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始皇-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晃到了深冬,一场大雪之后,整个河洛大地都铺上一层白地毯,站在王宫大门的城楼之上,望着这一片银装素裹,轻叹一声瑞雪兆丰年,周扁的心情正是大好。突然大门前空旷的大路之上,一辆封闭的四轮马车疾驰而来,只见其马身和车身上都已铺满了一层白色,周扁也疑惑起来,这会了,是哪位大臣前来呢?

    没多久了,被护卫引上城楼的竟是王孙满。王孙满带回的是好消息,原来在王孙满的逼问之下,本就优柔寡断的韩侯,开口表态了,韩国不会替周公复国。有了这句承诺,王孙满便放心了,心里挂念着大王的担心,便立即往回赶,不料却在洛水南岸的渡口处被大雪给留住了,等了好几天,这才在洛水上冻刚刚能走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赶了回来。

    望着风尘仆仆的满大夫,周扁心动,不由抬起手踮起脚拍了怕王孙满的肩膀。这些时老是交往列国,奔波在外,王孙满的辩才也提高了不少,不然也不能说得韩侯承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其对王室的忠心。

    手下有臣子如此,何愁大周不兴呢?周扁心中满是激动。

    大雪过后,王畿之地轰轰烈烈的变法便开始了。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还是当初在成周时的三章,第一章是土地法,变公田为私田,二十税一,第二章是俸禄制,不管什么等级的贵族皆可以在王室领取一定的俸禄,第三章是兵制,改世袭制为招兵制,同时明确了赏军功的制度。以后若是再要想获得封赏,只怕多半得靠战场上立功了。不过第二条还是在王室内部引起了争议,好多洛阳的贵族都有自己产业,但却头上顶了个大夫之类的称号,就可以白白从王室这里拿钱,真的是让人想不通,对于这点周扁也不好解释,其实他是为了将这些贵族的利益与王室捆绑起来,等他们学会了依赖王室时,便再也不会对王室有异心了。现在都有自己的产业不好说,但是谁也说不准哪天生意就做砸了,所以这点倒是获得了洛阳满城贵族的大力支持。只是洛阳城中贵族太多,以往的资料又太少,想要一个个确认身份还真是件难题,不过不是有少傅和冢宰么,就交给他们两了。

    这次变法的地区也选在了洛阳和巩邑,又都是以前成周变法的旧臣在操练,下手应该还是比较熟练的。如今王室所直接掌控的土地都已开始了变法,只剩下大河以北的温邑了。温邑毕竟是王子炯的封地,周扁不好直接插手,只是想到这儿了,也不见王子炯在拜见自己,照说王室重回洛阳也是见大事,他离着这么近,不会不知道,为何也不来拜见一下,真是奇了怪了。

    想到此,周扁便令人将姜平喊来一问,他竟是完全不清楚温邑如今的状况,原来姜平手下人手有限,只能去注意韩魏两国,周扁只得一摆手,令其再派人去趟温邑。一想到王子炯当初那么想要回成周,照此看来就不应该不来洛阳参见,周扁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整个变法颁布下去,实施起来还得一段时间,好在如今是寒冬腊月,练兵和修补城墙都停了下来,这下倒是有了人手去测量土地和解决纠纷了,希望这些兵大爷们规矩一点,手脚利索一点,能在来年春种之前将土地重新划分到位吧。也幸好韩侯明确承诺了不来找麻烦,不然还真不敢立即变法。

    正思索着还有遗漏没有时,忽听护卫来报,“大王,齐国使者打着朝见我王的旗号,已过了成周,正往洛阳而来。”

    齐侯竟然派人来了?是庆贺自己得了洛阳,还是另有打算?周扁一时不得其解,但终究齐国乃是东方大国,不得怠慢,周扁立即吩咐道,“让太师出东门去迎接吧!”

