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如烟-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我们都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明君。”

    “你们这边仗打得怎么样了?”

    诸葛亮长长一叹,笑谈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说到公事上来了。

    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算这里不说,楚国要掌握相应的情报也不过是比他们迟上几天罢了。

    “唉,不妙啊。魏国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已经攻占了东平、任城,我军拼死抵抗,终于才在小沛挡住了他们的攻势。若非秦国露出异样需要防备,这个冬季又格外寒冷,只怕魏军已经打到下邳城下了。”

    诸葛瑾听后大笑不止。

    “好你个阿亮,又来诓我!我偏就不信以你们两人的本事,区区十万魏军能打到下邳城下,只怕现在魏军已经深陷小沛的泥沼难进半步了吧?不然你和元直也不敢离开前线回来招待我。”

    徐庶看着兄弟二人斗心眼忍不住扑哧一笑。

    “可不!孔明大显神通,打得魏国上将夏侯淳嗷嗷直叫。主公对此大加赞赏,诸将也是心服口服。”

    “全赖元直向主公极力推荐,不然亮又怎得以施展所学?”

    “哎,孔明说哪里话?卿之大才,当是如此。主公岂会埋没孔明这等稀世宝珠?”

    听到这里,诸葛瑾插话道。

    “得了得了,元直你也别夸他了,他这个人傲气的很,不禁夸。哪天他要能学你这般谦逊,不平白得罪人,我也就安心了。”

    “哈哈,大哥说的不错,元直就是有这坏毛病,过于谦虚。哪天能和我这般就好了。”

    “嘿,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席间宾主尽欢,欢乐无比。

    ······

    翌日,诸葛瑾带着华歆和蒋钦坐上马车一起去拜见汉王刘备。

    打开车帘可以看到一路上商旅井然、百姓安乐,若不是早就知道相应的情报,根本看不出魏军已经打到了下邳的门户小沛。穿过数条街道,马车停在了徐州的州牧府门前。

    是的,没有搞错,这里就是汉王宫。刘备称王后并没有建造新的宫殿,而是将原来的州牧府改了改,再换上一块牌匾,摇身一变就成了自己的王宫。州牧府虽然装饰一新,不过以“王宫”而言还是略小了一些。

    一路见闻让诸葛瑾一行不禁暗暗点头,通过这份小看到的是汉王气量之大。

    一番礼节过后众人相继坐下,与楚国众人相对的是徐汉的军师祭酒徐庶、诸葛亮,军师将军孙乾、简雍、糜竺,大将周仓、陈到、廖化。至于上将关羽、张飞想必正在小沛抵御曹兵吧。坐于正中的刘备,相貌堂堂、气质高雅,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此刻,刘备开口向诸葛瑾问道。

    “听闻孙策已和董卓达成同盟,不知使者此番来徐州又是为何?”

    “哈哈,汉王从哪里听来的荒谬谣言?”

    刘备话音刚落,诸葛瑾顿时大笑,拱手说道。

    “北方有一头雄狮,一天狮子要吃豹子,野狼想借此掀翻狮子的统治,老虎觉得有机可趁想分一杯羹。难道这就说明老虎和野狼是兄弟了吗?”

    “曹操南征北战、树敌众多,野心勃勃想要吞并天下成就秦始皇和汉高祖那样的伟业,不想却犯了众怒。我楚国岂会和董卓这等小人结盟,不过是顺应时势,刚好有相同的目的罢了。曹魏兵犯徐州,难道大王就不想反攻曹魏,恢复汉室荣光吗?”

    诸葛瑾真诚地看着刘备,他们的敌人都是曹操。

    诸葛瑾深深一躬说道。

    “我此番奉楚王之命而来,正是期盼与汉王结盟,共伐曹贼。”

    除了刘备、诸葛亮和徐庶眯着眼睛一副沉思的样子外,徐汉的众臣不禁窃窃私语。

    陈到捋了捋下巴的胡须,满眼猜疑地瞪向诸葛瑾。

    “说得好听,怕只怕我军全力攻魏,楚军反而趁机攻占我方城池;或者将魏军主力引向我军,以我们来拖住魏国独自去攻城略地,坐享渔翁之利。”

