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可能就降低到十几文,甚至是更少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大宗商品,甚至原料的运输,就成为了可能。

    一些边远地区,未经开发的资源,运送到定海军,然后再通过的生产制造,变成产品,这就会形成一个可怕的良性循环的。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还可以开发出客运,旅游,甚至是一系列的方法,这个综合利用是巨大。

    现在赵信还不知道,这个马的数量从200万,暴涨到了500万的,还在想着,如何说服中枢,把200万之中绝大部分给拿出来。

    看起来,一共200万,要拿出160万,应该是很大的比例,可是赵信感觉问题不大。

    原因很简单,200万匹的马,要进行的处理和销售,这并不容易,而铁路,哪怕是由的定海军来投资,也不可能全部都掌握在定海军的手中,中央要是不拿出一定的股份,那是不行的的。

    以前,最多是赵信吃点亏,让出一定的份子,可是有了海量的马,这就不成问题了,中枢本身就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投入2万匹马,就是200万,就很自然的占据了一条铁路的一部分的主权。

    然而依靠铁路来养马,这更不是问题了,铁路的利润到底有多高,甚至到21世纪,都是非常有利润的。

    连清朝那样入关的铁路,一个实验性的,不考虑成本和流量的铁路,居然能够在几年之中收回成本,更别说富庶的北宋,单纯物通四方这一点上面,就足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了的。

    或许对于军队和北宋朝廷来说,要养活20万,甚至更多的马,需要的数量,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是对于商业来说,完全不是问题,连商会的马车,都可以快速的回收成本,最多也就是三到五年,对于可以把运输的效率,提升500倍的铁路来说,更加不成问题,哪怕是大规模的降低运费,也同样可以,相对于铁路的盈利,马的耗费,只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个部分而已。

    赵信不知道,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要落到他的头上。

    马的总量不是200万,而是500万,别看只是提升了2。5倍,可是总体的难度,会上升几个档次。

    这也是韩琦此时此刻,不得不开启渭州交易市场,甚至放低姿态跟这些商会进行讨论的根本原因。

    这些,对于赵信来说,同样不成问题,&nbp;500万匹马,只是定海军的铁路,就消耗了4成,其他的,也可以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

    同时,火车的出现,对于马车来说,并不是取代或者打击的问题,而是一个相互配合的问题。

    火车替代马车,只是让马车失去了长途贩运的利益,可是在短途,在车站到仓库的最后一步,总不能够依靠人力来解决。

    或许马车在长途贩运上面,不如火车,可是灵活的最后一步,包括家家户户,在城市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路面环境比乡村好上很多,这样效率就更好了。

    单纯一些大城市,在商业繁荣,还有人均收入升高的前提下,马车的使用量应该不会低。

    当人均年收入是20贯的时候,一辆150贯的马车,这是一个很难以实现的愿望的,可是当一个人的收入是100贯,甚至200贯的时候,还是这样么?

    定海军已经保证了人均收入在250贯以上,未来,当定海军在北宋的人口比重之中越来越重的时候,这个比例会加大的。

    这是将来的事情,甚至是经济发展和铁路普及之后的事情,那需要时间,未来北宋获取马的渠道会更多,说不定,又有很多马流通进来,甚至本身的基数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增长率也不会少。

    可是同样,其他方面,消耗也不会少,在蒸汽动力没有成为主流之前,任何大规模的工业,都需要动力,那么马的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既然把马力作为了一个单位,那么很自然的,他们就会成为动力,在定海军,甚至北宋的很多地方的,添砖加瓦。

第三百七十九章 灵州困局() 
韩琦并不知道,他所谓甜蜜的烦恼,已经被赵信解决的七七八八了,他现在,还在为这个头疼,任何的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在短时间之中,筹集到最大量的资金,才是他目前需要做到的。

