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气扑鼻。

    赵信很满意,没有慢待他的丫鬟,正要离开的,却看到了上面,一堆圆形的,冒着热气的东西,他愣了一下,指着这个东西,略显激动的说道:“这是馒头”

    四菜一汤,吃的也是大米稀饭,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都有些不够,这些不能够成为主食,所以摆了一盘馒头,倒是赵信哪里没有这玩意,赵信是用其他的东西替代,比如说米制作的一些蒸品,蒸饺或者虾饺一样,都是用大米作为材料,制作的相当精细。

    一个念头在赵信心中闪过,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拿起馒头,撕下一块,正要往嘴里放。

    “少爷,别吃”如意有些着急的说道,他们庄户人家,哪怕是家境还不错,日常的主要饭食还是馒头,面便宜啊,馒头也能够做的更多,还管饱,只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味道不是特别的好,很酸。

    对于没有能够吃的东西来说,酸一点算什么,在荒年的时候,连观音土,树皮,草都吃了,酸一点没关系,只要能够填饱肚子。

    如意他们也是惯常吃这些东西,对于馒头,喜欢的人并不多,因为它的味道,很酸很苦涩,吃起来不好奢侈。

    对于赵信来说不一样,赵信是少爷,王松一直都说,要给少爷最好的伙食,这样难以下咽的东西,怎么可以给赵信吃。

    如意再怎么的叫,也晚了,因为赵信已经吃下去了,果然,一股又酸又涩的味道,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发涩发干,赵信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在发酵的时候,酵母不纯净,一部分是正常发酵,让馒头更加的香甜,另外一部分,则把面粉,变成了醋,还不是纯净的那种,是一些有些杂质的,不是特别好吃的那种。

    口中的苦涩,心中却越来越敞亮,这也是馒头的顽疾,从馒头发明开始,就没有得到解决的顽疾,可是后世却解决了。

    后世的馒头,又香又甜,当然了,是使用上好的,纯净的酵母,利用扎头来发面的,不可避免的会有杂质,其实即便是有杂质,去除的方法也相当的简单,只要一款化学用品就好了。

    这种化学品,还是制作火碱的原材料,也是这个原材料,在民间的最主要的用途的,没错,解决馒头酸涩的问题,使用的就是纯碱

第122章 广阔市场() 
有什么比吃的更加广阔的市场呢,这才是最能够面对普通人的,这么苦涩的味道,都可以吃的下去,他们更加美味,带着浓郁的麦子的清香的馒头,怎么可能不畅销呢?最关键的是,这不引人注目。

    肥皂很好,价格不高,也是日常能够使用的,毕竟是一种新东西,跟澡豆是完全不同的,要推动,需要进行宣传,并且让人使用才能够发现它的好处。

    能够被无数穿越文封为三大法宝,肥皂肯定有巨大的作用和市场,可是那需要时间。

    赵信现在最缺乏的是时间,馒头本身就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常吃的东西,因为小麦的价格相对于米的价格较低的,馒头也就成为了果脯的重要食物。

    这个馒头出现,就先天拥有巨大的认知度,只要人们尝试出这个馒头的好处,销量几乎不成问题。

    赵信此时此刻,心情起伏激动,甚至有一种癫狂的感觉,看的如意有些害怕,绿荷也一脸担心的看着赵信,她们知道这个馒头的味道不好,他们是吃习惯了,都感觉到有些苦涩,如果不配着菜来吃,还真的吃不下去。

    如同赵信这样,完全都是硬吃下去的,也很可怕,赵信应该会被这个味道给吓到吧,第一次吃到这个东西,这个味道可是不怎么好吃的,能够咽下去非常的困难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信却是一脸的激动,甚至抱紧了她们,有些高兴的说道:“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你们了!”

