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以走了!”赫梅利斯说。

    赫梅利斯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撤销了托尔布欣参谋长的职务,萨代之的是自己的助手也就是另一名政治代表韦内奇少将。

    这可以说是一个昏招也可以说是一个神来之笔。

    说它是昏招,是因为这个托尔布欣少将参谋长是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天才,仅仅因为不认同赫梅利斯的做法就被撤职了他或许是克里木方面军最杰出的指挥员。

    说它是个神来之笔,是因为托尔布欣少将被撤职后不久就调任斯大林格勒军区副司令,接着又任斯大林格勒军区第57集团军司令,他指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注:1944年成为苏联元帅)

    在苏联紧锣密鼓的做进攻准备的同时,德军也在做着进攻准备。

    这里指的不只是曼施泰因的第11集团军,而是整个南方集团军他们就等着曼施泰因把苏联人赶出刻赤半岛或者取得决定性胜利将空军从克里木方向解放出来就全面进攻了。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斯大林疡在这时候抢先发起反攻还是正确的,尤其是苏军因为补给线短、兵力充足的原因,他们在莫斯科保卫战之后补充进了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原则上是可以发起反攻的。

    问题就在于斯大林不了解自己部队如果是苏军是像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那样训练有素那就没有问题,毕竟攻大于守,进攻一方会有更多的战略及战术上的优势。

    但苏联军队大多缺乏训练也缺乏通讯装备无法协同♀样的部队如果是用于防御还好,毕竟他们有保家卫国的勇气和精神,一条战壕让他们呆着,他们就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消灭一切企图通过战壕的敌人。

    如果用于进攻他们会像是一盘散沙一样彼此不知道配合,胡乱朝敌人防线猛冲猛打,这么打不但无法给敌人防线造成冲击反会给自己带来惨重的伤亡消耗自己的资源和有生力量。

    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其实不是德军主动发动的,而是斯大林发动的。

    事实上还可以这么说,只要斯大林明白自己的军队在什么层次上,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蓉势而不是反攻,德军根本就没有实力打到斯大林格勒。

    然而,斯大林却以自己的想像及纸面上的数据想当然的以为苏军比德军强大然后轻率的发起进攻,这就将苏军在这段时间努力积储起来的超过德军的资源和力量消耗殆尽,结果让德军一个反击就势如破竹。

    当然,这些都不是德军需要考虑的,事实上这对德军有利。

    会议上,曼施泰因和军官们正对着地图讨论着进攻刻赤半岛的计划,秦川则思考着自己的问题:

    这情况如果说有利其实也不利。

    有利的一面就是德军能在防御中消灭大量的苏军转而再次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不利,则是因为接下来德军进攻的两个方向也就是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都以失败告终,这会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最终使德军在整个战略中蹿被动的地位。

    总而言之,德军之所以会在这次战役中以惨败告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过于轻敌以为苏军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或者也可以说是希特勒胃口太大了,以一个南方集团军群同时进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

    只要稍有些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以一个军事单位实现多个战略目标是大忌。

    希特勒显然也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才会将南方集团军群分成a、b两个集团军群分别进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

    然而这么做仅仅只是指挥上独立而已,兵力和补给却没有实质的改变,最终使南方集团军群溃败。

    让秦川苦恼的是,现在的德军似乎正在朝这条路上走。

    该怎么阻止这次失败再次发生呢?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回摆在自己面前是两辰役:高加索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而且两辰役几乎是同时陷入溃败。注:高加索战役虽然是1943年10月结束,但苏军是在1943年1月转入反攻,同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以失败告终)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第五百六十九章 目标() 
    “上尉,上尉?”

    就在秦川在斯大林战役和高加索战役之间犹豫的时候,曼施泰因就问着秦川:“你对进攻刻赤有什么看法?”

    没等秦川来得及说话,曼施泰因就向会议室里的军官们介绍道:“这位就是第一步兵团的弗里克上士,也就是你们常说的‘传奇上士’,我们就是在他的建议下获得了塞瓦斯托波尔的胜利!”

