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之霸道大当家-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这大冷天的,他张攀有什么事来访?好!我马上就去。”杨文礼被打断实验,不由爆粗口道。扬文礼是典型的理工宅男,他是没时间也没兴趣去搞外联,就连别人来找他,都有点不耐烦。

    张攀的家人冒着严寒自江南远来辽东,将朝庭要将他撤职查办这个极坏的消息告诉了他,他当即就坐不住了,第一时间就来找杨文礼求救了。

    张攀是常客了,又天气太冷,统领府卫兵,请他到堂屋就坐,等着杨文礼的到来,可他哪还坐得住啊!他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团团打转走来走去。

    当杨文礼跨进大门,张攀就一脸焦急的上前相求道:“杨大统领,这次我张攀麻烦了,去年兵部来函要我查找你们黑甲军的事情,如今暴露了,皇上已下旨有司,要对我撤职查办,杨大统领,你说我该怎么办?”

    杨文礼轻松一笑,宽慰道:“张将军,别急,事情既已发生,又是崇祯亲自下旨,那就没有转寰的余地了,恕我直言,如你束手就擒,结局肯定会非常悲惨……”

    杨文礼话未说完,就被焦急的张攀打断话头道:“就是这样呀!所以我才来找你想法,还望施以援手,我张攀感激不尽!”

    杨文礼说的就是废话,要是简单,张攀还会大冷天的来找他?当然,张攀也是故作姿态,都到了如今这步田地了,他还摆他那旅顺副将的名头,实际他也只有三条路可走,如果没有黑甲军,他甚至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乖乖受擒,一条就是投靠建奴当汉奸。

    说实话,在毛文龙未死之前,除了孙得功这个鳖孙,还鲜有自动投诚鞑子的汉奸,所以张攀下不了这个决心。

    如今有了黑甲军,就有第三条路可走,虽然黑甲军实力尚弱,都不够一万大军,暂时还是个草头班子。

    但黑甲军也有其优势,那就是装备精良,战力彪悍,你看他占据长生岛,鞑子愣是不敢攻岛,只是派兵监视,简直丢了女真人无敌天下的威名。

    “张将军,恕扬某直言,你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就是投靠建奴当汉奸,从此与明军为敌,同时也是与我黑甲军为敌,如果你尚在旅顺或辽南,我定会派大军歼灭你部。

    第二条嘛!可能张将军一时还无法接受,那就是投靠我黑甲军。

    我黑甲军是一支独立于明军与建奴之外的势力,虽然实力尚弱,但自保却绰绰有余,自可保张将军无忧,杨某肺腑之言,请张将军自夺。”

    杨文礼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道出了两个选择,实际上只有一个选择,因为只要张攀敢投靠建奴,那他绝对会第一时间消灭他,免得日后有更多的汉奸出现,同时也是树立一个榜样,使后来者要三思而后行了,投靠鞑子,也是会丢命的。

    “杨大统领,这……这……?滋事体大,请容我回去与属下商量一下再说。”

    张攀一时拉不下脸,主要是以前他都是与杨文礼平级相待,如今却要他屈为下属,他一时难以转弯,就假意要回去与部众商议推托了。

    “张将军尽管请便,我黑甲军随时欢迎张将军的到来。”杨文礼淡然一笑回道。杨文礼自从巴颜族长背叛后,他对收编与投诚的军队,又有了新的想法,那些首鼠两端的军队,他还不敢要呢!

    张攀说要回去与属下商议,还真是借口,到了明未,兵为将有,真正有战斗力,且职业化的军队,一般都是主将的家丁,一支部队战力强弱,就看主将有多少家丁,其余的士兵和叫花子没什么两样,吃都吃不饱,不可能训练,哪来的战斗力?

    张攀走了,走得很落魄,他如今没了大明的庇护,是不可能独自在辽东生存的,光一条军饷粮草,他就解决不了。

    另外还要抵抗东江镇明军和登莱水师的攻击,后面又是强横的鞑子,他只有三千部众,怎能抵抗?

    其实张攀他今天来,是想与黑甲军结成同盟,怎奈他实力太弱,又惹上了一身麻烦,杨文礼自然不可能同意了。

    “老爷,这张攀怕是想多了,奴才估计他是想与我黑甲军结盟,共抗明军!”

