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如烟-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书盯着糜芳的背影,眯着眼睛深思了很久。

    大军缓缓行进,看着心不在焉的季书,蒋钦走到一旁问道。

    “军师,这糜芳有什么问题吗?”

    季书回过神,有些犹豫地说道。

    “我怀疑汉军向我们隐瞒了魏军的动向。”

    赵云、蒋钦都是一惊,连忙围了过来。

    “怎么说?”

    季书继续开口道。

    “我觉得大哥的兵马过了彭城之后,魏国可能采取两个策略。”

    “其一,是让徐州战场转攻为守,退回东平、任城,必要时更可以放弃它们退守陈留、定陶一带。这样的话就可以抽调部分大军前往宋县,配合曹仁一举攻破徐盛的部队,围困寿春,切断我们的粮道。如此一来,我军不战自乱,必然要火速回援。而魏军以逸待劳,对付又饿又乏的楚军岂不是胜算大增?”

    “其二,则是留小部分人牵制小沛汉军,大队人马赶到谯县和小沛交界处埋伏大哥。若大哥没有防备,说不定会因此吃个大亏。”

    瞒报军情这种事情,他们完全可以推说不知,撇开关系,却能让楚军就此陷入被动。

    “刘备虽然贤名传天下,但现在可是各诸侯争夺天下的重要时期,难保他不会出些阴招让我们和魏军拼得两败俱伤,而他坐收渔翁之利。”

    结盟时,担心我军利用他们牵制魏军,自己去攻城略地,占尽便宜。

    如今,我们遵守诺言来帮他们先击溃魏军主力,他们反倒利用我们牵制魏军,自己去攻城略地吗?

    蒋钦点点头,对季书的观点表示赞同。

    “若是宋县增兵到七八万的话,徐盛定然难以抵挡,撤回寿春。以周泰的兵马和徐盛的残兵,最多能坚持十天,我军主力应该能及时回援。不过确实如军师所言,那时这仗就不好打了。我军即使能再把魏军打退到宋县,损失怕也不小。”

    “更可怕的是若宋县增兵到十万,徐盛的兵马必然一战而溃,而周泰的兵马定然也坚持不到我们回援。如此一来,此战可就危险了。”

    赵云皱了皱眉头,摇头道。

    “应该不会,真发生这种情况推说什么都没用了,这完全就是背弃盟约的行为。”

    “就算我们和魏军两败俱伤,刘备如愿得到兖州和青州,也必然为天下人所唾弃。”

    “名声这东西,说‘无用’也无用,真到用时却比性命还重要。主公没有选择和董卓结盟,而是选择了汉王,就是看重了他的信义。”

    “如此做,他和董卓又有什么不同?我在公孙大人麾下时,曾与刘备大人相处过一段时间,他不是这种重利轻名的人。”

    “我更倾向于关羽、张飞将军擅自做主,看着魏军主力去伏击我们而按兵不动、隐瞒军情。”

    季书沉吟了半响,觉得赵云说得有道理些。若是第一种情况,好的话汉军确实能坐收渔利;可如果楚军败得一塌糊涂,局面就难以收拾了,那时刘备不仅丢了名声,也不一定能夺下魏国的土地。

    诸葛亮和徐庶不可能毫不知情,诸葛亮百密无疏,更不会冒这样的险。他们恐怕是想让夏侯惇占些优势和孙策先狠狠干上一架,同时削弱两军。

    季书紧皱眉头,甚至怀疑就是他们直接授意关羽、糜芳瞒报军情,还让糜芳来拖住自己。

    “立刻传令,全军加速前进,追赶主公。”

    “领命!”

    ······

    又赶了半天路,季书下令大军停下休息。

    正当季书和众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一道急报送到了季书面前。

    “周泰送来的?”

    按时间算,他让周泰、徐盛收集消息、严加提防的命令还没传到寿春才是,这时候周泰会给自己发来什么消息?

    季书放下菜汤,把馒头塞进嘴里,腾出手接过信件连忙查看起来。

    '禀军师,寿春一切太平,只是石亭送来的一份情报让我有些不安。石亭附近的猎户发现最近山中猎物大减,无奈之下只好跑进深山打猎,却意外发现一支军队。猎户疑心是魏国奸细,便报给了石亭守军。守军统领认为这应该只是一支山贼,就报来寿春请兵清剿。我也是猎户出身,自小经常贩卖猎物皮肉,接触过不少官兵和山贼,我相信他们也不会认错。我已派人去搜查石亭山林,同时派人通知徐盛提防。究竟是对是错,还请军师定夺。'

    石亭?