    “哗”的一声,会议室里就传来一片响亮的掌声。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曼施泰因介绍,军官们都知道秦川这个会议室里唯一的上尉是谁。

    等掌声安静下来后,曼施泰因就指着地图说道:“全长75公里,苏联人在狭窄处布置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帕尔帕奇防线,苏联人在这里布置了两个集团军,47集团军和51集团军,第二道防线是纳瑟尔防线,这里是44集团军,最后两道防线也就是苏丹奥夫卡防线和刻赤防线,由46集团军驻防!”

    “前线兵力多,后方兵力少!”秦川说。

    “是的!”曼施泰因说道:“因为很明显,如果我们发起进攻的话,就必须先击溃第一道防线再第二道、第三道而被击溃的苏联士兵一边撤退一边防御,后方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

    “当然!”秦川说:“这样一来,我们每次进攻都会碰到敌人很多的兵力并且要将他们全都击溃!”

    “是的!”曼施泰因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就是我们为难的地方!”

    这时有军官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为什么不像上尉进攻塞瓦斯托波尔一样,乘船绕过他们的防线进攻?”

    “这个方法用于刻赤半岛显然行不通!”曼施泰因想也没想就否定了这个方案:“进攻塞瓦斯托波尔是因为敌人只有一道防线,而且进攻的目标很明确,海路上的距离也很短!但如果用刻赤半岛我们在任何一点登陆都会使自己陷于敌人两道防线之间,更不用说,如果在海上被敌人发现会是什么结果了!”

    曼施泰因说得对,塞瓦斯托波尔从海上绕过敌人防线是有偷袭的成份在其中,对于苏军的黑海舰队倒是不太担心,因为制空权一直都在德军手里。只是这时代两栖作战还是新鲜玩意,就连美国佬在太平洋上与日本人打也是边打边琢磨,何况德军现在有的还只是渔船,很难想像德军能凭着这些渔船去抢滩登陆

    想到这里秦川不由一愣,接着目光就随着黑海的海岸线一直往下走,然后就神色一松,他似乎想到解决高加索战役这个难题的方法了。

    “上尉!”注意到秦川这表情,曼施泰因就问了声:“你是想到进攻刻赤的方法了吗?”

    “不,将军!”秦川回答:“事实上,我担心的从来都不是刻赤半岛!”

    “什么意思?”曼施泰因疑惑的问。

    “将军!”秦川指着地图说道:“正如您刚才所说的,如果我们进攻敌人第一道防线,就会把敌人残部打到第二道防线,接着进攻第二道防线又会把敌人追到第三道防线去以此类推,当我们占领了刻赤半岛,又会把敌人打到哪里去呢?”

    一名军官接嘴道:“会把他们打到地狱去,不是吗?”

    军官们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曼施泰因瞪了那名军官一眼,所有人立即就收住了笑声。

    这方面曼施泰因与隆美尔不同,他不喜欢在严肃的会议里讨论无关的东西,哪怕是说句笑话缓解紧张的气氛。

    这或许跟他们的出生不同有关隆美尔出生草根,而曼施泰因出生贵族,他的父亲、爷爷,甚至舅舅都是将军,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兼德国总统冯。兴登堡还是他的伯父。

    “他们当然会损失惨重!”曼施泰因再次把目光投向地图,然后回答秦川的问题:“除了死伤和投降之外,他们会跨过刻赤海峡撤到塔曼半岛!”

    塔曼半岛就属于北高加索了,它与刻赤半岛就隔着一道刻赤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4公里,所以想要跨过刻赤海峡逃到塔曼半岛并不困难。

    事实上,历史上的刻赤战役就有许多溃兵游过刻赤海峡逃到塔曼半岛。

    “然后呢?”秦川接着问:“如果我们进攻塔曼半岛的话”

    “他们会逃到高加索山脉?”闻言曼施泰因眼里不由闪过一丝惊异,他似乎知道秦川考虑的是什么问题了。

    秦川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我并不担心刻赤半岛、塔曼半岛,或是别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地方敌人至少还需要构筑工事,我们的坦克也有办法进攻,但我们知道的,高加索山脉地形复杂、山势陡峻,只有少数几个山口可以出入,是个天然的屏障。我们现在做的,看似在打一个个胜仗,但其实却是在将敌人赶向高加索我只想知道,我们做好在高加索与敌人打一仗的准备了吗?”

