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桥颖答应一声,有侍婢取来棋盘,供两人娱乐。

    这次回长安,旅途倒也并不是太着急,刘协虽然不在长安,但长安的消息每天都会按时出现在刘协桌案之上,眼下关中已经算得上这乱世之中的一处太平之地,刘协掌权之后,税赋降了好几次,到如今,农桑之上,基本上已经是十税一,来年甚至准备降到二十税一的地步。

    加上关中这两年来风调雨顺,百姓基本上都能有些余粮,加上商业在刘协的推动下逐渐兴旺起来,每年光是精盐一项上的收入,就足矣弥补农桑税上的不足,再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囤积在长安各处粮仓之内,有了充足的粮食,不必为食物担忧之后,农闲时期,大多数百姓会出来找些活儿干。

    或者去工部的下游匠坊去帮忙做些力气活儿,或者有些手艺的人帮忙修修补补,经过两年的发展之后,如今的京兆一带,已经不似刘协刚刚接手朝堂时那般困顿,百姓安居乐业,朝廷的治理压力自然也就会相应减轻许多,就算刘协不在朝堂,京兆尹、廷尉、虎贲三个部门相互制衡运转,当初刘协定下的策略,基本上已经步入了正轨,接下来就是一点点完善了。

    此番亲征,一来是因为这次征讨袁术,确实事关重大,但另一点来说,也是刘协检验一下自己这两年来执政的成果,看看其中是否还有缺陷?如今看来,虽然仍有瑕疵,但大致上,基本已经能够做到自行运转。

    “陛下,到您了。”桥颖看着刘协半天不落子,疑惑的看着刘协道。

    “嗯,走神了。”刘协回过神来,看了看棋局,貌似自己有些吃亏,挑了挑眉,刘协笑道:“旅途无聊,朕来给你们说个故事吧。”

    “好啊!”桥蓉早就看的有些无聊了,闻言连忙拍了拍手,一脸兴奋的表情。

    “从前呢,有个傻小子……”刘协将以前知道的一些段子编在一起,他口才极佳,将一些小笑话混在一起讲出来,倒是将两女逗得咯咯直笑,自己则趁这桥颖不注意收走了两枚棋子。

    “陛下,您这样……”桥颖虽然被刘协的小故事吸引,但心思还有一部分在棋盘上,看着刘协以极快的速度收走了两枚棋子,再看看棋盘,局势已经大变,有些好笑着看向刘协。

    “嗯?”刘协神色一肃,目光带着些许的茫然和无辜,疑惑的看向桥颖:“美人怎么了?”

    “没什么,陛下,您输了。”桥颖无奈的摇了摇头,将一枚棋子落下,棋盘上的局势一下子明朗起来。

    “唉……”刘协怔了怔,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大意了,这局不算,重来。”

    “陛下,您这样真的好吗?”桥蓉无语的看向刘协。

    “朕可是天子,天子自然要有一些特权了。”

    桥颖有些好笑的看着刘协与桥蓉的逗趣,心中不免有些感慨,或许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眼前这位年纪比自己都要小两岁的陛下虽然大多数时候,很有威严,但相处的时间长了,也发觉对方不是一味的刻板,一些看起来不经意的小手段,总能将妹妹哄得失笑。

    当初家里面单方毁了婚约,将自己姐妹二人送到天子身边的时候,桥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

    毕竟相比于雄姿英发,正是少年英雄的孙策与周瑜来说,眼前这位天子虽然身份尊贵,但却并没有孙策、周瑜身上那股英气。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刘协年龄毕竟过小,再怎么少年老成,总给人一些少不更事的感觉,虽然孙策和周瑜也只是偷偷见过几次,但两人身上都有着一种很强烈的自信,仿佛这世上没有他们办不到的事情一般,而相比起来,刘协的气质就平庸了许多,没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一见面就能让人生出一股不凡之感的感觉。

    二八年华,若说没有对未来的夫君有所期盼的话,自然是骗人的,至少相比刘协,孙策似乎更符合理想中的夫君一些。

    不过时代就是如此,尤其是这乱世,很多时候,身为女人,婚事是不能自己做主的,当初桥蕤将她们姐妹送入刘协身边的时候,第一次失身给刘协,而且还是姐妹同处一榻,当时刘协给她们的感觉,就是昏君一般。

