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大夫回来时可曾注意到我洛阳城有什么变化没有?”还没等王孙满开口,周扁便笑着问道。

    “哦,大王不提,我也是要问的,这马上就寒冬腊月的,为何还要如此着急的修补城墙?”

    “还不是因为韩国。”说着周扁将最近一段时间韩国的流言和自己猜测说了一遍。

    听得王孙满是是不是的点头又时不时的摇头。“唉,我王室终究是太弱了啊,又处于韩魏两大强国中间。”说着王孙满突然想起了什么,掩口道,“大王莫不是许以方伯之名,想要利用魏国制衡韩国?”

    利用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制衡,来偷偷的壮大王室,这可是周扁登基后就确定的国策,所以王孙满立马就想到了这,周扁满意的冲王孙满点了点头。在周扁看来,发展才是硬道理,什么方伯啊诸侯长啊,都是虚名,扔一个虚名出去,却能得到一段时间的平安发展,这个买卖划算。

    不过王孙满犹自仍在摇头,“大王啊,当初晋文公是打败了楚国,又帮王室重修了王城,平定了王室内乱,明显是向着王室,襄王这才封之为方伯,以天子所赐之名,行天子所行之实,而之后其余的一些霸主,皆没有王室正式册封的方伯之名。如今魏国虽强,但不知道其对王室用心如何,若只是借这个名头去谋求他魏国自己的私利,倒真不如不封啊。”

    眼见大王面色未变,显然是并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王孙满只得凑上前,用手遮住嘴,低声说道,“大王,那魏侯可能有异心。”

    “什么异心?”周扁不解道。

    “他想自己称王。”

    周扁听罢顿时一惊,莫非历史上该来的总归还是要来么,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一代的魏侯便是魏惠王了,率先称王的那个,自此以后诸侯皆称王了,因为这是一个转折点,所以周扁记得比较清楚。

    不过魏侯称不称王,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历史上周王室是被秦国灭掉的,而不是魏国,魏侯就算称王了,他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与秦国之间,并且和赵韩齐三国的关系都不好,围魏救赵应该就是将发生在不久之后,那么魏国的败落也应该在望了。

    但是王室中人肯定不会这么想了,天大地大,面子最大,所以也难怪王孙满对魏侯如此不满,甚至自觉的将其划分到了敌人的队列,在臣子看来,一切妄自称王的,都是王室的敌人。

    想通了这些后,周扁不禁又疑惑了,“满大夫,这点如何看出来的?难道是魏侯自夸的,又或者是他说漏了嘴?”

    王孙满摇了摇头,“这倒不是,而是魏侯手底下有大臣进奏,说魏侯威震八方,可以称王。不过魏侯摇头否决了。”

    “这些你都看在眼里,是他们当着你的面说的?”是道听途说,还是当面耳闻,这一点很重要。

    “嗯,是的,臣都看在眼里,臣本想出声指责的,不过却被魏侯拉住了。唉,本以为可以拉拢魏侯打击韩侯的,不料魏侯竟有异心,臣实无能也。”周扁刚登基时便是王孙满提出的联魏打韩,想来这次在魏国的见闻对其打击很大。

    周扁劝了两句后微微思索了一下,“有两种可能,第一,魏侯太狂妄了,真想称王,所以丝毫不把我王室放在眼里,并不避你的面。第二,魏侯这是以进为退,逼迫我王室,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们不封我方伯,我就干脆称王算了。你觉得是哪一种可能?”

    “不管哪一种可能,都对我王室不利,若果魏国用强便能迫使我王室封其为方伯,那齐国呢,赵国呢?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还有紧挨着我们的韩国呢?在魏国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封其为方伯,只怕会引起他国异心啊。”王孙满明显对魏国有偏见,不过很快便话锋一转,“大王不必为韩国之事担忧,若韩国真要来攻打洛阳,也不会是今年,因为韩国新败,又马上便是寒冬,不利于出兵,所以要来也是明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去和韩侯交涉,谴责也好,利益交换也好,只要能拖住时间,或者令韩侯不再产生为公子班出头的想法便好。另外,实在不行,我们还有一个法子,可以一下断了韩侯出师的名义,使其师出无名,再稍微活动一下齐魏,便能逼其退兵了。”

    “什么法子?”周扁也好奇起来,怎么自己没有想到。

    “已故周公朝的公子,共之,大王忘了么?”

