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秦川才知道,这是苏军士兵在做投降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几个人会愿意继续打这场仗了,但苏军士兵却明白一点,政委、指导员这些政工人员是不会让他们投降的,尽管政委、指导员同样也被高级军官所抛弃。

    这并不是说这些政工人员的思想先进、立场坚定,而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就算投降德国人也不会有活路,所有人都知道德国人俘虏政工人员后会将他们枪毙。

    所以,就算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他们也会希望把苏军士兵跟自己绑在一起战斗到最后一刻。

    但苏军士兵却不愿意陪着他们一起等死,于是就在德军赶到前起了冲突……苏军士兵发动暴动打死了这些政工人员或者将他们俘虏,有些政工人员则是绝望的自杀了。

    于是,你就可以在墙角处看到一具具手里抓着手枪脑袋上一个弹孔的尸体,有些人选择用手榴弹自杀,但这显然是个笨方法,因为苏式木柄手榴弹有不确定性,有时炸开的弹片正好避开要害部位只伤不死,其痛苦的哀嚎声让人听了都觉得有些不忍,直到几名德军走上前去帮他解决了这个痛苦。

    半个多小时后,几支德军就陆续赶到塞瓦斯托波尔结束了战斗。

    当秦川和斯莱因上校返回指挥部向曼施泰因报告的时候,曼施泰因就兴奋的对两人说:“知道吗?至少有十个炮台是完好无损的,一部份只需要稍加修复就可以使用。另外还有弹药库,里头有数千枚大口径炮弹,更重要的还是电站,它竟然完好无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些炮台属于我们了!”

    秦川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那可是射程44公里的巨炮,有了它们,一方面可以直接炮击另一面的刻赤半岛,另一方面可以封锁海面苏军军舰……就算苏军将黑海舰队的战列舰派来也济于事。

    (注:黑海舰队拥有一艘战列舰“巴黎公社号”,拥有四座三联装的305主炮,但海上发射命中率很低,无法与岸上数十门305主炮对抗)

    “另外!”说着曼施泰因就压低声音对两人说道:“我把你们所做的向冯。博克元帅报告了,知道他怎么回答吗?”

    说着曼施泰因就学着冯。博克略带嘶哑的声音和表情说道:“哦,是吗?他们居然做到了?”

    曼施泰因朝两人扬了扬头,说道:“我想你们一定很想看到他这时的表情!”

    “当然!”秦川和斯莱因回答,然后三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此时的冯。博克的确有点难堪,因为第一步兵团的表现是如此引人注目同时也证明了他之前的看法是错误的。

    不过冯。博克毕竟是个职业军人,他很快就让曼施泰因针对整个战斗过程尤其是新步枪在战斗中发挥的作用做个详细的报告……他想知道这场胜利是第一步兵团的原因还是新步枪的原因。

    报告很快就送到了冯。博克手里,他一边翻着报告一边连连点头。

    有时候,他都有些分不清是第一步兵团还是步枪更重要,或者可以说两者都重要。

    看完之后,冯。博克发了一会儿呆,然后就给康拉德上校打了电话,说道:“我听说你们有一款新步枪?”

    “是的,元帅阁下!”康拉德回答:“P43!”

    “很好!”冯。博克说:“你们有多少把?”

    “还有七千把左右!”康拉德回答。

    第一步兵团装备了两千多把,还有一些留给第一步兵团备用。

    “我全要了!”冯。博克说:“另外,希望你们能大批量生产!”

    “能说得详细些吗,元帅阁下!”康拉德问:“具体是多大的数量?”

    “如果可能的话!”冯。博克说:“我的意思是,试用一段时间没有问题的话,我可能会用它替换所有的步枪!”

