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根本来不及有所反应?”曼施泰因问。

    “当然!”秦川说:“因为他们没想到我们会渡海、也没想到我们渡海后会这么快突破他们的防线,更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打到机场,再加上苏联人通讯设备落后协调不足……”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多说了,这将会是一场从地面歼灭敌人空军的战斗。

    这时,第1山地师弗雷科少将站在两人面前挺身敬礼。

    “你来得正好,少将!”曼施泰因招了招手示意弗雷科少将走到地图前。

    “我先简单的说下我们的作战计划!”曼施泰因指着地图说道:“你们要做好准备,明晚与第一步兵团一起从南半岛登陆……”

    “登陆?”闻言弗雷科少将不由惊讶得合不拢嘴。

    “可是,将军!”弗雷科少将问:“我们用什么登陆?据我所知,苏联人没有留给我们任何船只!”

    曼施泰因不由笑了起来:“少将,你们已经把船开来了!”

    “什么?”弗雷科少将不由瞪目结舌:“它们真的是船?可是……”

    “可是它们又怎么能在陆地上开是吗?”曼施泰因朝秦川扬了扬头:“在对此做出解释前,我想必须先向你介绍下弗里克上尉!”

    弗雷科少将眼里透出一丝惊异,很快又转为钦偑,主动与秦川握手道:“很高兴见到你,上尉,久仰大名!”

    “我也是,将军!”秦川回答。

    “他就是发明这艘船的人!”曼施泰因解释道:“我想你已经猜到了,那艘船的确既可以在陆地上当车一样开,又可以像船一样在海水里行驶!”

    为了能让弗雷科少将更了解两栖登陆船一些,或者也可以说让他相信,曼施泰因接着就与几个人来到海边然后亲眼看着两栖登陆船从沙滩上驶进海里然后以10公里的时速前进。

    弗雷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半天也合不拢。

    过了好半晌,他才说道:“上帝,我们在途中居然没有开着它到海里试一试……”

    “这不怪你,少将!”曼施泰因说:“谁又会把汽车开到海里去呢?”

    “是的,将军!”弗雷科少将回答:“不过,如果他们知道这一点的话,肯定会后悔死的!”

    “为什么?”秦川问。

    “上尉!”弗雷科少将回答:“我们大多来自阿尔卑斯山,你不会明白我们有多希望能到海里玩一玩的!”

    这话说的也是,在海边生活惯的就会喜欢山,从没见过海的第一眼就会喜欢上海。

    “你们会有机会的!”曼施泰因回答:“而且不会等太久!”

    “是,将军!”弗雷科回答,然后又面带惭色的对秦川说道:“我想我应该对你说抱歉,上尉!”

    “为什么?”

    “因为……”弗雷科朝两栖登陆艇扬了扬头,尴尬的说道:“我和我的士兵,一路都在嘲笑它!”

    曼施泰因和秦川闻言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第1山地师有一天的准备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要做的准备就是如何使用救生衣……毕竟他们是山地师,可以说个个都是旱鸭子,这时候让他们全师学会游泳不现实同时也没必要。

    至于救生衣,刻赤造船厂的仓库里可以说应有尽有。

    另外,他们还要学会怎么在海里保护自己的装备不受潮,以及驾驶两栖登陆船的要领。

    后者其实他们已经掌握一部份了,毕竟就是他们把两栖登陆船开到刻赤港的。但这只是陆地上的部份,在海里行驶的部份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曼施泰因会安排专门的驾驶员,训练第1山地师的目的,就是一旦驾驶员在战斗中牺牲了,他们也不会因为无人驾驶而手足无措。

    德军的素质很好,同时山地师又是德军的精锐部队,所以这些都不在话下。

    接着,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虎() 
    在攻下刻赤港的第三天深夜11点,突击队就在刻赤南郊的蓬吉做好了准备。

    突击队的分成了两部份:

    一部份是由山地师组成从某方面来说,将山地师投入用作两栖登陆战是种浪费,他们的专业是山峰却把他们丢向大海。

    但一方面这是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他们并不是打头阵的部队,先锋部队是第22装甲师的两栖坦克以及与之协同的第32步兵团。山地师在其中的作用,其实是后续登陆并控制战场局面的。

