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如烟-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书绝不敢对魏国有一丝轻视,也正因如此他才相信魏军早晚是要弃城而逃的。他指着地图对众人说道。

    “你们看,这里是寿春,地处扬州,土地肥沃,粮食充盈。对于拥兵三十万的曹操来说,这是个难以拒绝的诱惑。然而它夹在楚国和徐汉中间,三面环敌,易攻难守。寿春虽好,对魏国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要知道,秦国已经拖住了14万魏军,还有10万魏军在小沛与汉军交战,曹操的兵力已经抓襟见肘。将紧张的兵力放在不利的战场上岂不是自讨苦吃?”

    众人点点头对此表示认可,韩综恍然道。

    “原来如此,魏国只在寿春部署2万兵马,如徐汉分兵来攻,则趁机攻下小沛,打开下邳的大门;如我军来攻,则就此放弃,退守宋县。”

    “宋县地势险要,山河相隔,阻断南北,可以在北面安心部署兵马和补给线,将我军挡在南面。只要守住这里,就可守住豫州大门,保汝南、许昌安全。”

    韩综果然一点就透,季书欣喜不已,他接着对众人说道。

    “宋县原是一个小县城,这些年曹操在那里修建要塞也是作此考虑。我昨夜收到消息,魏国大将曹仁已经带着3万大军到了宋县坐镇。”

    若不是如此,担心因为地形不熟被曹仁埋伏了,季书真想派兵再追杀一段路,多削弱下魏军也是好的。

    “此人在魏国以善守著称。此番轻易拿下寿春,众将切莫松懈,宋县才是此后我们要啃下的硬骨头。”

    众将纷纷应诺。

    消息散开,在不知情的人眼中,楚国短短3天就拿下了一座寿春城。

第十九章 无事生非() 
战国末期,秦国横扫天下,楚国不敌,失去了大片的土地后被迫向东迁都。公元前241年到公元前223年,19年间楚人在平地上建起了一座国都——寿春。

    秦汉之后,寿春才渐渐没落,但它依然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寿春西面是石亭,连接着江夏和庐江。在当初寿春被曹操、刘备联军攻破后,石亭剩下的1千袁军便投靠了江东军。

    寿春南面是乌江港,水军可以从此奔袭庐江城、芜湖港和曲阿港。现在则被孙策亲率大军攻下了。

    寿春东面是彭城,乃是通往徐州的必经要道,袁术在此修筑要塞用以防范徐州刘备。

    寿春北面是宋县,乃是通往豫州的大门,曹操在此修筑了要塞阻隔南北。现在曹仁领3万精兵驻扎在这里,同时下令寿春境内的魏军都撤退到这里,誓要将此打造成抵御楚国的铜墙铁壁。

    季书拿下寿春后,孙策没有领军与季书汇合,而是直接挥军东进,攻打彭城要塞。

    虽然孙策很想马上攻打宋县,杀进豫州直逼魏国国都许昌,但是没有徐汉拖住魏国十万大军的话,这一战将变得胜负难料。所以他只好依照盟约先去帮助刘备击破魏军主力,两家再各取所需。

    如果说魏军对于寿春还有一些不舍,至少顽抗了一番,损失了一千多兵马才撤退。那么彭城就已经是被彻底放弃了,孙策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彭城要塞,打开了前往徐州的通道。

    “文向,你带2万大军在宋县与曹仁周旋,切记不要攻城,只要拖住魏军脚步,无过就是功。”

    “领命。”

    众将坐在大厅里商量军事部署,季书指着地图对徐盛叮嘱了一番。见徐盛抱拳应诺,季书接着对周泰说道。

    “幼平,你执掌1万大军驻守寿春,和徐盛互为犄角。若徐盛支持不住,就出动虎啸营救援徐盛。若敌军分兵拖住徐盛,另起一军进攻彭城或者石亭,你就先消灭这支部队,万不可让他绕到我军身后或者攻入楚国境内;实在无法消灭,就设法拖住,派快马向我或者柴桑的朱治将军示警。”

    “军师放心,除非曹仁能让3万人以上的部队摆脱文向的纠缠,不然我虎啸营又有何惧?”

