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是钱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特别对于普通人来说,钱就是一切,有了钱,就可以干之前很多,没钱干不了的事情。

    北宋崇尚知识,优待知识分子,中国的封建王朝,对于读书人的尊重到达极致的,就是北宋,官家跟士大夫共治天下,这绝对不是说说而已,也唯独宋朝,特别是北宋,没有一个大臣因言而问罪,也没有一个大臣,敢于喷皇帝个吐沫星子,硬逼着皇帝改变初衷。

    从上而下,是最容易推行方法,苗家庄的识字率,在附近的庄子里面,还是不低的,还是请不起专门夫子教导小孩子。

    如果,每个人能够一个月赚半贯,苗家庄可以专门的请两三个夫子,哪怕按照一个人每月俸禄5贯的,甚至是10贯的,苗家庄也给的起。

    读书识字,考秀才举人,鲤鱼跳龙门,这是一条登天之路,之前没有条件,因为苗家庄即便有些余粮,打了一些野味,也只能够换取很微不足道的一点点钱,普通的农户,活钱可能就是几百文,还需要有众多方面的支用,哪怕明知道,让孩子读书,是一条金光大道,却没有人这么做。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真宗劝学篇之中,激励了无数的良家子,投入到了读书大军之中,读书当官,是一条改变命运的路的。

    可是这句话,不知道骗了多少人,穷文富武,可是文就真的穷了么?读书不要钱么,在印刷术,甚至是造纸术没有大规模的普及的前提下,书是极为昂贵的东西,一些诗书传家的家庭,可能一辈子留下来的,就是几本书。

    就算,可以用抄书的方法解决,那笔墨纸砚呢,这些东西,哪怕是最便宜的,也需要不少钱,没错,是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说法,可是历朝历代,这样的人物有几个,凤毛麟角,真正金榜题名,越过龙门成为举人进士的,基本上都是中小地主以上的阶层。

    之前,是没有办法,现在,有了这个蒸馍,谁都知道,一定可以在保州大卖的,在召集他们的时候,苗远也讲好了,按件的,5个馒头一文钱,这不是个小数目,只要材料有,馒头是件很难的事情么,一个熟练的妇女,再怎么,一天也能够做上300个,这可就是60文。

    不用离开家,就在村子里面干活,还是每天都有的,妇女小孩都能干,这笔收入可真的不低了。

    如果一家人上了两三个劳力,不久是每天快200文,一个月可就是六七贯了,这个数字,对于一般农家,可真的不少,一个月10石大米的钱,按照现在一亩地2石多点来算,这相当于种60亩田的收入。

    看着围上来,一脸期盼的众人,苗远苦笑了一下,指着馒头说道:“要怎么运,到保州都凉了!”

    “凉了有什么,馒头这么好吃,……”说话的人自己也感觉到有些强词夺理,说话声音越来越低,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其他人一片寂静,更多的在思考,以前的经验,热馒头还可以下咽,冷馒头苦涩的味道更重,最关键的是冷了之后,唯一优势软也消失了,又硬又干,能当石头砸人了,这样馒头,没有一个人喜欢吃。

    这样新作的馒头,解决了的之前馒头的大部分问题,只要是馒头,就是热了好吃,冷了之后,肯定就没有这个口感了,这是一定的事情。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谁也没有解决的办法,顿时不说话了,难不成弄个炉子,一路把这些馒头热了过去,可是马车不够啊,8辆马车,平均每一个马车装上4000个馒头,勉强够用,要是装上炉子,先不说能不能在马车上用,,也没那么大的空间,难不成多跑几趟。

    有人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这个想法,苗远也在考虑,苗家庄距离保州,也就是30里,一个时辰,车就能够来回一次,一上午两个时辰,就是两趟,这样的话,能拉多少拉多少了。

    “不用这么麻烦的”一个声音突然传来,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赵信已经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四少爷来了,四少爷一定有办法的!”

    “是啊,四少爷天授奇才,一定能帮我们解决的!”

    “少爷,快教教我们吧!”