    另一个部份,就是相距五公里外的第一步兵团。

    很明显,第一步兵团才是这次战斗的主力,他们登陆后将避开登陆场直插位于塔曼半岛腹地的索廖内。

    深夜12点整,两栖坦克先下水。

    这是因为两栖坦克的时速只有5公里,十公里的距离对它们来说需要两小时,为了能够达到步、坦几乎在同一时间登陆,就需要坦克先行一小时。

    当然,这些坦克也是有步兵掩护协同的。

    1点整,第一步兵团就下水了。

    不得不说两栖登陆船的便捷性是勿庸置疑的,如果是使用其它船只,这时候的海滩只怕要忙成一片了,又是将物资搬运到船上又是推船下水,除此之外还需要汽车帮助运输重装备比如火炮之类的东西。

    但有了两栖登陆船之后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省了,因为这些东西早在基地时就装运好直接开过来的,第一步兵团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一艘接着一艘的将两栖登陆船开到海里。

    要注意的就只有一件事,下海时要小心,必须慢慢的让船体接触海水,速度过快会掀起大量的海水进入船体,这样会将装备、弹药弄湿严重的还有可能使两栖登陆船瞬间沉没。

    当然,这个情况在这里并没有发生,原因之一或许是因为驾驶员们对这种新装备十分陌生人有时就会有这种奇怪的心理,对陌生的东西会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敬畏,当对它熟悉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就有些无所谓了。

    两栖登陆船到海里后就换到海航模式,发动机带动螺旋推进器推动着船体前进。

    一阵海风吹来让秦川都有些心旷神怡的感觉,如果不是因为两岸之间时不时有几发炮弹飞来飞去并在对面爆炸,以及船上的士兵个个表情严肃荷枪实弹,秦川还真会以为这是一次出海打渔。

    或许是炮弹的爆炸起到掩护作用,苏军一直都没有发现海面上的动静。

    这其实也是德军的一种策略,他们从占领刻赤岛那一刻起就从没有停止过朝对面开炮彼此之间只有十公里,这完全在榴弹炮的射程内。

    苏军自然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也从对面打来一发发炮弹,于是炮来炮往的不亦乐呼,虽然彼此之间实际上都没能打中目标甚至都可以说没有目标,有些炮弹直接打进海里爆出一道道冲天的水柱。

    从这方面来说,苏军其实是上当了。

    因为德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苏军适应这种炮轰的噪音把它当作一种常态,于是就可以起到掩盖两栖登陆船马达声的目的。

    其结果就是,第一步兵团的两栖登陆船队十分顺利的到达了对面塔曼半岛的近海。

    出现的一个意外就是在前头侦察的船队发现了一艘苏军正在巡逻的1125型炮艇。

    不过这对船队并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因为船队对此早有准备至少有一个炮兵团在刻赤半岛做好准备与船队协同,侦察船在发现这艘1125型炮艇的探照灯后马上就呼叫炮火对其进行覆盖。

    有一发炮弹命中这艘1125型炮艇使其着了火然后迅速离开了这里。

    原本秦川以为船队肯定会暴露了,但等了好一会儿却发现什么动静都没有既没有照明弹也没有成片的炮弹,同时对岸也没有探照灯。

    后来秦川才知道,这艘苏军炮艇想当然的以为是自己的探照灯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招来了德国人的炮弹,于是咒骂一番后就什么也没有报告同时也没有继续巡逻侦察苏联人的中永远都不会缺这种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的人,这与他们的装备风格有些相似,总体上粗糙、简单,但偏偏又耐用。

    所以马虎这东西有时是说不清的。

    网上总是有些言论吹嘘日本人认真、注重细节等,形成反差的中国人就马虎,并以此下结论说中国没前途云云。

    然而事实是:如果说中国人马虎的话,去了美国会发现这根本不叫马虎,到了苏联后你会发现什么才叫马虎,看到印度人后他们会教会你马虎。

    如果可以从马虎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有前途的话,美国和前苏联绝对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

