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8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并肩作战的友情在,姐妹情深算不上,但是相互敌视却是敌视不起来了。

    来往的患者和家属见到身穿白大褂的三个人,急忙行礼。

    虽然这里人来人往,大家最多匆匆拱手,但是敬意也不用再多表达。对于李荩忱来说,这个时代的思想道德倒是很不错的,圣人言论影响下,就算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们,素质也不见得很低,至少自己应该不用担心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了,显然对于这些患者们来说,医生和护士都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当然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每天都被灌输救死扶伤的神圣感,再加上那些护士多数都是出身底层,所以对这些患者自然也起不了什么高高在上的感觉。

    走到里面,渐渐有患者的哭喊声和家属的叫声,院子里的绳子上挂满了清洗过的白大褂,不少上面还有淡淡的血迹。

    这白大褂穿戴方便,并且采用了建康府中现在最流行的黎族纺织技术,好清洗也透气,并且价格也不贵,最适合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患者鲜血直流的时候,若是那血啊还有污渍啊落在自家衣服上,就没有那么好处理了。

    “左手这个院子是孕妇生产用的,现在医院正在对建康府的稳婆分批进行培训,教导她们相关的消毒知识,以减少孕妇的危险,”陈宣华在旁边介绍,“而右边这个院子就是进行简单的包扎和处理的地方,主要是应对一些外伤患者。”

    顿了一下,陈宣华指着前面:“前面就是重症患者住院观察的地方,再往里走一进就是手术室。”

    李荩忱微微颔首,布置还是很合理的,毕竟工部收到了任务之后也不敢怠慢,打通墙、改造房屋之类的,干的干净利落。

    李荩忱前来,孙思邈终归是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的,很快听闻讯息的孙思邈就从手术室之中出来,他应该是刚刚完成一场手术,白大褂上还有鲜血,见到李荩忱,忙不迭的想要行礼,但是又看李荩忱白鱼龙服,分明是不想表露身份,一时间倒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好了。

    “孙大家别来无恙啊,”李荩忱笑着拱了拱手,在这医院之中,孙思邈已经算是最高位次上的人了,若是自己任由他先行礼的话,恐怕落在旁边有心人的眼里,便是知道这年轻人必然是达官贵人,“孙大家先去更换衣服吧,余于侧厢等候。”

    等孙思邈换好了衣服,李荩忱实际上已经在陈宣华的带领下把医院绕了一个大圈,内室之中,没有耳目准确说内外已经全都是李荩忱的耳目孙思邈方才郑重拱手:“臣参见陛下,医院之中污秽众多,陛下前来,臣诚惶诚恐。”

    “救死扶伤,何谈污秽?”李荩忱大笑道,“朕当日策马战场之中,身披矢石,所见污秽之事也远胜于这医院咫尺之间,然朕与众将士所为,亦是为了保家卫国,所以朕不觉污秽。”

    听闻此言,孙思邈自然是轻轻松了一口气,皇帝陛下虽然一向生性随和,但是龙有逆鳞,若是真的有什么做的不妥的事情引起他的愤怒,那整个医院中的人怕都要吃不了兜着走,毕竟陛下对医院的重视,孙思邈是很清楚的。

    现在陛下算是半吹嘘、半回忆他的往事,自然也是表示自己并无想要指摘什么的意思。

    实际上李荩忱在后世也不是学医的,和医生有所接触也往往是作为患者的身份,所以真的要说让他指点什么,他其实是指点不出来的,只不过在孙思邈等人的心中,李荩忱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管是李荩忱有意的,还是很多地方上口口相传无意的,反正身为大汉的皇帝、真龙天子,他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已经被神化了。

    对此李荩忱也无可奈何,反正目前来看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李荩忱今天前来,并不简单的只是看一看医院的发展情况,他主要需要了解大汉之后北伐的时候,医院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

    医院规模的扩张问题上,一直都是陈宣华和杨妙在负责,反倒是孙思邈这个“精神领袖”每天沉迷于医术之中,并不关心这些问题。对此李荩忱倒是并没有意见,这两个小丫头每日斗志昂扬也不错,而孙思邈这么有天赋的人,如果把精力都用到了管理上自然也是浪费。

    按照现在皇家医院的规划,将会在月底之前完成和军方的对接,同时应对军队作战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外科上的问题,孙思邈每天抽出晚上的时间加紧对医生们进行培训。

    

第一六零七章 医疗发展() 
按照孙思邈的计划,皇家医院会尽快在年底前组成一支人数至少在二十人左右的队伍提前入驻淮南前线。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荩忱身为大汉皇帝会御驾亲征,而他主持的方向是淮南战线,所以淮南战线也是现在优先保障的,当然了淮南距离江南比较近也是一个原因。

    而在来年二月开春之前,将会至少培养出来五十名能够处理简单外科手术的医生,这些医生将会分配到各路兵马之中,至少保证每支军队之中有五到十个人。

    和医生配套的自然就是护士。

    相比于医生,护士倒是比较容易培养的,尤其是现在皇家医院之中需要大量的护士,所以杨妙现在采用的是轮班的方式,每天所有的护士三班倒甚至四班倒,这样就能够利用最有限的实战机会培养出来更多的护士。

