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交了车费,在一幢四层楼前下了车,进了院。

    这幅楼的楼门前挂了好多牌子,“中共煤都市教育局委员会”、“煤都市教育局”、“煤都市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办公室”、“煤都市教育信息咨询中心”、“煤都市教育局工会”等。

    两人进了门,不用找了,报名的人员已经从室内排到了室外,他们俩在队尾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他们。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收下了他们的介绍信,然后,交给他们一份《XXXX年度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和一张《XXXX年研究生招生体格检查表》。

    然后,两个人进了室内,大桌子上摆着几个厚厚的大本,上面是明年全国各院校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招生学校、专业及代码。

    杨文斌查到了军事科学研究院军事历史专业的专业名称和代码,先抄写在一张空白纸张上面。

    杨乾也查到炮兵指挥技术学院炮兵指挥专业的名称和代码,抄写在空白纸张上面。

    两个人拿到了两张空表,查完了专业名称和代码后,步行来到了火车站前,乘坐大客回到了营城。

    第二天,杨文斌利用中午的时间,认真填写《XXXX年度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和《XXXX年研究生招生体格检查表》

    《XXXX年度研究生报名登记表》第一部分主要是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时间、入伍时间、入党时间、现职务及时间、学历等;本人简要经历。

    第二部分是报考院校信息,包括报考的院校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及代码。

    第三部分是基层单位意见,应该是团政治处的章;

    第四部分是在档案管理权的机关部门的意见,应该是师政治部的意见。

    同时,还要本人大学期间的成绩登记表,并在上面盖上档案管理部门的印章。

    杨文斌用半个小时,工工整整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完了。

    《XXXX年研究生招生体格检查表》则更简单,只需填写上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剩下的就是医院来填了。

    翌日,杨文斌约上杨乾,两人一起到师团干部部门去盖章。

    到团机关楼二楼的时候,魏干事正要出去,两人叫住了他,说是研究生报名盖章的事。

    魏干事收回了脚步,回到屋里,从抽屉中取出印章,小心翼翼地盖上。

    趁魏干事盖章的间隙,杨文斌问道:“不是说报考名额受限制,我们四个人是咋报上的呢?”

    魏干事告诉他们,刚开始由于各营漏报了名单,干部股在统计时,以为只有三个报考,就呈报给首长,签发后,报到了师里。

    但是,由于你们几个想报考研究生的找了牛主任,牛主任亲自和师政治部干部科协调,经同意后,又把你们四人加人,重新上报了一遍,师政治部同意了,我们才可以盖章的。

    杨文斌这样才明白了事情背后的故事。

    杨文斌和杨乾两人,又打了出租车,将表格送到师政治部干部科。

    这回挺顺利,宋干事正等待在干部科里,他说:“我等你们半天,别人早晨都拿来了,你们才来,还以为你们俩不报了呢!”

    孙干事略一踌躇,在《XXXX年度研究生报名登记表》上写下“同意报考”的字样,再盖上师政治部干部科的印章,然后,拿出早就复印好的两人的大学成绩单,送到两人手中。

    在师里,团里盖完了章,两人本以为万事大吉,下周一体检时捎上表格即可。

    谁知周四晚杨乾来说,听其他几名报考的同志说,报名表务必于周五前送到市招考办,逾期不办。

    两人遂慌忙请假,取出表格,第二天上午第二次来到了煤都市,将报名表交了上去。

    本周一,是研究生招生报名考试体检的日子。

    杨文斌与杨乾两人没吃早饭,出操之后赶到了煤都市。

    两人原以为自己很早,到报名点却发现别人早就到了。一直候至近上午十时才交款、体检。

    内、外、口腔、眼、耳鼻喉各科一切顺利,唯独停电,无法胸透。

    无奈两人中午出来,在煤都市东南西北一通神绕,直到下午一点半才又回到医院,首批胸透完毕,留下了体检表。

    报完了名,剩下的时间只有两个半月了,能否考取,关键在此一搏了。

    目前,只能背水一战;需要科学规划时间,提高效率。还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把工作做好。

