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驿馆的西边有条小巷子,不通别的人家,是条死巷。张昌宗灵活的拐进去,那里已经有两人等着他,一男一女,皆是一身黑衣打扮:“天王盖地虎?”

    张昌宗拉下蒙面的面巾,露出面容来,微笑道:“小鸡炖蘑菇。阿松,阿柳,好久不见。”

    “奴等拜见郎君。”

    两人到头就拜,语气隐隐有些激动。张昌宗伸手拉起他们来,借着微微的月光,面目只能看出个模糊的轮廓,但是,身形却看得清楚。

    张昌宗笑道:“三年不见,你们俩儿长高不少,阿松看着也长壮实了,挺好,待过些时日回到洛阳,我与你过过手,看看你这三年是勤奋还是懒散。”

    阿松嘿嘿笑着挠挠头:“奴这三年虽说日日练习,但肯定也不是郎君的对手。”

    “还没比呢便开始说丧气话?”

    “嘿嘿,这不是人贵自知吗?”

    张昌宗笑着拍拍他肩膀,扭头看向一阵默不作声的阿柳:“阿柳怎么不说话?我记得你以前可是个小嘴叭叭从不停歇的主儿,怎么三年不见,人长大了,话也少了?”

    “郎君,阿柳想您!”

    说着,竟呜呜咽咽的哭起来,仿佛见到了许久未见的亲人。张昌宗一怔,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放心,最多再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等陛下召回的手敕下来,我们就可以回去了,我知道这三年你们在这里吃苦了,回去给你们记大功。”

    “嗯!郎君放心,奴就是许久不见郎君,激动的。”

    明明还在抹眼泪,语气里却已经带出喜气来,果然还是以前那个性子爽利的小辣椒。张昌宗也笑,三人叙旧完毕,才开始说正事。

    阿柳道:“禀郎君,这三年来,我们俩儿依托周掌柜的掩饰,悄悄与庐陵王府搭上了关系,寻机接济过王府几回,庐陵王一开始还以为我们是心慕李唐之人,还是王妃心中有数,试探过几次,之后,为打消王妃疑虑,奴等按照郎君和娘子的吩咐,曾暗示过庐陵王妃我们皆是来自旧京之人。奴看着,王妃尚未猜透我们的身份,与我们接触也谨慎小心,若无他法,从不主动联系我们。”

    张昌宗点点头,道:“王妃出自京兆韦氏,与杜氏合称去天五尺,家学渊源,自是精明强干。”

    韦家的闺女大多精明强干,包括他娘,再者,十多年的流放生活,便是再不知世事的人,在生活的煎熬下,肯定也会成长。

    张昌宗的母亲韦氏也是出自京兆韦氏,只不过是旁支,与庐陵王妃的韦氏正嫡的身份不同,说起来,若是细论,张昌宗还可以同庐陵王妃扯上亲戚关系。

    张昌宗想了想道:“今晚我们主要是叙旧,我估计,我还要在房陵盘桓些时日,你们一切如前行事,不要与我来往,也不要暴露形藏。”

    “喏。”

    又说了一会儿话,阿松和阿柳才依依不舍的走人,张昌宗望着两人离开才翻墙回去自己屋里。阿松、阿柳是他小队里于人情世故和事务处理最得宜的两人,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情商高,处事手段灵活,但是呢,这两人又是心志坚定的人,最适合派出来做与庐陵王李显、未来的中宗皇帝接触的任务。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早起来在院子里打了一趟拳,打完拳徐彦伯也起来了,见张昌宗一身薄衫的收功,还感叹了两句他的年少英姿,身强体壮,不像他已经年迈老朽,房陵这等比洛阳还暖和的天气也不得不裹上厚衣。

    张昌宗笑笑,借口一个人吃早饭不香,硬是蹭到徐彦伯屋里,两人一起吃。张昌宗趁机低声道:“徐公,我出来时,陛下曾交代,让我们在房陵盘桓些日子,待陛下京里布置完毕,便会诏我们回京,我琢磨着,在房陵的日子也不能闲着。徐公看,在房陵的日子,我们当如何处之?”

