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盾牌上设计了两个圆孔。这种圆孔刚好可以穿过秦兵配备的铁枪杆,而枪杆的一端加装了类似螺母的铁圈,可以卡死在盾牌上。

    作战之时,步兵将盾牌立好,再在后面架上铁枪,枪尖则深深地扎入土地中。敌军的骑兵若用蛮力冲撞,只能把铁枪撞得刺入地面更深,导致盾牌更为牢固。

    而盾阵的最大好处,就是大铁盾是可以活动的。能活动,就能产生各种变化,阵形可大可小,可聚可散,攻守之间的转换极为灵活。这个灵感却是从戚家军的鸳鸯阵中得到的,可以说盾阵就是车阵与鸳鸯阵的完美结合体。

    从秦兵成军的那一天起,步兵对盾阵的演练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用于实战,对吴胜兆的这一战还是首次。

    其实戚美凤完全可以不变阵,只需用盾阵封死出口即可。但她一是在实战中检验盾阵的效果,二是希望能尽快结束战斗,以便增援李定国,所以当即下令变阵!

    随着她一声令下,盾阵的正面打开了几个豁口。对面的流贼骑兵飞马而来,就算骑者想硬撞盾阵,可他的坐骑却显然不愿意用脑袋撞铁板,见有缝隙,下意识地就钻了进去。

    而钻进盾阵才发现,两边仍然是用大盾筑成的高墙,只有正前方是狭窄的通路。既然进了小胡同,再想拐弯或后退显然是不可能了,流贼们只得硬着头皮往前冲,心想要是能这么冲出去,砍不着敌人就砍不着吧。

    但秦兵既然放敌人入阵,岂能让他们全身而退!流贼越往前跑,发现通路越窄,只得逐渐降低速度。当跑到尽头时才发现,前面仍是冷冰冷的大盾,这根本就是一条死胡同!

    此时流贼的战马速度大减,基本上是在散步,骑兵的冲击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正在惶急之时,冷不防两侧的盾墙松动,说不准哪里就打开一个缺口,缺口处站定几名手持长枪的步兵,对着战马就是一通乱戳乱刺!

    骑兵在马上的优势就在于灵活机动,若陷于狭小的空间,想转个身都困难,还不如普通的步兵。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很多流贼根本猝不及防,还没看见秦兵,战马就已经被刺中,连人带马摔倒在地!

第三百四十五章 匪首逃脱() 
秦兵的盾阵如同一只钢铁巨兽,张开大口放进几十名流贼骑兵,随即阵门又紧紧闭合。后面的匪首吴胜兆此时已看出端倪,忙喝止手下不要再硬冲。

    不过转瞬之间,阵内的流贼便被分割成几段,进退不得。他们的兵刃以单手马刀为主,若在冲刺之时,挥刀斩杀敌人的头部刚好合适;可是在盾阵的包围中,短兵器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了。面对从大盾后刺来的一丈来长的长枪,流贼们简直无计可施,只能勉强招架,而绝对无法伤到秦兵。

    他们此刻身陷盾阵之中,其实四面八方全是秦兵,只不过都隐藏在铁盾之后。趁着流贼招架,又一块铁盾猛地挪开,后面的秦兵又是一通猛刺。刺中便罢,若未能刺中,大盾依旧闭合,流贼仍是无路可逃。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盾阵内的流贼就这样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而秦兵的伤亡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戚美凤见状立即喝道:“开阵门,骑兵冲锋!”

    此时骑兵早歇了半天,再入战场,真如入水蛟龙一般。匪首吴胜兆看得心惊胆战,在一瞬间已经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从这里绝对冲不出去!

    而李家沟只有两条通道,东谷口已被乱石封死,还有弓箭手和鸟铳手居高临下地把守,从那里突围的难度绝不比西谷口小。

    就在朱由检以为又能将流贼全歼之时,吴胜兆突然命令流贼全体下马,直接攀山败退!