    怎么会在我军后方?

    季书浑身冰冷,馒头掉到地上还浑然不觉。

第二十一章 刘备背盟() 
    楚军井然有序地缓缓前进。

    山坡上,几个人牵着马在眺望。

    孙策看着快马送来的急报驻足下来,他将东西递给周瑜、庞统相继查看,眉头紧锁道。

    “幼平和子渊糊涂了,且不说魏军如何瞒过我们的斥候绕到身后,曹操哪还有兵马可用?”

    秦国缠住了14万魏军,徐州战场上有10万魏军,宋县要塞驻扎了5万魏军,曹操手上最多还有1万人可用。

    然而实际上,曹操连这1万兵马也可以说没有,因为北方还有乌丸。不管曹操把和乌丸的关系搞得再怎么好,也不可能在北方毫不设防,那样的话简直就是在对这些游牧民族说“快来打劫我吧”!

    孙策估计北方至少驻扎了2万魏军,再加上几个月里曹操和刘备交战也损失了2万多人。为了填补这个缺口,曹操已经征用了不少壮丁,他还能从哪里挤出军队来?

    季书已经率军沿路返回,他没有过多的话,只是把周泰的急报原封不动地派人又交给了孙策。等庞统看完,周瑜又接过来反复看了一遍。他看得很认真,一番苦思之后,他才开口对孙策说道。

    “伯符,你忘了芜湖刘月绮了?”

    芜湖之战吗······

    “这么说,你和子渊一样,相信幼平的判断?”

    “可曹操哪来······”

    孙策略微沉默了一会儿,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你是说,刘备阴我们?”

    周瑜和庞统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眼神都肯定了孙策的说法。

    孙策的脸顿时绷紧,他一边回来踱步,一边说道。

    “卢植先生乃是当世大儒,国之栋梁也。公孙瓒、刘备皆师从卢植,是他最得意的门生。我虽没见过刘备,但诸侯讨董时倒听父亲盛赞过公孙瓒和刘备。”

    “刘备贤名传遍四海。如今我既没有恃强凌弱,也没有趁火打劫,而是待之以诚,共谋曹贼。若是为了消耗我军而出这种损招,这说明刘备也不过如此罢了。”

    “走,去小沛,我要当面问个清楚。”

    说罢,孙策就要上马出发,庞统连忙拦住了孙策。

    庞统随季书回到建业后,很快被引荐给孙策。一夜长谈之后,孙策也很是惊喜庞统的博学和敏锐的目光,次日便按楚国举贤考察的制度暂时任命庞统为军师将军,直接进入了楚国的高层。

    老实说,这让庞统很是惶恐,为此他不得不挤出一点读书的时间战战兢兢地处理公务。现在,他也回报着孙策的这份器重。

    “主公,此行不妥。若曹魏袭击我军后方,主公当即刻回军保住寿春。只要寿春稳固,不管是北进宋县,还是再来徐州与刘备会盟攻魏都可从容部署。”

    庞统的话很有道理,孙策同样知道寿春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把楚国最强的虎啸营留在寿春了。

    听到庞统的话,孙策停下来,转身说道。

    “士元,你说的很对。”

    “可幼平的猜测到底只是猜测,就算我相信幼平,但我军若以此为由放弃两国会盟直接撤军,难免会落人口实、被人耻笑。”

    “现在离小沛只剩半日路程了,我相信子渊能为我们多争取到一天的时间。下令大军加速前进!”

    庞统的方法在策略上确实是最为合适的,但正如孙策所言,他忽视了一般人的看法。如果一个判官只以猜测就定下对犯人的判决,哪怕这个猜测合理到让所有人都信服,也是难以执行的。

    庞统轻轻叹了一口气,点点头。

    但周瑜也提出了反对。

    “我不同意。”

    “为何?”

    孙策转身看向站在另一边的周瑜。

    还问为什么?周瑜给了孙策一个白眼。

    现在汉军给他们的情报是,魏国十万大军已经撤到了小沛以北五十里开外。

    可如果周泰发现魏军伏兵的情报是真,那汉军就欺骗了他们,故意隐瞒了魏军动向。既然可以在数量上使诈,那整条情报就值得怀疑了。

    魏军真的在小沛以北五十里开外吗?

