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我军要退,那陶谦恐怕未必愿意。”程昱跪坐下来,思索道:“此人虽不通军略,然却是老谋深算,若是让他看出我军窘境,恐怕未必会让我等安心离开。”

    “唔~”曹操点点头,思索道:“却是有些难办,看来需得有人来断后才可。”

    “确实需要有人断后。”戏志才眯起眼睛,微笑道:“不过臣有一计,不但可使陶谦不敢贸然出兵,更能离间那太史慈与陶谦。”

    曹操眼中闪过一抹精芒:“计将安出?”

    ……

    时间,不知不觉间已到了正午,太史慈操练将士完毕,正要回营歇息,却见一名军侯匆匆过来,将一封竹笺递给太史慈道:“将军,这是刚刚曹军射来的书信,要转交于你。”

    “曹军?”太史慈闻言,眉头不禁一皱,接过竹笺打开,目光在竹笺之上迅速掠过。

    通篇都是废话,表达了曹操对太史慈的仰慕之意,看的太史慈都有些疑惑,而且有不少地方都有被抹过的痕迹,字迹模糊,根本看不清楚,不过最后几句却是说军中军粮已经告罄,不日将会撤军,将军之义已然尽到,只希望下次来攻,莫要再在战场之上遇到将军云云。

    眉头渐渐皱起,太史慈看向军侯道:“快,派人去探查曹营动向。”

    “喏!”军侯答应一声,正要离开,却见军营外,被一大帮人堵住了大营门口。

    “曹豹?”太史慈皱眉看着拦在大营门外的曹豹,皱眉道:“曹将军,这是何意?”

    “何意?”曹豹看着太史慈,阴阳怪气道:“昨日主公让我等防着你些,我等还不信,不过如今看来,你果真与那曹孟德有勾结。”

    “放肆!”太史慈目光一冷,厉声道:“你有何凭证,竟敢如此污蔑与我!?”

    “污蔑?”曹豹冷笑着看向太史慈手中的竹笺,冷笑道:“却不知,你手中所持是何物?”

    “正要告知陶公,此乃曹孟德书信……”说到这里,太史慈突然一怔,此刻才有些恍然,这分明就是那曹操的离间之计啊!

    曹豹却是冷笑连连,看着太史慈神色,以为他理亏,不屑道:“还说没有与那曹操勾结。”

    “我不与你争论,自会向陶公说明,你且让开,我亲自去与陶公说清楚。”太史慈皱了皱眉,这曹豹,自己之前可是救过他一命,莫说自己根本没有与那曹操有勾结,便是有什么龌龊,也不该如此冷言嘲讽,此人,实在是小人一个。

    “不必,那曹操书信于你时,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主公,想来也快到了。”曹豹冷笑道。

    “也好!”太史慈此刻胸中也有了些怒气,自己是来帮忙的,对徐州也没有任何企图,这陶谦不信自己也就罢了,竟然还派人暗中监禁自己,再好的脾气,遇上这种事,也得炸。

    更何况,作为武将,哪能没有一点脾气,当下冷冷的看了曹豹一眼,朗声喝道:“众将士听令!”

    “在!”一众将领轰然踏前一步,插手行礼。

    “刀枪出鞘,弓箭上弦,给我看紧这些乱军,无论将士,但有异动,立刻射杀!敢反抗者,乱刀分尸!”太史慈冷哼一声,厉声喝道。

    “喏!”青州将士迅速结成阵势,虎视眈眈的看着围拢过来的徐州军,他们虽非曹军那样的百战精锐,却也是太史慈数月训练出来,更经历过几场战役,有太史慈这等虎将在前,精气神自然与徐州军有不小的差距,此刻陡然结阵,做出战备状态,原本还气势汹汹的徐州军顿时萎了。

    “你敢!”曹豹闻言,不禁大怒,指着太史慈便要喝骂。

    “曹将军,最好给我注意一点,莫要拿你肮脏的手指指着我,我乃朝廷册封,节制青州的将领,便是陶公,也没权利监禁于我,尔不过一小校校尉,便敢堵我大营,你可知,本将军现在便是立刻将你斩杀,陶公也不能拿我怎样!”太史慈冷目如电,落在曹豹身上,厉声喝道。

    “我……”曹豹还想说什么,见太史慈冷眼看来,胸口一窒,见对方看向自己手指,连忙收回了手臂,有些色厉内荏的道:“待主公过来,自会与你理论!”

