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一些大体上面的来历就出现了,赵信早有预料,相对比较集中,比如说,京城,最少来了200人左右,大名府本地五六十人,江南富庶之地,也不少,这些组成了人员的绝大部分。

    叹息一声,想的还是有些想当然了,以每一个地方,平均8…10个经销商,分别代理不同的产品的话,恐怕就只能够从中间选出400人左右,还有800个商人,要么选择其他的一些空白的地方,要么就只能够空手而归了。

    他们所在的地方,都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实际上,运河联通的众多水系,也是整个北宋,最为发达的一大片区域,在这些区域做生意,当然是非常合适的,可是换了别的区域,就不一样了,或许还能挣钱,但是比例一定不一样。

    赵信只是稍稍犹豫,有了400多个实力雄厚的经销商,已经不错了,这些人,如果把他们携带的资金吃下去,就是4000万贯,这已经可以让他们吃饱了,没有必要把全部都吃下来。

    简单的指定了一个方案,向所有付出保证金,提出了一个参观和选定经销商办法。

    以目前北宋最重要40个城市为基础,根据城市的大小不同,铁器选择了3…10人不等,肥皂和馒头,每一个城市最多3个,最少1个。

    这样下来,最终,在赵信这里,会有320个经销商,原则上,非获得授权的,可以从这些经销商的手中获得份额和资源,大名府这边,就不会去管。

    铁匠方面大概160个名额,肥皂和馒头,大概各80个。

    同时争夺的方式,以资金为主,你订购多少的产品,并且保证年销量达到一定的数额,才可以成为代理商,并且分别缴纳2000贯…5000贯不等的保证金。

    这些是这个时代所不曾有过的,赵信也是参考了后世,那些产销产品的保证金制度,这才做出来的,这会吸纳可怕的资金。

    320个经销商的名额,单单是这些,就可能会吸纳接近百万贯的保障金,定海军第一批的建设费用,就这么毫不费力的得到了。

    这么一个新奇的,甚至是跟之前完全不同的招商方法,立刻引发了轰动,这中间,不但让商人么议论纷纷,还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有的商家,在众多的城市之中,都有店铺,可不可以争夺多个名额。

    赵信考虑了之后,觉得无所谓,作为一个生产商,他更希望人员的实力更大,如果有能力的话,多争夺几个,也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保证金就需要翻倍了的。

    贾德永一直都没有露头,他来到大名府之后,一直都深居简出,却通过方方面面的,再打听大名铁匠作坊的一切。

    贾德永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他要想获得认可,首先,就必须要比别人知道的更多。

    一个在一穷二白之中,建设起来铁匠作坊,居然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一些在锻造司之中,普普通通的铁匠,跑到了作坊之中,一下子就化腐朽为神奇了。

    当年在联系铁料的时候,一个拥有一个铁匠的铁匠铺,一天能够做出来几十斤铁,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的,这还是有一些帮工和学徒的前提下。

    现在,一个铁匠小组,七八个人一起,居然能够一天生产3000多斤,整整上百倍的差别,让他有些目瞪口呆了,有这样的生产效率,难怪铁匠的价格很低,人工虽然不是最重要的成本,却也是其中之一。

    之前还怀疑,大名铁匠作坊,是否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现在这样的效率,肯定是没问题的,他更关心那些产品,是否质量好,还有价格的问题。

    这不,当铁匠作坊邀请大家参观的时候,机会来了,第一个报名。

    除了贾德永这样的有心人,来到大名府的商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对铁器生意看中的。

    大名铁匠作坊,替代了原来的大宗铁料,成为了北宋铁料的唯一供应商,这在朝堂上,引发了众多的风波,甚至对于一些铁匠铺也有所影响,这些商人都是消息灵通,之前没有过来采购,是因为不知道还有民品,现在,作坊主动把要求提出来,他们也在考虑,是否要投资。

    不过,作坊对于经销商的要求稍稍有些高,2000…5000贯,对于大商人而言,不算什么,可是要白给,那就有些问题,他们都是精通算学的,稍稍一算,就知道,这个保证金数字,这也是犹豫的根本原因。

    不管犹豫不犹豫,有没有想要的心态,看看这些产品也不错,这些产品,有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好!