    看着赵信一溜烟的跑了,还有些莫名其妙,如意,看着旁边的绿荷,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少爷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吃错药了,为什么会这么激动,难道这个馒头很好吃”

    在大量蒸馒头的时候,偶尔会出现一些效果非常好的馒头,只不过,这些馒头的数量非常的少,这样的馒头少之又少,谁吃到,都会很幸运,或许,这是幸运的一个的。

    可是拿起赵信吃剩下的那个馒头,送入嘴里,又酸又涩的味道直透味蕾,跟之前吃的馒头,没有任何的区别,都是很难吃,很难吃。

    少爷却那么高兴,难道是脑壳坏掉了,如意小小的脑袋之中,萦绕着这样的想法,其他人也都是如此,若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谁会喜欢吃馒头。

    赵信不是脑袋坏掉了,馒头是一门大生意,做的好的话,之前的所有需求都可以满足。

    中国北方种植小麦的历史,在唐代已经开始了,不过唐代时候,不是主要的粮食,而是补充,伴随着种植的发展,小麦开始逐步的取代粟,成为了北方主要的而粮食。

    到了宋代,更是比较的普遍,小麦超越了粟,成了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的,当然了,并不是以馒头为主,而是以面食,面片,炊饼这样的食物大行于世,成为了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之一。

    可是要说面食最大的作用,其实应该是馒头包子这一类,他们简单易做,吃起来还不错,补充了面食的一个短板,成为了跟米对抗的北方传统粮食。

    馒头,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借助天然乳酸菌发酵,让馒头变得更大,比直接的粮食要多很多,营养价值也更高。

    这个时代没有乳酸菌,可是老面,也就是暴露在空气之中,被空气之中的乳酸菌的吸附,拥有一定的发酵性能,成为了发面的天然东西,只不过,因为不纯的关系,不少的有杂质的细菌,会把一部分的面食,变成醋,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馒头,往往会有一股酸味,色泽上面也不出色,不是白色的,有些灰黄和暗淡。

    因为口味和卖相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面,这个时代的馒头,更多的是底层人吃的,灾年的时候,也会成为救灾的救命粮。

    赵信心中又兴奋,又懊恼,怎么忘记这个东西了,民以食为天,宋朝更是如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面,关于吃食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一个最底层的吃食的,不起眼,覆盖却非常的广,甚至一定意义上面,能够赚取大量的财富。

    馒头,从来都不是的利润低的,通过特别的处理之后,他的个头更大,也更加耐饥,成为普通人必选的食物。

    解决馒头之中的酸味,其实很简单,酸味大部分都是醋酸造成的,后世一个简单的方法,酸碱中和反应,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中间不会用到三酸二碱之中的火碱,那种碱性太强悍了,很容易造成无法进食,而会用到纯碱。

    纯碱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业用品,应用在许多方面,甚至玻璃,陶瓷,陶瓷釉的很多方面,都有作用。

    天然的纯碱,要么诞生于荒漠地区的盐田,哪里曾经是海洋的地方,经过了地质运动,沧海桑田的变换之后,从海洋变成了土地,那些海水被蒸发了之后,变成了大片大片的盐田。

    盐田之中,不少是食盐,可是还有大量的其他无机盐,天然的纯碱也在其中。

    除了这些盐田之外,一些坦然富集的矿脉,也是纯碱的主要产出,因为地域的关系,赵信甚至知道,就在后世的南阳地区,是整个亚洲最大的纯碱矿之一。

    可惜,那是在深山之中的矿脉,现在还没有被发现,更别说开采出来了。

    进入卡牌系统,找到纯碱,当时他只是翻阅的时候,看了一下,似乎点亮了有关纯碱的卡牌,可是真的在他认真来看的时候,却发现,纯碱的纯度不够。

    天然纯碱的纯度很高,其中除了纯碱之外,就没有其他杂质,这也是纯碱可以添加到馒头之中的根本原因,可是这个不知道通过什么点亮的纯碱,只有7成不到的纯度,如果只是7成的纯度,也可以接受,可是这里面,居然蕴藏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也是,天然的纯碱,不知道混合了什么,这些应该是从盐田之中,直接弄出来的,蕴含了一部分的有毒化合物。

    提纯,在后世的化工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某一种化合物的纯度高低,直接的影响到最终的产品和化学反应。