    若说期待,也只是希望这位天子日后莫要将她们姐妹如同货物一般送给旁人,身在大户之家,又是长女,对于很多事情,桥蓉跟她虽然同岁,却并没有她见得多,尤其是在这上层社会之中,有些肮脏与龌龊,他暗地里,听说的太多了。

    不过后来这个担忧打消了,刘协正式册封了她们美人身份,虽然在宫中,这个身份并不高,但也算是正式的后。宫嫔妃了,刘协正式的女人,有了这个身份,刘协不可能把她们再送出去,那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脸。

    人心,有时候是不太容易满足的,在有了这个基础保障之后,桥颖其实是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够多陪陪她们,毕竟有了身体上最亲密的接触,她们的第一个男人,也将是这辈子唯一的男人,感觉上,跟旁人自是不太一样的,尤其是身体一次次的亲密结合之后,此前的排斥感也在一点点削弱,到如今,无论是她还是妹妹,都已经很少再去想孙策与周瑜了,毕竟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要说有,也只是有些好感而已。

    而刘协的形象,也随着这段时间的相处,一点点在她们心中丰满起来。

    昏君自然是做不得准的,当时是有些赌气的想法,虽然不太过问政事,刘协也不会让她们有参与政事的机会,但感觉还是能够感觉到的。

    南阳在这数月的时间里,比之过往兴盛了不少,再想想关于这位天子的传闻,一路披荆斩棘走到现在,自然不可能是真的昏君。

    也并非真的不懂风月,虽然没有孙周那般雄姿英发的气度,却更加平和,让人容易接近,但在这平和之中,却又有种莫名的威严在里面,不似孙周那般锋芒毕露,但却总能在平淡中,有种让人不由自主信服的气息,仿佛整个天下,都在其掌握之中,那是跟孙周二人迥然不同的气质,看似无奇,但实际上,只是他已经不需要再向人展示那一面,相处的久了,很难将刘协当做比他们都要小的人来看待。

    也只有私下里,偶尔展现出来的一些幽默和无赖,才更符合他的年龄一些。

    “这下棋有下棋的规矩,简单来说呢,就是你们,只能输,不能赢。”刘协指着棋盘,很淡定的说道:“此乃天子之棋。”

    “我记得陛下前几天讲过,什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不是就是这个?”桥蓉好奇的看向刘协,就算不太喜欢下棋,也看出来刘协是在忽悠她,天底下哪有这种规矩,要真这样,下棋还有什么意思?

    “这怎么一样。”刘协不屑的看了桥蓉一眼:“小孩子,不懂得。”

    “陛下才小。”桥蓉撇了撇嘴,相处的久了,在这私下里,她也不怎么怕。

    “小吗?”刘协咂咂嘴,在桥蓉的惊呼声中,将她拉进怀里,坏笑道:“看来朕要让你仔细感受一下。”

    “陛下。”桥颖有些无奈的看着又没了正形的刘协,还有这么多人看着呢,而且又是白天。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朝议()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眼看着,离开洛阳的第三日下午,刘协在吕布等人的护卫下,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因为轨道的特殊,这起始点自然不可能建在城内,等刘协的车架抵达的时候,早已得到消息的杨彪等人率着留守长安的文武已经等在城外的轨道口,这里专门建立了一座小楼,还有几座仓库,这条轨道,日后可是从长安运送物资往洛阳的重要地方,平日里收上来的物资都会在这里囤聚,以便一旦要调动的时候,可以及时从这里发往洛阳,十分的便捷。

    周围更有重兵把守,俨然已经成了长安城一带的军机要地。

    “臣等恭迎陛下回朝。”在杨彪的带领下,一干文武朝着刘协的车架恭拜道。

    “此处距离长安不近,诸位臣公何必如此。”刘协带着桥氏姐妹从车架中出来,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免礼。

    “陛下,此乃君臣之礼,不可废。”杨彪躬身道。

    “行了,诸位臣公心意,朕感受到了,不过这天寒地冻的,朕既然已经回来了,便莫要再在这里多言了,有什么话,我等回宫说。”刘协摆了摆手,从马车上跳下来,自有侍婢将桥氏姐妹扶下来。

