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他率领大军,驻扎在巴陵。

    殷遹战败后,殷仲堪再派杨佺期之弟杨广、侄儿殷道护等人率军抵御。

    桓玄分别在夏口击败杨广,在杨口击败殷道护,乘胜推进距离江陵仅二十里之零口。

    此时,江陵城内一片震恐,殷仲堪又慌忙派遣数路军队前去抵御。

    杨佺期接到殷仲堪求救后,即刻率领八千精锐骑兵从襄阳南下。

    由于担心形势危急,殷仲堪挡不住桓玄,杨佺期大军未携带粮草南下。

    然当杨佺期一路疾驰,抵达江陵才发现,巴陵粮库已被桓玄夺走,江陵早断粮了。

    见此情景,杨佺期不禁勃然大怒,对着殷仲堪破口大骂道:“尔真是个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若今日不幸事败,此皆尔之过也!”

    骂完殷仲堪,杨佺期当即率军出了江陵城,准备对桓玄发起进攻。

    杨佺期率领本部人马与兄长杨广会师,直接渡过长江,进击桓玄大本营。

    桓玄惧怕杨佺期的精锐部队,不敢接战,他从零口退到长江南岸的马头。

    第二天,杨佺期率领殷道护等的一万精锐部队,登上战舰出战,意欲桓玄决战。

    而桓玄也将战舰摆在长江之上,随后两军展开激烈的水战。

    杨佺期毕竟出身北方,虽然身经百战,却不习水战。

    眼看水战一时无法取胜,他采取避实击虚之法,转而进击郭铨军。

    然就在杨佺期将要大破郭铨时,殊料,桓玄抢先击败了荆州水师,并率军随后而至。

    结果,在郭铨、桓玄两面夹击下,杨佺期遭到惨败。

    八千精锐骑兵也全军覆没,杨佺期单人匹马向襄阳逃去。

    马头之战后,荆、雍联军片甲不存,殷仲堪见此情形,只好弃城而北逃。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桓玄没有再给杨佺期、殷仲堪任何机会,迅速派兵追击两人。

    大将冯该在途中追上了杨佺期及其哥哥杨广,将二人就地斩杀。

    而殷仲堪本打算向北逃亡关中,却不幸又被冯该追上俘虏,后被桓玄逼迫自杀。

    成功诛杀了杨佺期和殷仲堪后,桓玄意气风发。

    他上书朝廷,归罪于殷、杨二人,自求兼领荆州。

    司马道子迫于对方威势,不得不任命桓玄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江八州军事,兼领江、荆二州刺史。

    如今桓玄志得意满,再不是当年受压抑受排挤的南郡公。

    他羽翼丰满,扬眉吐气,踌躇满志,连做梦都会笑醒。

    眼下在他已不再将朝廷放在眼里,开始在自个治下为所欲为,频繁地升迁官员。

    也不管朝廷有何反应,他先擅自把兄长桓伟升为雍州刺史,后又迁为江州刺史。

    没过多久,他调整心腹刁畅为辅国将军,监督八郡军事,镇守襄阳。

    并且遣部将皇甫敷、冯该等人,领兵屯守湓口。

    桓玄频繁调动兵力、升迁官员,都是在为了夯实统治基础,以便为将来掀翻朝廷做准备。

第474章 入城劝降() 
p

    得知后秦有意投降,卫朔大喜过望。

    若能逼姚兴父子投降,倒也省了攻城之苦。

    攻城战太过惨烈,而像攻打长安这等雄城,往往会两败俱伤。

    “主公,若能逼姚泓投降再好不过。”

    “毕竟当下河北不稳、江东将乱,关中少些损失,将来也好用在其他地方。”

    “不错,玄伯所言正合我意。”

    卫朔仔细想了想,觉得崔宏提议十分有理。

    不妨先试一下,成了更好,不成再打也不迟,左右后秦也逃不出河西手掌心。

    沉吟片刻,卫朔决定派人与后秦洽谈投降一事。

    挟渭南大胜余威,大都护卫朔以姜纪为特使,进入长安敦促后秦投降。

    与此同时,十万河西军兵临长安城下,引起后秦一片震怖。

    随着狄伯支投降、尹纬病逝、姚旻自焚、姚硕德战死,姚苌留给姚兴的五位辅政大臣只剩下姚晃一人。

    而自从痛骂姚兴一顿后,丞相姚晃就再也不上朝理事。

    整日里醉生梦死,除了饮酒还是饮酒。

    而其他朝臣同样人心惶惶,都开始为日后生活打算起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姜纪代表河西进入了长安城,实施劝降。