    太师身份高贵,若按周礼论,不低于齐侯,让他去其实还是抬举了齐国使者,但王室衰微,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还没从齐国来朝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又有护卫来报,“大王,魏国有使者打着朝见我王的旗号,已过了孟津,正往洛阳而来。

    怎么魏国也来凑热闹了,还真是巧啊,不过想到王孙满所说,周扁立即便想到了魏侯来人是要来求方伯的吧。不过还是不得不去迎接,周扁张嘴道,“那便让少师往北去迎接吧。”

    王室里除了太师便是少师了,本来魏国最强,应该派太师去接的,但谁让齐国的消息先到呢。

    没过片刻,又有护卫来报,看着护卫急匆匆的样子,周扁也不禁好奇了,这回是哪国的使者呢?果然听护卫说道,原来是秦国的。

    嗯,太师之后是少师,少师之后位子最尊贵的是少傅了,也不得不如此,好在少傅还是很懂规矩的。“就让少傅去迎接吧。”周扁吩咐起来,那护卫领命而退。

    如今一天之内便来了三国使者,倒是巧了,说不得还有其他诸侯国来朝,周扁期待着等了起来。

    (昨天太忙,网速又慢,没能及时送来祝福,今天给诸位看家补上了,值此新春佳节,小或在此给诸位拜个晚年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国使者() 
自少傅领命而出后好一会,再也无护卫来报,看来今天就是这三家了。有这三家也是王室极大的面子了,周扁很是自足。

    不过这事倒是真是奇了,怎么这三国使者竟像约好了似的,一起来了。本来朝见大王是周朝的政治制度,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王室衰微以后,现如今却反而成了王室的荣耀。不过所谓无利不起早,周扁冷哼了一声,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儿。

    忽然一声“王儿”在背后响起,周扁转头一看却是太后,慌忙行礼道,“参见母后,怎的母后也来了这城楼之上,大雪方过,这天寒地冻的,可别着凉了。”

    “呵呵,本来是母后想与我王儿说的,怎地反倒让你先说了。王儿放心吧,你这夺回了洛阳,我王室也得了先周公所藏,母后穿的这狐皮大袄便是从仓库中寻得,很是暖和。倒是你,还只穿着丝绵袄,别冻坏了才是。”太后的心情似乎非常好,还伸开双手展示了一下这皮袄,果然是显得雍容华贵,衬得太后也年轻了许多。

    望见母后心情爽快,周扁自然也是心中高兴,自己努力不就是为了让身边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么?“母后放心,孩儿没事。”

    “哦,对了,差点忘了,母后是听说有诸侯使者要来,这才前来的。我王儿准备立即召见么?”太后秀完了衣服,这才说起正事来。

    周扁点了点头。“我已经让太师、少师和少傅三人去迎接了。”

    太后却是摇了摇头,“我王室衰微,让重臣去迎接倒也可以。只是接见诸侯使者乃是大事,非清晨不可。今日便让他们下榻四方宫内,明日再接见如何?”虽然是近乎下令的话,但太后还是出言征询了下周扁的意见。

    “就依太后。只是这四方宫常年无人住,只怕破败不堪一用啊。”四方宫周扁也是见过的,就在王宫旁边,却是毫无人烟之处。

    “这点王儿倒是不必担心,方才母后一听说有使者前来,便已令人去打扫了的,再派些侍从过去,应付几天倒是没有问题的。王儿只需着人在王宫外引路便是。”

    原来太后早就安排好了的,周扁自然点头称是,又按着太后的吩咐安排了人下去接应。之后,只听太后接着又自语道,“自齐侯拜见你王兄之后,我王室已有数年未曾有如此大事了,也不知是福是祸啊。”

    周扁听了却是心中一动,“放心吧,母后,我王室会强大起来的。只是不知齐侯来拜见我王兄到底发生了何事,竟惹得我王兄一直郁郁不快?”

    “也罢,这事你也该知道,以后这样的事情你也会碰见的。”

    太后叹了口气回忆道,“当初齐侯来访,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你王兄也觉得十分高兴,便在崇德殿中接见了齐侯,不料齐侯却很是傲慢,不行拜见天子的大礼,只是作了个揖,言谈中还丝毫没有敬意。单单是这也就罢了,齐侯他还请求你王兄赏赐天子之箭,以及天子之旗等等。这些事物都是以往天子用来赏赐立下大功的诸侯的,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他齐侯又凭什么能得到如此赏赐?”

