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下这个命令已经太迟了……

    打到机场正是第一步兵团。

    走在前头的侦察兵到达目的地后并没有发起进攻,德军各部份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侦察兵不是侦察兵最重要的是侦察而不是战斗。

    所以,他们在没有惊动敌人的情况下在高处对机场的防御做了必要的侦察并画了一个草图。

    于是秦川在第一时间就了解到:正面防御更强,有五个让人头疼的碉堡工事。侧门防御更弱,只有一左一右两个碉堡。

    “我们应该从正面进攻!”秦川说。

    “为什么?”斯莱因上校问。

    “侧门看似更容易进攻,但它距离机场跑道更远!”秦川回答:“而且途中还要经过一片建筑区,一旦苏联人在建筑区把我们缠上,敌人的战机就可能乘这时间逃走。”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虽然战机起飞需要时间,但每飞走一架战机对德军来说都会是种损失。

    “反之,正门只要能迅速突破,第一时间就能抢占跑道!”秦川指着草图说:“只要我们的坦克能开到跑道附近……他们一架飞机都跑不掉!”

    于是斯莱因上校就不再多想了,当即下令道:“从正门进攻!”

    三辆38T坦克“隆隆”的开了上去,后面跟着大批的德军士兵。

    苏军守卫甚至还没意识到面前的这些是敌人,大声呼喊、咒骂着,似乎对坦克开着刺眼的车前灯对着他们照十分不满。

    下一秒,坦克就停了下来,然后“轰”的一声朝碉堡打出一发炮弹,同时机枪“哗哗”的朝那些苏军士兵打出一排排子弹……一道道鲜血在坦克的车前灯下从苏军士兵身上飙出,由于光线很强,甚至连飞散到空气中血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接着德军就朝正门发起猛烈的进攻。

    坦克继续前进,士兵们紧紧的跟在坦克后缓缓前移,时不时的从坦克后探出身来朝苏军方向打出一梭子弹……由于德军使用的是MP43,所以尽管是偶尔探出头来射击,其火力也要比苏军强得多。

    几名苏军士兵匆匆躲进碉堡里架起机枪扫射,但子弹打在坦克的装甲上除了发出一声声脆响之外根本无法对德军构成任何威胁!

    “上去炸毁它!”一名苏军军官下令:“不能让坦克靠近,否则我们就完了!”

    这名军官说的对,碉堡是无法移动的,而坦克却可以移动,等坦克移动到碉堡前……敌人就可以冲上来并将手榴弹、炸药包塞进碉堡。

    但是这名苏军军官却想错了,德军根本就不需要冲到这个距离将手榴弹和炸药包往碉堡里塞。

    因为,德军有火箭筒。

第五百九十五章 飞行员() 
    今晚有事,只有一章,明天补上。

    *********

    随着“啾啾”几声啸声过后,一枚枚火箭弹就在碉堡前炸开。

    这些火箭弹都是用来反坦克的,射程160米可击穿200MM厚的钢板,而机场前的这些碉堡只有150MM厚……苏联人在机场附近构筑的这些工事很大程度是为了防步兵或是为机场提供一点缓冲时间。

    原因很简单,这是机场,战机的作战半径少说也有几百公里,一般情况是不会出现敌人都在面前了而飞机还在机场内的情况。就算有,那也是敌人渗透到后方的部队,比如伞兵,再比如闻名遐耳的德国勃兰登堡分队。

    因此这些碉堡的定位就是能挡住轻装备的攻击就可以了,甚至若是“四”号坦克开到这的话,用它75MM口径的火炮多轰几炮或许都能将这些碉堡轰塌。

    当然,这时完全没有必要用“四”号坦克,几枚火箭弹过去碉堡内就发出一阵凄惨的惨叫声……被高温金属射流击穿并不是件好受的事,至少伤口周围被烤熟的肉味就让人受不了。

    不过他们的痛苦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很快几名德军就冲了上去往碉堡里投了几枚冒着烟的手榴弹。

    “轰轰”几声,碉堡里传来一阵闷响,就像把鞭炮放在密闭空间里点燃的声音,能感觉到它的震动声音却不是很大,但可以想像……外面声音不是很大就意味着连声音憋在里头由苏军士兵承受了。

