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时代-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过后就会有人来朕这里弹劾伯当,”

    这次依旧是刘辩开的口,张良没有说话,但他的表情表明了他认同了刘辩的说法。

    “这怎么行,陛下这件事还是交给微臣吧!”包拯连忙说道,

    “交给你,这可不成,朕可不想让你破坏了这么的计划,就这样吧,下午你执行了仗刑以后,就将那些要收押的人交给伯当。”

    刘辩直接做了决定,而且不容置疑。

    包拯也不敢再说话,只不过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自责,不过因为包拯面色的原因不怎么明显。

    “接下来了,继续说吧!”

    刘辩又对张良说道,

    “接下来便是陛下召见鲁肃大人了,陛下身为皇帝,天下之主,有些话还是不能直说,说出来会有损陛下威严,所以陛下直接说给鲁肃大人听。”

    “嗯,这点朕明白!”刘辩点头。

    “另外陛下必须让鲁肃大人能够很快明白陛下的意图。”

    张良嘱咐道。

    “张大人你先前说不能直接说,会有损陛下威严,现在又为何说要让鲁大人很快明白了,这岂不有冲突。”包拯质疑道。

    “陛下直接说与绕着说,最直接的差别就是陛下在鲁肃大人的心里的差别。

    陛下说鲁大人是个敦厚之人,也就是说鲁大人看人看事很简单,是什么就是什么,陛下直言不讳的说会让鲁大人认为陛下张狂,不懂得内敛,不知道分寸,陛下在鲁大人的心里会大打折扣,而绕着说就不会了,那只会让鲁大人认为陛下知晓分寸,睿智内敛。”

    顿了顿,张良又继续说道,“这就是起初房说的,会有损陛下威严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鲁大人也不会传出去,陛下损的其实是在鲁大人心中的威严。”

    “张大人睿智,包拯佩服!”

    包拯惊叹道,言语上,表情,动作上无一不显示着他对张良的敬佩。

    “张房受之有愧。”

    张良谦虚回礼。

    “子良说得即是,虽然鲁肃属于朝中一员,但他和其他官员不一样,朕或许在他心中还比不上孙策,所以啊,朕的形象还是不要受损的好。”刘辩笑道。

    接下来二人没有再讨论这个话题了,刘辩没有继续问,张良没有继续说,因为再说下去会出问题的。

    刘辩若是继续问,只会让张良会认为刘辩不行的感觉。

    而张良继续说了,会让刘辩不悦,会让刘辩觉得张良小看自己的感觉。

    “时辰也不早了,你二人就留下来与朕一起用膳吧!”过了不久,刘辩突然说道。

    “微臣不敢!”张良,包拯同时惶恐的说道。

    “这有什么不敢的!”

    刘辩一愣,说实话这是刘辩第一次,让一两个臣子留下来和自己用膳。

    “陛下的君,臣等是臣,臣如何能君同食。”张良立即说道。

    “好吧,是朕疏忽了,那你们就与成都一起吃吧。”

    刘辩恍然大悟,改口说道。

    “谢陛下!”

    二人这次没有拒绝了,

    “包拯你对那些人执行完仗刑后,就立即去找伯当,让他派人来将人带走,朕等会就会安排人通知他。”刘辩嘱咐道。

    “臣遵旨!”

    ……

    半个时辰后,

    张良和包拯携手走出了皇宫。

    “陛下真是了得啊!”张良突然感叹道。

    “何以见得?”

    包拯发问,包拯当然也觉得刘辩厉害,但是他还是不自觉的问了一句。

    “包大人可还记恨王大人?”张良笑着问道。

    “包拯对张大人的话有些不懂!”包拯迷茫的说道。

    “孙府一事,王大人在近年来隐瞒了包大人许多事情,想必以包大人的性子,对王大人是很不满的吧,甚至心中已经开始抵触王大人了吧。”张良笑着说道。

    “的确!”