    来到城下,姜纪小心翼翼地爬进吊篮,被城头秦兵拽了上去。

    好巧不巧,他刚从吊篮中出来,就眼看到旁边站着韦道福。

    “在下姜纪,不知将军是”姜纪故作不识问。

    “在下韦道福,欢迎姜参军来长安。”韦道福装模作样地拱拱手道。

    “原来是韦将军,幸会幸会。”

    “请特使移驾,殿下与列位大人已恭候多时。”

    “既如此,请韦将军前面带路。”

    城门与皇宫相距数里,韦道福亲自带人护送姜纪离开。

    途中,韦道福趁着他人不注意,在姜纪耳边,低语道:“这这个,姜大人,大都护为何要招降羌人?”

    “如此一来,我等所谋岂不将落空?”

    姜纪扭头看了一眼韦道福,发现对方一脸局促。

    他不由轻笑几声道:“道福务忧,大都护早有交代,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尔等都是有功之臣。”

    虽然姜纪再三表示,别管世家所谋成与不成,都是大功一件。

    但韦道福心中依然不能释怀,以他对大都护的了解来看,结果不同,世家待遇肯定也不同。

    当一行人来到宫门时,早有人前来接应。

    “韦校尉辛苦了!特使,请随某入宫。”

    “呵呵,有劳。”

    姜纪拱拱手,跟着来人进了皇宫。

    而韦道福盯着姜纪背影,久久不肯离去,若依他本意自是不愿河西招降后秦。

    原本关陇世家都已谋划好了,等长安战事打响,他们就将找个机会打开城门。

    甚至关陇世家还打算在献城之后,谋取拥立之功。

    他们准备在大都护入主长安当天,一起劝大都护称制建国。

    这是关陇世家精心策划了许久的见面礼,可如今随着后秦投降,恐成泡影。

    “道福不用灰心,这和谈一事,成与不成还得两说。”

    “即便最终后秦选择了投诚,你我也可继续谋划拥立之功。”

    韦道福转身,循声望去,却见杜坦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万昌?你何时过来的?”

    “刚到!一接到河西特使入城消息后,我就立马赶了过来。”

    “唉,后秦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接下来我们需尽快安抚众世家,千万不要闹出幺蛾子。”

    “对对,对!还是贤弟思虑周全。”

    不提众世家下去如何协商,单说姜纪随宫卫到了大殿。

    大殿内,后秦人目光复杂地盯着姜纪。

    眼下,就在长安城外,十万河西军已将长安包围地水泄不通。

    站在城头远远望去,全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井阑、投石机。

    见识过那些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后,后秦就不再对守城抱有任何信心。

    同时,有关新平攻城战的各种细节传说,开始在长安守军中广为流传。

    最夸张之处,竟言河西军用投石机一炮轰塌了新平城墙。

    在万众瞩目下,姜纪平静地向姚泓深施一礼。

    “在下姜纪,拜见殿下。”

    “特使免礼。”

    姜纪顺势起身,朗声道:“不瞒诸位,说句实话,今日在下并不想站在这里。”

    “全是大都护爱民如子,不忍长安百姓受战火荼毒。”

    “这才命在下进城与诸位一晤,不然此时进入大殿者,将是数万河西将士。”

    “所以在和谈之前,纪提醒尔等一句。”

    “莫要辜负大都护一片好意,什么条件该提,什么条件不该提,大家最好拿捏好分寸。”

    “当然了,若是直接拱手投降,自是最好不过。”

    姜纪此言一出,登时将在场众人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某些脾气暴躁者,当即出言讥讽道:“投降?”

    “哼,你们河西未免太小瞧人,难道尔真以为长安城防是纸糊的?”