    康拉德闻言不由张大了嘴巴半天也说不出话来,这几乎就意味着K98K要被淘汰而P43要海量生产了。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尤其是在冯。博克在报告里看到了第一步兵团居然能在半小时内就能将苏军138旅两个团击溃……这虽说有第一步兵团的军事素质以及以有备打不备的因素在其中,但显然P43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短时间内要做到大规模换装是很困难的,这其中涉及到产量少而部队规模大,以及装备后的训练问题,所以暂时还只能用P43替换冲锋枪。

    冯。博克当然不会把这些事跟曼施泰因说,如果这么做的话实际上就是变相的认输了。

    所以,他在随后给曼施泰因打电话时,就带着严厉的口气说道:“将军,塞瓦斯托波尔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整个克里半岛,苏联人在刻赤半岛还有四个集团军,你们不能掉以轻心,而且必须在短时间内歼灭他们,明白吗?”

    “是,元帅阁下!”曼施泰因回答。

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 
    塞瓦斯托波尔的失守令斯大林十分恼火。

    “我不知道在克里木半岛发生了什么!”会议室里,斯大林用冷峻的眼光扫了下与会的军官,冷冷的说道:“原本形势对我们十分有利不是吗?塞瓦斯托波尔是个难以攻克的要塞,刻赤半岛从地形上来说也十分适合防御,它们分别有12万人和26万人驻守,而敌人只有16万人……甚至我们的部队还处于左、右两面对敌人呈两面夹击之势,但还是被敌人轻而易举的就攻陷了塞瓦斯托波尔!”

    说到这里,斯大林拿起烟斗,一边往里塞烟丝一边沉着脸说:“谁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从塞瓦斯托波尔逃出来的奥克佳布里斯基认为自己有必要为此做出解释,于是就起身回答道:“斯大林同志,是因为敌人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偷袭了电站,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兵力不足,城内没有安排必要的预备队以致内部空虚!”

    斯大林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点燃烟斗,深吸一口又长呼了出来,霎时就有一片烟雾像云朵似的笼罩在斯大林周围。

    在烟雾渐渐消散的时候,斯大林就问了声:“就这些?”

    “是的,斯大林同志!”奥克佳布里斯基回答:“是我指挥上的失误,请追究我的责任!”

    “不,斯大林同志!”这时坐在斯大林左手边的梅赫利斯站起身来义正严辞的说道:“我认为这场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失败的原因并不是这些。当然,我认为的确是奥克佳布里斯基同志的指挥失误,但并不是他所说的兵力不足或是遭到敌人偷袭。事实上,更重要的是奥克佳布里斯基同志带着消极防御的思想组织这场战役,在兵力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更应该向敌人发起进攻而不是被动防守,要知道我们总兵力有38万人,是敌人的两倍多,另外我们还有要塞炮台的大炮和黑海舰队,他们本可以轻松的将攻入克里木半岛的16万法西斯歼灭,但奥克佳布里斯基同志并没有这么做。现在,我们的优势正一点点的失去……”

    “可是,梅赫利斯同志!”奥克佳布里斯基为自己辩解:“敌人占据空中优势,我们海军很难发挥更多的作用,同时道路泥泞不适合进攻,这么做的话会造成我军部队大量伤亡……”

    “这正是你输掉这场战争的原因,奥克佳布里斯基同志!”梅赫利斯加重语气盛气凌人的批评道:“战场是不容许有这种懦弱思想的,你应该对此做出深刻的反省!”

    奥克佳布里斯基无言以对。

    梅赫利斯是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兼副国防人民委员,他是斯大林的庞臣,同时也是典型的斯大林时期的人物……无知、自大,没有多少战斗经验,拥有的只有政治正确。

    据说,梅赫利斯还曾经跟人争论过月亮是否会发光的问题……别人告诉他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线,但梅赫利斯却不这么认为,因为看到的月球明明就是会发光的。

    的确,这对于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来说理解起来是有困难。

    斯大林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就说道:“我认为,梅赫利斯同志的话有道理,我们应该大胆的对德国人发起反攻!”

    “斯大林同志!”此言一出奥克佳布里斯基就赶忙说道:“我认为我们的军队没有做好准备,而且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发起反攻!”

    “你说的是道路泥泞吗?”斯大林反问。

    “这是原因之一……”

    “可是!”斯大林打断了奥克佳布里斯基的话:“难道德国人就不是在这些道路上发起进攻的吗?”