    徐州一马平川、易攻难守。

    以徐汉的兵力独自面对魏国,就算徐庶和诸葛亮有足够的自信击退魏军,情况也依然很棘手,毕竟魏国也不是软柿子。曹操恐怕还没拿出全力,而是在时刻提防着他最大的仇敌秦国。

    二人也已料定秦国早晚会出兵魏国,只是诸葛瑾的到来远远超出了众人的预料,他们万万没想到秦国竟能说动楚国。

    在徐庶和诸葛亮的反复推演中,此次魏、秦、汉三国纠缠在一起,楚国定然趁机向西拿下千里蜀川,而秦、汉则吞下魏国的土地将曹兵赶到黄河以北。

    但是楚国竟放着蜀国不拿,反而要掺和进这场乱战里,这不得不说让本就混乱的时局又增添了许多变数。

    诸葛亮和徐庶都认为,这当中必然有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悄悄改变了时局。众人的猜疑也是在所难免,诸葛亮和徐庶也希望通过众人之口了解到楚国的真正动机。

    “我军征魏也需全力,大军北上,江东腹地同样空虚。我王相信汉王信义,难道大王觉得我王是欺世盗名的小人不成?”

    就像陈到担心的一样,楚国也有同样的担心。

    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若是一起作战的伙伴忽然目光短浅地盯着能更轻易到手的利益而在背后捅刀子,那样的结果将是灾难性。

    所以诸葛瑾才要出使徐州,楚国需要一纸盟约。对于董卓那样的人来说,那可能只是一张废纸,但对于孙策和刘备这样的人来说,这一张纸比千万两黄金还要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王一诺,重若九鼎。言不行,语无信,何以为天下表率,让群臣信服,让万民追随?

    诸葛瑾长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要说服徐汉群臣可能用利益就能办妥,但想要说服刘备、诸葛亮和徐庶这些必然还不够。于是他当着徐汉所有人的面,将孙策和曹操的仇怨简单地解释了一番。

    众臣面面相觑,孙坚背盟之事广为人知,除了江东百姓又有谁始终相信孙坚的忠义?更何况还说玉玺是曹操用来陷害孙坚的道具?

    “我信。”

    但是刘备点头了。诸葛亮和徐庶对视一眼也向刘备轻轻点头,他们只是没想到让孙策决定讨伐曹操的不是什么高瞻远瞩,而是人性最简单的私仇。

    诸葛瑾松了一口气,其他人都不重要,只有这三个人愿意相信,他们才能继续谈下去。

    “明年初春,楚国将出动10万大军攻取豫州。为了不和秦军起冲突,我们会让出司隶州。兖州和青州让与汉王,如何?”

    “至于河北四州,楚国就不参与秦、汉的争夺了。”

    “我临行前主公还说了,若汉王同意结盟,我楚国承诺十年之内绝不犯汉境,如何?”

    这是要把魏国这个庞然大物分割成三块肥肉啊,所有人都可以肯定魏国决计抵挡不住三家的进攻。而楚国只要豫州,可以想象除了兖州和青州,河北四州还将被秦、汉瓜分。

    众臣不禁肃然,都转头看向了徐庶、诸葛亮和刘备。

    刘备开口说道。

    “诸葛先生还请先回别馆休息,容我等商议一番。”

    诸葛瑾带着华歆、蒋钦拱手告别。

    两日后,楚汉达成盟约:楚军先助汉军击退小沛的曹军。之后两军共同行动,待击溃曹军的主力后,楚军取豫州,汉军取兖州和青州。楚汉互相承诺十年之内绝不犯境。

第十八章 众矢之的() 
董卓出兵了。

    魏国和徐汉开战4个月后,秦国大将军吕布率领10万大军突袭了函谷关。

    此时的函谷关只驻扎了3万魏军,然而大将张郃临危不乱、从容布置,更是经常带领亲兵厮杀在最前线,士兵们大为振奋,终于暂时抵住了秦军的疯狂攻势。

    收到张郃的急报,曹操碍于宛城的威胁不敢轻易调动许昌的8万大军,于是便从后方调集了3万人急忙驰援函谷关。

    得到援兵的张郃终于彻底稳住了局面,可是事情远远没有就此结束。

    董卓出兵后的第十天,孙策正式宣布楚国和徐汉结盟,并对魏国宣战了。讨贼檄文传遍天下,十万楚军浩浩荡荡地向寿春挺进。

    风声鹤唳,一时间诸侯中最强大的魏国似乎成了众矢之的,这场四国大战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

