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犯下死罪者,不可饶恕,十恶不赦者,不可饶恕,屡教不改者,不可饶恕。”

    “臣明白!”

    这件事情,刘辩已经想了很久了,这天下的官员并不是每个都能做到像包拯一样的。

    刘辩不求他们能秉公办事,大公无私,劳心费力,只求他们不要剥削平民百姓,所以刘辩才想到这个不光彩的办法。

    “那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定下“买命”的价格?”

    包拯艰难的问道,让包拯问出这种问题也是难为他了,本就乌黑的面容,更加黑了。

    “交出五十金可减少一年的牢狱之灾。”刘辩淡淡的说道。

    “五十金!”

    包拯瞬间就被惊住了,五十金可不是个小数目。

    “陛下,这五十金,是不是太多了。”包拯惊呆了。

    “就是要多,否则怎么能震慑住一些人了。”刘辩理所应当的说道。

    “不过刘辩赎,也只能赎一半,即便再多的钱也不能赦免。”刘辩严肃的说道。

    “臣明白!”

    五十金能让那些普通人望而生畏,富贵人家害怕,大家族迟疑,甚至能让那些世家门阀考虑清楚。

    而且定下这五十金,刘辩还有一种想法,那就是用来保护普通百姓,虽然不是万全之策,但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普通人。

    当然有利也有弊,不过弊端刘辩此时不想考虑,怎么说了,因为这个想法暂且是刘辩用来对付孙氏,或者那些大家族的。

    “陛下,那这些该如何告知孙氏,或者还是要通告天下吗?”

    包拯犹豫的问道,虽然保证是这样问了,但是让他去办这件事情,他是一万个不愿意的,同意刘辩用这种方法,他已经是狠下心来了。

    “不,朕暂时不打算通告天下,朕暂时只会告诉孙氏。”刘辩摇头道,

    “那该如何做,如果由我等臣子,亦或者禁军,亦或者衙役告诉孙府,或许会有损陛下名声,朝廷的威严啊!”包拯担心的说道。

    “你还说漏了一句!”刘辩笑道。

    “请陛下赐教!”包拯恭敬的说道。

    “还会有损你包大人大公无私的名声,你说对不对啊,爱卿!”刘辩大笑。

    “陛下见笑了!”包拯无比尴尬。

    “放心吧,朕会让人想办法的,这样吧,朕这就让人把他叫过来,你听一听。”刘辩笑道。

    “莫非陛下要找郭大人?”包拯有些好奇。

    “不,不是他!”刘辩笑着摇头,刘辩的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

    ……

    。

第706章张良出策() 
“莫非陛下要找郭大人?”包拯有些好奇。

    “不,不是他!”刘辩笑着摇头,刘辩的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

    包拯有些期待。

    “成都,去将张房带过来!”

    刘辩对宇文成都吩咐道,没错刘辩要找的人就是张良,大名鼎鼎的张良,甚至在后世,许多人将张良的智慧摆在了和姜子牙一个级别。

    “诺!”

    “陛下说的是张房大人吗?”包拯询问道。

    “没错,张房的才智不输郭嘉,刘基,让他来想办法正合适不过了。”刘辩笑道。

    包拯不语,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包拯站得已经有些累了。

    这时候张良终于来了,

    “微臣张房参见陛下!”

    “免礼吧!”

    刘辩微微一笑,

    “微臣来迟了,望陛下恕罪!”张良歉意的说道。

    “无妨!”

    刘辩抬手,并没有介意。

    “不知陛下传召微臣有何事吩咐?”张良好奇的问道。

    “有一件事希望你能参谋参谋。”刘辩解释道。

    “请陛下吩咐!”张良恭敬的等候刘辩吩咐。

    “包拯,和子良说说吧!”刘辩当然不会自己说,他直接交给了包拯。

    “遵旨!”

    包拯领了命令,开始和张良说了起来,张良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包拯讲完,张良的脸色都没有变化。

    张良没有郭嘉那么张扬,没有荀彧那也严肃,没有荀攸那么内敛,也没有刘基那么沉稳,张良有着一股儒家的儒雅之气,君子之风,他几乎中和这些人的特点。

    张良是个不显山露水的人,但是当你面对他时,又不能小觑的人。

    “请问包大人这燕京或者朝廷上,有哪些大人,哪些家族与孙氏交好?”