    坦克继续“隆隆”向前,在德军士兵又解决掉了一个碉堡后就再也没有苏军敢躲在碉堡里射击了,因为他们都意思到在德军火箭弹面前这些碉堡不仅无法保护他们反而会成为了埋葬他们的坟墓。

    这使第一步兵团如入无人之境般的冲进了机场,然后对面前正四散逃跑的苏军后背一阵扫射。

    秦川紧跟着部队进入机场,空间霎时一片开阔,一百多米远的右上方就是战机跑道,从左到右一共有五条,也就是一次可以起飞五架战机,此时机场另一头的灯光中依稀正有人在忙碌着,显然是想紧急起飞战机。

    “封锁跑道!”秦川大喊。

    士兵们马上就在跑道前架起了机枪和迫击炮,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朝跑道那一头开火,但彼此相距500米,在夜里很难看清是否命中目标,秦川只听到一阵“隆隆”的发动机噪音,显然有战机紧急起飞。

    定睛一看,果然有两架战机在枪林弹雨中沿着跑道疾驰而来,德军士兵端起MP43冲着这两架战机就是一通扫射,但只将其中一架打得冒起黑烟然后失去平衡翻倒在跑道旁,另一架速度越来越快眼看就要起飞从众人的眼皮底下逃走。

    说时迟那时快,一辆38T坦克旋转了下炮塔,然后“轰”的一声打出一发炮弹,巨响过后众人面前就爆出一片鲜艳的火焰整个飞机在解体成碎片然后一块块的从空中掉了下来……这只怕是为数不多的坦克打飞机的情况了。

    随着斯莱因一声令下,三辆38T坦克就各自开上了一条炮道……坦克本身就可以成为障碍物阻止战机起飞,坦克可能在战场上拿战机没办法,但如果玩的是相撞游戏,那坦克肯定不会输给战机。

    “包围他们!”斯莱因上校大声下令:“不许让一个人从这里逃出去!”

    德军士兵应了声,就迅速朝各个方向发起进攻封锁各个出口。

    斯莱因上校的这个命令当然是正确的,因为相比起战机来更宝贵的是苏军飞行员……事实上,苏军战机对德军来说没有很大的用处,尤其是这种性能落后的低速双翼战机,如果安排飞行员驾驶这些战机飞到空中作战的话,那可以说是对德军飞行员的一种浪费。

    不过事实证明它们其实不是废铁,因为德军可以把这些战机交给仆从国使用,比如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等。

    但这么做的作用依旧有限,如果说能起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让苏军瞬间减少了两百多架战机在很大程度上了影响了高加索地区苏联空军的战斗力……苏第4空军集团军总共才只九百多架战机,这一下就让苏军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实力。

    更重要的作用,其实还是苏军在索廖内的飞行员。

    正如之前所说的,索廖内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战机折损速度相当快……这使得驻守在这里的飞行员有五百名之多,另外还有机械师、机场管理人员等等,这些全都是苏军重要的战略资源。

    飞机折损了可以从工厂里造,但是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培养起来的飞行员损失了,那就不是短时间能恢复的。

    所以,从一开始第一步兵团的目标就很明确,重点不是飞机而是飞行员。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原因是机场周围构筑有围墙,德军只需要占领各个出口再守住围墙,然后里头的所有人就都成了瓮中之鳖了。

    苏军飞行员原本还打算占据几幢建筑顽抗……用赫里佐夫上校的话说,就是只要坚守半个小时,援军很快就会赶到为他们解围了。

    这话应该是对的,索廖内以北还有苏第47集团军第86步兵旅,兵力有九千人,他们在接到机场的求救电报后第一时间就往机场派出援兵,而且的确在半小时内就会赶到。

    但是……

    在德军士兵建筑打出几枚火箭弹后苏军飞行员就意识到想要在建筑里守住半小时几乎是不可能的……飞行员不是步兵,他们中许多人手里甚至只有手枪,同时他们或许擅长驾驶飞机并俯冲下来朝目标疯狂的扫射、投弹,但他们却擅长地面作战。

