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艘试验船,还有之后,一系列的各种功能性的船只,具体的测试结果,在赵信这里最全面,他过来,也抱着,看一看目前开工的大型船只,它们的船体,到底已经完成到什么程度了的,以决定之后的计划。

    专属河港的建设,在赵信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多重要的地步,或许建设了之后,会提升某些重点企业的效率,可是赵信现在要的,是实力,而对于定海军来说,这么一个岛屿,最重要的实力,实际上,就是船舶,是战舰。

    知道了赵信的到来,定海造船厂的负责人,迅速的迎了出来,对他而言,赵信不但是整个定海军的掌控者,同样的,他也是的目前定海造船厂的金主。

    这位负责人,实际上,也是从定海军的政务体系之中走出来,在造船厂这么的技术性强的岗位上面,赵信依然选择政务体系的人员,原因很简单,任何的工业,制造业,都有共通之处。

    或许一个不懂技术的负责人,无法在技术性强的领域,发挥作用,可是一个简单的统筹和整合能力,却是原来,那些船匠们所缺乏的。

    定海军一切都是白纸,一切都是新的,这一点非常好,以定海军的吸引力,也没办法吸引到足够地位的大匠,之前,定海军最大的船匠,不过是一个主导过200料的小船的建设的工匠。

    这样的船匠,在定海军是稀缺,在江南,沿着长江两岸,有着成百个,甚至是上千个的造船厂,这些造船厂之中,能够主导200料船只的,真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船匠,这样的船匠,根本就没有那种傲气。

    定海军在招募人才上面,会给于较高的工资,目前船匠们的工资,早已经是超过了每月150贯,可是在职权管理上面,却非常严格。

    一个船匠,哪怕是主导整个造船,可是在他上面,还有统筹,审计,拨款等诸多的口子在限制。

    这就是后世的特点,交叉管理,不给与一个人权利,却会以较高的工资来稳定,这样,对于主导者能动性可以调动起来,同样,也不会形成权威。

    赵信不需要权威,就算是牛大力这样的,真的因为意见跟赵信相左,赵信也会毫不犹豫的放弃掉。

    有什么人,在眼光上,还有对于未来的把握上面,比起赵信更强的,别说是三五十年,就算是1000年的历史,也尽在赵信的掌握之中。

    当然了,因为他穿越的关系,这一段历史,已经被改变的不可捉摸了,长弓,棱堡,还有各种各样的新的东西,在北宋出现,同样的,北宋的心腹大患,未来大量浪费北宋的资金的西夏,已经灭亡了。

    看起来,辽国是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几乎绝大部分的西夏的国土,都被辽国给拿下来了,控制在手中,可是通过交易,特别是丝绸方面的交易,北宋拿到了西夏绝大多数的牲口。

    或许,其中最适合作为战马的牲口,早已经被辽国扣去,辽国看来,没有足够的重骑兵,北宋就算是拿到这些牲口,也没有什么用。

    这就是认知上面的差距,游牧民族,永远不会懂得,农耕民族的可怕,或许,看起来,农耕民族比较的富裕,也比较的温和,可是在温和之中,那是无以伦比的创造力。

    大量的牛马牲口这样的东西,在游牧民族看来,只是当肉吃,当粮食来用,可是在农耕民族这里,去可以提供劳力。

    只要这些牛马,以合理的途径,进入到北宋境内,并且通过一些方法,均匀的分开,这些牛马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巨大。