    太史慈冷哼一声,不与他理会,径直坐在帅帐之外,闭目等待。

    不一会儿,陶谦带着糜芳、陈登、萧建等一干徐州文武过来,隔着老远,便能感受到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氛,心中不由大惊,连忙排开人群,冲进来,看着虎视眈眈的青州军,皱眉道:“子义将军,这是何意?”

    “收兵!”太史慈一挥手,顿时数千青州将士收回了手中兵刃,退到两旁,却仍然注视着周围围拢过来的徐州军。

    “多余的话,末将也不想再提。”太史慈将手中的竹笺交给陶谦道:“这是之前曹操命人射来的书信,言军中缺粮,已然准备退兵,本想与陶公商议出兵追击之事,如今看来,却是慈越权了。”

    陶谦闻言,连忙打开竹笺,只是看着竹笺上的内容,陶谦眉头渐渐蹙起来。

    一旁的萧建却是眼尖,见竹笺上有不少涂抹痕迹,不禁冷笑起来:“子义将军,不知这竹笺之上,为何有如此多的涂抹之处,将军要作何解释?”

    “我为何要解释?”太史慈冷眼瞥了萧建一眼,站起身来,看着一脸阴沉的陶谦道:“本想与陶公商议追击之事,不过如今看来,想必是不用了。”

    “兹事体大,我军累败于曹军,此时追击,恐糟了曹军算计。”陶谦摇头道。

    “既如此,曹军已退,末将也该回青州复命,还望陶公放行。”太史慈算看出来了,这陶谦早就对自己起了疑心,如今曹军已退,他也不想继续留在这徐州受这些鸟气,当即起身道。

    “子义要走?”陶谦愕然的看向太史慈。

    “青州还有军务,不便久留,请陶公放行。”太史慈点点头,虽然几乎已经撕破了脸面,不过毕竟还有孔融那一层关系在,他也不想跟陶谦闹得太僵,至于以后,就看军师如何安排了。

    “既然将军主意已定,便不强留将军了。”陶谦点了点头,当即命曹豹等人撤开,徐州军士气正低,一个曹操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这个时候,若真惹恼了太史慈,双方反目,对徐州来说,那真是雪上加霜了。

第十一章 密谋() 
追击曹操的事情,就因为这一封竹笺,彻底耽搁了,等到太史慈与陶谦达成了协议,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追击的时机。

    等陶谦反应过来的时候,曹操大军已经撤出了彭城郡境内,退往兖州,此刻再想追击,也难了。

    太史慈开始收拾行装,大军出行,自然还有些琐事要处理,还有路上要消耗的粮草需要押运,彭城的粮草之前为了避免破城后给曹操留下过多的粮草,已经被搬空,他需要陶谦给他拨下足够回去的粮草,虽然这里距离青州不远,但也得几天的路程,这次太史慈带了一万两千兵马过来支援,虽然跟曹操交战不少,但折损倒不是太多,如今依旧有一万余人,这么多人,人吃马嚼,哪怕是几天,需要的粮草也不少。

    陶谦倒没有小气,徐州乃是产粮胜地,最不缺的就是粮草,除了行军所需粮草之外,陶谦还另外赠送了十万石粮草算作谢礼,不管之前怎么怀疑,现在太史慈拍拍屁股要走人,也就代表着之前那些怀疑不攻自破,陶谦心里已经明白,自己怕是中了老曹的离间计,只是他乃一方诸侯,自然不可能拉下脸来去道歉,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

    其实陶谦是想要争取一下臧霸的,这一仗下来,他也算看出来了,就算兵马再多,若没有一两个强力武将坐镇,仍然算不上强,虽然跟臧霸之间有些龌龊,但身逢乱世,作为一方诸侯,手底下却连一员拿得出手的武将都没有,还要向外求助,这让陶谦很不是滋味。

    只可惜,臧霸显然不怎么鸟陶谦,任他如何拉拢,太史慈一声传唤,臧霸便立刻收拾行装,带着他的人马跟着太史慈离开了,看的陶谦也只能扼腕长叹。

    看着浩浩荡荡的粮队,臧霸不禁咧嘴一笑,看向太史慈道:“这陶谦这一次却是大方,十万石粮草呐!”