    在杨文礼身边侍立的杨礼人看着张攀离去的背影对他说道。

    “呵呵!是有点天真,他还不值这个价。”杨文礼也呵呵一笑嘲讽道。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张攀当大哥久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低头的,不用多久,他或将与明军一战,或缚手就擒,到时他自会知道深浅了。

    张攀的到访,没有影响杨文礼,他依然按步就班的做着实验。

    撞针实验是一回事,在炮管里的撞针不可能固定铸造,因为那样,他就无法给撞针淬火掺杂了。

    所以他得给迫击炮管底部开口车丝,用螺杆装撞针扭进去,这样一来,撞针还可以更换,能提高迫击炮的使用寿命。

    实际上他这样一改,又吸收了鬼子98式掷弹筒的优点,即可以调整撞针的上下来调整迫击炮的射程。

    大家想象一下,撞针击发底火引燃发射药发射,在炮管中部和底部,由于空间的不同,射程自然也不一样。

    一般的迫击炮是没有这个功能的,是小鬼子的独创,一般的迫击炮是靠调整仰角来调节射程,实际上弊病很大,一是浪费时间,二是难以测准。

    而杨文礼学习小鬼子的这种可调节螺杆式撞针,根据试射数据,可在调整螺母上标定数值,调到几百就是几百米射程,非常简单精准,适合文盲炮兵使用。

    这样一改,也多了许多麻烦,杨文礼又得铸造螺杆和车丝,两样都很费时。

    先铸炮管,以炮管底部的尺寸,再铸螺杆。

    炮管是受力很大的部件,不再是简单的铸造,得上大型热挤压台。

    热挤压台规模宏大,呈十字形交叉的四根力臂,每根长达三米,每根力臂安排三个人,一共用了十二个人,有了杠杆作用,这个挤压力已经非常巨大,有几十上百吨的力。

    ……未完待续

第180章 制度() 
首先熔铁为钢,杨文礼安排了八个奴兵抬铁水包,倒入模具,待铁水由液态转固态的当口,就大声命令:“转盘”

    在挤压台上的十二个奴兵,喊着号子,一起用力,推着杠杆,像推磨一样打着转。

    开始很轻松,当螺杆顶端的凸模,盖到红热的炮管上,立刻受阻,众人齐声发力“一二……三,一二……三……”

    只见凸模一点一点的陷入,在巨大的力量作用下,热挤压台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直至众人再也推不动了,杨文礼才出声道:“回盘”

    一阵清脆的金属声中,凸模抬起,露出了炮管乌黑的颜色,以及因为不够精密被巨力挤出的毛边,那是热钢受巨力挤压,像稀泥一样的从凸模与炮管模具的缝隙中冒出。

    “取内模”螺杆一直回到顶,杨文礼又大声下令道。

    由于要承受巨大挤压力,内模是实心的,60迫击炮管长有80厘米,内模须更长,有一米长,又是60毫米直径的圆钢柱,有好几百斤,杨文礼安排了四个人取模。

    “一二……三,一二……三……”

    由于热涨冷缩的原因,炮管收缩卡紧了内模,几人还是用杠杆原理撬,一点一点的将内模取出。

    待内模取出,杨文礼命早已准备的奴兵道:“倒水”

    此水非普通水,而是前段时间实验出来的最佳白膏泥稀土溶液,既能加速炮管内壁冷却速度,使炮管更紧致,又是对炮管内壁掺杂,形成一层耐热抗氧化合金层。

    “可以了,炮管冷却要一段时间,大家收拾一下,接着铸螺杆、撞针、底座。”杨文礼又作出下一步的安排道。

    铸造非常炎热,众人都光着膀子也汗水直淌,每人先不管三七二十一,灌它两斤水再说,这一点,连杨文礼和王汝成两个指手划脚的也不例外。

    “大统领,这种热挤压工艺,确实有奇效,比铁匠用锤子敲,钢质要致密多了,还有你说的炮身自紧工艺,炮膛掺杂,都不简单,远不是当今的工匠所能想象。”在闲遐的当口,王汝成感慨道。

    “原理说出来很简单,难就难在科研人员,能不能想到,没有前人的经验,按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最快的欧州,也至少要几百年,才能铸出这种简便的迫击炮。