    于是,在德军的进攻下很快就死伤惨重。

    德军并不希望抓活的,活着的飞行员对德军一点好处都没有,因为他们不可能成为德军的飞行员,他们要的是这些飞行员无法重新回到苏联的军队里再次飞上天,于是那迫击炮、机枪等玩命的朝他们身上招呼,打得苏军飞行员惨叫连天。

    最终,在顽抗了十五分钟后,飞行员们就选择了投降,其中也包括赫里佐夫上校。

第五百九十六章 战利品() 
    但其实,就算苏第86步兵旅及时赶到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这一个旅的兵力根本就无法突破第一步兵师驻守的甚至还有许多碉堡都大至完好的机场……碉堡对第一步兵团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对于没有火箭筒的苏军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

    于是,当苏军在外围朝机场发起进攻时,机场内部就在清点俘虏和缴获的物资。

    俘虏一共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一千余人是飞行员及机场后勤人员。斯莱因上校下令将他们分成两批在关押,并下令看押俘虏的士兵一旦有什么危险或者逃跑迹像的话,马上射杀飞行员及后勤人员……这部份人是绝不允许逃走的。

    缴获的物资那就多了,因为各型战机289架,汽车86辆,喀秋莎火箭炮30辆,“斯图亚特”、“瓦伦丁”及T26各型坦克89辆(注:高加索地区是英、美为苏联提供装备援助的重要陆地通道,所以高加索地区将近有一半的坦克是由英、美提供)

    另外还有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弹药、汽油和柴油……就像秦川估计的那样,索廖内做为了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在前线物资紧张的情况下同样也会使用运输机运输补给,甚至还会有许多由黑海舰队从高加索地区运来的补给都会在这里集中。

    原因很简单,索廖内是南、北半岛的交点,而且跑离两个半岛的前线都只有三十几公里,不管哪里需要物资从这里出发都能及时送到前线。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物资当然就是汽油、坦克和汽车。

    “这些汽油和装备足够我们整个集团军赶到高加索了!”斯莱因上校说:“只不过……这其中有许多是航空燃油!”

    斯莱因上校脸上露出些惋惜的表情。

    航空燃油的辛烷值比普通燃油要高,而且还加了添加剂使其不那么容易爆炸,德国空军十分缺乏这种汽油。

    “哦!”秦川回答:“那么我们也许能更快赶到高加索了!”

    斯莱因上校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胜利攻占索廖内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曼施泰因那,曼施泰因又是激动又是担心。

    激动是因为他没想到这场战斗会这么顺利,不仅登陆成功还一举攻占了战略要地索廖内,不仅攻占了索廖内还缴获了部队穿插急需的汽车、汽油和坦克……这也就味着第11集团军不需要冒着被黑海舰队攻击的危险将这些物资和装备运过去了。

    担心则是因为这些都没有经过希特勒的同意,这实际上是违抗了元首的命令,他不知道元首对此会有什么反应。

    犹豫了一番,曼施泰因认为现在到了不得不向希特勒报告的时候了。否则,再怎么样都解释不通。

    于是他就拟了一份电报发到柏林:

    “尊敬的元首阁下,由于突如其来的时机,同时我认为应该果断的把握这个时机……就像这场战斗进行的,我们侦察到苏联人在塔曼南半岛的防御十分薄弱,于是于今早凌晨两点十分左右渡过刻赤海峡在南半岛登陆,并于五点七分全面占领了索廖内机场缴获了大量的装备和物资。他们的速度如此之快、进展如此顺利,以至于我都有些不敢相信。现在,我们正等着您的命令进行下一步,元首阁下!”

    柏林与高加索地区的时差将近两小时,高加索地区是五点半那么在柏林就是三点半。

    这时候希特勒当然在床上睡觉,但参谋在看到这份电报时还是想也不想就将其归类为重要然后马上就敲响了希特勒卧室的门。

    希特勒拿着电报看了一眼,原本睡眼惺忪的他马上就瞪大了眼睛……接着,一向注重仪表的希特勒居然穿着睡衣就大踏步的走向作战室并在地图上找到好塔曼半岛及索廖内的位置。

    “他们渡过去多少人?”希特勒问。

    “第一步兵团,第1山地师、第28猎兵师以及第22装甲师一部!”

    希特勒不由愕然抬头望向参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