    季书点点头,吩咐完这些便没什么好再交代的了,军伍中的细节他相信周泰、徐盛比他要清楚的多。剩下的就是他带着2万兵马前去和孙策汇合了。

    缓缓坐回座位上,季书盯着地图缓缓叹了一口气。

    “子渊,还在纠结这次出兵魏国的事情?”

    赵云皱了皱眉头,开口询问。

    “······是的。”

    季书脸上挂上了一丝苦涩,虽然他和周瑜都极力反对,但是孙策先后和董卓、刘备在暗处或者明处达成了同盟,木已成舟,为之奈何?

    季书还知道军中不少将领恩怨分明,早想要对魏国还以颜色了,是赞成主公这次行动的。实际上,在孙策报仇的同时众人也瓜分了魏国的领土,得到了实际的利益,还抑制了魏国这个强大的敌人,同样意义重大。

    可季书担心的是魏国倒下了,却把楚国推到了风口浪尖。楚国过早地取代魏国成为天下第一诸侯,但仅仅拿下一个豫州并不足以让楚国拥有傲视天下的资本。以前魏国一有动作,秦国就会派兵妨碍,以后恐怕就要换成楚国了。这将极大妨碍楚国之后攻打蜀国和鲁国的计划,而这个计划才是真正能让楚国变得更加强大的根本。

    即使在战略上楚国仍然获利,但以国策而言楚国却输了。

    “子渊,别想这些了。君王之所在,就是我等的归所;君王剑之所指,就是我等前进的道路。”

    “现在不如想想攻破曹魏的战术,让兄弟们减少些伤亡。”

    确实,与其懊悔过去,不如思索未来的道路。这才是他身为楚国的军师,最应该做的事情。

    季书恍然,连忙向赵云致谢。

    “子龙大哥教训的极是,与魏国交锋还在思考着别的事情,是我太过轻慢了。”

    “徐盛、周泰,依令而行,守住寿春防线。赵云、蒋钦,立刻传令大军开拔,我等即刻赶去和主公汇合。”

    “领命!”

    ······

    “禀军师,城塞内没有发现密道。”

    “嗯,辛苦了。”

    季书挥手让士兵下去休息,这是他让人搜索石亭要塞。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般轻易放弃石亭,难保魏军没留下了什么后手方便以后重夺此处。经赵云几句话点醒后,季书开始把全部心神放到这场战争中。

    既然大批兵马都没搜出密道,季书也安心了,他下令士兵们休息半个时辰便继续出发赶往徐州。

    走出石亭要塞,季书、赵云、蒋钦并肩而行,蒋钦感慨道。

    “太顺利了,真有点提不起劲啊。想当初偷袭荆州,江夏那一战可打得辛苦的很。”

    “哈哈”

    赵云、季书都笑了几声,但季书的笑容却渐渐僵硬。

    “子渊?”“军师?”

    赵云和蒋钦很快发现了季书的异常,他们转身看着停下马驻足不前的季书不禁疑惑。但季书此刻没有理会二人,他陷入了沉思,脸色越来越黑。

    异样的违和感。

    他早该发觉了,太顺利了。相较于荆州之战,与魏国的交锋太过顺利了。

    曹操不是刘表,曹操手下的谋士也不比诸葛亮、蒯良差,如今反倒不如荆州军的表现了吗?

    季书还自以为已经重视了魏军,觉得正是因为魏国的谋士够聪明,才能看清形势,收缩防线,固守宋县。

    可如果魏国的谋士们真能看清形势的话,难道他们看不出楚国战线上,他们的5万大军将被3万楚军拖在寿春,而徐汉战线上,他们的10万大军面对的将是楚汉的17万联军吗?

    他们会放任局势一点点地走向对他们不利的方向,然后在那里感叹“啊,哪里挡的住?我老早就看穿了魏国必败的结局了。”这样么?

    原来傲慢的人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傲慢,真正看不清形势的是季书。

    有哪里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季书看不见的角落,在那张明面标注着的地图上有哪里发生了季书所不知道的变化。

    他的心砰砰直跳,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压迫着季书,他甚至感觉虚无中有一双手穿过了他的身体,拽住了他的心脏。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传令让徐盛、周泰彻底搜查周边区域,多派人去酒肆、猎户那里收集情报,任何可疑的线索都不要放过,快马送来给我!”

    咦?