    “难道不是么?”说完姜纪双手一摊,嘴角一哂,满脸鄙夷之色。

    “非是在下瞧不起尔等,这长安虽号称雄城,但其实说起来,跟西燕王城长子差不多。”

    “对于河西军而言,尔等最多不过坚守三天。”

    “狂妄!尔既然如此信心满满,为何才要主动进城劝降?还不是担心攻城损失巨大。”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河西算计,你们只是不想把兵力继续耗在关中罢了。”

    姜纪心中一动,暗道:“后秦朝堂还是有些人才,竟猜到了河西顾虑之一。”

    “特使怎么不说话了?莫非被在下说中了?”

    “哼!真是无知者无畏。”姜纪故作不屑道。

    “我主麾下有十数万精锐,拼着损失两万人又能如何?”

    “如此看来,尔等并无诚意和谈。”

    “既如此,那你我无需再浪费口舌。”

    “还请殿下派人送我出城,咱们还是凭拳头说话便是。”

    “请特使留步!”

    当姜纪要转身离去时,却被一直沉默不语的姚泓拦下。

    却见姚泓为了向姜纪赔罪,还大声呵斥了众人一番。

    “吵吵什么?光知道逞口舌之利,与国有何用?!”

    而姜纪本就不是真生气,自然顺坡就驴停下脚步。

    他转身看向姚泓,叹息道:“殿下,实话跟您说吧。”

    “其实真正希望和谈者,只是大都护一人而已,将军们都不怎么愿意。”

    “这是为何?”姚泓不解道。

    “俗话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打仗终究是要死人的,那些将军怎么不愿和谈?”

    “殿下哪里晓得,河西最重军功,将军们一心拿尔等人头谋取富贵。”

    “至于伤亡呵呵,用那些将军们的话说,只需用巨型投石机轰上几炮。”

    “到时长安城恐怕就剩下一片瓦砾,还能有什么伤亡?!”

    姚泓这才想起,河西以甲械犀利闻名天下,盛产床弩、弩炮等各种军械。

    他也曾战在城头上,远远观望过那些巨型投石机。

    虽未亲见其威力,但只凭着比传统投石车大出一圈的个头,威力也不会小到哪儿去。

    “废话也不多说,只要尔等愿意放下武器投降,河西可以考虑给诸位个体面结局。”

    “不知所谓体面结局是什么?”姚泓面色难堪得问。

    “有罪者定罪,无罪者量才而用。”

    “羌人部落全部打散混编,重新加入华夏大家庭。”

    “至于天王一家大都护也愿意保证殿下安全。”

    姚泓一听自己安全有了保证,不由长长出了口气,却完全没注意河西只保证他的安全。

    其他后秦大臣们脸色虽然不怎么好看,可走到今天他们已别无选择。

第475章 机会来临() 
p

    王恭之乱虽然被快刀斩乱麻地平定下来,但其后续影响实在是太恶劣。

    甚至已经改变了江东原有政治格局,最直接恶果便是朝廷式微,各地方镇趁势崛起。

    目前除了三吴之地,尚对朝廷俯首帖耳外,而其余州郡都开始明里暗里枉顾朝廷命令。

    如江、荆二州为桓玄控制;京口、淮南被刘牢之割据;连淮北刘裕也不完全听命于司马道子父子。

    面对方镇势力日益坐大,司马道子父子在震恐之余,也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经与幕僚商议,司马道子父子一致认为唯有拥有强大军力,方能威慑地方势力。

    因此,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组建一支强大禁军。

    刚开始,司马道子寄希望于抽调各方镇精兵,以削弱地方,加强禁军实力。

    然当司马道子以朝廷名义,兴冲冲地下令抽调各地精锐时,遭到各方镇激烈反对。

    连新任豫州刺史谯王司马尚之,也对此大为不满。

    他借口豫州为重镇,所辖兵力尚不够守戍为由,拒绝朝廷调兵。

    各地方镇不肯上缴精兵,司马道子又不敢过分强逼,最终此议不了了之。

    最后,实在是没辙,,司马道子只好将目光瞄向三吴。

    四月,会稽王下令让三吴一带的‘免奴为客’者,‘自愿’到建康充当军户,以弥补禁军兵源不足。

    所谓‘免奴为客者’,是指曾为奴隶得到部份解放,上升为半自耕农者。

    这些人虽然尚未完全上升为自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