    节约更多的劳动力,让有限的劳动力,获得更好的运作,原来,无法耕种的土地,在牛马的帮助下,可以耕种,并且在牛马运转之下,开垦出更多的土地。

    这个如果只是增加耕地面积的话,并不可怕,人力有限,在开垦方面,就算是有牛马的帮助,又能够开垦多少。

    可是有了牛马,物流更加的方便,本应该在山里,没办法运出来,并且,获得更多的利益。

    定海军的一些普通的机械,也开始逐步的流通开去,最好的,就是畜力的各种机械,比如说,水车。

    寻常的水车,是在河道的两边,对于一些水流较快的河流来说,不但能够灌溉,还能够的提供动力,比如说,磨面之类的。

    可是这样的水车,并不是在每一条河流上面,都能够使用的,在一些水流缓慢,甚至是不怎么动弹的河流,就没有用了。

    增加了畜力就不一样了,在水里慢的,可以用畜力来帮助,定海军出色的动力体系,可以让更少的牛马,可以做更多的功。

    对于农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水。

    水是万物之源,干旱对于农业来说,是最可怕的灾害,一旦干旱,基本上,就是绝收了,抢都抢不过来。

    可是只要河道,或者是有水的地方,利用水车和各种沟渠,可以对很远的地方进行灌溉,减少劳动力,并且提升收益。

    粮食,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是最基础,最基石的东西,在游牧民族哪里,几万头牲口,只是几万头肉,可是在农耕民族,这些都是劳动力,当这些完全使用上去,整个北宋的劳动力就会得到爆发。

    哪怕是没有定海军,哪怕现在,赵信离开,不在用后世的科技,来改变北宋,北宋的命运都会得到改变。

    先进耕种技术,农家肥的制作,更多的牲口带来的更多的劳动力水平,预计10年之内,北宋的粮食生产会迎来一波暴涨,到时候,整个北宋人口更多,财富更多,实力也会更加的发达。

    同样的,有了棱堡和长弓这样,更简单,更强大的防御武器的,有了钢铁和水泥的结合,就算是蒙古发展,也未必能够拿下北宋,如果再拿下燕云十六州,并且有火器的话,整个宋朝甚至是中国的历史,都会被改写。

    才两三年的时间,变化就如此之大,可是在赵信看来,这些北宋的变化,只是定海军变化的影响,真正变化大的还是定海军。

    滑膛枪,火炮,这些超越这个时代几百年的武器的出现,让定海军的实力大增,现在,就需要一个把这个实力发挥出来的东西,那么造船就是的最佳。

    赵信接见了定海船厂的这些人,在简单的交谈之中,了解了定海船厂的发展现状。

    不错,非常的不错,20个船坞都被利用上去,在首批超过万料的试验船,一一的完成,并且下水,经过了一系列的海上实验之后,积累了一部分经验教训。

    这些,或许短时间,没办法让这些船匠们研究出来,可是定海军,有一系列研究的地方,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面,船匠们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真正有作用的是设计院。

    原来船匠,多是根据经验,根据自己的灵感,来判断要建设的船只,这样是自然的发展,速度非常的慢,可能要几代,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技术的更迭,一定程度之下,因为某些关键性的船匠的问题,还会出现反复。

    一些绝密的技术,往往会被船匠自己留着,就算是传下来了,也没有什么来龙去脉,只能够照本宣科,没有继续提升,甚至有失传的危险。

    可是,在定海军,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理论就是力学,还有物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一旦形成了技术突破,就会以论文,或者书本的形式记录下来。

    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有一个固定的脉络,并且清晰的理论基础,后来者,只要学习这些东西,有一些基础知识,就能够完成一遍,然后在之后,推陈出新。

    在定海军,船匠们技术,更多的是在实际施工上面的,而不是在决定船的类型,还有建设方法,这就极大的减弱了船匠们的难度,哪怕是只有主导过200料的船只,有一个完整的施工经验的,就能够在定海军的工程人员的帮助下,主导万料的大船。

    现在,定海造船厂开建的船只,跟之前相比,提升的并不太多,从1万料左右,提升到了1。2万料,提升幅度不大,没有之前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升,可是的内部的结构,却完全不同。