    “当然没忘啊,本王在宫中赐了单独一间小院给其祖孙二人居住,他老实的很呢。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既然韩侯打着替周公复国的名号前来,倒不如我们先替其复国,将共之封为周公,而洛阳还是掌在我们手中,这样就能使韩侯出师无名了。对不对?”周扁说着说着想到了王孙满所指,不由兴奋的拍起手来。这倒是个好办法,还真是众人计长啊,太师少师白圭宁越等人都没有想到,偏偏王孙满一回来便想到了。

    见大王领悟的快,王孙满也是连连点头,“不过大王,如今王室重回洛阳还不足半年,洛阳人心不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复周公之位,免得人心浮动。不如先派人去探一下韩侯口风,若是大王不嫌满某才拙,便再由我出使一趟韩国如何?”

    “你说的本王也知道,只是满大夫方才从河北回来,又要往东边去,不累么?本王如何舍得,还是另选人吧。”

    “现如今诸位卿大夫都忙着,只有我刚回来还没有什么事做,还是让我去吧,旅途中都是坐车,又不是要我走,臣下倒是没事。”王孙满坚决的说道。

    周扁想了想,确实少师等人都忙着,其余的闲人自己又不放心,也只有王孙满了,于是周扁点了点头。

    王孙满却是喜出望外,行了大礼,“多谢我王,满,必将不负王命。”

    “不过不急,你才回来,还是歇两天再走吧,还有,郑都内可是有本王隐藏的人手,这两天本王就找人说与你听,将来若有需要便可向之求救,不过,这可是机密啊。”周扁指的是隐藏在郑都城内的如刘求等密探,必要时,他们或许能派上大用,并且王孙满也不是外人,忠诚度是可靠的,也不怕他泄露出去。

    而眼见大王如此信任,王孙满又磕下头去。

    送走王孙满后,周扁伸了个懒腰,看来这些政事也并不难解决,还是要多用人啊。都说人才是关键,果不其然,如今自己手下中各种人才基本都具备了,若是自己还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那可是有愧了。

    想着周扁又忙起了手头的工作,批复起大臣们上的奏折来。唉,都是沉重的竹简,也不知申不法那里的纸进行的如何了。正想着时,却忽听有护卫来报,“大王,申大夫来拜,说是有要紧之物献给大王。”

    申不法来了,莫非是纸造出来了么?还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啊,周扁一把丢下了手中的竹简,起身跑了出去,口中还大呼道,“宣他进来!”

第一百五十章 大雪之后() 
望着申不法小心翼翼捧上来的纸,周扁真的忍不住的要笑了,软软的,柔柔的,这不是后世的卫生纸么?

    但是周扁也不敢大意,便伸手蘸了点水滴在纸上,果然水一滴上便迅速四散开来,显然这纸张的吸水性极好,还真是卫生纸。周扁无奈了,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头,并且这种纸若能大量生产,也能堪大用的,毕竟现在用的竹片太难受了。于是周扁点了点头问道,“这种纸的制作方法记下了吗?”

    申不法点了点头。

    “可是这并不是我所要的啊。我要的是能写字的。”说着周扁将滴了一滴水的纸指给他看,这道理很简单,一说他就明白了。在清楚了大王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东西之后,申不法表了态退下去了。

    望着申不法离去的背影,周扁也是有些无奈了,没想一个在后世看似很普通的纸,居然就这么难办。貌似自己大概知道后世的很多东西,却毕竟没有自己亲手做过,就算是前面所成的烧酒精盐精铁等物,也还是在工匠们的帮助下方才有那么个模样,难道堂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只能如此作为么?

