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擎国-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陛下要打谁?打成什么样子?”

    这看似是无厘头的问话,其实恰恰证明了这家伙的老道,现在的敌人明显有两个,一个是叫嚣着反攻大陆的台湾郑家,另一个是跟着打秋风的日本海盗,这里边可能还有荷兰人、葡萄牙人之类的提供武器援助。现实的情况是在地面上中华不惧怕任何一个敌人,就是这几家一起来挑战都行。可是在海上却没那么足的底气,这次虽然用两艘新船成功的打出了六比零的交换比,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下次人家还能忽视你的性能,再说整个海军也只有这两艘船。

    张韬作为一个老兵,当然也明白这话中的意思,所以只是略一沉吟便说道:“先由外交部发出抗议,问询日本当局对此有无合理解释,这一来一往也需要些时日,足够我们备战。关键是抗议要提交到日本天皇那里,别送到江户城去。”

    姜田听了这个方案噗嗤一乐,这是标准的外交手段,但就算是用来拖时间的外交照会,张韬都不忘了给日本人找麻烦,那个京都的天皇可倒是有权利给出什么样的解释?最后这皮球还是要踢到德川幕府去,只不过在法理上咱的做法没错,德川家就算是不高兴也没用。再说通过日本人之间自己扯皮,也能耗费不少时间,有利于我们查清究竟是谁在背后捅刀子。

    想到这里姜田问了一句:“不知各部有无一个统计数据,我们出海的船只遇上海盗的机会有多大,最近有无增加的趋势?”

    众人一听这个问题,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曹陌,因为他这个财政部暂时监管外经贸事宜,毕竟改革初期还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反正都是和钱打交道,所以除了海关之外,外贸数据最齐全的部门就是财政部了。

    曹老头不动声色的掏出手绢咳嗽了一声,看似胸有成竹其实是完全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这个……若说入关的船只与财货,我这边倒还是有记录的,可这遇到海盗并不会向海关说明的,应该是军方更清楚才对。”

    蒋启国暗骂一声老狐狸,就知道这帮文官没什么好东西,中华的海军本就不强,他们还哭着喊着要削减经费,现在遇到事情了却想将责任推过来:“国防部倒是接到过遭遇海盗的报告,不过咱们的海军本来就很少出海,又多是些老旧的小船,也开不了多远,除非有海盗明目张胆的在沿海活动,否则只要他们将船只劫持而走,我们这边就不可能获知。说起来前一阵朝廷要废漕改海,这才勉强拉出一些老弱维持着近海航线,就更没有机会远行了。”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数据就是有数据,没数据就是没有统计过罢了,怎么都能差点引发文武对峙,张韬除了内心极度不爽之外也没什么好办法:“贤弟这么问可是有何深意?”

    姜田点了点头:“若是近期海盗活动频繁,就证明台湾可能已经尘埃落定由主张反攻的人掌权了,如果没有过多的海盗袭击,那则证明这次的事件只是某些人对咱们的新船感兴趣,想通过实战来测试我方的海军改革,甚至是希望通过抢到一艘船来研究其战力如何。只是能调集这么多的船只,又再日本内海伏击我方,必然是与日本有所勾结,至少也是日本的一些势力和台湾串通,所以我们讨伐日本的法理依据是充分的,只是要考虑到在这次作战中如何处置台湾方面。”

    其他人都知道因为现在的漕运安全依赖航海,所以必须建设一支至少是能在近海保护运输线的海军,而且这军费开支也未必比以前维持运河要少多少,但是有几人能意识到海军的投入不仅是维护国家战略物资运输,还关系到以后去外边抢钱、抢粮、抢女人。可是蒋启国既然看见话题被推到了军事方面就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说到底若是能多有几艘新船,就算是龟缩在台湾郑逆有战船百艘又如何,只消二十艘新船,就可以将台湾日本一起灭了!”

    “二十艘!”曹陌瞪大了眼睛:“蒋大人真是好大的口气,你可知这一艘定海号就要多少银钱?”

