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萧摩诃和萧世廉甚至包括吴明彻在内,都是站在吕梁得而复失的角度来考虑,这么看南陈气势汹汹的渡过淮水北上,结果最后在北周大军面前灰溜溜的撤退,确实算不上胜利。

    但是反过来,如果站在北朝的角度来看,吕梁之战的前两个阶段,北齐以及后来的北周损兵折将,甚至还一度丢掉了吕梁之地,最后不得不调动刚刚征讨完北齐的军队,甚至还有尚未来得及整编的北齐降军,以举国之力方才逼迫南陈撤退,这无论是两次惨败,还是劳师远征,对于北朝来说,都是吃了亏。

    北朝吃了亏,反过来自然也可以说是南陈占了便宜。

    “如果我们现在及时撤退的话,”李荩忱看着萧氏父子的脸色有所变化,紧接着说道,“北周蛮夷如此兴师动众却扑了一个空,最后只是得到了本来就应该归他们的吕梁之地,并且还没有达到绞杀我主力大军的目的,自然是得不偿失。”

    顿了一下,李荩忱扬声说道:“如果我们现在及时抽身而出,这吕梁之战就算不是我们胜利,也完全可以算得上平手,但是如果现在我们还在这里等着,就是在等死,一旦吕梁之战失败,将军想必也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萧世廉皱了皱眉,看向自家父亲。有什么样的后果,别说萧摩诃,他的心里面也很清楚,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南陈来说,若是真的在吕梁大败,那么恐怕国祚都要摇摇欲坠了。

    这一战,南陈赢不了,却也输不起。

    平手或许还真是最好的结局了。

    萧摩诃沉沉叹息一声:“某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可惜现在吴老将军还是有所牵挂啊,毕竟拿下吕梁之地是老将军多年来的心血,若是如此弃之不顾,老将军心里面过不去······”

    李荩忱下定决心,转过身面向萧摩诃一拱手:“将军,蛮夷哨骑从北面而来,说明他们的援兵也已经不远了。这些哨骑一触即走,在晚辈看来,应该不是因为他们人少,而是他们急于探查清楚这一带的我军军力布置以及地形地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织出来天罗地网,将我们彻底的困死在这里!”

    萧摩诃脸色阴沉的能够滴出水来,显然经过李荩忱这么一分析,他愈发知道自己或者说整个南陈大军面临的危险了。而萧世廉更是忍不住向前一步:“阿爹,事不宜迟,现在······”

    一扬手,萧摩诃点了点头:“某明白这个道理,某现在就去面见吴老将军。”

    话音未落,萧摩诃一把抓起桌案上的头盔和佩剑就向外面走去,等走到营帐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什么,转过头看向萧世廉和李荩忱:“你们两个也跟着过来!”

    李荩忱和萧世廉怔了一下,连忙点头。

    等着萧摩诃率先出去,萧世廉微微侧头看向李荩忱,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神色,迟疑片刻,萧世廉一边伸手掀开帘幕,一边沉声说道:“李兄弟,你说阿爹为什么会坚持带着我们两个过去?”

    李荩忱轻笑一声;“恐怕萧将军自己心里面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吧,更何况有些话让我们这两个小辈来说的话,或许要比他自己说出来来的要好一些······毕竟到了萧将军所在的这个位置上,有些话不是想说就能说出来的。”

    萧世廉沉默良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句实话,某原本以为打仗就是双方比拼计谋,在战场上拼命厮杀、热血快意,谁曾想到到了现在才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开手打啊,上上下下,一个人犹豫就有千千百百的人犹豫,相互掣肘之下,退也好、进也罢,竟然还能纠结这么久,这仗打的太窝囊了。”

    李荩忱怔了一下,忍不住苦笑一声:“萧兄,慎言啊。”

    萧世廉重重的哼了哼,没有多说。而李荩忱摇了摇头,萧世廉的意思李荩忱很明白,沙场冲杀,快意恩仇,最是舒爽。但是实际情况往往都不是如此,南陈军队陷入僵局,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萧摩诃和吴明彻看不清楚眼前的情况,而是因为吴明彻心中还有所牵挂。

    吴明彻的心思李荩忱也能理解,对于这样一个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来说,当然希望自己最后一战能够取得胜利,从而光荣的解甲归田,然而现在局势愈发恶劣,让吴明彻虽然隐约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取得胜利,但是还抱有一线希望。

