平年间开始,徐州已经很多年没有向朝廷上贡了,当惯了土皇帝,陶谦自然不愿意将徐州拱手让回给朝廷。

    朝廷是什么态度,以前陶谦没怎么多想,但今天的事情,却不由得他不多想。

    “来人,将曹豹、糜芳两位将军请来。”陶谦犹豫片刻之后,朝着门外喊道,虽说这两人本事不怎么样,但却终归是自家人,而且手握徐州重兵,虽然还没有准备将太史慈如何,陶谦觉得有必要跟这两人通通气,就算不对付太史慈,也该防着一手才行。

第十章 抹书() 
薄薄的晨曦伴随着朝阳的初升,逐渐消散。

    朝阳初升,本该是一天里最具朝气的时段,只是此刻的彭城,却透着一股沉沉的暮气,从去年冬天开始,彭城一带就成了曹操和陶谦角逐的主战场,附近一带的城郭、村镇随着战火的蔓延,加上陶谦与太史慈商议,施行了坚壁清野之策,使之整个彭城一带,民生凋零。

    就算作为郡城的彭城,此刻看上去,也带犹如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四周的城墙满是战火遗留下来的痕迹。

    “不出三日,必破此城!”远远地看着彭城的惨状,于禁有些兴奋的挥了挥拳头。

    “可惜,若非那太史慈横加阻拦,单凭徐州将士,早在一月前,这彭城已经破了,哪会给那陶谦坚壁清野的机会。”夏侯惇甩了甩手臂,扭头看向曹操道:“主公,待城破之后,我想再与那太史慈一战。”

    “不急!”曹操摇了摇头,看向彭城的眼睛里,闪烁着莫名的笑意:“且待几日,若顺利的话,不但彭城可破,便是这徐州,也再无人能阻我军兵锋。”

    “这是何意?”夏侯惇看向曹操,不解的道。

    曹操摇摇头,笑而不语。

    “主公!”

    就在众人指点江山之际,却见程昱骑了一匹快马飞快的向这边飞奔而来,一直奔到曹操身前十几步远,才勒马停住。

    “仲德,何事如此匆忙?”曹操笑问道。

    “回主公,刚刚收到文若的加急文书,我军粮草已经不足。”程昱将一封竹笺交给典韦,让典韦递给曹操,有些急切的说道。

    “粮草不足?”曹操闻言,皱了皱眉,接过竹笺,展开迅速看过去,一双眉毛渐渐蹙起。

    周围一众将领也不由变色,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军粮告罄可不是小事。

    “走。”曹操也没了游览的兴致,带着诸将迅速往营中赶去。

    中军大帐,曹操等人赶回来的时候,戏志才已经等在那里。

    “军中粮草,还能维持多久?”曹操径直坐在主位之上,看着程昱和戏志才,询问道。

    “尚有一月之粮。”戏志才苦笑道。

    “一月足够了。”夏侯惇大笑道:“不出三日,我军便可攻破彭城,到时候,有了彭城的粮草资助,当足够我军继续拿下徐州。”

    曹操闻言,没有说话,一旁的戏志才却摇了摇头:“不妥,年关开始,那陶谦自知不敌,便开始坚壁清野,彭城粮草,也是十日一送,依我看,彭城之中,此刻恐怕并无太多粮草,就算攻破彭城,我军所得,也不过是一座空城,为今之计,当先退兵。”

    “那我们这数月之功,便要白费了?”夏侯惇有些不满的道,因为有太史慈的加入,本该很早以前就能攻下的彭城,却生生拖到了现在,如今眼看着彭城便要被攻陷,却要撤退,这让众将如何甘心。

    “志才说的不错,我们不能赌!”良久,曹操抬起头,看向众将道:“若那彭城之中,没有粮草,这数万大军,岂非要困死在这里?我们赌不起,传我军令,三军拔营,准备撤军。”

    “这……”夏侯惇等人有些不甘,只是看着曹操的样子,显然已经做出了决断,只得躬身道:“喏,末将领命。”

    军令如山,曹操治军从严,既然已经做了决断,便不容更改,便是众将心有不甘,此刻军令已下,却是断无更改之可能。

    当下,众将领命而去,戏志才和程昱却是留了下来。

    “主公,我军要退,那陶谦恐怕未必愿意。”程昱跪坐下来,思索道:“此人虽不通军略,然却是老谋深算,若是让他看出我军窘境,恐怕未必会让我等安心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