    尤其是护士作为医生助手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之后,朝廷开始命令各地州府赎买青楼楚馆之中年纪大一些的女子,然后送往建康府集中培训,同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聘用女性,原来的时候,前来应聘的女子寥寥可数,但是现在随着医院之中护士的职责已经变得众所周知,所以前来报名的女性越来越多。

    对于那些社会中下层贫苦人家的女子们来说,与其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倒不如出来补贴家用,更何况护士的薪水可不算低,有朝廷内府和国库的双层保障,缺了谁的钱也不会缺了她们的。

    据说一些家中女子的收入甚至比其丈夫都要高了,为此还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成为坊间笑谈。

    如果一切没有差错的话,在年底之前,至少可以培养出来二百名以上的懂得简单止血、包扎技术的护士,能够起到战场上的急救作用。

    李荩忱当然不指望着这么短时间内就能够培养出来样样精通的护士,后世护士的培养至少也都是三年到四年的时间。只要这些护士们能够会一些简单的包扎急救的本事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实际上培养的不是护士,而是卫生员。

    现在大汉的医疗事业是从无到有,所以李荩忱的要求也不能太高,有卫生员能够在战场上对受伤的士卒进行简单的止血救护,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好,医疗救护本来就是和死神抢时间,能够早一点进行包扎止血什么的,就能让人活下来的可能多一点。

    而除了和军队对接之外,现在皇家医院也积极地向外拓展,和地方上的郎中、药房实现医术的共享,在开设分支机构上,内府倒是轻车熟路了,当初建设各地的义学、慈善堂等等的时候就积攒下来了大量的经验,现在正好再用来建设皇家医院在各地的分院。

    当然了,随着分院开始建设,朝廷也开始着手对医院的经营方式进行改革,之前皇家医院一直处于试营业的阶段,每个患者看病、哪怕是进行手术,所收取的费用都很低,这也主要是因为皇家医院的背后有内府的支持,能够承担得起支出。

    但是随着医院越来越多,内府就算是再有钱也不可能负担得起这么多医院的开支,所以当医院进入正式营业的时候,大汉将会出台医疗保险政策。

    顾名思义,医疗保险和后世几乎是相同的概念,居民每年可以选择多缴纳一部分税款以作为自己前往医院看病的担保,这笔税款并不算多,在绝大多数人的可承担范围内——对于真正贫困的人家,只要提出申请并且经过国家审核确定,也可以由国家承担这部分的税款——这样当他们前往医院就医的时候,就依旧可以享受极为便宜的医疗价格,但是如果没有缴纳税款,那就抱歉了。

    国家就算是再有钱,也不能负担得起那么多人的费用。

    目前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吹风,作为天子脚下,建康府的百姓们多少也都有自己消息渠道,应该都已经或多或少知道了这个消息,从目前来看并没有多少反对的人。

    天下从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这一点百姓们还是很清楚的,如果能够用小额的税款换来近乎免费的医疗,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这样对于各地州府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按照国家的意思,本地的医疗税款收上来是交给各地州府保存的,如果一年之内这些税款使用干净了自然最好,如果有剩余的,交给本地州府用于医疗慈善事业的发展——这当然是要在内府的监督下的,而如果还有亏空,国家将会通过内府和国库进行补偿。

    也就是说地方州府只可能赚钱不会赔钱,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朝廷这样做,自然也是想要督促地方州府发展医疗事业,免得出现懒政现象,尽快让医疗实现国内的普及。

    全民医疗这种稳定民心的东西,实现的越快越好。

    又叮嘱了孙思邈几句,李荩忱起身离去。

    他今天下午还要动身前往吴郡和会稽。

    这还是江南世家叛乱之后李荩忱第一次前往这东南腹心之地。

    不为别的,为了粮食。

    ——————————————…

    经过疏浚的运河已经沟通了京口和江南腹地,从江南而来的粮食将会源源不断的通过运河输送向淮北前线。

    大汉开国已然将近四年,江南的屯田进行的很是顺利,毕竟在这之前江南就已经是南朝的农耕要地,这里湿热的气候简直就是为了粮食,尤其是水稻的种植和生产量身定做的。

    只不过在之前漫长的岁月中,南朝很少能够从江南的农耕中获利,主要还是因为江南的山川湖泊几乎都已经变成了南方士族的私产,很不幸,这些江南士族就像是秀才遇到兵,遇上了李荩忱。

    田产是不能给你们的,如果你们有意见,那就别怪朕不客气。

    会稽、吴郡两次正面冲突,自然是让世家彻底被打断了脊梁骨,在锋利的兵刃面前,世家或是烟消云散,或是选择低头认怂,江南的田产才算是正式落入朝廷的手中,而世家们这些年来囤积的粮食自然而然的也成了朝廷的战利品。

    因此李荩忱实际上是捡了一个大漏,光是从各家府库之中搜缴上来的粮食,就足够汉军全军吃小一年的。
100527 。
10052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