    为了这一点,他甚至放下了贵为宰抚的地位,亲自来落实一个又一个细小的部分,甚至一些商人的垂询,都会耐心的做出解释。

    看起来很有些掉面子,可是实际上,到了韩琦这样的级别,面子这种东西,不是说不重要,而是有轻重缓急之分。

    在灵州开发的大前提之下,销售这些牛马是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些商人,也就成为了必须要笼络的。

    付出了这么多,对于韩琦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西北这边,当消息一个个的传送到了韩琦这里的时候,他对于事情的发展很是满意。

    超过150万只牲口,其中包括了20万匹马,还有30万头牛,保守估计,就是2000万以上,这些未必能够全部成交,可是已经参加这个拍卖会商会,可以调动的资金,也高达1200万,加上一些散户,预计能够成交6成。

    六成代表着什么,总的成交量,可能会超过的1500万贯,这是一个庞大的财富,这跟曾经大名府的拍卖会无法相比,可是西北的格局,也无法跟大名府相比,不说是2000万,就算是几百万贯的资金,也足以让灵州的各项工作顺利的进行。

    当越来越多的商会,决定参加这一次的渭州交易之后,韩琦又有了更多的想法,一场涉及到上百万牲口的交易会,那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进行的,哪怕是的把这些东西,分成不同的类别,用整体的方法交易的出去,也不可能的,这个时间,会拖到的几个月。

    北宋的马价,并没有跟其他的产品那样,有巨大的价格变化,基本上各地的价格,差别并不是太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运费。

    普通的货物,可能走上2000里,价格就会加上很多,可是对于马来说,马本身就是运输工具,可以快速行进,普通人一天最多50里,可是马走200里,都不是什么问题。

    速度之下,带来的赶路的成本就相当的低,真的差了十几二十贯,就必然有人在北宋各地的做生意,有利益的地方,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关注。

    在长期均势之下,马的价格相对比较固定,波动也小的,一两贯,甚至是四五贯左右的差别,还是存在的。

    北宋的马的种类,分成了不同的类别,最差的,也就是北宋级别的驽马,多是一些先天发育不全,马种又比较低级的,这种马甚至无法作为长途贩运的马,更多的是拿回去,作为耕马。

    这些马,只能够短时间的贩运,最多作为农田里面耕种畜力,就算是这种马,也远比牛昂贵,达到30贯左右,稍稍好一点的,北宋标准的良马,在50…70贯,至于真正的西夏马和辽马,基本上都在120贯以上。

    大批量的关系,韩琦把这一批西夏马的定价,定位在了平均100贯,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相反还相当的有吸引力,这是除了数量之外,更加吸引购买者的原因之一。

    总量就有些大了,超过10匹就是1000贯,哪怕是家财万贯的,都不可能对于1000贯左右的交易,掉以轻心,更别说,可能一下子上百,甚至是数百的交易,这种情况之下,就更加的漫长。

    这一点,从西北十大商会抛售货物,调集资金就可以看出来,十大商会除了常备的几万贯资金之外,又通过销售的方法,调集了30…50万贯左右的资金,其他的中小商会,也都尽可能调动资金,这其中还有一些中型商会,他们很幸运的正好销售完了上一批产品,本来准备购买下一批产品的资金,几乎大半都调动出来,甚至也调动了十几二十万的资金。

    大量资金的汇聚,几乎都放在了钱庄之中,准备通过钱庄,转移到渭州的交易会。

    这是整个北宋的正常的资金运作方式,除了一些中小层次的商会,他们会携带现金,这中间,多是铜钱,一贯铜钱8斤,1000贯,就是80石,这个数量,运过来耗费就非常可怕。高层之中,大商会大部分是使用金银,或者是汇票。

    以韩琦的权势,已经可以影响到钱庄,最少说,可以通过钱庄,知道这些大型商会的资金调动情况。

    在知道,最少有1000万贯的资金,集中到了这些钱庄,并且通过钱庄,开始向这边调动。

    在没有电子系统,没有络工具的情况下,这样的调动,说白了,就是现金,或许,不会如同普通商人那样,直接拿着铜钱出马,多是金银和贵金属,可是当总量巨大的前提下,就算黄金也很多。