    汝成啊!科技是永无止境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开动大脑,去研究最新科技,还要培养后备科研人才,这是一项最伟大的事业,值得我们奋斗终生,这比学孔老夫子的子曰云要有益得多。”

    杨文礼讲着讲着偏题了,又对孔老夫子进行了无情的批叛。

    王汝成早就习惯了杨文礼的性格,他现在都懒得反驳,听着就是了。

    铸造螺杆和撞针,第一是量少,两者体积都不大,第二,两者都只用小型的机械式挤压机挤压,所以不久之后,两者就都铸成了。

    “汝成,接下来就是打磨攻丝,这些事,你都做过,你去指挥他们怎么做,我在一边把控。

    我们今后的科研任务会越来越多,你要慢慢学会掌控全局,我必须抽时间出来研发别的武器装备。”杨文礼想慢慢培养王汝成的全局能力,像是后世的总工程师和软件架构师一样,他好切底的解放自己。

    “嗳!大统领你放心,这些简单的事情,我都能胜任。”王汝成拍着脑脯保证道。

    繁忙而枯燥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已经成为了杨文礼的日常。

    在工场里铸造车间做事,很热,一天不知道要出几身汗,又加上车间炎热且有大水池,无需烧水,大家脱光衣服就在水池边淋水洗澡。

    只有王汝成不敢和大家一起混洗,倒不是他是女人什么的,而是他比较瘦弱,和杨文礼这样高大健壮的男人在一起洗,比较自卑。

    制硝酸甘油需要大量油脂,长生岛又无胰子可买,杨文礼干脆用制玻璃用的少量纯碱,制得火碱,和油脂反应再加入硫磺,制得硫磺香皂,这样洗澡就能洗干净了,

    他拿了几块肥皂回家,还得到了小燕儿的几个香吻,这倒是意外之喜。

    由于纯碱不多,目前还只有高级军官有分配,工场里是例外,做事的奴兵和辽民平民都能享受这项优待,这也变相的使工人们更注重个人卫生,就连女工也不例外。

    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工场里除杨文礼的奴兵和王汝成的几个汉奸助手之外,只有平民,没有奴隶。

    究其原因是,在工场里干活有薪水,平民优先,二是工场里有炸药制作坊,非常危险,也要防止那些鞑子奴隶怀恨报服,所以工场里禁止奴隶进入。

    自从攻克了金复二州和永宁之后,如今长生岛上的平民也有几千人了,这其中包括已嫁作人妇的汉人婢女,她们可以在炸药作坊工作,那些辽民平民就到铸造车间之类的干一些重体力活。

    竟然已经把他们收作领民,那杨文礼就有义务给他们找生存之计,这些在工场里干活的平民,已经是纯粹的工人,他们没有田土,需要用做工所得养活自己和家人。

    他们和那几十户随黑甲军来辽东的船东家庭不一样,船东们有田地,这是杨文礼对他们的功绩,作出的奖励,以后的平民,很难有田土,除非对黑甲军有卓越的贡献。

    这是杨文礼规定只有士兵拥有田土的政策造成的,那这些平民怎么办?他们只有转化为工人,商人,手工艺者,小贩什么的。

    这对杨文礼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任务,为此他和后勤部几位主官开过几次临时会议,相议对策。

    杨文礼有一个总前提,那就是不管是什么人,他都要保证他治下的人能吃饱,这在明末乱世,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和后世要求人民全民奔小康的目标差不多一样难。

    他这个总前提有什么意义呢?那就是不管哪个人干没干活,他都可以到后勤部赊欠粮食,如果后勤部长期不给他安排工作,那他可以一直赊欠下去,比如某些丧失劳动力的人,那他等于是领救济粮。

    杨文礼把任务丢给后勤部就不管了,要后勤部几位主官想办法解决。

    从这里起,杨文礼治下与其他政权就有显著的区别,比如明朝就是只问人民收税,而不管人民生死,所以明末才出现了吃人的悲惨现象。

    ……未完待续

第181章 制度续() 
杨文礼是重生者,他见过了好几种社会制度,他发现一个规律,一个国家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那是乌托邦式的设想,在现实社会中是没有的,为什么?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因其所处地位的不同,就自然造成了不平等现象,比如下级和上级。

    一个国家的制度要想优秀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