    斯大林这么一说,奥克佳布里斯基就无言以对了。

    “斯大林同志!”库兹涅佐夫这时也不得不起身说道:“我也认为这时候并不适合反攻,我们的准备还不是很充分……”

    “德国人的准备也一样不够充分!”斯大林说:“事实上,我们有充分的情报证明,德国人增加的补给和兵力都在我们之下,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在莫斯科战役时打败他们,现在也同样可以打败他们!”

    顿了下,斯大林又接着说道:“同志们,消极防御的结果你们都看到了,塞瓦斯托波乐这么坚固的要塞都会被敌人占领,我有理由相信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刻赤半岛也会是同样的命运。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一点……一旦德国人做好准备就会朝我们发起进攻,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要进攻哪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乘现在抢先发起反攻呢?这样一方面可以打乱他们的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守住刻赤半岛占据主动,你们知道的,只要我们能守住刻赤半岛,敌人就无法进攻!”

    从某方面来说,斯大林的这种说法还是正确的。

    因为刻赤半岛的四个集团军就像埋在德军防线后方的定时炸弹,就像是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苏军不允许它像塞瓦斯托波尔一样被德军轻易瓦解。

    而如果苏军在其它方向与刻赤半岛发起反攻,就可以形成一种“里应外合”之势,牵制着德军无法实施进攻计划。

    见没人反对,斯大林就下令道:“我命令,梅赫利斯同志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刻赤半岛检查准备工作。时机成熟,就配全我军正面对敌人发起反攻!”

    闻言奥克佳布里斯基一颗心就沉到了谷底……他知道,梅赫利斯表面上“检查准备工作”,实际上却是拥有生杀大权的政治代表,这已经注定刻赤半岛的反攻是必然的,而指挥刻赤半岛进攻的还是梅赫利斯这个只会讲勇气、精神的笨蛋,可想而知位于刻赤的四个集团军会是什么下场了。

    奥克佳布里斯基咬了咬牙,还想阻止悲剧发生,但却听到斯大林接着说道:“解除奥克佳布里斯基同志黑海舰队司令的职务!”

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略() 
    梅赫利斯到达刻赤半岛后果然“不负众望”。

    他一上任“检查工作”就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正在构筑工事的苏军士兵停止手上的工作。

    这让人有些无法想像,因为刻赤半岛是一个18公里宽75公里纵深的条状区域,苏军共有347辆坦克、3577门大炮、400架飞机以及259622名士兵挤在这里,他们应该利用这些兵力和资源在前方建立一道又一道防线使德军寸步难行,而赫梅利斯居然下令停止构筑工事。

    为此,克里木方面军参谋长托尔布欣就找到了赫梅利斯愤怒的说道:“您不能这样做,赫梅利斯同志,这会让我们的军队陷于危险之中,如果敌人的坦克对我们发起进攻的话,我们将没有任何反应时间!”

    “不用担心这个,托尔布欣同志!”赫梅利斯看着地图显得信心十足,虽然他几乎就看不懂地图:“就像我所说的,构筑工事是种懦弱的行为,我们要的是进攻,明白吗?进攻!如果我们在敌人发起进攻前就把他们打垮,他们就不会有攻进我们阵地的机会了。所以,如果要构筑工事的话,就把它们建到敌人的阵地上去!”

    “可是构筑工事与进攻并不冲突,赫梅利斯同志!”托尔布欣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在完备工事的基础上发起进攻,这样即便进攻失利我们也会有可以撤退和驻守的地方!”

    “我说过了,托尔布欣同志!”赫梅利斯愤怒的抬起了头望向托尔布欣:“我们的任务是进攻,而且绝不会失败,所以为什么不让士兵们事点力气用在进攻上呢?”

    托尔布欣意识到自己没法说服赫梅利斯,于是只能无奈的回答道:“是,赫梅利斯同志,我服从命令!”

    “你可以走了!”赫梅利斯说。

    赫梅利斯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撤销了托尔布欣参谋长的职务,萨代之的是自己的助手也就是另一名政治代表韦内奇少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