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擎国-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载满了易燃的纵火物,所以只要能转向的都要赶紧避开这道火墙,而就算他们反映很快,船只自身的惯性也没那么容易让他们逃跑,所以十几艘距离着火点太近的船只毫无意外的因为来不及掉头而被引燃,最后船员们只能绝望的跳海逃生,好在他们本身的战术中就有纵火后跳水的路数,所以只是弃船罢了还不会有生命危险,真正危险的是纵火船上的火药殉爆噪制造的冲击波和飞溅的碎片,这里不得不多说一句,很多电影、电视剧中类似的情节里只要正义的一方跳水逃生,船只爆炸就不会伤及这些人。可是在现实当中,除非是汽油爆燃,否则几公斤的炸药能波及十米深的水下,在这个范围内人类是不能生还的。

    那些冲在最前面的纵火船也没能高兴太长时间,表面上他们不会再被卷入后边的烈火地狱,但是迎接他们的却是在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一条绝对无法逾越的死线!发着完火箭的武器操作手们,麻利的拆下还冒着热气的发射巢,从弹药手那边接过装满弹药的改进型六管迅雷铳,然后便是依次发射弹丸泼洒在冲在最前方的敌船,这种迅雷铳和明军用的不一样,不仅精度大为提高,就是射程和威力都有显著改善,在一百五十米上竟然被两条船的八个机枪阵地死死压制住,凡是冲过这条死线的纵火船无不是残肢与鲜血横流,就算有一两个没伤在要害的悍匪点燃了船只,却也没有能力再操纵小船追上这两条高速逃跑的战舰。这血腥、疯狂又无奈的一幕不仅是敌人看得目瞪口呆,就是两条船上的海军官兵都有些难以置信,敌舰追、追不上,打、都无法靠前,而就在这时定海号的舷侧主炮终于建功,一发榴弹不偏不倚的正好击中最早开炮的那条苍山船,本来75mm的口径,就算挨上几发也不至于沉没,但这是榴弹,是这个世界上还要很晚才能出现的天顶星科技,延时引信并不新鲜,里边装的压缩黑@火@药却相当致命。大家先是看见木屑横飞炮弹擦过桅杆一头扎进了船舱,这是很常见的景象,只要不是刚好打死船长或是砸断了桅杆,这船就还有战斗力。可是紧接着一声沉闷的爆炸传出,即便在一千多米外都能看见船板被掀开里边冒出滚滚的浓烟,几秒钟之后更为巨大的爆炸声传来,整个苍山船不大的船身像是被无形的大手给扯碎了一般断成了两截,这是船内的火药被引燃导致殉爆的结果。

    这声爆炸让战场上的双方都为之一滞,到现在为止这场海战终于有一点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东西了。虽然两艘船上的火炮并不多,靖海号的舷侧更是只有四门炮可以开火,一千多米也是这种75mm前装滑膛炮的极限,可这么逆天的一发干沉一艘船的威力还是让战争的两边都没想到,李修远这才想起自己和姜田搞得那场演习,很明显太子太师大人是放水了,不然自己的座舰早就被炸的连渣子都不剩。不过双方也没被这件事牵扯太多的经历,很快火箭巢的再次发射又一次震撼了交战双方,为了躲开那道火墙,一部分纵火船拥挤着紧急转弯,所以在海面上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碰撞和拥堵,就在他们努力的转向再次向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很快打光了迅雷铳的炮位再次捡起了火箭巢,这次采用标准的2+2配置模式,两枚纵火弹搭配两枚杀爆弹,又是一轮几十枚火箭飞跃而出,发射的浓烟呛得甲板上人们直咳嗽,可是当那些火箭落到还拥挤着的小船头上时,身处战场的人们无论立场如何都明白了一件事,纵火战术以后可以在东亚的海面上绝迹了……任谁在看到飞溅的弹片将那一片风帆撕成碎布条,空中爆裂的火球点燃一切能烧东西,临死前绝望的叫喊似乎是穿透了海洋直达每个人的内心之中,自此之后残余的那些小船不需要命令,他们只想逃离这两艘恐怖的战舰,跑得越远越好。