    ······

    楚国方面。

    太史慈执掌8万兵马坐镇荆州,防范蜀国和秦国。江东则兵分两路向寿春进军。

    第一路,由孙策亲自统帅,周瑜、庞统、甘宁、程普、黄忠随军出征。5万大军自建业出发,出芜湖港渡江奔袭乌江港,进攻寿春的南面。

    第二路,由季书担任主帅,赵云、蒋钦、周泰、徐盛随军出征。5万大军自庐江出发,走陆路经过石亭,进攻寿春的西面。

    “又到寿春城来了。”

    兵临城下,楚魏两军遥遥相望,季书看着寿春的城墙忍不住一声感叹。

    几个月前他就曾追赶庞统冒险来过寿春,那时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么快自己又会带着几万大军回来要拿下这座城池。

    上次来得匆忙,又是犯险,没来得及好好观察。如今细看,这寿春城高池深、恢弘雄伟,也难怪袁术会将它定为国都了。

    季书歪着头摸了摸下巴。

    不,应该说是,袁术一直把这里当做都城来苦心经营,这才将寿春建得如此雄伟吧。

    观望了一会儿,徐盛自告奋勇地上前说道。

    “军师,我去劝降看看。”

    虽然众人都觉得此时双方的差距还没有到让对方开城投降的地步,不过这也算是先礼后兵的一种吧。季书点点头同意了。

    徐盛得到许可,便纵马来到了城门前大声喊话。

    “城上的人听着,曹操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已经离败亡不远了。你们若是现在开城投降,我徐盛用人头担保,楚国绝不会加害你们;若是等大军破城,你们是生是死可就说不准了!”

    话音刚落,城上探出一个脑袋,问道。

    “你就是‘专门偷城的将军’徐盛?”

    徐盛下一句话顿时被噎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什么叫专门偷城的将军?老子可是真刀真枪从战场上杀过来的!再说,我偷了很多城吗?不就建业、江夏······和桂阳嘛······

    赵云不禁莞尔,蒋钦还一脸严肃,周泰和季书却已经笑翻了天。

    “哎哟,文向还有这名头!多威风!我统领虎啸营这么久都没听说敌军给我起名号呢。”

    “哈哈,说起来还真是,咱们楚国三个郡城确实是被文向偷下的。”

    身后细碎的声音徐盛并不是听得十分清楚,但他可以想象到众人的表情。整张脸都气成了猪肝色,徐盛握着刀的手都忍不住颤抖。

    这样的“污名”只有在战场上用铁血来洗清了。

    “鼠胆小贼,只敢在城上叫唤吗?有种就出城一战,我让你一只手!”

    城上那人听到这话也不知是恼怒被徐盛看轻了,还是觉得有机可趁,张口就答应了下来。

    城门缓缓打开,又很快关上,一个留着一撇小胡须的中年男子手握长枪骑马走到徐盛面前。

    “东平吕翔前来会你!到了阎王面前可别后悔。”

    “聒噪!”

    两人没有再废话,很快就纵马厮杀到了一起。

    对于马战而言,长兵器的优势无疑更大一些,但对于武艺精湛的人来说,这一点差距并不足为惧。徐盛就充分地向众人展示了如何用单手刀的灵活去与对手缠斗。

    总的来说,这场决斗并不算出彩,交战四十回合徐盛就将吕翔斩于马下。

    旗开得胜,楚军士兵自然一片欢呼。而魏军本就处于劣势不敢出城作战,吕翔死后更是固守不出,任凭徐盛如何叫骂。

    见魏军不战不降,季书下令休息半天后开始攻城。

    好在这次出征不同以往,各种攻城器械早已准备妥当。不过,季书也不急着打下寿春,只是先下令士兵们用井阑不断放箭消耗魏军。

    第二天传来消息,孙策已经打下了乌江港,正在向寿春进军。

    第三天一早,士兵就来向季书禀报,魏军弃城而逃了。

    大帐中,韩综有些惴惴不安地说道。

    “老师,寿春才2万守军,如今更是弃城而逃,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不会。”

    对于弟子的不安,季书十分理解。

    一些将士或许会因此就因为魏军不过如此,不堪一击。但魏军若真是这么好对付,曹操如何能在中原最混乱的那片土地打下一个偌大地盘,又如何打败河北强大的袁绍?

    季书绝不敢对魏国有一丝轻视,也正因如此他才相信魏军早晚是要弃城而逃的。他指着地图对众人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