    这是杨文斌留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拼搏机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命运有一半把握在自己手里。

第一〇四章 光缆施工,支援地方的劳动() 
按照军区的安排,从11月18日开始,团里担负光缆施工的任务。

    从滨城到省城铺设一条军用光缆,总长445公里,在营城境内北部的约50公里,由447团负责。

    今天,军区通讯处的张副处长,给所有参加光缆施工的干部进行了培训。

    他说光缆施工共分开挖沟、铺设光缆、回填、埋设标石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开挖沟。深度,在不同地质条件下要求不同。大田,深度一点五米;居民地、山地、河流、沟渠,深度二米,两侧延长;风化石,深度一点三米:软石要求深一点二米,硬石要求深一米,公路下要求一点五米,作业坑下要求一点八米,铁路下,要求二点三米。

    沟底要平,上沿不限,下沿宽三十厘米,以不塌方为原则。坡度,不大于十五度。沟两侧要清出四十厘米,岩石处十厘米,准备细土若干。

    沟呈倒品字形,河堤、河流可适当呈S形。

    第二步是铺设光缆,每盘光缆都要按顺序摆放,以省城至志滨城方向,按照从A到B顺序。扛光缆的间隔不超过八米。

    坑底铺设三十厘米厚的细米,作业坑重叠处超过十五米。

    第三步,回填,先填回三十公分厚的系统,再砂浆水泥封沟,作业坑上铺红砖,以防摔伤。要高出原地貌二十厘米,交叉管道下要五十厘米。

    第四步,埋设标石。将“此处有光缆,施工请联系”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地面上。

    培训结束后,营长到团里受领了任务,然后回到了。回到了营里,召集各连连长,分配了任务。

    然后连里召开了干部骨干会,分配任务。

    在三楼俱乐部,全连官兵已集合完毕。连长拿起记录本开始布置任务:

    “我们国防光缆施工,第一期工程的内容挖光缆沟,明天的任务是四百米,其中有一百多米是山地。参加的人数嘛,一班八人,二班八人,三班八人,四班八人,五班八人,六班八人,炊事班三人,连部三人。

    明天,我带排长先期到施工地点号房子。按照施工的安排,我们连共需要九所房子。“

    分配完任务后,连长提出了要求:

    “各班要注意群众纪律,住百姓家后,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第一,要主动为群众,收拾院落,打扫卫生,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第二,要准备好交稿工具,要求人手一把锹,两人一把搞。

    第三,携带米、面、粮、油,由炊事班携带。

    第四,所带物品,要求冬作训服、作训帽、大衣、雨衣、水壶,个人生活物品,包括脸盆儿、二棉鞋、胶鞋,都要携带。

    指导员在连长讲话之后也提出了要求。

    他提出:”第一,要注意安全,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有锹稿,还有复杂的地形,互相动作的时候注意不要碰上。

    第二,要注意群众纪律,要和群众处好关系,维持好军民团结。

    第三,今年的国防光缆施工,与老兵退伍相冲突。所以今年的老兵退伍时间延后。要注意做好老兵思想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第四,要注意卫生防病,不要喝生水,不要暴饮暴食。

    第五,要各组之间注意协调,互相帮助,发扬团结互助精神。

    最后,不要酗酒,严禁私自喝酒。“

    在指导员讲完之后,连长又进行了具体的安排。

    一是人员变动一下,刘尚萍留下,变成七人。二是光缆施工期间,作息时间明确如下,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半开饭,中午十二点开饭,晚上六点以后不允许外出。晚上八点以后,不允许看电视。

    三是控制好人员。各班于班之间要互相监督。由于人员住的比较分散,各班班长一定要负起责任。

    最后连长明确了出发时间,明天上午十点半开饭,十二点开拔!