    “战局生变,更应沉着应对。我们现在应该就地驻扎,广布斥候探明敌情。周泰既说派兵搜山,最迟半日,必会有后续的情报紧随而来。我们应该得到这份情报再做应对。”

    周瑜的回答淡然而坚定,他相信这才是眼下最稳妥的办法。

    这让孙策有了些犹豫,他沉思半响说道。

    “既然魏国把兵力调去偷袭我军后方,那徐州战场自然没多少兵力,原地驻守倒显得我们怕了曹操。下令各军严加警戒,继续前进吧。”

    “哼!刘备,我也算闻名已久了。子瑜回来说,徐州百姓更是把他当做恢复汉室的中兴之君。只是如今情形让我略有失望,我倒要亲眼看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骑上战马,孙策下令大军继续向着小沛前进。

    周瑜、庞统终究没能说服孙策,只得下令加强戒备,派出了大量斥候。

    不过仿佛印证了孙策的说法,接下来的路程风平浪静,许多可以埋伏的地方并未发现魏军的伏兵。

    转眼就过了六十里,穿过前面的山谷就能眺望到沛城了,周瑜和庞统都松下一口气。魏军如果在这么近的地方设下埋伏,只要他们顶住几波攻击等汉军赶到,那时魏军就陷入了被前后夹击的险境。夏侯惇已经不会这般不智。

    两边的山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景色秀美。

    小心起见,在大军开始进谷后周瑜还是安排斥候下马上山查看一番。

    就在楚军的三分之一进入山谷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斥候发现了敌人,而敌军眼看行迹败露,也提前发动了攻击。

    嗖!

    一支穿云箭划过天空,尖锐的声音让所有人都心头一惊。

    随着这道声音落下的是密集的箭矢。

    “敌袭!”

    许多士兵卒不及防死在箭矢之下,盾兵迅速举起盾牌开始掩护两侧。

    “不要慌!排好阵型,徐徐后撤!”

    甘宁一边用刀格挡流矢,一边大吼着指挥军队。

    “上将军,我带一支兵马杀上左侧的山去,冲乱敌军阵型,减轻兄弟们压力。你小心正面的战场。”

    黄忠在亲兵的掩护下一边张弓还击,一边靠近甘宁说道。

    甘宁知道黄忠使的是一把凤嘴刀,刀身过长不适合丛林作战,便把自己的配刀递给了黄忠,只说了句小心。

    黄忠也不废话,很快带人杀上山去。

    甘宁则躲在亲兵的掩护下,一边开始张弓还击,一边继续指挥撤退。身边的韩星想了会儿,也请命道。

    “大哥,要不我也带一支队伍杀上右侧的山去!”

    “不行,再分兵我们的队伍就太薄了。”

    甘宁话音刚落,山谷另一边尘土飞扬,传来一片轰隆声。

    是骑兵!

    甘宁眯起眼睛。

    “盾兵注意掩护长矛兵!列阵!”

    “是!”

    下完命令,甘宁又对韩星说道。

    “敌军的箭矢一停,山上的敌人肯定要杀下来,你带一队弩兵到右边找地方躲起来,他们一离开林子就给我弄死他们。”

    “是!”

    ······

    此时在谷外,孙策黑着脸站在高处眺望,越是这种时刻他反而越是冷静。

    “伯符,身后没有发现敌军包过来,但是目前不能排除还有更大的包围圈。”

    孙策点点头,这说明眼前的山谷就是敌人设下的包围圈,至少现在不是最坏的情况。看着缓缓退出来的队伍,孙策咬牙切齿道。

    “该死,这里怎会有魏军的伏兵?难道石亭那些真是一般山贼,是幼平想多了?还是说夏侯惇这个疯狗一边分兵去了寿春,一边还敢出动大军和我拼杀?”

    只要刘备现在马上从小沛出兵,定能在此和孙策歼灭魏军主力,魏国的徐州战场将彻底崩溃,甚至无力守卫兖州和青州。

    如果产生这么大的变故也势必影响司隶州战场,曹操必然要重新部署兵力、收缩防线。魏国很可能会丢失黄河以南的全部土地,换来的仅仅是楚国损失惨重,这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