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5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荩忱抱着自己的闺女,看着宁远也跟着把竹子丢进去。

    旁边挺着肚子的乐昌正在和尉迟炽繁低声交谈,而张丽华伸手把一块块竹片递给宁远。现在张丽华的身份也算是得到了后宫的默认,毕竟后宫之中也听到了风声,现在和北周的谈判之中就提到了要和杨坚联姻,而联姻对象正是李荩忱本身。

    杨坚也算是一代枭雄了,而且他把女儿嫁给李荩忱,摆明了就是要通过女儿争宠来影响李荩忱的决策的,这对于后宫自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一时间乐昌等人也做好了打“阻击战”的准备。

    至于张丽华,她敏感的身份毕竟摆在这里,再加上“胭脂井”的名声早就已经人尽皆知,所以张丽华有可能最终获得一个名分,但事实根本没有什么威胁的。

    除此之外······乐昌瞥了一眼李荩忱。

    这家伙昨天好像还和另一个女官,也就是曾经陈叔宝另外一个受宠的妃子,在李荩忱吞并南陈上起到了内外勾连、传递消息作用的孔嫔——当然也是胭脂井之笑谈的另外一个女主角搂搂抱抱。

    对此乐昌自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可能要求一个每天把天下都装在心里的人还能够做到和柳下惠一样洁身自好、坐怀不乱,更何况诸如张丽华、孔嫔这样的美人,恐怕是个正常的男人就会食指大动,更何况自家夫君相比于历代帝王,这后宫的规模本来就可以说少之又少了。

    现在乐昌要做的自然就是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抵抗外来的威胁。当然了她本身就有足够高贵的身份和威望,这后宫之中多数都是前陈旧人,对于这位前朝宫中出了名的好心肠的公主殿下自然也都是言听计从,所以乐昌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要说真正心思不稳的,应该还是尉迟炽繁。

    毕竟现在李荩忱和她的父兄是敌非友,说不定哪一天就可能会置之生死,所以她脸上的笑容多少都有些勉强,更不要说杨坚的女儿来了之后,自己肯定是首当其冲。

    这时间若是能过得慢一些该有多好······

    乐昌微笑着说道:“新年宫中添置的新首饰,妹妹看过了么?”

    “看过了······”尉迟炽繁急忙说道。

    “可有心仪之物?”

    “妾身记得有个簪子不错,碧玉的那个。”

    “好,那便给妹妹了。”

    “你们两个在悄悄说什么?”李荩忱把女儿交给旁边的张丽华,挤过来笑道,“鬼鬼祟祟的是不是说谁的坏话呢?”

    乐昌微笑着说道:“并没有,夫君怎么疑神疑鬼的。”

    李荩忱哼了一声,一副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你们应该是在担心杨坚的女儿吧?”

    乐昌和尉迟炽繁一下子被说中心事,相视无言,而李荩忱忍不住笑道:“其实你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担心,应该是谈不成了,更何况就算是谈成了,朕难道会接受杨坚的女儿么?”

    “这······”乐昌和尉迟炽繁都有些诧异,不过旋即她们都明白过来。

    杨坚现在不管怎么说都只是一个臣,而李荩忱则是大汉的君主,双方的身份是不对等的,若是李荩忱纳了杨坚的女儿,那么岂不是等于李荩忱把自己摆在了和杨坚同等的位置上么?就算是之前汉代对匈奴的和亲,也是至少把公主嫁出去。

    而如果李荩忱真的想要娶杨坚的女儿的话,那么只能是把杨坚变成自己的臣子这一种可能。

    杨坚提出来这个建议,更有可能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罢了,这其中的关节他不可能想不明白的。

    至于谈判本身的可行性,既然现在朝廷已经把杨坚作为首要的目标,那么现在谈判也不过是为了稳住杨坚罢了。就在几个时辰之前,太尉府刚刚把明年前半年之内的目标呈递上来。

    大汉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但是不代表就直接马放南山,明年开春春耕之后,宇文宪和杨坚之间很有可能爆发大战,而趁此机会大汉要把南阳拿下来。

    至于方式,现在太尉府并不打算寄希望于谈判,而是打算直接以襄阳、南乡等地作为出发点,按照现在大汉的布防情况全线出击、一战而下,根本不给南阳敌军任何机会。

    当然了现在还只是大汉明年初步计划,现在还是绝密。

    李荩忱的思索被清脆的声音打断。

    “夫君,给你的,现在就剩下你没有丢进去了。”萧湘跑过来把竹片递给李荩忱。

    李荩忱微微点头,把竹片直接丢到火里面:“新年到,去霉运!”