    因此萧摩诃站出来劝说吴明彻,实际上就是在反对吴明彻,而对于萧摩诃本身来说,其根基太单薄,想要以后在吴明彻离开之后站稳脚跟,就必须利用吴明彻留下来的班底,因此在这个时候得罪吴明彻当然一点儿都不合适。正是因为萧摩诃也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去进一步劝说,甚至到李荩忱分明将这个之前所有人都意识到、但是没有人愿意相信的道理毫不留情点破之后,萧摩诃还是有所迟疑。

    这也是为什么他坚决要带着李荩忱和萧世廉,正如李荩忱所说,有些话不适合另怀心思的萧摩诃对吴明彻说出来。

第六十三章 介绍() 
南陈大军在吕梁之地到底是战还是退,这里面牵扯到的不仅仅是现在愈发严峻的敌我势态,还有很难忽略的每一个人的考虑,尤其是吴明彻这个南陈主帅和萧摩诃这个未来主帅、现在的前锋大将的考虑,毕竟只有他们两个的决定还会真正左右南陈大军的去留。

    正是因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事关重大,所以萧摩诃才不敢乱说,他宁肯相信吴明彻在最后依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是李荩忱清楚,在历史上正是因为吴明彻没有太大意义的坚持,才导致南陈在吕梁之战的惨败,所以李荩忱既然已经决心进入到这吕梁大战混乱的旋涡之中,就要全力以赴将这风潮平息下来,将这南陈最后的一支大军安安全全的带回去。

    乱世之中,有兵就是草头王,尤其是对于偏安江南的南陈来说,想要坚持下去,这一支大军是必不可少的。

    李荩忱看着营帐外面已经只剩下漫天晚霞的天空,沉声说道:“萧兄,此去见吴老将军,你我任重。”

    低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的萧世廉猛地“呀”了一声,缓缓仰起头迎着李荩忱看过来的目光,郑重颔首。

    ——————————

    南陈主营实际上就在萧摩诃营寨的西南侧,比邻吕梁水,背靠一座低矮的山丘,进可攻、退可守,绝对算得上一个兼顾进攻和防御的上佳之地。

    同时主营寨又和东北侧的萧摩诃前锋骑兵营寨互为掎角之势,又能庇护山丘另一侧的辎重营寨,使得南陈军队在吕梁这并不大的地方上布置下一个三角形阵势,三个角上的军队可以相互支援、又自然而然成包围之态势,使得敌人不敢全力进攻,以防被进攻侧路,其安排之巧妙,令人叹服。

    吴明彻作为征战沙场一生的老将军,展现出来的军事素养和排兵布阵的能力还是没得说的,如此刁钻的营寨安排方式足够让每一个前来进攻的人头疼不已,也难怪之前北齐和北周都在这前面吃了不小的亏。吴明彻一直觉得吕梁之战还有转机,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营寨布置之巧妙,给他很大的信心。

    不过因为王轨包抄后路的原因,所以辎重营寨之中的大部分粮草和车马都提前撤退向淮南,吴明彻就算是觉得还有支撑下去的机会,也没有愚昧到将自己最薄弱的辎重营寨暴露在王轨刀枪前的意思。

    “现在大营还有五天的粮草,而前锋营寨之中多一些,尚且可以支撑十天,另外战马的草料也足以坚持七八天。”萧摩诃一扬手中的马鞭,指着远处空荡荡的辎重营寨说道,“因此一时半会儿没有辎重粮草也无妨。”

    李荩忱眉毛一挑:“话虽如此,但是恐怕五天之后这吕梁之地双方的攻守军队对比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吧。”

    萧摩诃苦笑着点了点头。吴明彻实际上想等一等也就是等这五天,五天之后如果战事还没有转机,那么他不撤退也得撤退了。可是正如李荩忱所说,现在北周还会让他们在这里稳坐钓鱼台坐上五天么?

    说句不好听的,之前一败涂地的宇文忻实际上只是个来探路的,而王轨也就算得上是前锋,谁知道五天之后率领大军赶到的是谁,北周名将云集,韦孝宽、尉迟迥还有随国公杨坚,又有几个是好招惹的,到时候南陈军队就不是镶嵌在淮北的一颗钉子,而是北周军队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了。

    晚风吹拂着萧摩诃的衣襟,在如此诡谲而艰难的局势面前,这个从十三岁开始就追随陈霸先征战天下的大将也沉不住气了,当下里只能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走吧,我们走一步是一步,总比在营寨里面等死来得好!”