    没了纵火船,拦截舰队又没人能追上他们,看似是可以逃出去了,但是在一开始敌方就将十几艘缓慢的大船调往高松海峡,一方面他们不能胜任追击战,另一方满也是担心李修远跑得太快算是一种保险的方案,本来处于后方的海峡,现在就横在李修远的面前,当然海峡的入口处还有十几艘福船和广船所组成的堵截舰队。仗打到这个份上,李修远已经避无可避,虽然北边还有一条海峡,但是因为距离太远,很容易让敌人在濑户内海的其他狭窄处堵住,所以必须在对方无法反应过来前冲出去,那么就意味着真正的战斗马上就要到来。

    最先开火的还是作为前卫的靖海号,船头的火箭巢很准确的在三百米外逼退了一艘福船的靠近,自身的周围也不时的腾起水柱,这是敌船终于驶入了火炮射程的结果,好在姜田在设计主炮炮位时考虑到了射击角度问题,虽然火炮不多,但是开炮的灵活性却远胜这个时代的军舰,只是略微调整了一下角度,两侧的共八门主炮第次开火,这回他们的对手不仅距离近,而且都是福船、广船一类的大型目标,结果还没等定海号开炮,第一个战果就出来了,不远处一艘广船号称坚硬如铁的铁力木船板就被爆炸给撕开,落在甲板上的榴弹更是对水手造成了一定的杀伤,眼看着似乎是引燃了帆具敌船开始冒烟,这边还没看到进一步的战果,定海号也驶入了火线,对敌船一顿攒射痛打落水狗,只见几个水柱在敌舰周围腾起,但是紧接着又一发榴弹在甲板上爆炸,高耸的桅杆开始倾斜并逐渐塌落在海面上,此船就此丧失战斗力。

    ……

    “此役我舰队击沉敌大舰6艘,击伤大舰4艘,毙敌与击沉的小船无算,最后一艘敌船是在距我舰一百米左右时被两舰集火击沉,我方因敌人炮击船只轻微受损,死伤官兵28人……”汇报到这里李修远还是不自觉的停顿了一下,他在为自己那些老兄弟叹息。

    张韬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点点头:“你辛苦了,能在重围之中杀出包围,可见战场之上你还是沉着冷静的,并且发挥出了新船的全部性能,不枉姜大人推举你,至于死伤的官兵,朕必回给他们讨回个公道!”

    这位开国之君可是出了名的护短,等听到这句话李修远也不敢再提什么非分之想,只能跪在地上感激涕零的谢主隆恩。不过他的活还没完,这边汇报完情况就被要求马上返回天津卫,不仅要监督两舰的维修工作,还要负责对后续舰的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动员整个中国北方舰队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因此他被越级提拔委任了个东海剿匪总指挥的职务。

    等李修远捧着圣旨退出御书房之后,一直坐在旁边的姜田开口了:“我本想借北伐来完善军队后勤和动员体制,但是现在变成了海军先行了,可是我们的敌人是谁?”

    张韬瞥了一眼一直侍奉在旁边的儿子,知道这是姜田有意的明知故问,所以也就顺着他的话问道:“你认为这是谁干的?”

    “说实话,日本、荷兰、郑家,这三者都有动机,但是任何一家都不能凑出这么多的船,但是又没有证据他们跟这件事有关,尤其是他们杀出重围之后大胆的再次停靠长崎,而日本方面并没有加以阻拦,这可以看做是武力威慑的效果,也能解释成他们不知道这件事,关键是掌管长崎的大名是否和江户一条心?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谁干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们能得到什么!”姜田看似说了什么其实却什么都没说。

    张韬暗骂一声滑头:“既然如此,那么咱们就要好好的利用一下这个机会了,皇儿啊辛苦你一趟,去午门外守着我召集的各部部长,看见他们就说我龙颜大怒让他们都小心点!”

    ++++++++++

    说点题外话,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将这篇小说写得正经点,不要像某些作品那样形成代差的去欺负人,因为从客观的角度上说,动辄几十万的军队换装,近代化的作战体系,不是一个农业化国家所能承受的,所以有书友抱怨一直剧情平淡,我只能说谁让我更新那么慢,有时候为了铺垫剧情都要过很长时间呢。至于入V的问题,虽然本书早早的就变成了A级签约,但是因为我不做广告,也从不向书友所要任何支持,收藏量一直都凑不够一千,自然也不能上架了。不过对于那些喜欢看盗版的书友来说这不也很方便吗?