    曼施泰因闻言脸色不由变了变,但很快就恢复镇定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上尉,你想的似乎太远了些,无论如何,我们现在也必须打赢眼前这一仗不是吗?否则我们根本无法站在高加索山脉前,又谈何进攻?”

    “是的,将军!”秦川是看懂了曼施泰因这表情的意思,他刚才似乎是暴露了德军的一个进攻目标知道历史的秦川是想当然的以为战局必然会往高加索方向发展,却没想到它在这时还是军事秘密,斯大林格勒也是。

    果然,曼施泰因在会议后不久就独自将秦川叫到了办公室。

    见秦川进来,曼施泰因就停下手上正在批阅的文件,示意秦川在面前的椅子上坐下,然后问道:“上尉,你似乎猜到了我们的战略目标?”

    “我不知道是否方便说!”秦川回答。

    “如果你已经猜到了却不让你说出来,就是件很愚蠢的事,不是吗?”

    “是的!”秦川回答:“我认为我们的目标是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油田!”

第五百七十章 两栖登陆船() 
    其实希特勒的两个战略目标,也就是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归根结底都是一个目标,那就是。。lā

    进攻高加索地区就不用说了,那里有苏联最大的油田巴库油田,它的产油量占苏联石油全国总产量的71。5%,可以说是苏联的能源中心。

    进攻斯大林格勒则是因为巴库油田的石油运输必须要经过斯大林格勒:

    巴库油田的运输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巴库为起点经马哈奇卡拉和阿斯特拉罕至斯大林格勒再运往其它地方的铁路运输。

    另一种是由巴库为起点从里海运至阿斯特拉罕再改用铁路或是伏尔加河运输。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经过阿斯特拉罕和斯大林格勒。

    于是,只要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再修建一个机场,就可以轻松的封锁从苏联的石油运输。

    从这方面来说,希特勒只要占领斯大林格勒就可以达到封锁苏联能源的目的了。

    但希特勒不放心,因为苏联当然不甘心被德军封锁,于是肯定会有一番你来我往的争夺,所以希特勒就希望能两面同时出击在拿下斯大林格勒的同时再拿下高加索地区掌握巴库油田,这样既可以断了苏军与之争夺的想法又可以为德国增加一个大油田。

    其实,在秦川发现了一个非洲油田之后德国的石油已经不缺了。问题是不管是罗马尼亚还是非洲,距离苏联都十分遥远,如果能在苏联高加索地区就能有一个石油基地,那就会为德军的后勤节省下很多的运力。

    “那么,上尉!”曼施泰因摊了摊手问着秦川:“现在能告诉我你在想些什么吗?”

    “高加索,将军!”秦川回答:“当然是高加索!”

    说着秦川就起身走到曼施泰因的办公桌前,曼施泰因会意,稍微收拾了下办公桌上的文件就摊开了地图。

    “就像我在会议上所说的!”秦川指着地图说:“如果我们用常规作战步步往高加索方向逼近的话,那么即便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最终还是会从两个方向也就是塔曼半岛和苏军的顿河防线一带将他们的残军往高加索山脉压缩,这么打只会是自找麻烦!”

    曼施泰因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就说道:“上尉,接下来我和你讨论的话,不允许泄漏给任何人,即便是你的上级比如斯莱因上校都无权知道,明白吗?”

    “明白,将军!”秦川回答:“你可以信任我!”

    “当然!”曼施泰因回答:“你可是‘传奇上士’,一次又一次的给英国人、美国人和苏联人惹上大麻烦,所以你不可能是他们的间谍,如果是个间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