    回到班排之后,各班班长按照连长的安排,开始以班为单位将锹稿等工具捆在一起。以便于使用。

    开始,杨文斌看到光缆施工,安排即将退伍的老兵也参加,心里还有些顾虑,这些马上就要退伍的战士,能愿意去吗?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情绪呢?

    可是,回到了班排后,听各班班长开班会,参加施工的人员名单公布之后,老兵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说,在临退伍之前还能在为部队做一次贡献,这是我们的偏得。排长,班长,你们就放心吧,看我们的。

    特别是柏松。他显得更是兴奋。他说:”干这力气活儿,我最拿手。在家的时候,我就经常干。“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半。各班参加光缆施工的人员,就已经带着工具,站好了,等待着汽车到来。

    十一点四十五分。汽车到达营集合场之后,连长对乘车人员,进行了分配。

    每个连队乘坐两台车。一台拉人员。另一台拉后勤物资。

    杨文斌,指挥着本排从车厢后侧,登车之后,他也登上了后面的大翻斗。

    车很大,外面罩着厚厚的篷布。

    上了车,坐在自己的背囊上,显得有些兴奋。

    连长已经指定了值班班长,坐在车厢的最后做安全员,上车的时候,点好人数;下车的时候,看人员是否全部下车。

    登车完毕之后,杨文斌命令所有人员在,到最后报数。从车厢左侧倒数第一个开始报一,接着的人报二,然后,三,四,五,六,七,……,一直到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

    偌大的车棚,里面竟然能坐下四十九人。

    在清点好人员之后,连长命令:”人员坐好,准备出发!“

    到了十二点钟,车队准时出发了。

    车队,先到了南操场,汇入全团车队,从中央门一直排到了二营、三营、炮兵营。

    车队的最前面,一辆带警报器的吉普车,在前面开道。

    整个,光缆施工的编队,在公路上连绵起伏的,出发了。

    车辆,出了中营门,向北,沿着营城市的外环,之后向北,开去。

    车队行驶了大约三十分钟,之后,向右,下了大道!

    杨文斌,看见路边的条石,上面,赫然写着“英不落”两个字。

    汽车,沿着乡村公路,又行驶了大约二十分钟。

    按照团里事先的安排,到了到了各自的分配地域。

    连长说,这次的光缆施工任务,大约四天。

    车队开进了一个村庄,之后,停了下来。

    然后,村委会主任,领着副指导员到各分派的住家探望居住的房屋。

    各班排则带着工具,来到了光缆施工的现场。

    到了施工现场,大家看到,从南向北,野地里,有约两厘米宽的石灰痕迹,从南向北,绵延至远方。

    连长说,这就是他们光缆施工的现场。

第一〇五章 团结,出战斗力,更出凝聚力() 
官兵们看到了施工现场,觉得分的这段地点还可以,有约200米的大田地,还有约200米的山坡。

    连长从山坡开始,先大致量算了一下距离,然后,从中间划开,一排二排各约占一半的任务。

    然后,就是各排长划分任务了。

    杨文斌如法泡制,将本排的任务区大致区分为三段,每班一个地段。

    然后各班长根据本班人员的体力和熟练程度情况再进行进一步划分任务。

    现在的一排,有三个班。一排共分得了约二百米的挖沟任务,每个班平均下来,约分到七十米的任务,每个人平均能分到近九米长的距离。

    一班长张水泉经验多,他将本班的八名战士分成四组,一组两个人,每组分到约二十米的任务。

    他的分组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新兵和老兵战斗力、体力和经验的差距,每组尽可能实现新兵和老兵搭配,共同完成。

    张水泉和李岩一组,沙海涛和高建飞一组,任承伟和杨桦一组,孙涛和汪峰一组。

    二班长周得军,他尽可能体现出公平来,他把任务平均分成八米半,每个人领一段任务,承包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