第一百七十节、战争倒计时() 
皇帝突然召见,不提各部的官员好一阵鸡飞狗跳,只说当他们赶到午门看见守候在此的太子之后,就知道今天的事情绝对不简单,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为当他们走进御书房刚刚落座之后,张皇帝自己的情报系统就发来了一份绝密情报,收复台湾的前明将领郑成功于年前在台湾病逝……

    姜田和张韬对视了一眼,看着这份情报真是别样的滋味在心头,如果说郑成功真的是正常病逝,那么此刻应该是全岛哀悼然后推举出一个新首领,没心思和咱在海上找麻烦,可是请报上说的很清楚,对于郑氏不敢侵扰大陆他手下的那些原海盗头子们多有怨言,去年又借着萨摩藩主动收缩的机会侵占了琉球,原本就和日本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这些海盗们,恐怕是容不下郑成功的所作所为了,因为历史的改变,姜田不知道此刻的国姓爷还是不是自己熟知的历史中,那个为了北伐而鞠躬尽瘁的悲情人物,倒是他老爹留下的那些海盗还是那个短视近利的角色,而且情报上说明,郑经已经继任为新一代的延平王,其后不顾大丧之期,有两支舰队秘密离港!

    现在事情的真相似乎是显而易见了,张韬有些遗憾的摇摇头,似乎是对自己这位没能见到革命胜利的战友感到可惜,日本国内肯定有一些势力参与了这次的行动,他们本想打劫这两艘中华的最新锐战舰,同时也是对来往于这条航线的所有商人敲个警钟,告诉他们谁才是海上的老大,郑家要重新控制对日贸易航线。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别说是进行打劫了,反倒是让自己伤筋动骨差点阴沟里翻船,假设李修远指挥的不是两艘船,而是姜田设想中的远洋舰队,那么他们就只能祈求自己运气能好到逆天才肯能逃脱死亡。

    至于那些被召集来的官员,听了事情的始末之后一个个都沉默不语,他们不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这帮家伙只要是一提到战争就是翻来覆去的那几句,在他们看来海上是不是盗贼出没又和自己没关系,反正中国一直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大不了咱们不出海不就行了嘛。可是这帮人也知道谁敢说出这句话就等于宣判了政治生命的死刑,所以都只好装聋作哑起来。

    姜田左右看了看,也知道指望这帮人能出点像样的主意是强人所难,所以也不再矫情什么官场的潜规则第一个说到:“前几日我向陛下进言的建立多级动员体制,看来还没有施行就要遇到挑战了,海战不比陆战,可能会旷日持久同时对后勤补给更为依赖,我建议马上启动海军改革工作,并于威海、胶州、济州岛、吴淞口等四处设立海军基地,初步形成对渤海、黄海的绝对控制,同时为长江以北的航线进行护航!”

    他刚说完果不其然就遭到了财政部部长的反对:“姜大人说的轻巧,威海、吴淞口本有前明的卫所,改为海军基地也未尝不可,但这胶州湾与济州岛都是荒僻之地,重新开设水寨耗费庞大,却又如何能解决如今之局?”

    “曹大人此言差矣。”姜田笑嘻嘻的看着曹陌说道:“曹大人只说练兵筑城花钱,却不提仅仅因为开海通商每年新增关税几何呀?据我所知仅仅是天津一地去年便上缴关税达伍拾万元!废漕改海一项节省出的官吏俸禄一年也有几十万元吧?曹大人可想过若是海上不靖,这些钱可就都没了!”

    本来还想罗列些理由的诸位大人们马上就闭口不言了,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国家的财政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海上,同时就算你有一万个引经据典的理由,也休想在经济上驳倒姜田,这个共识适用于各个领域,只要张韬最终认定某项事情可能会带来收益,那么任何人也甭想阻止皇帝陛下赚钱。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议议该如何发兵吧!”张韬见众人都不言语了,就站出来定下了基调:“国防部有什么建议?”

    蒋启国从原先的兵部尚书改为国防部长之后,其实国防上边的事情能管的不多,兵马钱粮没几样自己能做主的,好在他也是北伐出身早就习惯了自己这位上司的风格,既然已经定下来要打,那么就只能在怎么打上做文章,想到这里他反问了张韬一句:“微臣斗胆,请问陛下要打谁?打成什么样子?”

    这看似是无厘头的问话,其实恰恰证明了这家伙的老道,现在的敌人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