    若是建造其他的东西,这样7成纯度的纯碱,勉强可以来用,可是用作馒头的添加剂,这不行,更别说,其中还有有毒有害的物质。

    赵信选择馒头是要赚钱的,顺便借助着销售,把整个保州的情报都整合到一起,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可不行,万一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的话,买卖没做成,还砸了名声。

    至于提纯,非溶解性杂质,可以进行过滤,可是大部分的无机盐,同样溶于水的,要想清理就不容易,简单的杂质,或许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映,进行处理,可是这个纯碱之中,杂质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提纯它花费的功夫更多。

    赵信从卡牌之中出来,略显失望,却也没有在意,直接使用纯碱,不过是一个取巧的方法,纯碱是一种原料级的商品,不只是天然的矿藏,天然的矿藏有多少,真正的纯碱制作,是通过化学的方式合成的方法,这样来的更加的简单,纯度也更高,最起码,没有那么多的有毒有害物质。

第123章 路布兰法() 
卡牌之中,已经点亮的纯碱无法使用,实际上,只是造成了少许麻烦,有了纯碱,最多是节约几个步骤而已,在拥有了绿矾油,也是有了硫酸之后,其他酸碱都不太成问题,是一个简单反应的过程。

    三酸二碱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也是后世种类繁多的各种类型化工用品的基石,中国在解放后,为了奠定化学基础,专门组织了这样的攻坚战,在外国专家的帮助下,基本上解决了三酸二碱的问题,为化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在三酸二碱之中,这其中也分为不同的档次,在三酸两碱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可替代的,就是硫酸,故而硫酸也被称之为化工的基石。

    没有硫酸,其他的酸碱都很难制造出来,先是制造出盐酸的话,不太可能直接制造出硫酸,盐酸活性不是最高的,在常规环境之中,无法置换硫酸。

    常规环境,也就是没有高温高压,没有催化剂,更没有什么离子化学之类的原理,在北宋特定的环境之中,更高端的化学,暂时没有办法实现。

    赵信不是专业的化学家,对于化学的理解和认知,仅限于高中起点的化学,太复杂的东西,他没有能力使用,更加无法生产。

    硫酸是最容易得到的化工用品,也是中国古代唯一拥有的酸,煅烧绿矾就可以得到,硫酸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绿矾油,也是相得益彰的名字。

    不过绿矾油只是稀硫酸,稀硫酸的用途不广,在北宋的用途,多是祛除一些难以祛除的锈迹,洗掉一些难以洗掉的东西,当时的中国古代,还没有意识到,只用一个简单的蒸腾,就能够获得浓硫酸的。

    实际上,或许发现了,古代的人对于化学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化工的产品,包括三酸两碱这样的基础产品,全部都是非常危险,稍稍不慎,可比毒药都毒的多,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有了硫酸,确切的说,有了稀硫酸,把稀硫酸蒸腾到98。5%的浓度的浓硫酸,纯碱是可以做的,这是一个很传统,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反应。

    这就是最传统的路布兰制碱法,利用硫酸钠来制作纯碱的,也是化学制造的方法开始之后,唯一制作纯碱的方法,也是一种使用了很多年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础就是使用硫酸,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大,加上制成品的纯度不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离,才能够得到纯度比较理想的纯碱,耗费巨大,后来被更加精确和便宜的索尔维法取代。

    在宋朝时候,索尔维法是最不现实,那需要合成氨,合成氨是近代,才出现的方法,在此之前,氨和火药,需要的都是天然的硝石,不是空气之中含量最多的氮气。

    合成氨和电解氨的索尔维法,会使用到未来一种很常见的能源电,或许未来,伴随着找到一些永磁铁,并且人工制造出一些磁铁,赵信会让电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可是在此之前,电还掌握在自然之神的手中,人们对于电的最基础的认知,就是在雷雨天气的电闪雷鸣,那是庞大到无法附加的天地伟力。

    在电出现之前,在电被有效的利用之前,所有电解的方法,都不太适合的,合成氨不但需要电,还需要的高温高压容器,连炼钢都是小型化的北宋,制作这样的容器,简直是为难人,路布兰制碱法是唯一的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