    “不过我王室现在形势比之当初还要不堪,你王兄听那齐侯说若赏给了他这些东西,便会向王室进贡一大批粮食和兵器,王兄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便答应了,不过要求这些东西只能用于仪式,不能用于征战。两边说好后,齐侯便领着这些东西先走了,你王兄苦苦等待,不料上贡的粮食和兵器一个也没见着,却听说齐侯举着天子之旗去攻打鲁国。鲁国一直与王室交好,虽然鲁国君权旁落,也一直和王室有联系,所以听得鲁国来使谴责时,你王兄当场就病倒了,至死也不敢忘。”

    “那王兄为何不找别国评理?天下又不是只有他齐国一头强?”周扁听了也是极为愤慨。

    “当时又没有凭据,你王兄就将东西给了齐侯,再说你王兄顾忌王室脸面,不想在众诸侯笑话,只得忍了。唉,诸侯国对王室不敬已数百年了,哪次我王室不是忍气吞声啊。”太后叹了起来。

    空头支票确实不能相信,自己那个死去的王兄也太容易骗了吧,周扁心中忍不住的想到,只是还有个疑问,“母后,那天子之箭是何物,怎的王儿从没在宫中见过?”

    “也不过比寻常的箭要粗壮些,箭杆为黑色,系着红绳,其实只要是天子赏出去的箭便是天子之箭了,这东西并不实用,只是好看罢了,所以王儿一直没有注意。至于天子之旗便是王旗了,诸侯伯长奉天子之命征战不听话的诸侯用的旗帜,以后这些东西可不能随便送人了。”太后叹道。

    “是,母后,王儿记住了。”周扁拱了拱手道。其实就算不要太后说,周扁自己也知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道理,在后世就算是小孩子都懂,或许也只有在这上古先秦,民风淳朴,才会有人如此相信口头上承诺。

    “行了,母后累了,回宫去歇着了。王儿也不要太操劳,你终究还只是个小孩子,有事让太师他们去忙便是。”太后爱怜的摸了摸周扁的头后,转身往宫里走去了。

    而周扁则望了望宫门之外,只见还是丝毫不见有来人,便也一挥手,带着一干侍从回宫去了。

    到的下午时,才接到回报,三国使者都已入城。本来心中就好奇,正好手头也没什么事,周扁便赶往了王宫正门之上,搭手望去,果然没一会便见旗帜张扬,首先映入眼中的则是一个大大的隶书齐字,四面旗手举着旗帜在前,后面跟着两辆马车,每辆马车上也各有一面旗帜,后面则跟着二三十名随从,再后面则是一辆王室的马车了。齐国的人马直驶到王宫大门面前方才转弯,在王宫护卫的指引下向四方宫行去。

    随后则是魏国的使者,也是差不多的配置。待魏国人马安顿好后,才见秦国的人马进入眼中。先头也是四面大旗,看来这点诸侯国都还是搞的一样,不过到了后面却是令周扁大吃一惊了,原来秦国的队伍竟络绎不绝,跟在马车后面的竟是浩浩荡荡,好半天才从长街的那一头转过来,粗略一看竟有好几百不止,与齐魏两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再一想,周扁也就明白了,函谷关现在还在魏国手里,秦国来使要穿越魏韩两国,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小心一点总不会过,只是这么多人,倒是难为少傅了,接的这个活远比不上太师少师二人的轻松,也不知其要怎么安排,想到此周扁却是露出了微笑。

    待得三国使者都消失在了视线之中后,周扁这才转身回宫,回到宫中坐了没一会,一盏茶都还没有凉,便见太师等三人前来汇报了。

    只听太师先汇报道,“大王,三国使者都已安排妥当,住入四方宫中的三个独立小院之中,四方宫中现有田邑田大夫在主持。另秦国队伍人数较多,征得秦国使者同意后,将大部人马安排进了四方宫最近的空闲兵营中居住,也已安扎下来。”

    见大王微微点了点头,太师又接着说道,“大王,今日由老臣安排晚宴,少师少傅及田大夫等一干重臣均作陪,明日举行大朝会,再由他们拜见我王,老夫的安排大王以为如何?”

    果然都是老同志,和太后一样考虑比较成熟,周扁自然是点头称是。“就依太师安排即可。只是这三国使者都是何人啊,太师可否相熟?”

    “正要向大王汇报,这三国都还极为重视王室。齐国派出的乃是大夫田平,其惯常行走于列国之间,替齐侯出使诸侯。魏国派出的则是一名公子,魏昂,乃魏侯同母弟也,为人豪爽,有古君子之风,为魏侯所重用,能派此人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