    这个变化让朱由检始料未及。他原以为流贼全是骑兵,只要封死两个谷口,敌军就只能束手待毙了。但他真没想到这吴胜兆还真有点壮士断腕的勇气,居然连战马都不要了。

    这一招虽然有点狼狈,却是流贼眼下唯一的生路。吴胜兆能被高杰倚重,也自有其过人之处。他见战局不利,当机立断立即撤走,什么眷属、什么战利品,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虽然损失惨重,可最的兵力却是保存下来了。

    这时候朱由检再想组织秦兵追击,可就来不及了。他只得命令弓箭手向山上放箭,但本来距离就远,又是仰攻,也只射死了几个跑得慢的,大部残匪还是逃出生天。

    解勇还想穷追不舍,朱由检却怕士卒体力消耗太大,急忙阻止。因为这毕竟只是前哨战,真正的恶战还在后面。透支过度的话,后面的仗就没法打了。

    他这时才有些后悔,心想要是能分出几十名步兵埋伏在两边的山岭上,这时就能起到阻击的作用。可一则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二则秦兵的兵力也实在不足。若分出去几十名士卒,两个谷口的压力就会增大不少,能否堵住流贼还不好说呢。

    于是朱由检忙传令抢占山谷中的村子。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吴胜兆虽然溜了,那些流贼家眷却全都束手就擒,同时也解救了不少村民。他当即如法炮制,又让村民们押着战俘赶往泾阳县。

    清点战场的结果,虽然有战斗能力的流贼翻山跑了一半,但还是斩杀了一百多名流贼。最大的收获仍是战马,吴胜兆部的战马比高见部更多,除了死在盾阵中的,还剩下三百匹,朱由检自是照单全收。

    现在秦兵的马匹急剧增加到六百多匹,不是马不够,而是人不够了。朱由检不得不派出专人,找个地方把这些马都圈了起来,这也算是幸福的烦恼吧。

    而秦兵则付出了骑兵阵亡三名、重伤三名的代价。至于盾阵中的步兵,只有七八人在流贼的战马撞击铁盾时受了些轻伤,并无大碍。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在局部战场上,配合有利地形,盾阵是完全可以对付骑兵的。

    至于其他战利品,朱由检就无心清点了,委给戚美凤代为处理。虽然李家沟的战斗还算顺利,可李定国在十八坊那边打得怎么样,朱由检却还没得到消息,所以心始终悬着。见这边彻底结束,他便心急火燎地派人联系燕凌,看看两军之间的预备队有什么动静。

    可哨探刚出去没一会儿,就兴高采烈地折返回来禀报:“李将军大获全胜,现已与预备队合兵一处,正往李家沟赶来,要与咱们汇合呢!”

    朱由检大喜过望,忙率众迎出村子。过不多时,果然见李定国、李来亨与燕凌、解胜并辔赶来,四百名秦兵与五十名特战队员也基本毫发无伤。

    待走到近处,李定国翻身下马,跪倒施礼道:“启禀殿下,末将已将十八坊的流贼大部歼灭。但匪首李本深异常狡猾,趁乱逃脱,未能达成全歼的目的,末将特来请罪!”

    朱由检也赶紧下了马,笑着将李定国搀起来道:“李将军何罪之有?你看我们这边流贼跑了一半,要请罪也该是本王向你请罪才对!”

    这句话把众人都逗乐了,肃杀的气氛也被冲淡了不少。朱由检便命两队人马重新组合成军,并暂时原地修整。

    趁着这功夫,朱由检详细询问了李定国的作战经过。

    李定国首先汇报了战绩和伤亡情况:“此次战斗,阵斩流贼二百四十四人,生俘四十五人,另俘获眷属二百余人。可惜让匪首李本深领着十余名亲兵逃脱了。

    “遵照殿下的吩咐,已着十名步兵监督着村中百姓转移,顺便将流贼眷属押回泾阳。至于参与作战的俘虏,已全部斩首。缴获战马一百匹,钱粮军需等物来不及处理,便留在村中未动。我军步兵重伤五人。”

    “没有阵亡的?骑兵无一伤亡?”朱由检难以置信地道。

    “没有。”李定国轻描淡写地答道。

    “你是怎么做到的?好好给大家讲讲!”朱由检大喜道。

    李定国却有些难为情,他想着自己的战果还超过朱由检和戚美凤这一路,当着众人的面夸夸其谈,不免有自吹自擂之嫌,恐怕朱由检和戚美凤面子上难堪。

    戚美凤心思细密,已经看出李定国的顾虑,便微微一笑道:“李将军但说无妨。打得好就是打得好,大家都要学习。你若能一人横扫流贼,殿下才更高兴呢!”

    李定国这才打消顾虑,侃侃而谈。朱由检却听得目瞪口呆,暗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位李定国真是用兵如神!

