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就在同时,四周惨呼声顿起!原来敌军竟是躲藏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之上突施冷箭,李本深的骑兵顷刻间就倒下一大片!难怪他第一次进树林一无所获,那时他只顾往前追赶,根本就没想到敌人竟敢藏到了树上!

    几乎与此同时,树林外的老营方向,又传来了鸟铳声。这次却不是零星的枪响了,而是密如爆豆,一刻不停,根本猜不出敌人到底有多少鸟铳手!

    此时李本深已经知道自己是中计了。岂止中计,简直是让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中!他气得怒塞胸膛,也顾不上援救老营了,立即下令攻击树上的敌人。

    可骑兵骑的毕竟只是战马,而不是长颈鹿。要想在马上仰攻数丈高的目标,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不多时,又有不少流贼中箭落马。

    此时李本深见败局已定,便无心恋战,索性连老营也舍弃掉,直接从密林中落荒而逃。

    这下倒是出乎李定国的意料之外。除了李本深逃掉,整个战场就如同李定国导演的电影,几乎完全是在按照他的设想进行!

    他将骑兵和大部分鸟铳手都埋伏在外面,而自己则亲率步兵隐身于树林之内。第一次攻击车仗,纯粹是诱敌。当李本深中计深入时,外面的鸟铳手又开枪吸引流贼的注意力。

    当李本深急匆匆地撤出林子时,李定国便让隐藏在树上的弓箭手开弓放箭,将落在后面的一股流贼骑兵尽数射死。这些弓箭手要么是戚家军的老底子,要么是新培养出来的神射手,本身箭术就很高明。此时又是在敌人头顶上放箭,那距离实在太近了,不但箭无虚发,而且不是射中咽喉就是射中太阳穴这些流贼连惨叫都没发出来。

    而当时李本深急于援救老营,林中一片混乱,竟没发现已经少了几十名骑兵。趁他出去这段时间,李定国马上命人清理战场,将那几十具尸体用他们的战马驮走。因此李本深再次进树林之时,仍没发现埋伏,直到遭到最后的攻击。

    经过几次折腾,流贼的兵力越来越分散。这时就不需要疑兵了,骑兵和鸟铳手立即向流贼老营发起攻击。在鸟铳多段击的毁灭性打击下,一百名流贼骑兵当场被打死大半,剩下的除了极个别逃回梅家坪,也都被骑兵追上斩于马下。这就是李定国的骑兵没有伤亡的原因,因为他们打的都是只顾逃跑、无力还手的敌人!

    而留在树林中的流贼骑兵,也如同掉入陷坑,有劲使不出来,想跑也跑不快,不多时便全军覆没。

    听完李定国讲述作战经过,朱由检喜出望外地道:“打得好!这就是十六字方针的自觉运用!”

第三百四十七章 十六字方针() 
“‘十六字方针’是什么?”众将皆疑惑地问道。

    “十六字方针,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朱由检洋洋得意地道。虽然他自己不懂军事,但是老人家的名言可是现成的,不用岂不可惜!

    戚美凤、李定国等将领听罢,均是低头沉思。这十六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其中蕴含的军事哲理却是极为深刻,越品越有滋味。这两人都是有领兵天赋的,被这十六个字稍加点拨,都有醍醐灌顶之感。

    可并不是人都能很快领悟,年纪最轻的李来亨便有些不以为然地道:“殿下,末将觉得敌人来了,就该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怎么能‘敌进我退’呢,那不是胆小怕死么!”

    “小鬼,你还小,还要加强学习!”朱由检厚颜无耻地模仿着电视剧中的红军老总,摸着李来亨的头笑道,“敌人的兵力要是比你多几倍、几十倍,那可就不是针了,而是大铁锤,你怎么针锋相对?撤退不是逃跑,而是保存实力,寻找敌人的漏洞!现在一句两句也说不清,等回到秦王庄,我再好好给你上上课!”

    这时秦兵已经休整完毕,众人便开始商议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朱由检首先询问林佑坤:“林指挥使,流贼的动向如何,有没有的消息?”