    一个商人都是带着大量的随从,差不多的就是七八个人的队伍,哪怕在尽量的压缩的前提下,也最少要5个人,一共是800个商人,选择了参观,就算是铁匠作坊,也支撑不了这么多人的参与。

    好在可以分批,一些身价丰富,并且有可能介入到铁匠生意的大商家,是优先级别较高,这其中,贾德永也在其中。

    说实话,王松是在深入调查之中,才知道贾德永也来了。

    贾德永算是深居简出,却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在大宋的领土上,他没有这个必要。

    一个枢密使的儿子,这会带来多大的广告效果,虽然说,在铁料这一点上面,跟贾朝昌是直接的矛盾,可是贾德永控制的一大批铁匠铺,可以给他们提供工匠,并且可以转为销售渠道,这是一个天然的销售。

    对于工厂来说,生产是重点,没有足够大量的产品生产,也就不存在销售的可能,可是没有销售支撑,工厂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在众多第一批的大商人之中,贾德永不算是最有钱的,他资金不过是20万,比起平均数多了2倍在第一批动辄就是四五十万金额的前提下,不是那么明显,可是身份加上渠道,还是让他挤入了第一批的人员之中。

    这些,是最有可能成为销售商的存在,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资金,订购足够的东西,这些是最为重视的。

    从大名府到铁匠作坊,虽然道路还没有完全修通,可是从大名府和铁匠作坊两头各有10里是完成了修建,马车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前行,不过他们还是乘坐了船,还是快船,一两个时辰,就抵达了。

    铁匠作坊的规模,首先让所有参观的惊叹,第一批,只有不足80个名额,加上随员在内,也不过是400多人,他们站在船上,就可以看到规模庞大的铁匠作坊。

    3000个左右的铁匠台,现在已经建好了简易的棚子,可以帮助遮风挡雨,而不停升腾的黑烟,蔚为壮观,空气中带着一点点刺鼻的味道。

    这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现在的赵信,连生产都没有做出来,更别说治理环境了,不过,他已经尽可能的注意了。

    贾德永终于看到了铁匠作坊的,感慨万分的他,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步骤,如果真的能够彻底的看一遍的话,说不定他能够偷师一点东西,真的做出来铁匠作坊的东西,他的铁匠铺,也不是一无是处。

    都是大商家,在船之后,在专门的餐厅用餐之后,参观被安排到了下午,而别具特色的自助餐和各种铁质餐具,也让他们大开眼界的,在肯定了这些都是产品之后,一个人甚至顾不上吃饭,仔细的观察这些盘子。

第二百七十七章 价格问题() 
盘子和碗,都是非常平常的,北宋已经普及了木碗和陶瓷的,刚刚看起来黝黑的,因为众人有别的心态,而没有注意到,可是真正拿起来看的时候却看到了不同的。

    黝黑的颜色,似乎是原来,可是铁的,不是容易生锈么?

    还有,如此轻薄的造型,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看起来几乎每一个都是一样的。

    这中间,有专门的铁匠,是为了订购物品,而带来,他们则用更加审视的眼光,来看向这些碗,不得不说,有些叹为观止。

    每一个碗都是一模一样的,好像是一个完美的工艺品,而不是其他。

    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多的功夫,铁虽然不贵,要完成这些碗的难度,可不低了。

    牛大力也在现场,作为首席研究员和整个铁匠作坊地位最高的铁匠,他有资格参加这一次的展示,并且对于工艺和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进行介绍的。

    这个碗,也是他的成品之中,为数不多的新产品之一,也是最为骄傲的新产品。

    原因非常简单,这是冲压技术一次性成型。

    冲压机,这在后世非常正常,冲压也是增加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的一个有效的东西,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动力,比如说蒸汽机之类,无法对于铠甲进行一次性的冲压,可是从铁片研究出来之后,一次性冲压的简单做法,已经上了赵信的计划了。