    本来战舰的造价是保密的,尤其这还是试验舰的造价,不能和以后的量产型想比。但是海军研究院早就将拨款花的差不多了,姜田只能打报告要求追加经费造船,就这样曹陌算是才搞清楚这新锐战舰究竟价值几何。

    蒋启国对这个数字更清楚,以为曹陌只是看到了船只和武器的整体报价,并不知道一艘船要想形成战斗力需要更多的花费与训练。但是不趁这个时候要钱,他蒋启国都觉得自己对不起海军的弟兄们:“曹大人莫要惊慌,我且问你,是花钱养一支精兵合算,还是让郑逆学那倭寇直入长江威逼南京合算?”

    想当初倭寇为祸东南沿海的前车之鉴不远,虽然所谓的倭寇多是自己人假扮的,而且当地的地主们借着兵灾刮起地皮来更是狠上三分,但是毕竟这都是流寇窜犯,只要有一支精兵在路上堵截就能平息。郑家可不一样,人家打的是恢复前明的旗帜,扯得是的华夏正朔的虎皮,这要是让他在长江登陆,其政治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个责任也不是谁都能承担的,所以被抢白的曹陌很识趣的闭口不言了。

    见扩军备战的意见已经统一了,张韬适时的问道:“若是从现在便准备,多长十年能凑齐最低限度的讨伐舰队?”

    说起这个问题就是身为国防部长的蒋启国都没资格回话,只有一直在主张改革海军的姜田可以回答:“若是只将日本作为讨伐对象,在不考虑登陆作战的情况下,只需出威海卫舰队即可,准备时间不用超两个月。但是就算以讨伐日本倭寇为名出兵,可咱们真正的敌人还是台湾的舰队,这是一群在装备上不比咱们差,经验上更是远胜于我的海军,仅凭一两艘先进战舰是无法撼动他们在海上的优势的,只有步步为营为扎稳打为宜,这样一来除去动员战舰整训部队之外,还需要考虑紧急建造一批性能略胜对方,造价却相对低廉的战舰补充一线。”

    说来说去又说回了造船上,这回曹陌学聪明了,没再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至于造船的钱从哪来,他决定先看姜田怎么说,然后就只见姜田走到书房的一角,从一堆地图中抽出一副东亚海域图,指着图上的一些地方说道:“我国沿海诸地兵精粮足,我判断,郑逆大规模犯境的可能性不大,最多也就是小规模的登陆骚扰,但是因为其兵员多来自于闽浙,故而需提防有人串通逆贼,各地部队应随时保持临战状态。再选陆军中熟悉水性的兵士,在济州岛设立海军陆战队,加紧操练并防止郑逆抢夺该岛,海军舰船从吴淞口起至济州岛建立起定期巡航机制,一方面将海运路线保护起来,另一方面防止别有用心的船只渗透入黄海。若日本方面语焉不详或无法给出令陛下满意的答复,可适时的占领对马岛,一方面用来试探日本的态度,另一方面彻底控制住朝鲜与日本之间的航道,为我方今后北上扫清障碍!”

    姜田说的是慷慨激昂,底下这帮部长们却面面相觑,看这意思皇帝不仅是要解决倭寇与台湾,甚至还想彻底占领日本!当务之急不是要准备北伐吗?怎么反倒是将矛头对准了海上?那个对马岛的地理位置就算是个军事白痴都能看出很重要,获得这里再面对日本简直是进可攻退可守,按照这个规划,恐怕三年都不见得能完全打完这场仗,那北伐的事情该怎么办?

    不管这些跟不上张韬思维的官员们如何腹诽,反正这拖延时间解决海运安全的国策算是定了下来,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海军的战斗力,姜田只好将一些处于试验阶段的东西都拿出来,比如一艘全新设计的铁肋木壳船驱逐舰,这种船排水量只有六七百吨,在船头与船尾各安装一座可旋转200度的炮位,装一门刚刚试验成功的75毫米六角线膛炮,这种与历史上的维斯沃斯线膛炮设计类似的火炮,射程是现有滑膛炮的三倍,准确性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缺点是维护保养麻烦而且吨位过大,所以无法在野战陆军中推广。只有两门火炮的驱逐舰却加装了六个迅雷铳炮位与四个火箭巢,迅雷铳也换成了姜田设计的一种新型转膛炮,虽然叫做转膛炮,可是却不能和后世那种射速很快的机炮想比,其实这就是一款放大的左轮步枪,这是根据李修远的作战报告紧急修改的设计,虽然迅雷铳在近距离作战时威力很大,但是长时间的射击以及复装作业让射手的体能下降的很快,仅仅是一场接触作战就让炮位上的许多水兵累得站不起来。所以姜田改成这种装填八颗纸壳定装弹的左轮弹仓,无论是复装还是射击稳定性都有显著提高。最关键的是这种船只没有采用劳民伤财的钢铁龙骨,而是使用现有生产工艺中最廉价的铁肋木壳结构,不仅钢铁的消耗量大减,只要有图纸就连民间普通的船厂也能生产。