    包拯说完后,张良询问道。

    “据包拯所知,原本孙氏就与幽州的家族不对付,与朝廷大臣也并无来往,经太子妃一事后,孙氏更加没有人交好了。”

    包拯想了一下随即回答道,

    “也就是说孙氏在幽州并无朋友!”张良微微皱眉。

    堂堂孙氏,如今混到了这步田地,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应该是的!”包拯答道。

    “不,包拯遗漏了一个人。”刘辩摇头。

    “陛下莫非说的是鲁肃大人?”包拯试探的问道。

    “正是鲁肃鲁子敬。”刘辩点头。

    “可是据微臣所知,鲁大人因为入朝为官一事与孙氏产生了分歧,孙氏对鲁大人非常痛恨。”

    “而且据微臣所知,鲁肃大人当初带着重礼前去孙府见孙老夫人,不仅没有见到孙老夫人,还遭受了孙氏的羞辱,被扫地出门,自此以后鲁大人就再也没有去过孙府了,双方可谓是水火不容啊。”

    包大人说道,包拯并不相信鲁肃还会站在孙氏这一边。

    “那是因为你与鲁肃接触的少,不了解鲁肃的为人和性格。”刘辩摇头。

    “不知陛下有何看法!”

    张良看向刘辩,

    “鲁肃此人为人敦厚忠实,重情重义,即便孙氏待他似仇敌,二者有了嫌隙,但是鲁肃能有如今离不开孙氏,孙策对鲁肃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情,若非孙策死,周瑜失踪,江东失陷,鲁肃绝对不会为朕效力的,即便以性命威胁。”

    “如此说来,这鲁肃还是个性情中人啊!”张良感叹道。

    “那照陛下所说,此次孙氏遭遇危机,鲁肃定然会助他们一臂之力的。”包拯惊叹道。

    “没错!”

    刘辩点头,

    “但是依照鲁肃的能力,还有孙氏所犯下的事情,鲁肃是什么也行做不了的。”张良笑道。

    “的确如此!”包拯点头。

    “子良有何办法?”

    刘辩觉得张良已经想到办法了,随即问道。

    “回陛下,要想让孙氏知晓,那鲁肃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张良答道。

    “朕不是说了吗,鲁肃重情重义,敦厚忠实,最重要的是他并非蠢材,足智多谋,朕的计划就是谋害孙氏的,鲁肃知道了,又岂会助朕去害孙氏了。”

    刘辩皱眉,微微有些不满,认为张良有些敷衍了事。

    “陛下,孙氏如今除了走这一条路还能怎么办,当然他们可以选择让这些孙氏的子弟在监牢里待上几年,而那时候想必孙家不一定是孙家了吧。”

    “你的意思是即便鲁肃知晓其中深浅也会告知孙氏。”刘辩惊喜的说道。

    “没错,这就是阳谋,鲁肃大人想助孙氏,朝廷想谋划孙氏,而救孙氏的唯一一条途径,却要害了孙氏。”

    “救也好,不救也好对于孙氏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只不过救了孙氏虽然大伤元气,但是还是能保住一些东西,不救的话时间久了,孙氏会变得一无所有。”

    “鲁肃大人即便看透了,他也不会自己做决定,他会告知孙氏,而一旦孙氏的人知晓了,那结果便注定了,孙氏会选择交钱减少牢狱之灾,毕竟这里面是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

    “子良,你确定孙老夫人不会阻拦,那位老夫人年轻的时候也还是一个能力不错的女人的,孙坚,孙策的发展离不开她的帮助。

    当初若不是因为孙家占据了江东,孙氏的地位稳固,再加上年龄增大,地位增高,她的心思,性格变了,孙氏也不会变成这样,但那是以前,如今孙氏危机,说不准她就恢复了以前的精明能干了,在鲁肃的指点下,她难道看不穿吗,她会同意吗?”