    跟在他身后的李荩忱和萧世廉都是神情一凛,急忙催动战马跟上萧摩诃的身影,后面护卫的亲卫也是急忙跟上。十多名骑兵在原野上掀动滚滚烟尘。

    因为武毅将军的旗号打在前面,所以守卫营寨的士卒并未多加盘问,看见是萧摩诃亲自带队,急忙打开营寨。萧摩诃也没有犹豫,策马直冲向吴明彻的大帐。

    看着萧摩诃飞快下马的矫健身影,李荩忱紧皱的眉头也随之舒展了不少。萧摩诃走出营寨,显然非但没有动摇,反倒是将劝说吴明彻的想法坚定了几分,否则也不会这么匆忙。

    不过萧摩诃快,李荩忱却快不起来,说句实话这还是他前世今生第一次策马奔驰,前世曾经去草原旅游的时候骑过马,但是也只是骑着马溜溜圈罢了,要说真的打马飞奔,李荩忱可没做过,而且这上马、下马更是极大的挑战。

    当然不会骑马对于南朝人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羞耻的事情,传闻就连当年一手调教出来七千白袍的陈庆之,在三十岁之前都不会骑马。北人善骑,南人善舟,这句话不无道理。

    所以看着李荩忱笨拙的从马背上下来,后面护卫的亲卫们倒也没有笑,而萧世廉还很热心的给李荩忱演示了一遍正确的上下马姿势——将门萧家是掌骑出身,对于其子弟和亲卫来说,当然都有娴熟的马上功夫。

    等到李荩忱费劲下马,萧摩诃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主帐之中。而萧世廉伸手扯了扯他的袖子,李荩忱深深吸了一口气,径直和萧世廉并肩走入主帐中。

    天色已晚,主帐中只有几根蜡烛摇晃着散发出淡淡的光芒,而就在这暗淡的光芒中,萧摩诃肃然伫立,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方才开口说道:“这是跟随末将前来的两个小辈,一个是家中犬子,添为军中幢将,还有一个是府上客人,受邀于军中。”

    萧世廉怔了一下,自家爹爹在军中一般都是以将领上下级关系称呼自己,只有两个人单独或者区区几名心腹在场的时候才会以父子关系称呼,今天这是怎么了?

    而李荩忱则翻了翻白眼,说好听一些是府上客人,说实在一些实际上就是指幕僚。萧摩诃还真是很干脆的给自己安了这么一个身份。不过不得不说这个身份正是现在的李荩忱想要的,既然萧摩诃已经说出来了,那以后只要李荩忱不反对,肯定也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第六十四章 力争() 
“哦?”黑暗中一道光芒晃动了一下,旋即一道身影走出来。这个时候李荩忱和萧世廉方才意识到那一道光芒是有人举着蜡烛,“元胤(作者按:萧摩诃表字)啊,你素来不喜带着小辈出面,更不要说带府上客人了,今天这是怎么了?”

    一个须发尽白、微微躬身的老人出现在李荩忱的视野之中。即使是在营帐之中,吴明彻依旧全身披甲,和萧摩诃如出一辙。只是因为老将军背上生疮,虽然还没有严重到致命的地步,但是也已经让他难以像萧摩诃那样挺直脊梁。

    背疮的疼痛虽然对于一个常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来说,尚且算不得多大的威胁,但是也依旧让吴明彻的脸上时不时流露出痛苦的神色。毕竟吴明彻不是十几岁、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了,到了他这个年纪,一点儿病痛都有可能牵扯全身。

    李荩忱默不作声的将这个在历史上争议远远要超过继任者萧摩诃的老将军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看着这个微微佝偻,却还在咬着牙想要尽量扬起头的老人,李荩忱突兀中想起了李成,那个一袭一如五十年前的白衣、手持长枪站在山路上的李成,那个奄奄一息却还在努力想要叮嘱他的李成。

    他们都在和命运抗争。

    残酷却又真实的抗争。

    “关于当前之战局,确实需要征询老将军的想法。”萧摩诃当下里一拱手,“而带着这两个小辈来,是因为他们两人亲眼目睹北周蛮夷军队之调动,相比于末将,说的话反倒是更有可信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