    “新年到!”细细小雪之中,人们大笑着。

    李荩忱哈了一口白气,一把握住乐昌已经冻得发凉的手:“走,我们回去守夜了!”

    什么家国大事,不如且过了今年今夜再说。

    ————

    大汉新元元年正月初一。

    大年第一天。

    宫中早早地就开始忙碌起来,为了今天的正旦大典。

    在每年的第一天,皇帝要大宴群臣。

    各式各样的食材源源不断的运入御膳房,而大队负责戒备的将士已经冒着细细的雪开始列队。

    晨起的钟敲了三下,李荩忱几乎是下意识的坐了起来。

    久在军旅之中,他已经养成了按时起床的习惯,尤其是在去年的最后一段时间,李荩忱在江陵和襄阳随时都打算上战场的。

    不过等睁开眼睛,李荩忱觉得晕晕沉沉的,方才意识到自己好像也就是睡了几个时辰罢了。左边萧湘,右边宁远,两个小丫头昨天听着李荩忱讲故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现在还在沉沉睡着。

    而乐昌和尉迟炽繁毕竟都是要当母亲的人了,自然不可能这样没有风度的和李荩忱挤在一起。

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卫() 
尤其是乐昌还怀着孩子,所以两个人只是睡在旁边的榻上,现在已经起来了,正在轻手轻脚的收拾,听到身后李荩忱的声音,乐昌微微一笑:

    “夫君,早安。”

    “早。”李荩忱也是一笑,伸了一个懒腰。

    而尉迟炽繁一边看了一眼同样在睡的女儿,一边过来小心的帮着李荩忱把萧湘和宁远两个丫头挪开点儿。她们也感受到了什么,困倦的往被窝里缩了缩,像是两只可爱的猫咪。

    乐昌有些无奈的看着这一幕,不过旋即狠狠剜了李荩忱一眼。

    李荩忱笑了笑,披上衣服。

    “夫君要再睡会儿么,还是吃些东西?”尉迟炽繁急忙问道。

    “没事,朕先出去走走。”李荩忱一摆手,又拦住想要把那两个小丫头叫起来的乐昌,“让她们再睡一会儿吧,昨天晚上那么晚才睡。”

    守夜守夜,守整整一晚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身为大汉的陛下,李荩忱不可能顶着一副黑眼圈去迎接群臣。

    “中午过后各夫人就要入宫了,得起来收拾收拾了。”乐昌嗔怪道。

    李荩忱挠了挠头,实际上对于这正旦大宴的流程,他甚至还不如乐昌来的熟悉。

    “行,皆听皇后的,朕出去走一走。”李荩忱笑着说道。

    乐昌轻笑一声,伸手拿过来外袍给李荩忱披上:“外面还在下雪,小心一些。”

    而袁大舍已经站在门口撑开了伞,李荩忱径直伸手接过来。

    “陛下,这可使不得。”袁大舍急忙说道。

    “没事,你也不用跟着,皇宫内苑之中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李荩忱笑着说道。

    袁大舍郑重一拱手:“陛下,此为小人之责任。”

    “责任。”李荩忱轻轻咀嚼着这两个字。

    的确正如袁大舍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李荩忱无法要求别人不去完成自己的责任。

    而袁大舍有些奇怪的看着李荩忱,陛下莫非是没有睡醒,怎么站在门口出神?

    李荩忱却笑了一声,似乎想明白什么,径直向外走去:

    “那也罢,你撑着吧。”

    转出御花园,内廷之外的宫墙下,一队侍卫迈着整齐的步伐穿过飘飘扬扬的雪。

    当他们注意到李荩忱的身影时候,顿时停下脚步。

    而李荩忱一摆手,不让袁大舍跟着,自己踏入雪中。

    “陛下!”袁大舍顿时有些着急,不过李荩忱回头瞥了他一眼,让袁大舍很识趣的闭上嘴。

    侍卫们有些惊讶,当然更多的是惊喜的看着这位年轻的陛下。

    如果说谁是最信任和崇拜李荩忱的,恐怕不外乎这些将士。

    “参见陛下!”带队的仗主急忙拱手。

    “你们是刚刚换防的?”