第三百四十六章 巧施突袭() 
贼将李本深是“翻山鹞”高杰的亲外甥。和他舅舅一样,李本深也是一员悍将,高杰的作战技巧他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他攻入十八坊之后,并未像高见和吴胜兆那样在村中驻扎太久。大肆抢掠一番后,他手下的二百多名骑兵已经重新集合,开始向三原县推进。至于步兵和眷属,就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赶路。反正附近也没发现官军,即使有,凭借骑兵的反应能力,再回军自保也完全来得及。

    按理说,李本深部已经处于行军状态,与高杰、吴胜兆部被堵在村中突袭相比,他的周旋余地要大得多。

    可刚出发没多远,忽听身后传来一阵稀稀拉拉的鸟铳声,随即有小卒急匆匆地赶上来禀报:“掌盘子的,有人偷袭老营!”

    李本深立即瞪圆了眼问道:“他们有多少人?是官军么?”

    小卒思索着答道:“看穿着不像官军,倒像是乡勇。他们藏在林子里,向老营的车仗放冷枪,具体人数摸不清,应该不会太多。”

    听说敌人数量不多,又不是正规官军,李本深放下心来,狞笑着道:“他奶奶的,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老子没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竟然还敢主动挑衅!来呀,随我杀回去,把这帮乡勇杀个片甲不留!”

    不过盏茶功夫,他就率领着二百多名骑兵与老营汇合了。只见车仗附近横七竖八,躺倒了许多具步兵的尸体,却连一个敌人的影子也看不见。李本深忙问道:“人呢?”

    “都钻到林子里跑啦!”步兵头目气急败坏地道,“这些家伙的鸟铳打得太准了,差不多一枪就能撂倒一个弟兄!小的想追,可又怕老营有失,不敢乱动…”

    “滚你妈的蛋!”李本深一鞭子就把这个小头目抽得一溜跟头,勃然大怒道,“你不就是贪生怕死,不敢进林子追击么?滚一边去,我亲自去追!”

    说着他便将双刀一举,纵马冲进树林。而那二百多名骑兵也紧紧相随,一头扎进茂密的林子之中。

    骑兵在平原地区机动能力极强,但丛林,可就无法施展了。那天然的林木可不像现代栽培的行道树那样横平竖直,而是杂乱无章,高矮粗细全不一样。树与树之间,还有的灌木和茅草,将地面的坑洼之处完全掩盖。别说是高头大马,就是普通步兵在这里都举步维艰。

    李本深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前望去,果然见前面影影绰绰,有十几二十个乡勇模样的人,正往密林深处败退。

    李本深本就是个好勇斗狠之人,今天老营被偷袭,步兵被打死十几个,却连敌人的衣角都没摸到,如何肯善罢甘休。因此他拼命催动战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追去。而他手下的骑兵虽也奋力追赶,但速度却大受影响,队形也不可避免地散乱了起来。

    正追赶间,忽听后面一阵大乱,又有小卒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掌盘子的,老营又被人偷袭了!”

    “什么!”李本深大惊失色,脑门也冒出了冷汗。他赶忙急匆匆往回赶,等从林子里冲出来时,见车仗附近又增加了二十多具尸体,当然无一例外,全是自己的手下。

    这下他可有些明白了,敌人绝不是只有十几个人,而是至少有两股,给自己玩了个调虎离山。幸亏自己回来得快,要不然老营就被人家给端了。他当即下定决心,把队伍收拢之后,立即掩护着车仗后退,先与舅舅高杰汇合再说。

    可左等右等,二百多名骑兵也只返回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六七十人却迟迟不见踪影。

    这下李本深心中更发毛了。这些骑兵可是他的心头肉,不但有很多人与他沾亲带故,而且他能在流贼中立足,也全凭这些老底子。就是不要眷属,这些骑兵他也不能扔了,因此只得分出一半骑兵留在原地保护老营,剩下的跟着他返回林中寻找。

    可往林中走了老半天,只见地上偶尔出现大片血迹,却连个鬼影子都看不见。李本深正惊疑不定,忽听头顶隐有破空之声。他几乎是凭借着本能,下意识地举刀一挡,只听“当”的一声,一支利箭猛地撞上刀背,弹出去老远。

    几乎就在同时,四周惨呼声顿起!原来敌军竟是躲藏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之上突施冷箭,李本深的骑兵顷刻间就倒下一大片!难怪他第一次进树林一无所获,那时他只顾往前追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