    一连串的声音次第的响起,若是赵信来到苗家庄,就待在主宅之中,或许只有苗远等寥寥数人,能够知道他的存在,可是他没有待在庄子里面当宅男,而是连续的动作。

    长弓队的成立,不但让一些壮汉有了每月固定的收入,也让他们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连整个苗家庄,才有几头牛,不是买不起,只是没必要,苗家受到仁宗的看重,良田都赐下万亩了,这个年头,牛还没有田贵,想买是买得起的,只是没必要。

    赵信这么一下子,给村子里填了上百头大型牲口,这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这可是生命的菩萨,改变庄户人家命运了,不说万家升佛了,最起码也是尊敬度大增的。。

    苗远也同样如此,哪怕几天的了解,他也不把赵信当做小孩子来看了,就看做派就知道,来的几十人之中,还是以赵信为首的。

    所有人期盼的看着赵信,赵信走过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就在众多村民围绕在苗远的旁边的时候,赵信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件事情,特别是的苗远的表情,赵信就知道,一定是为了运输的事情。

    热馒头跟冷馒头的区别,赵信当然清楚了,在后世,大部分馒头,在买回去之后,都要热一热再吃,可是热腾腾的馒头,跟冷馒头完全不一样。

    馒头是一个新生事物,就算是孙吉等人,哪怕对于赵信再怎么的信任,也需要尝过之后的,才最终相信,去保州,几乎必然要品尝,直接卖出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热跟冷就有明显的区别。

    冷馒头哪怕解决了酸涩的味道,硬度和口感还是没办法解决,或许比原来的馒头好一点,却没有那么惊艳的效果,或许会有人来买,却会跟之前预料的畅销,完全不一样。

    要想赚钱,要想刺探保州的情报,必须要让馒头热销起来,那么,这第一炮,就必须要打响,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对于北宋,甚至很长时间的人来说,要解决这个保温的问题非常困难,温度又不是液体,又不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真的是无从下手。

    看着众人的期盼的目光和叫喊声,赵信心中满意,要的就是如此,在目前险恶的环境之中,不但需要灵通的情报,也需要忠诚的部下,没有永不攻破的堡垒,只有永不攻破的人心,只要内部没有问题,绝大部分的坚固城市,都很难的攻破。

    举手之劳的小事,实际上,在棉花流行之后已经解决了,后世更是找出了关键,棉花之所以保暖,不是很暖和,而是隔绝内外空气交流,温度是通过交流散失的,空气中如此,固体液体之中同样如此,这也就是棉花等保温材料保暖的根源。,

    绝大部分的保温材料,都可以隔绝温度,哪怕这个苗家庄没有棉被,用其他丝麻被子,这些保温效果比不上棉被,可是也足以保证馒头在30里之外的保州,依然是热腾腾的,

    赵信,让他们找来一些大型柳条编筐,这是农村常用的容器,多是用来盛庄一些用来晒的东西,又找了一些新的被子芯。

    棉花已经出现了,棉被却没有普及,最少说,在庄户人家,没有那么多的棉被,赵信本来以为,必须要用丝麻等代替,却没想到在苗家庄,还是可以找到300条棉被,其中有80条是在大宅,也就是说,为主宅准备的。

    现在已经深秋,厚被子却没有开始盖,绝大部分是新的,把普通庄户人家的旧的,太脏的一些去掉,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新的,或者是刚浆洗过的,这些都可以用。

    用被子来保暖,似乎也说的过去,苗远感觉到一点点的怪异,却没有多说什么,只要解决问题就好,此时此刻,没有时间再等一个小时,等到验证了效果再说。

    出于对赵信的相信,还有对自然规律的了解,能够在严冬之中,让身体保暖,保护住馒头的温度应该也没问题的,掏出被芯,然后盖在编筐上面,巨大的编筐,可以最少容纳400个馒头,差不多有80条,算下来,可以把这些给装满了,最少是可以装下绝大部分,这样也就够了。