    包拯也没有推卸,解释,如实的说了出来。

    “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处吧,陛下故意将张房的话解释给包大人听,并且说出了王大人要为包大人背负骂名的话。”张良笑道。

    “张大人的意思是王大人并不需要背负什么骂名。”包拯惊喜的说道。

    “当然不是,这个骂名王大人是背定了,陛下之所以提出来,就是看出了包大人对王大人不满,对隐龙卫不满的事情,陛下的话让包大人觉得欠了王大人恩情。这样一来,包大人就会消除对王大人的意见。”

    张良解释道,张良之所以说出来,或许是因为多嘴吧,但更多的是看出了包拯一直都没有对王伯当心怀恨意的事情。

    “原来如此,不过早在陛下和某说的那番话后,某就没有在记恨王大人了。”

    “虽然某没有全部明白,但还是懂了一些事情。”包拯苦笑道。

    “不知道陛下说出了何等豪言壮志让大公无私的包大人也改变了想法了。”张良大笑道。

    “是这样的……”

    包拯毫不犹豫就说起张良没到之前,刘辩对他的“谆谆教导”

    ……

    。

第708章子房论事() 
“不知道陛下说出了何等豪言壮志让大公无私的包大人也改变了想法了。”张良大笑道。

    “是这样的……”

    包拯毫不犹豫就说起张良没到之前,刘辩对他的“谆谆教导”。

    “陛下真乃奇人啊!”

    张良忍不住惊叹道,这次不在是面色平静的感叹,而是发自内心的惊叹。

    他的脸色,眼神表示着对刘辩的惊叹。

    “张大人足智多谋,对于陛下说的有何想法?”

    包拯看向身旁这个绝顶聪明的男人。

    “那张房就献丑了!”张良笑道。

    “包拯洗耳恭听!”

    包拯有些期待。

    “简单的来说陛下是为了对付孙氏,这次事情结束后,孙氏必然伤筋动骨,因为大部分族人在天牢里的原因,孙氏会逐渐下滑,直到落魄,这是陛下的计划,如果按照某的想法,孙氏短时间就会分崩离析,所以陛下最直接的目标就达成了。”

    “长远的来看,陛下是为了打压世家,为将来大汉平稳做准备。世家的力量非常强,只不过那些世家不敢妄动罢了,毕竟一旦棋差一招,就会满盘皆输啊。”

    “可是太平之时就不一样了,世家掌握着这天下大部分的东西,田地,山林,典籍,矿石,时间久了又会变成先帝以前那副模样,天下由世家掌控,普通百姓毫无地位,或许几十年上百年后天下又会大乱。”

    “这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所以陛下就定下了这五十金减少刑罚的条件。”

    张良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五十金对于世家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世家虽然掌控着资源,赚取财富很快,但是往往一个世家加上下人都是上千人,甚至上万人,这种消耗,可是非比寻常的,往往一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并不多,而且这些基本上都不会真正积累钱财,而是会选择将他们变成田地,房屋。”

    “世家子弟良莠不齐,有才华出众,能力不凡的,也有毫无能力,品行不端的,而这些品行不端的往往都会干些特别的事情,逼良为娼,强抢民女,横行乡里,欺凌百姓。”

    张良又停了一下,缓了缓,然后又接着说了起来,

    “朝廷以这些理由将他们拿下,完全没有问题,世家根本没法反驳,更加别说不顾一切和朝廷鱼死网破了。”

    “世家子弟多是锦衣玉食如何能受得了天牢里的生活,他们的父母家人定然会想尽办法将他的的孩子从天牢里弄出了的,所以绝对舍得钱。”

    “世家庞大不可能只有那一两个会犯错的,而且有句话叫做细水长流,一次两次,一个两个,而且这种小的消耗,那些世家根本不会重视,但是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必然会感到震惊,但是这些世家却只能忍着,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原因。”

    “强大的世家并不是靠着一次赚的多少,并不像甄氏,卫氏,糜氏这些靠商队,快速发家的,他们靠的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的积累,所以当陛下这个计划实行后,有许多家族甚至根本积累不了财富,反而会消耗底蕴。”