    这方面如果从“中庸”理论去考虑就很好理解了任何事都有个度,否则就是过犹不及。过于注重细节往往会使其忽略了战略这个更重要的东西而注重战术。

    日本在二战时就一次又一次犯这样的错误而且死不悔改。

    大的方面比如为了本国的石油问题而完全不顾及盟友德国的形势偷袭美国你丫石油不够就不能缓缓吗?等德国打赢了苏德战争战争或是在地中海站稳了脚跟再惹美国同样对自己也有好处,非得把盟友害死接着再害了自己才善罢甘休。

    小的方面,比如跟美国打个什么海战,指挥官那是事无巨细直接规定到每艘鱼雷艇都要完成什么任务。

    这样做看起来很完美,每个部份都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要做什么事,但拼凑在一起却变成一场闹剧被美国打得鼻青脸肿、满地找牙规定得太死,就会使部队的作战失去了灵活性,难以适应瞬间万变的战场,德军在希特勒加强对部队的控制后同样也犯这个错误。

    所以在这方面,印度和日本其实是走向两个极端的,一个是太马虎了,另一个则是太认真了。

    真正有前途的,反而应该是那些在不那么马虎又不那么认真的,这样才能兼顾战略和战术。

第五百九十二章 误会() 
    在这场战斗中,苏军马虎造成的结果就是直到密集的炮声塔曼半岛上响起时苏军才意识到情况不对劲……秦川也想希望一声不响的发起偷袭,但问题就在于秦川掌握的情报太少了,他们甚至无法确定苏军是否有在岸边埋设地雷。

    事实证明秦川的这种担心有些多余,原因就像之前所说的,苏军根本就不认为德军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发起登陆作战,尤其登陆地点是南半岛,所以根本就没有多少防御准备当然也就不会有地雷。

    几发照明弹射向空中,四周立时就雪白的一片恍如白昼。

    接着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但秦川一听到枪声一颗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一半,因为枪声稀稀啦啦的不成规模,尤其是机枪都没有几挺……这要么就是苏军被吓坏了没能及时组织起防御,要么就是苏军在这里的兵力不多。

    秦川更相信是前者,因为苏军似乎在任何地方都不缺人。

    不过不管是哪一个原因,苏军的失败已无法避免了。

    秦川猜的没错,在南半岛沿岸驻扎的苏军也不少……苏军驻防塔曼半岛的是第47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共有两个师、两个旅,另外再加上一个坦克团。

    与之前在刻赤半岛上作战的第44、第51等苏军相比,第47集团军的队伍里大多是有过作战经验的老兵,尤其是其中的近卫步兵第32师。

    所谓的“近卫”,就有些类似中国古代所说的“禁卫”、“羽林”的意思,说的就是它曾经保卫过莫斯科……亦即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于是斯大林就授予这些战功卓著的部队“近卫”称号并授予近卫军军旗。

    由此也可知他们并不是刻赤岛所遭遇的那些大多数是新兵的部队可以比的。

    但正如秦川所想的那样,因为考虑到北半岛距离刻赤只有4公里远更容易遭到德军攻击,所以第47集团军将主力布署在了北半岛,其中不仅包括近卫步兵第32师,还包括坦克团主力。

    在南半岛方向上,只有战斗力较弱的步兵第77师、步兵第103旅以及坦克第126营。

    “科托夫同志!”遭受攻击的第77师师长阿夫杰耶维奇在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集团军令科托夫少将:“德国人在这里登陆了,至少有一个师!”

    “阿夫杰耶维奇同志!”科托夫少将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敌人只有一个师,这说明你们的兵力是他们的两倍,那么你还担心什么呢?把他们消灭在海上!”

    “可是,科托夫同志!”阿夫杰耶维奇抹着额头的汗水说道:“他们已经上岸了!”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上岸了你们才发现他们?”科托夫少将不由怒吼起来。

    “这不是我的错,科托夫同志!”阿夫杰耶维奇解释道:“他们使用一种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