    林佑坤蹙眉禀道:“殿下,秦王卫现在分为两组,一组负责野外侦察,一组则是化装潜入富平县城和较大的村镇,打探消息。今天县城和村镇里的人一个回来的也没有,想是流贼封锁了道路,探子无法出行。野外的侦察现在也只能到梅家坪一线,再往东就到处是流贼,无法深入了。”

    朱由检听罢也感到很无奈。这个时空可没有无线电发报,像前世的谍战剧那样潜伏进敌后,源源不断地向外传情报,显然是不可能的。但缺乏足够的情报,对敌军的动向就只能猜测;所采取的相应军事行动,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冒险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代的作战更像是一场赌博,运气的成分往往起到很大作用!

    但是朱由检现在的本钱太少,赢得起输不起,只要一输就翻不了身了。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他只能采取较为谨慎的方案:撤退!

    当然这个撤退并不是直接撤回泾阳,而是先从李家沟向后稍稍撤退。因为刚才的战斗结果已经说明,李家沟这个地方是块绝地。一旦被堵在谷里,后果不堪设想。

    朱由检的具体计划是:先撤到接近三原县的平缓丘陵地带,再侦察流贼、尤其是距离最近的高杰部的动向。因为高杰和李成栋的兵力加起来有一千三百多人,再加上吴胜兆和李本深的残兵,也差不多有一千五六百人了,是秦兵兵力的二倍。

    如果高杰盛怒之下全力来攻,必是一场苦战。所以朱由检也来了个“敌进我退”,先保持距离,避其锋芒。等摸清高杰的动向以后,或战或撤,再做决定。

    而且朱由检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就是秦兵的士卒已经连续作战三场。虽是场场大胜,但体力和精神上的消耗也非常大。所以他今天已经不想再战,而是要让士卒至少休息一晚,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一声令下,秦兵当即开拔,向西有条不紊地撤退。对于那些缴获的战利品,朱由检要求只携带体积较小的银两,而兵器、日常用具之类则一律抛弃。至于粮食,干脆放火焚毁。

    对于朱由检的这个命令,将士们多少有些抵触情绪。他们都是出身于贫苦的老百姓,那种艰苦朴素、不糟蹋浪费东西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眼见好端端的粮食被一把火烧掉,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心疼。

    但朱由检却知道,这些粮食反正自己也搬不走,流贼来了就成了人家的物资了。与其资敌,还不如烧掉,这就叫“坚壁清野”。虽然代价沉重了点,但也不得不如此!

    黄昏时分,秦兵已经撤到预定地点,而流贼却没有追来的迹象。朱由检心中稍定,便让戚美凤扎下营寨,又向四面远远地布下哨探,以防敌军偷袭。

    一切安排好之后,秦兵才开始埋锅造饭。朱由检与几名将领在中军帐中用餐,其实吃的也和普通士卒没有区别,不过是窝头咸菜热米粥罢了。朱由检当然也想像前世那样,为军队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但现在条件不允许,也只好因陋就简了。

    正吃着饭,林佑坤匆匆进来禀报:“殿下,有高杰的消息了!”

    朱由检猛地一激灵,差点被窝头噎着,费了半天劲才咽下去,翻着白眼问道:“他率军追过来了?”

    “不是!他率部向北面的山区开拔了!”

    众人听罢均是莫名其妙。吴胜兆、李本深等人既已逃脱,显然高杰已经知道了秦兵的存在。按理说,他能采取的行动无非就是三种:一是向西追击;二是撤向富平县城,与李自成的主力汇合;三是按兵不动。可他偏偏就采取了第四种行动,而且看起来毫无道理!

    “大家都说说,高杰此举,意欲何为?”朱由检发话道。

    中军帐中的气氛登时活跃了起来,众将对高杰的意图纷纷做出自己的猜测。有的说敌军可能是虚晃一枪,明着向北,入夜以后再向西,企图偷袭秦兵;有的说敌军也可能是想要迂回到秦兵背后;还有的说高杰绰“翻山鹞”,可能比较擅长山地作战,说不定是想把秦兵吸引到北面的山区去。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对于一个领兵作战的将领来说,考虑问题越全面,准备越充分,就越有可能打胜仗。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这些可能性都不能排除。眼下敌情不明,秦兵当然不能胡乱追击,而是要严守营寨,更加提高警惕,防备突如其来的袭击。

    就在讨论即将结束的时候,朱由检见戚美凤脸色微微一红,有些欲言又止,便开口问道:“美凤,你还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戚美凤犹豫了一下,还是红着脸道:“今天下午听擒获的流贼说,高杰曾与闯将的妻子私通,闯将可能已经知晓。美凤在想,高杰该不会是怕事情败露,借机脱离闯营了吧?”