    冀王因为在华北拥有最大的私人船厂,所以这次就接到了十艘驱逐舰的生产订单,也正是因为这个油水充足的合同,让本来不满国家政策转移的冀王闭上了嘴,至于订单上要求三个月内要见到第一艘船下水的硬性指标,冀王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钱给的充足,自己网罗来的那些工匠们自然会卖命的干活。其实他也很想看看姜田所谓的战争动员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剩下的事情就简单许多了,拿着皇帝的手谕姜田调集了皇庄里所有的物资储备,冬储的苹果、梨、山楂等水果被征集起来制作罐头,多余的粮食被做成了一块块让士兵们深恶痛绝的压缩饼干,各种计划中的战地口粮被成批的生产出来,武器制造也从陆军为主的换装计划更改成了海军为主,紧接着一支轻骑兵进驻济州岛,在海军陆战队成军前暂时负责该岛的防御,同时也开始尝试在岛上驯养军马。

    与军事准备的热火朝天不同,在外交领域不仅节奏明显慢了很多,而且一场看不见的情报战也在悄然上演。

第一百七十一节、职业化军队() 
中华这边各路密探出动深入日本与台湾,希望能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情报,而对方也在这么干。别忘了至少名义上台湾的小朝廷还是有一支密谍部队的,更别提只要大陆这边没有断绝贸易往来,很多间谍都能以商人的身份轻易的登陆。这种时候很容易发生一些谍战故事里的内容,各种侦查与反侦察是此起彼伏,只是由于张韬不管怎么说也是受过二十世纪军士训练的人,在培养间谍的手段上必然比那些海盗出身的人高上一筹。

    台湾与日本的间谍或者说是商人其实最关心的不是军事设施,那种地方轻易是不能靠近的。他们更想通过朝廷对海外贸易的态度来断定战争的可能性。因为按照以前的习惯来说,一旦中原朝廷认定某个政权为不受欢迎的人之后,必然要举起贸易制裁的大旗来拒绝经贸往来。因为从古至今中国出口的商品都属于高附加值的不可替代商品,所以这招一直都很好使。但是让他们奇怪的是,至今为止天津港的海关一直没有拒绝哪家的商人上岸,或者说只要你缴纳足额的关税,没有运输违禁商品,那么不管是谁都能来此贸易。

    就在人们猜测这个新建立的中原朝廷,同前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对海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之时,一个并不新鲜的新鲜事首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城各大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要捧着一张纸看半天,然后今天的评书完结之后可能还会和大家聊一聊纸上的文章,这张纸就是后来称为报纸的东西。说它不新鲜是因为很早就有邸报的存在了,只是那种报纸更像是中央内部动态,除了达官显贵之外很少能流落到民间。而说它新鲜则是因为这份名为《中华时报》的报纸乃是第一份面向普通民众发行的报纸,并且考虑到大多数人并不识字,首批的发行方式竟然是以内部赠送的形式分发给了京城各大茶馆戏楼。可是别看他面向群众,但其内容从它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绝对是一份代表政府的官方报纸,所以其登载的时事新闻,也肯定都是官方希望大家了解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份报纸的出现,就是为了给东征日本与台湾进行造势,必然对他们攻击外交船队的行为大加批判,可是等看到这份报纸之后,上边竟然只是对这件事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我方使节船队遭遇日本、台湾联合海盗的袭击,对此我国已派遣使者出使日本表示严重谴责,如日方无法给予我满意的答复,我国将保留进一步维护海路安全的行动。”

    这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对这种外交辞令一头雾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聪明人绝对没有这种疑问,熟悉官场潜规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