    刘辩怀疑的说道,

    “陛下说得在理,但是陛下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位老夫人不管她多么厉害,终归是女人,而且是一个没了丈夫,没了儿子,女儿也反目成仇的女人。

    当初孙氏服她,那是因为孙权有交代,孙坚,孙策余威犹存,那些孙氏的手下都信服她,而且她的女儿是太子妃。”

    “可是几年过去了,他们已经不是在江东了,孙坚,孙策,孙权的余威早已没了,那些孙氏带来的人马如今早已适应了幽州的生活与孙氏分道扬镳了。”

    “此次孙家之危,归根结底是来自于太子妃,孙老夫人是太子妃的母亲,在在这种情况下,孙氏却遭到了皇家的记恨,这只会让孙氏的族人认为是那位老夫人无能,教女无方,有这么好的女儿,不但留不住而且还得罪了,想必如今有许多孙氏的人已经不服这位老夫人了。”张良回答道。

    “如今孙老夫人身后已经没有一点一丝的依靠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另外孙氏落到如此地步也是她女儿带来的,如果孙老夫人不拒绝还好,若是拒绝了,那孙氏的族人定然会和她翻脸的。”

    张良又继续开口。

    “果然让子良前来没有错,子良一番话让朕茅塞顿开啊!”刘辩大笑。

    “陛下谬赞了!”

    张良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

    “张大人真是足智多谋啊,包拯自愧弗如。”包拯惊叹道。

    “包大人客气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出谋划策张房能胜过包大人,但断案寻凶张房比起包大人就大有不如了。”

    张良客气的说道,张良没有说什么包拯智慧超群不下于他的话,而是很真诚的认可自己某一方面胜过包拯,然后又举出包拯胜过他的方面,既接受了包拯的赞誉,又抬高了包拯的能力。

    “子良对于孙氏的未来如何看?”这时刘辩询问道。

    “回陛下,臣敢断言孙家半年内便会分崩离析。”张良肃声道。

    ……

    。

第707章计划已定() 
“子良对于孙氏的未来如何看?”这时刘辩询问道。

    “回陛下,臣敢断言孙家半年内便会分崩离析。”张良肃声道。

    “你如此断定!”

    刘辩有些惊讶张良的回答。

    “回陛下,正如陛下所说孙氏已经不是以前的孙氏了,孙老夫人已经没了掌控孙氏的能力,至于其他人那就更加没有了,孙氏就是一盘散沙。”

    “包大人今日带走的孙氏族人,每个人的处罚都大有不同,也就是说为每个人减少牢狱之灾的代价都是不一样的,那些牢狱之灾少的就会觉得用自己的钱在为别人买命,会不满,不愿意。”

    “毕竟如今孙氏不是铁板一块,特别是在后面孙老夫人无法掌控以后,再加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私心,孙氏要不了多久就会分崩离析。”

    张良解释道,还有一句话张良没说,在张良看来孙老夫人的结果绝对不会好。

    “听起来有些道理!”

    刘辩点头,口头上有些不信,但心中刘辩已经相信了,而且这本就是他的目的,只不过他预计的没有张良那么快而已。

    “和鲁肃交涉,如何告诉鲁肃这些事情你可有打算啊?”

    刘辩提出了问题,如果直接提出来对于他刘辩来说是有些有损威严的。

    “而且以包拯的性格也不会愿意做这种以钱财减少刑罚的事情的,你有何计划啊?”

    刘辩再一次开口,让包拯说这种事情都说不出来,更不要说包拯收钱做交易了,刘辩可不相信包拯会愿意,说不定会因为包拯功亏一篑。

    听到刘辩的话,包拯没有说话,更加没有反对,很明显他认同了刘辩说的。

    “包大人,大人缉拿的犯人之中是不是有一些只需要执行仗刑的?”张良看向包拯。

    “是的!”

    包拯虽然不知道张良为何这么问,还是点了点头,如实答道,

    “包大人可在下午执行仗刑后,就告诉他们,要将其他人移交给隐龙。”张良继续说道。

    “这是为何?”

    包拯不解。

    “因为你做不了收钱的事情,所以子良打算让伯当替你完成,替你担骂名啊!”

    这时候刘辩很直白的说道。

    “陛下说的也差不多!”

    张良苦笑道,

    “王大人需要替我担骂名,这是为何?”包拯顿时不解。

    “因为这件事情并不光彩,这就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而且因为价钱太高,还可以说是贪得无厌,说不定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