    “太傅,你觉得这轨道如何?”众人一路回到未央宫,刘协让人给一众文武百官奉上热汤,微笑着看向杨彪道。

    “这……”杨彪想了想道:“虽然耗时耗力,但此时建成,听工部的人说,陛下不过三日便自洛阳抵达长安,若用以国事,确实于国有利。”

    何止是有利,要致富,先修路,这轨道虽然还未正式投入使用,但只看其效率,物资运送上,可是能够省却不少力气,从长远来看,只这一条路,对朝廷来说,能够省下来的人力和物力便难以估量。

    说到这里,杨彪面色也有些赫然,当初他可是极力反对此事,要知道先秦耗尽一国之力,也不过修建了一条轨道,谁能想到工部将水泥给弄出来,先秦只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最终也未能够真的实现的事情,如今在刘协手中,已经实现了。

    有了水泥,铺设这轨道就简单多了,固定,还有防止偷盗,最大的问题都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解决,剩下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算问题了。

    “行了,朕也没有怪太傅之意,只是我朝廷作为天下之望,遇到问题,该想的不是有何困难,而是如何去克服困难,这世上的事,总归是人做出来的,想想千万年前,我人族祖先还不是与那猴子一般,茹毛饮血?当时的他们,过得可没有我们好,但有一点却比我们强,他们遇到困难,不会退缩,因为退缩就意味着灭亡,正是如此,我们人族有了房子,能吃熟肉,学会了耕作,有了衣服穿,这就是我们人类跟牲口的区别。”刘协随口道。

    “今日以此事来说,也是朕有感而发,士农工商,朕从出生以后,便一直接受着这样的说法,但每每思及,却总有些不解,就国家而言,包括朕,还有在座的诸位大贤,虽然知书达理,但于这天下而言,我们在做的,都是去分配财富,而真正创造财富的,却是这些农夫,这些工匠,正是有了他们,我们这些五谷不分之人,才能坐在这宽敞的宫殿之中,商议所谓的大事。”

    “陛下,此言虽有理,但朝廷的存在,也有其意义。”杨彪闻言,面色一变,沉声道。

    “朕并非说朝廷没有意义,要不然,朕这天子为何要坐在这里,种族的强大,离不开规矩,而我朝廷,就是我人族的规矩,也是人族壮大的根本,朕只是说,士固然重要,但也希望诸卿能够看清楚,这士之下,农为本,但工商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看着杨彪等人皱眉,刘协将话题一转,笑道:“就拿此番征讨袁术来说,我朝虽然对外宣城五万大军,但实际上出征的却只有兰池大营的三万驻军,而袁术,从朕抵达伊阙关开始算,先后投入战场的兵力,却有十五万之多,五倍于我朝廷的兵力,最终结果,却是袁术大败亏输,而我朝廷却是势如破竹,不但未有损兵折将,这兵力却是越打越多,诸位卿家可知,朕自南阳离开时,当初的三万大军到战争结束有多少?”

    南阳大捷,这是朝廷自刘协重掌大权以来,第一场胜仗,而且还是大胜,群臣多少都有些消息途径,对于前线的战局也不是一概不知,不过也只知道朝廷兵马越打越多,袁术接连丢城失地,最终不得不向朝廷求和,并献上传国玉玺以及降表。

    这一仗,对朝廷来说,可是一剂强心针,要知道,当初刘协亲征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不看好这一仗,甚至有人暗中跟袁术联络,这一仗的胜利,可是奠定了朝廷无上军威的一仗,众人也比较好奇,这胜利究竟有多大?

    “还请陛下明示。”杨彪作为太傅,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不过此时看刘协的样子,也不好说破,只能一副好奇的样子,看向刘协。

    “八万!”刘协比了个手势笑道:“汝南降军,加上南阳降军,便有六万之众,其后更是逼得袁术将这些汝南将士的家眷一起献上,得民二十万口!”

    嘶~

    一时间,众人不禁一个个倒抽冷气,这一仗的收获,比想象中还要大,不止是南阳,最重要的是人口方面的收获,南阳可是大郡,再加上这二十万百姓,如今朝廷治地的人口,加起来一算,已经快要接近五百万了,有了这片基业打底,何愁不能重振汉室。

    “诸位可知,此战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