    牛大力的出现,大大的推动了这个计划的向前发展,虽然他不知道牛大力是什么,可是冲压能力非常简单,把一个铁片固定,然后用锤子一次性的砸入到模具之中,就是简单的冲压。

    当然了,不是这么的简单,而是需要考虑很多的方面,比如说,性能,稳定,还有效率等等的。

    牛大力的好处就在这里显现出来了,他只用把铁匠们的简单做法,汇聚到了机器之中,这个机器可以用手工,用水力。

    暂时,只能够用手工,力量,大小,还有其他的配合之下,这个看起来很简陋的机器,却让铁匠作坊插上了翅膀。

    原来,再怎么,一件铁器,也需要一段时间,现在,只要把铁片截成不同大小的方块,然后通过传送,送入到冲压机之中,10息左右,成型一件,虽然是半成品,还需要进行修改,却也比之前的速度快多了。

    保守估计,一台机器,起码能够代替最少100人。

    这就是机器的好处,而且最关键的是,机器做出来,标准都如一样,当100个机器做好的碗,摆在他的面前的时候,除非是到了他这样程度的铁匠大师,否则,基本上看不到区别。

    大规模提升的速度,也带来了成本的降低,铁匠作坊一直都秉承着高薪的做法,人工成本非常高,以前一个人,一天下来的,可能只是完成几十件的东西,现在上千件,而且,对于铁匠的要求也较低的。

    只要任何一个机灵一点的人,稍稍培训一下,知道这个机器的操作的所有规程,把准备好的材料,就可以加工成各种铁器,良品率相当的高。

    现在,牛大力的任务已经从制碗上面,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他开始进入到了其他的领域,一些其他日用工艺品,他们能不能用冲压机减少成本,而原来的冲压机呢,人力还不是最好的选择的。

    哪怕制碗这样的冲压机,对于力量的要求不高,通过力量等方面的转化,每一个人的力量消耗也降低了,可是一般人,只能够连续工作3个时辰,就必须休息的,一天能够做两个班次,已经算是很稀少的存在了的。

    如果换成水力,那就好很多,苗家庄曾经有过水车,在铁匠作坊,也做过类似的尝试,只不过运河,不是天然的河流,他的流速非常的缓慢,甚至在大部分的地方,还不怎么的流动,这就成为了问题,无法推动水车。

    赵信本意,是想用蒸汽机来代替,可是相对于水力,蒸汽机,更加的可怕,原理很简单,沸腾的水,可以推动壶盖冲起来,是最简单的热能转化为动能的一种方法,可是从理论,走向现实,需要很多的路。

    大量的蒸汽的存在,那不是好的,那是噩梦,爆炸是什么,本就是炸药材料经过剧烈的氧化作用,释放出大量气体,气体产生的冲击力,足以引爆一切。

    蒸汽机如果把握不到一个度的话,贸然的制造,那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别说利用他的能力了,就算是能够安全使用,也是不错的。

    更别说,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无法解决,那就是密封问题。

    蒸汽机的改良和大行于世,跟当时的世界是有关系的,没有橡胶的发现,没有橡胶解决了高温高湿的密封条件,蒸汽机根本不太可能做出来。

    橡胶,现在还在遥远的美洲,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面,如果赵信有能力前往美洲,他第一个要找的,也不是相交,而是玉米,红薯土豆这三大作物。

    特别是玉米,不但本身高产,也是健康的作物,整体植株,作为饲料的转化能力也非常高的,要提升整个北宋的能力,金钱和物资是一个方面的,个体的能力,也是另外一个方面,健康的饮食和副食的摄入,会让人的素质有巨大的提升,在冷兵器和热武器初期,军队的个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个很有特色,却并不普通的自助餐,这些大商人们什么没吃过,可是专门受到了赵信指点的炒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