    且不单是这,科技产品也就罢了,历史故事自己还是知道不少的,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地方,却还是伸展不开手脚。刚开始时,以为权臣莫过于单氏,可真当单氏除去之后,却发现周公横在了面前,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一帮黑衣人的“帮助”,现在又率领王室重回了洛阳,可再面对韩魏等强国时,却是仍旧感到那么的无力。难道是我的后世知识不那么管用么,还是我本来就没有执政的能力?想着不禁有些沮丧,筋疲力尽之余,周扁不禁身子一侧,躺在矮榻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也不知睡了多久,顿觉神清气爽,周扁身子一动,突然发现身上盖了张毯子,招来守在门外的侍女将之收走,不料却听侍女说是太后来时亲手盖上的。

    听罢周扁不由又用手细细的摸了摸毯子后,这才将之还给了侍女。而周扁的心里却是留下了温暖,有亲情如此,又何须管他前途莫测呢?想来是多日劳累,才导致睡前情绪低落吧,这会精神焕发之后,便想起周王室历经五百年,衰而不倒,也必定有其生存的方式,自己又何须担忧太多呢?而自己当初登基之时面对洛阳的艳羡,那会又如何想的到自己半年之后便能入主洛阳呢?同一个问题,换一个方式去思考,便会有不同的结果,韩魏又如何,若是有朝一日,大军在握,又何须害怕?还是先从眼前做起吧,周扁俯下身,又翻起了奏折,却是白圭递上来的成周变法之考察。

    的确,洛阳贵族已经震慑,变法的时机已成熟了,强国,迫在眉睫。

    数日过去,白圭那里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从楚国买回的第一批兵器回来了,其中硬弩两百柄,强弓三百柄,箭矢却只有少部分,因为周扁认为自己的作坊里也能做,毕竟箭矢的需求量大,不可能全靠进口。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动人心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白圭竟然带回了一名楚国的工匠。

    屈穷本是楚国都城的一名普通匠作,弓弩坊的,按说战国时期正是战乱纷纷,会造兵器尤其是大威力兵器的匠作极为吃香,所以屈穷的生活本来还很不错的,然而前几年的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却改变了他的人生。屈穷儿子当时正是几岁贪玩的年龄,一次与匠作头子家的小子一起玩时,不小心失手将其脑袋打破,便被匠作头子率人逼上门来,要屈穷赔偿其大钱五万个。楚国的钱币是蚁鼻钱,形状为凸面椭圆形,似海贝,正面有阴文,比周王室通用的圆钱略小,五万大钱也相当于洛阳地区的两万钱了,那也不是小康之家的屈穷出的起的,正巧这时碰见了白圭在楚都活动,白圭心中一动,便替之出了钱。不料后来屈穷还是遭匠作头子排挤,不得已来到了相对楚都要偏远的多的方城匠作司里。

    白圭帮助其渡过难过自然是有所求的,屈穷心中也有数,所以一听白圭相招后便立即点头同意了,只是如何离开楚国的匠作司却是难之又难,双方一直沟通了几个月,终于才在前不久顺利的寻了机会,屈穷举家随着白圭的人搬往了洛阳。

    给白圭报恩是不假,但听说能获得丰厚的报酬,屈穷心中也是期待的紧,本以为白圭是自己要开工坊制作兵器贩卖,不想一入洛阳竟被引入了王宫之中。王宫虽破落,但气势犹在,所以屈穷一眼就认了出来,然而心中的惊奇还没平复,更大的震惊却来了,原来自己要见的竟是周天子。

    将自己面前正跪着犹自发着抖的中年人扶了起来后,周扁也将对方细细打量了一番,国字形的脸,粗糙的皮肤,一看便知是劳动人民。出言将之安抚一顿后,周扁又令人取了一张弩来,要其将之细细讲解一番,果然说来头头是道,原来还真是精通制作弓弩的匠作,周扁顿时大喜,当即便令人将其安顿在了王宫之中。这王宫面积颇大,北边和东西两个角落里空房很多,又有宫墙和护卫把守,所以安全问题也很容易得到了解决,申不法等人研究纸便是在宫中,屈穷来了,自然也在宫中,就在离申不法不远的院子里。

    天子下令,举国出力,自然好办事,屈穷来后才几天,王室便从申不法的造车厂里选出了一批家世清白,聪慧好学的年轻人,给屈穷打下手,大周的弓弩坊正式开张了,不过最先造的却是箭矢,这个简单好学,需求量又大,谁知道韩国哪天想不明白就打过来了呢。所以箭矢这玩意还是多备点好。

    一晃到了深冬,一场大雪之后,整个河洛大地都铺上一层白地毯,站在王宫大门的城楼之上,望着这一片银装素裹,轻叹一声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