    赵云和蒋钦见季书愣了半响,忽然脸色大变地下达了这么一个古怪的命令,不由齐齐愕然。

    身边传令的士兵倒没想这么多,闻言应声而去。

    赵云、蒋钦这才开口询问。

    “子渊,怎么了?”

    不知道。

    不知道如何回答二人。按说现在的局势对于楚国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但魏国的毫不作为让季书放不下心。

    不,不是毫不作为,而是魏国肯定做了什么,但季书却不知道。正是这份未知让季书不安,甚至恐惧。

    “我总感觉要出事,不过又说不清楚问题在哪,只好让徐盛、周泰多收集情报、提高警惕了。”

    “事已至此,前面马上就要到徐州控制的谯县了,我们先赶去和大哥汇合再做打算吧。”

第二十章 敌影迷踪() 
出了彭城向东行军一天就到了谯县,刘备军早有人在此接应。

    一个留着两撇小胡须、其貌不扬的男子带着两人迎上前说道。

    “季书大人,末将乃是汉王麾下大统领糜芳,奉大王之命率1千军士驻守谯县。此次友军过境,芳特备了一些酒水相迎。”

    季书知道这人,他是糜竺的弟弟。兄弟二人才学相差甚多,糜竺被刘备依为重臣,而糜芳却始终没有做出什么出彩的成绩。

    糜家小妹嫁给了刘备,也就是现在的汉王妃。按说以糜家的地位,糜芳躲在下邳老老实实享福也是可以的,没想到他会跑来这里,季书抱拳回了一礼说道。

    “糜将军胆子可够大的啊,你就不怕魏军杀到谯县来?”

    糜芳轻笑了两声,坦言道。

    “谯县地方小、百姓贫穷,寿春的魏军防范楚军还自顾不暇,怎么会要这个累赘?另一边夏侯惇已经攻下了东平、任城,与上将军在小沛决战,在破城前想来也不会分兵攻打这里。”

    “芳自知没什么才干,想要建立奇功就得冒些风险,此番是我主动向关将军请缨到谯县来充当耳目的。若能发现魏军破绽,助军师击破魏军,待得胜时汉王论功行赏也不辱没了糜家之名。”

    “再说我麾下就1千军士,曹魏大军若来,我等弃城逃入深山便可,也没人会指责我什么。糜家在徐州世代经商,这片山林我熟得就跟自家院子一样,出不了差错。”

    季书大笑,这糜芳看起来倒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同为世家兄弟辅佐一位君王,季书想起了张纮张昭,只可惜他们不一样。

    “那季书在这里就祝将军能立下旷世奇功,早日升为大将咯!”

    “谢季大人吉言。”

    糜芳显得有些惶恐,顿了顿他侧身邀请道。

    “请,季大人,我这没有大鱼大肉招待你们,不过好歹也备好了一些酒水,让兄弟们好好歇一会儿。”

    季书现在哪里歇得住?

    从楚国起兵到现在仅仅过了十几天时间,就先后攻破乌江港、寿春,彭城,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可自从离开彭城要塞以来,这一整天里季书心中的不安却越发强烈,他恨不得立刻赶到前线查看敌情,和周瑜、庞统商量一番。

    “糜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还要率领剩下的兵马和我家大王汇合,耽搁不得。等他日击溃了魏军,我们在庆功宴上再好好喝上一杯。”

    糜芳愣了片刻,似乎有些为难。

    “季大人何必着急?等您追上楚王怕也差不多到小沛城下了,何不让将士们趁现在多休息片刻,到了前线可没有这般安逸了。”

    虽然拒绝主人家的招待让季书有些歉意,但糜芳的话却让季书不怎么喜欢。

    “将士们是来此征战的,可不是为安逸享乐而来。”

    “糜将军,我正想问你呢。你在此地为关将军探查敌情,魏国大军有什么变动吗?”

    糜芳被季书反驳不禁尴尬一笑,他微微低头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既然季大人问了,倒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原本魏军在小沛三十里外驻扎,收到楚王领军过了彭城的消息后,向后撤了二十里,其他便没什么变动可说了。”

    “大人若是急着赶路,可要我安排一名向导?”

    季书点点头,连声道谢。

    两人又客套了一会儿,糜芳便带人离开了,只说待会安排一个熟悉地形的向导过来。

    季书盯着糜芳的背影,眯着眼睛深思了很久。

    大军缓缓行进,看着心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