    太史慈点了点头,看着远处的山路,过了这道山路,便是泰山郡境内了,到了那里,他与臧霸便要分道扬镳,扭头看向臧霸道:“宣高,我有一言想与你说。”

    “将军请说。”臧霸坐在马背上,看着太史慈,也大概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了。

    “宣高一身武艺、兵法,皆不在我之下,乃难得大将之才,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陛下派我出镇青州,然四周曹操、陶谦还有袁绍,皆为枭雄,慈独力难支,想请宣高助我一臂之力,他日陛下论功行赏,慈定向陛下竭力举荐。”太史慈肃容道。

    如今臧霸虽然盘踞泰山郡,但名不正言不顺,但手下兵马却不少,而且此番邀他抵抗曹操,太山贼的战力也让太史慈刮目相看,当得起精兵之称,加上臧霸本身表现出来的能力,让太史慈不禁生出招揽之心。

    他受刘协所托,帮助孔融整理青州军务,同时协助甘宁建立横海水师,算得上独当一面,内心对于刘协的信任,也十分感激,只是当真的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肩膀上的担子有多沉。

    北方的袁绍要担心,中原之地的曹操最近也不断来游说青州将领,陶谦这边算是联盟,但这个联盟实在指望不上什么,很多时候,还要他反过来去帮忙。

    都说那陶谦是个纯厚长着,但今日一见,却是大失所望,想想也是,一方诸侯,久不朝贡,而且还无端杀人老父,这等人物,又怎会真的是什么良善君子?

    甘宁水军新建,这水军不同于步兵,战斗力形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短时间内指望不上,而太史慈只有一人,哪怕有李儒相助,面对这纷乱的局势,也是千头万绪,没有人手,他只能想办法招募。

    臧霸是员良将,数月联手建立起来的情谊和认知,让太史慈对臧霸非常看好,如今眼见分别在即,终于忍不住出声邀请。

    不管能不能成,陛下交代的任务,他都要尽力去完成,哪怕最终失败,到了陛下面前,也有说法。

    “这……”臧霸闻言,不禁沉默,青州乃四战之地,三面环敌,若非太史慈乃朝廷任命,背后除了青州,还有朝廷支持,这一次支援徐州,他是绝对不会掺和进来的。

    但也只是帮忙,结一份善缘,仅此而已,他虽非诸侯,但盘踞泰山郡,手下也有上万泰山寇效力,同时也身负着十万泰山子民的希望,如今中原局势纷乱,在形势明朗之前,他是不会将全部家当都押上去的。

    朝廷虽然掌握大义,但毕竟太远了一些,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有朝一日,青州被其他诸侯攻占,太史慈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回了朝廷,一样是大将,但他泰山郡却不可能跟着一起搬走。

    所以,面对太史慈的邀请,臧霸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子义将军莫要逼我,他日有用得上的地方,只需一纸书信,便是赴汤蹈火,臧霸义不容辞,只是……”

    “懂了。”太史慈见状,叹了口气,毕竟相识一场,还曾并肩作战,此刻见臧霸不愿将泰山郡归入青州,太史慈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那慈便先行别过,只是……”看着臧霸,太史慈摇头苦笑道:“却不希望在战场上,遇到宣高。”

    “子义将军放心,青州但有将军一日,霸绝不染指半寸。”臧霸肃容道。

    至于以后,若是有朝一日太史慈不在青州了,那这诺言也就没用了。

    太史慈没再说什么,两支军队行至泰山郡之后,便各自分道扬镳,太史慈给臧霸留了两万石军饷,虽说这是送给孔融的谢礼,但作为青州最高将领,这点权利,太史慈还是有的。

    ……

    兖州,成阳。

    一处坐落于成阳西面的山庄里,刘备正与陈宫对坐,中间摆着一张小桌,上面煮着一壶酒,对于刘备,陈宫还是很满意的,有些本事,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人能够拎的清事情,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快的判断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而且颇为果决。

    果决,很多时候都是为上位者最重要的一项能力,而且此人也颇有几分手段,只看这些日子来,陈宫帮刘备招揽的几名人才不过半年时间,就对刘备心悦诚服,便可看出此人在御下之道上颇有几分天赋。

    “大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中,关羽和张飞从庭院外进来,径直来到两人身前,看都不看陈宫一眼,直接朝着刘备一拱手。

    “云长,翼德,为何不向公台见礼?”刘备面色一沉,有些不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