    “说不定还会再次出现像孙氏这样的家族,对于朝廷来说那就是好事了。”张良笑着说道。

    “那如果那些世家向朝廷发难,进行暴动了。”包拯提出了疑问。

    “刚刚不是说了吗,他们轻易不敢这么做,即便他们获得了胜利,朝廷拿他们没办法,但同样的是他们的底蕴都想必消耗一空了,其他家族,其他势力也会将他们吞得一干二净。”张良回答道。

    “世家之间多是联合状态,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其中一个两个家族出事,如何保证其他家族不会动乱。”

    包拯再次说道。

    “包大人你要明白这世间没有什么关系是利益撼动不了的,何况这所谓的家族同盟了。”

    “而且很少有人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而且即便明白了又如何,一两个家族的插手根本影响不了什么。更何况在那些世家看来,少了一个世家就是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多了一些利益。”

    “听君一席话,包拯受益匪浅啊!”包拯沉重的感叹道。

    “包大人过奖了,个人有个人所长,张房也有需要向包大人学习的地方!”

    包拯尊重张良,张良当然会尊重包拯,甚至更甚一筹。

    “张大人,还有一件事包拯不怎么明白?”包拯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

    “包大人请讲!”

    张良没有摆架子,很轻松的说道。

    “这种消耗那些世家迟早会察觉的,那发觉了又会怎样,另外这种消耗虽说让世家无法积累财富,但同样的也无法有利的消耗世家啊。”包拯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包大人要知道世家发展实际上是阴暗的,要发展他就必须犯错,而且本性难移,世家子弟有些东西已经养成了,很难改变的。”

    “至于无法削弱世家,包大人,你忘了吗,获利的可是朝廷,天下这么多世家,朝廷的发展又该如何,长此以往下去,朝廷会越来越强大,而世家则只会停滞不前,当朝廷强大到一种程度,世家也只能屈服。”

    “张大人所言甚是!”包拯点头,认同了张良的解释。

    “包大人,张房也有一事想问一问。”

    “张大人请讲,包拯定然知无不言。”包拯郑重的说道。

    此时张良在包拯心中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请问包大人,你每次断案之后,谁最为高兴?”张良笑着问道。

    “如果要说高兴,实际上没人高兴,但相较而言那些受害者是高兴的。”包拯想了一下便回答道。

    “这就对了,那再问包大人世家贵族与普通百姓比起来,谁是凶犯,谁是受害者?”

    张良再次问道。

    “你的意思是……”

    包拯隐隐间已经明白了一些。

    “陛下和朝廷打压世家贵族,让他们不敢在随意危害乡里,这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了,如此一来,百姓会更尊敬陛下,更信任朝廷,这就是陛下计划的第二个好处,不仅打压了世家,还削减了世家对百姓的迫害,获得了更多百姓的支持。”

    张良笑着解释道,

    “在这人命如草芥的时期,百姓和民心还是很重要的,有民心的大军是有灵魂的,意志坚定,有决心,是强大的,

    没有民心的大军是没有灵魂的,一旦有利益冲突,或者到了生死关头,这支大军就会崩溃的。”

    “张大人之才,包拯佩服!”

    与张良的一番谈话,包拯被其深深折服。

    “包大人过奖了,这些都是陛下想到的,张房只不过解释一番罢了,比起陛下,张房微不足道。”

    张良谦虚的说道。

    刘辩是不是真的想了这么多了,好吧,刘辩其实没有想到这么多,起初一开始就是不想轻易放了孙家,后来就演变成了为朝廷谋利,如果刘辩听到张良这番话,定然会重赏赐张良的。

    ……

    鲁府,

    这是鲁肃的府邸,并不大也不豪华,这种府邸在燕京随处可见。

    “大人,以小人来看,您真的没必要去孙府啊。”

    “老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伯符更是待我不薄,虽然他们都不在了,但是我鲁肃不能忘恩负义。”

    鲁肃不满的说道。

    “大人,那孙氏如此对你,你又何必了,他们不会领你的情的。”

    鲁肃身边的男子再次劝说道,他一直都跟在鲁肃身边,鲁肃与孙氏的事情他一清二楚,他并不希望鲁肃去帮孙家。

    “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