    按照大汉宿卫制度,换防的队伍都是从各地抽调的精锐,尤其是有功的军队,会有优先宿卫陛下的权力,毕竟御前侍卫这样说出去那都是祖坟上冒青烟的荣耀。

    “启禀陛下,”带队的幢将急忙拱手,“属下归属征南将军!”

    李荩忱点了点头,原来是李询的部下,他们刚刚从岭南杀得百越落花流水,的确有资格宿卫:“刚刚从岭南调过来么?”

    “年前就已经来了,训练了十天。”

    “岭南风物,和江南又不同吧?”

    “不瞒陛下,我等都是北人,”那幢将低声说道,“随征南将军归降于陛下。岭南酷热,比不得这江南至少还能看到雪。”

    李荩忱怔了一下,的确李询的部下有不少是当初北周的俘虏,现在大多数的北周俘虏都已经入大汉军中,而且他们本身一般都是家在汉中、襄阳等原本归属北周的地方,所以也算是有机会可以还家了,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家是在北面的,也难怪会在这大过年的时候把这一支队伍调过来。

    毕竟大多数有功将士都会在年下放假回家,也就只有这些回不了家的才会上岗。

    当然了这些将士都有军功在身,已经算完全融入大汉了,忠诚上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说那些书院之中的学子是李荩忱培养出来背叛于他们原本的世家阶级的,那这些将士更是在军中用血肉厮杀磨砺出来已经完全融入大汉的人。

    更何况至少从现在来说,相比于鲜卑化的北周,大汉无论是在血统上还是在道义制高点上,都是华夏正统,所以这些汉家将士只能说是归正。

    “思家吗?”李荩忱微笑着说道。

    “想是想,但是现在还回不去。”幢将大大咧咧的说道,对于他们这些算是九死一生之后的精锐,这样的问题肯定早就已经想过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们就等着陛下带着我们杀到北方!”

    “愿追随陛下!”将士们一齐拱手。

    这是这些北人侍卫们的心声,也是所有大汉将士的心声。

    他们听了太多主簿们讲的故事,他们已经厌倦了在岭南的乌烟瘴气之中和那些猴子一样的百越人作战,他们想要向北,向着属于大汉的地方,越过两淮、越过大河,越过河北幽燕,更向着那狼居胥山和茫茫大漠的方向。

    “好,朕会把华夏九州之地尽数纳入我大汉掌控之中!”李荩忱朗声说道,“届时尔等当在大汉旗帜下!”

    “万岁!”

    将士们同时高声喊道。

    而他们的身后,袁大舍看着风雪之中这些将士和李荩忱的身影,他们站得笔直,就像是一尊尊雕塑,而每一双眼睛都是炽热的,紧紧盯着李荩忱。

    想到自己曾经服侍过的另外两位皇帝,袁大舍心中感慨。

    你们输得不冤啊。

    ——————————……

    建康府,徐陵府。

    徐家家大业大,这个时候外面来来往往人流不息,都是前来拜会徐陵的人。徐陵现在虽然已经告老,但是还是不折不扣的成都书院山长,尤其是吏部新出台的人才选拔政策,更是让人们骤然间意识到了书院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为什么李荩忱会把徐陵放在这个位置上。

    不过前来拜会的人虽然多,徐陵却没有见几个,他现在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在给李荩忱培养未来的大汉栋梁,所以徐陵果断的让自己清净一些。

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当年() 
书院既然是新的选拔人才的重点,那么陛下对于书院上下包括山长和每一个先生在内,肯定都集中注意。

    所以当徐家的人在外面接待宾客的时候,徐陵躲在自己的大书房里饶有兴致的品茶。

    说来这书房也有故事,正是当初李荩忱写下《爱莲说》并且和乐昌相见的地方。

    弹指一挥间,想到当初的种种,徐陵不由得微笑。

    当初的小男女现在也变成当今圣上和母仪天下的皇后了,而这书房真的也算是见证了一段有趣的历史。

    “给孝穆公拜年了!”声音骤然响起,把徐陵从追忆中拉了回来。

    虽然徐陵概不见客,但是有些人还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