    1两黄金等于10贯,1000万贯,也最少是10万斤的黄金,这是一批可怕的财富的,涉及了千万贯的资金运转,对于钱庄来说,也是一些麻烦,也拥有较大的成本。

    韩琦作为枢密副使,提出了一个条件,可以把这些资金,换成一些物资,灵州开发需要的物资,其中所有经手的消耗和费用,也可以由灵州这边付出,并且给予了相当高的额度。

    有钱赚,而且是不动不摇,甚至通过这些物资的采购和转运,也可以获得相当的收益,更别说其中手续费,千万贯的交易,哪怕是百分之一的手续费,获利也是超过10万贯,加上其他的,可能就是几十万贯。

    不要以为,有能力动员百万,甚至千万的资金的时候,就不在乎几十万贯的利润,这对于任何一个钱庄来说,都是无法的拒绝的,因为这只是附带,在原有的利润都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行一个方便而已。

    为了利润,很多商人可以做一些突破底线的事情,可是这一次,却有些让钱庄为难了,虽然说这些钱,都是为了这一次的牛马大会而来,这些钱的大部分,也需要为了牛马大会花掉,从这个意义上面,这笔钱应该属于是灵州的,可是交易还没有进行,这个程序不对。

    信用,在这个时代,对于商人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哪怕是因为判断错误,只要信誉不失,那么这个商人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是一旦信誉失败,哪怕还有本钱,除非是买地变成地主,再走商业这么一条路,那就是找死。

    钱庄也是如此,别的商家,你要是名誉没有了,你可以从另外的渠道,换换图之,东山再起,钱庄,就是信誉比天大的,信誉没了,整个钱庄也跨了。

    因为韩琦的身份,这些钱庄也没有把话说死,或许是因为对这一笔利益,还有些不死心的关系吧,他们告知韩琦,如果能够解决合理性的问题,他们可以考虑,甚至会压缩一下资金,但是渭州大会的时间快要到了,这个时间并不多。

    韩琦也知道,这是合理性的问题,他想要的,就是越过这个合理性。

    没办法,灵州那边,已经等不了了,换做灵州和议没有大规模的改变,或许还可以支撑下去,欠军队的赏赐,暂时可以用牛羊来代替,提前开发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先欠着。

    可是现在,近2500万头牲口,一下子涌入到了灵州,还是在冬季,哪怕提前准备,也拥有庞大的草场,可是一些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以北方越来越冷的现状来说,冬天是非常难以度过的,现在,气温还不算太低,在外面放养的这些牛羊马,还可以存活,可是一场强大的暴风雪来袭的话,说不定,这些牲口就会死上八九成。

    这不是不可能的,这是北方无数的经验,最终确定的东西,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冬天之下,必然会有一场或者几场暴风雪。

    实际上,属于的军队方面的帐篷,还有从灵州这边的缴获,已经尽可能的调动了,可是一个灵州,跟西夏五洲比起来,差得还是很多的,这些牲口的击中过来,需要时间兴建。

    活的牛羊,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的,死的牛羊,能够起到的作用,那就只是的肉的作用,甚至,当天气转暖,或者是运送到南方一些区域,在温度的作用下,这些东西,甚至还会腐烂。

    腐烂,没错,就是腐烂的,当肉腐烂了,连一点点的价值都不存在,哪怕韩琦获得这些东西的时候,耗费的比较少,可是白白的浪费掉,可比价格低更加无法接受。

    天气变化这种东西,是无法控制的,却可以通过经验,进行调整,对于韩琦而言,真的要是等上一两个月的时间,什么都晚了,韩琦根本不敢去赌,一两个月,都不会出现暴风雪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

    要怎么把这些钱拿到手,这才是关键,如果这笔钱能够更早的到位,对于灵州,对于整个西北的开发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或许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