    这是在赵信,成熟西班牙帆船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结果的。

    在巅峰时期的西班牙帆船,是海上的巨无霸,100多门火炮的体量,那绝对是战场上面的移动军火库,百门大炮齐发,那个场面,几乎是毁天灭地的。

    定海军继承了西班牙帆船的特点,也在这个特点之中,加入了属于定海军,属于是中国的一些东西。

    中国在帆船上面,最出色的地方,实际上是在水密舱,这种被设置在下方,增加了船只的抗沉性的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很多外国海商,为什么要买中国的船,质量好是一方面,可是水密舱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止一次,有海商,在遭遇风浪之后,船只大规模的破损,却依靠这水密舱,活了下来。

    对于海商来说,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论,但是活着,永远是最重要。

    水密舱对于任何的船,都有巨大的作用,可是最大的作用,实际上,还是在军舰上面的,风帆战舰,跟后世钢铁战舰不同,钢铁战舰,看起来万吨的钢铁堆砌而成,有着巨大的防御,可是同样级别的主炮,或许一炮不能够有多少影响,可是多了起来,影响就大了。

    只要是激烈交战,几个小时,都会结束战斗,或者一方压倒性胜利,或者是双方是差距不大,最终各自撤退。

    可是在风帆战舰时代,有一两天,甚至好几天的战争记录,而且也有承受几十枚炮弹,依然没有沉没的记录。

    风帆的火炮,威力并不足以穿透舰船,再加上木头比水轻,就算是穿透了,破损了,也不会怎么沉下去的。

    而加上了水密舱之后,抗沉性有了巨大的提升,这一点是通过实验证明的,在改进之中,第一个加入的就是这个。

    中国的技术,加入到西班牙帆船上面,肯定要作出更改,而且水密舱也不是第一个技术,类似的技术很多,在这样改造之中,哪怕只是提升了20%的排水量,可是整个内部,却是有巨大的变化,不说跟西班牙帆船完全不一样,却也区别巨大。

    

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术和效率() 
实际上,赵信在船舶的制造上面做的更多,这么一个关系到整个定海军将来发展的重大项目,除了一个运河,拓宽造船厂适合的地方之外,在造船本身,改进也相当的大。

    目前,就定海造船厂来说,已经开工兴建了20艘1。2万料的船只,总吨位高达24万料,这不是定海军所有的造船力量,沿着运河两岸,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37个造船厂,涉及到了数百个大小不一的船坞。

    当然,不是每一个船坞都有船,定海造船厂,这是特例,他直接抽调了原来造船厂的精华,再加上的定海军近期培养出来的精锐,这是不可复制的。

    可是在其他的造船厂,也有的心劲不低,能力出色的设计师,他们在吸收了定海军的先进设备和理念之后,也开启了自己的建设。

    按照幕僚们统计的数字,目前开工兴建的大小船只,一共是237艘,总吨位达到了的60万料。

    听起来,其他的200多艘船,他们的总吨位,也不过是40多万料,这个不多,可是实际上,对于定海军来说,这么增加下来,当第一批船,完成了兴建的时候,定海军将拥有不次于庞大海商们加在一起的运力,同时,运输速度也会显著的增加。

    赵信的时间有限,他不可能跟每一个人都大规模的寒暄,简单的说了一下之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定海造船厂上面。

    整个定海军目前开工兴建的船只,定海造船厂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船只的。

    如果单纯讲究吨位的话,小船应该是最为适合的,越是小的船只,制造的难度也就越低,就如同之前定海军挖过来200料船的设计师来说,为什么能够挖过来,定海军给出来的高额工资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人太多了。

    保守估计,整个北宋,能够独立领导和设计200料以上船只的设计师,不说是几十万个,几千个总有的,北宋拥有着比其他的朝代,更加发达的水上运输,还有繁忙的海商,整个北宋供给了整个亚洲的大型船舶,在这个交通并不方便的时代,这个简直是奇迹一般。

    200料以下的,是运河运输的主要船舶,在整个北宋活跃着几十万艘200料以下的船舶,哪怕是每年5%的更换量,也需要几万艘,几千个设计师真的是少的。

    造船工匠,升级非常困难,不但必须要的有足够的工作经验,还有一点就是,天赋,没有天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