第三百四十八章 特战出动() 
还真让戚美凤给猜对了,高杰确实已经脱离李自成的闯营。

    在酉时,吴胜兆和李本深就已经败回梅家坪。高杰得知他们两个几乎全军覆没,不由得大为吃惊,因为这两员将领的战斗力他是知道的,虽然比不上自己和李成栋,但应付人数相当的官军,应该还不成问题。

    听二将讲述完作战经过后,高杰的脑门上也冒出一圈细细的汗珠。他自从扯旗造反,就跟着“闯王”高迎祥和“闯将”李自成走南闯北,足迹遍及北方各省,几乎各镇的官兵都打过交道,还从没见过如此狡诈狠辣的。

    尤其是陕西的将领,他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也就是潼关的贺人龙还算能打。但即使是称“贺疯子”的贺人龙,也不过只会猛打猛冲,决不可能把吴胜兆和李本深杀得这么惨。

    想到这里,高杰才想起还没有弟弟高见的消息。高见的位置比二将更为靠前,恐怕已是凶多吉少。自己手下能打的不过二千多人,今天一天就折损了将近一半,高杰不由得又惊又怒,但更多的还是恐惧!

    他不单是害怕前面那神秘的对手,更多的还是怕身后的李自成!自从与邢氏的奸情败露,高杰就一直惶惶不可终日。他深知以李自成的为人,是绝对不可能放过自己的,之所以现在仍未发动,不过是忌惮自己的实力而已。如今实力大减,一旦李自成知道,会不会立即灭了自己?

    他越想越怕,终于当机立断做出决定:脱离闯营单干!

    其实这种情况,在流贼中也屡见不鲜。本来大家都是农民,起事的时候也都有各自的追随者。奉谁为主将,只不过是因为那个人的实力更强一些。但实力是随时变化的,各股流贼中分家甚至火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所谓成王败寇,谁能活下来谁就有理。所以高杰一打定主意,立即向北遁逃,打算先到老家米脂一带扩张实力。等实力足够强大,他还想反戈一击,把李自成给吞掉,抢回钟爱的邢氏呢。

    正如他的绰“翻山鹞”,高杰行军作战的最大特点就是快。等到朱由检和李自成各自得到消息时,高杰的人马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当然,朱由检这一方是不能确定高杰逃走的原因的,只是隐隐猜到而已。不过对秦兵来说,本来此次作战的目的就是阻滞流贼,为守卫秦王庄争取时间。既然高杰部折向北去,己方的压力当然是减轻不少。

    因为这个突发情况,战局肯定会发生变化。朱由检的想法,还是暂时静观其变,看李自成如何反应。而且他还在西安的消息,如果潼关和榆林的援兵能迅速接近,李自成就不敢贸然进攻泾阳。那秦兵就没有后顾之忧,可选择的方案就多了。

    可林佑坤的秦王卫传来的消息,却让朱由检大失所望。刘宗敏大闹西安城,李自成攻破富平县,罗汝才歇马金粟山,朱由检原以为三边总督杨鹤定会勃然大怒,调重兵围剿李自成了。就算兵力不足以围剿,最起码也要增兵保卫西安和泾阳,因为自己好歹也是个王爷,失陷藩镇这个重罪,他杨鹤是无论如何担当不起的。

    可杨鹤的应对,简直把朱由检的鼻子都气歪了。他不但不调兵,反而遣使前往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军中抚慰,又送上了不少钱粮,仍是打着招降的小算盘!

    后面的结果,朱由检也懒得探听了。那李自成和罗汝才是何等奸诈,岂会让杨鹤给糊弄了?必是钱粮照收、该抢还抢!

    杨鹤指望不上,形势登时紧张了起来。要凭八百秦兵抵御数万流贼,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朱由检紧张地思索了一阵,不得不让人紧急通知孙传庭,一是做好放弃泾阳,转移入西安城的准备;二是立即送信给固原的洪承畴和潼关的贺人龙,看看他们能否不等杨鹤的调令,直接出兵援救。

    但是这两条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尤其是第二条,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