    早晨的时候,起来蒸馒头,到现在,距离午时还有2个时辰不到,算上路上耽误和销售的时间,有些来不及了,所有人七手八脚开始装车。

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和国运() 
编筐不太合适马车使用,也可以接受的,装了棉被的编筐,还是放入到了马车之中,装入了差不多2。8万个馒头,剩下的,苗远大手一挥,全部送给在场的村民。

    馒头从赵信改造了之后,就不再是一个廉价的,只能够果脯的东西,它的价值在提升,吃起来还吃,还容易消化,上到八九十的老人,下到小孩子,都可以吃,拿到的人,很多都舍不得吃,把馒头留下来,准备给孩子们吃。

    现场欢声雷动,七辆马车,在众人的期盼之中,缓缓的离开了苗家庄的,带着他们的希望,这一次,苗起会带着20个有过经历的人,到保州去销售馒头,这么庞大数量的馒头,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销售,好在,之前赵信让他调查过保州的情况,他选定了7个地方。

    从一开始,馒头的主要目标就是军汉,其次是一些大家族和商贾,最后才是普通百姓。

    出身百姓的苗远,很清楚,对于穷的恨不得一文钱,掰成八瓣花的普通百姓,基本上买不起3文,甚至是5文两个大白馒头,哪怕他的味道好到炸,普通的一个馒头,可能连半文都不到。

    赵信缓缓的走出人群,不时的有民众上来感谢,虽然还没有最终的效果,吃过馒头的,都不怀疑,这个馒头能够卖的不错,可具体卖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保州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一个繁华的,很多人的大城市,连苗家庄这样的,距离保州很近,还跟保州有密切联系的城市,去过保州的人都不多,封建社会的地域限制,让大部分的农民都被固定在土地之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劳作,就是他们的命运。

    或许,对于苗家庄来说,这一刻的命运在发生着改变。

    不知道什么时候,孙吉出现在了赵信的面前,对于孙吉的神出鬼没,赵信早就见怪不怪了,孙吉今天负责赵信的护卫工作,又一次看到了赵信的神奇,他都不知道,看起来这么复杂的问题,赵信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仙授之说,真的这么神奇么?

    一句话在嘴里转了半天,最终说出来的却是:“殿下,你就这么确信,这个生意能做么?”

    “难道,孙带御没有觉得好吃么?”

    孙吉立刻哑口无言,没错,就算是他,也感觉到好吃的,作为军人,他很清楚,那些戍边的禁军,手中有多少的购买力,一些节约点的,甚至可以每月,或者是半个月,去一次青楼,出来打打牙祭,只要是够美味,再多也不在话下,更别说这个还相当便宜。

    半文一个,要烧水蒸馒头,可能要辛苦几个小时,还会做出来很多,很久才能够吃完,现在有现成的,热腾腾,软甜的馒头,价格不过是3文,又怎么能够阻挡军汉的渴望。

    身体越好,武力越高,对于饭食的要求也就越高,孙吉这样体格的,要想真的吃饱,可能要十几个馒头,军汉们哪怕是差一点,也需要四五个,这是天然的生意。

    最关键的是定价,苗远定价在3文,赵信在简单了了解了保州的物价之后,认可了这一点,当然,如果买的多有优惠,可以选择10个25文,或者是五个送一个。

    苗起认可的是10个25文,简单计算之下,他认为五个送一个要亏。

    赵信不置可否,他不可能告诉古人,五个送一个的好处,就算从表面上,同样五个,一个减少了2。5文,一个送出了3文,可实际上,送出的,对于苗家庄来说,只是1。5文的成本,就本身上,已经是更高的利润了,更别说造成的效应,本身买5个的,变成6个,买10个的变成12个,变相的增加了销量。

    复杂的商业问题,在21世纪,已经成为了厚厚的教材,无数的学者专家都在研究商品的客观规律,对于使用者来说,不必考虑这么多,再怎么都是独门生意,10个25文和五个送一个,没多大区别,带来的利润,可能只有10%的样子。

    这样算下来,一个馒头的毛利,最少在1文,看起来小,可是架不住多啊,只要2。8万个全部卖掉,就是2。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