    徐彦伯是老成持重,不会贪功冒进的人,不然,也不会被女皇陛下派来房陵了。徐彦伯道:“我为京官,奉诏巡视鄂地,路经此地,皇嗣在此,自不能不见。我记得将军的高堂也是出自京兆韦氏?”

    张昌宗微微一笑,道:“徐公广博,我母确实出自京兆韦。”

    徐彦伯摸着胡须道:“既如此,便委屈将军,屈身陪我到庐陵王府拜访一遭,届时,可以亲戚晚辈的身份,见一见庐陵王妃,之后,将军便可留在此地,照看王府,也可以亲戚的身份,与王府常往来。老夫嘛,少不得去房州、均州等走走。”

    张昌宗一怔:“只是,这样一来,不是委屈徐公了吗?”

    他俩儿都知道,庐陵王回去就是太子。张昌宗知道庐陵王就是将来的皇帝,以徐彦伯的见识,想及女皇陛下的年纪,想来也能料到庐陵王将来的荣耀,放着讨好未来皇帝的机会不要徐彦伯真这么淡泊名利?

    张昌宗有些拿不准。

    徐彦伯道:“将军,大局为重,大事要紧。如今朝野上下,人人都盯着,我们身负重任,为稳妥计,为庐陵王的安危计,此时也不是论功、抢功的时候。大宝断不可让武氏小人得之,是以,老夫既是领巡视之命出京的,少不得要去各地走走。陛下选将军与老夫一起出巡,除了将军神勇,统兵有方,可保庐陵王安危,何尝不曾有与庐陵王妃是亲戚的关系呢?”

    张昌宗看他语出至诚,说到“不可让武氏小人得之”这句的时候,神情那叫一个坚决,心头也明白了,这老头儿就跟朝里那些支持李唐的大臣一样,心向李氏,只要能让李唐复辟,做些牺牲也愿意!

    何况,想来以老头儿的人老成精,想也看出张昌宗并不是喜欢抢功、冒功的人。所以说,这时代就没有简单的人,能让女皇陛下选来接庐陵王回京的人,又怎会是目光短浅之人呢!

    张昌宗重重点头:“徐公放心,我明白了。”

    饭毕,徐彦伯具了名帖,使人送去庐陵王府,等着庐陵王的接见。同一时间,驿馆的人来报,房州刺史求见。

第232章 庐陵王府() 
房州刺史周维均是个微胖的中年人,寒门出身,乃是女皇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有他在房州坐镇看着,其他人的手才伸不进来,李显也才能一直清苦却还算安稳的度过他的流放生涯。

    徐彦伯徐老头儿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与韦暠、李旦一起合成河东三绝,尤其善辞,写得一手好文章。

    周维均能以寒门出身做到刺史,才学也是有两把的。两人坐在一起,从公务说开去,说着说着竟说到文章事务上,聊得倒也算投机。

    张昌宗没出去,实在是那张脸太过醒目,很难不给人留下印象,便干脆的减少见客,反正他名义上只是徐彦伯的护卫头领,见不见客关系不大。

    去庐陵王府送名帖的人很快回来,庐陵王表示只要徐彦伯有空,都可以去拜访。徐彦伯是当着周维均的面听下人回报的,听完对周维均道:“老夫出京时,陛下曾命老夫给在庐陵王带了些赏赐,命老夫送与庐陵王。皇命在身,不敢轻视,是故,老夫虽是领命巡视中南道,然只能先来房陵。周刺史牧守房州,恰好当面,老夫正好可与你报备一声,下午老夫一行要去拜访庐陵王府。”

    周维均自然没有不准的,笑着道:“员外郎尽可去便是,我这里已然备案。”

    “好,劳烦周刺史。”

    徐彦伯耐性极好的与周维均聊了一个多时辰,以要去拜访庐陵王为由,谢绝了周维均的饮宴邀请,表示拜访庐陵王后还要巡视诸州,到时再与周维均饮宴。徐彦伯身负皇命,周维均自然也不敢勉强,顺势答应下来。

    打发了周维均,徐彦伯整整衣冠,与张昌宗一起带上从洛阳带来的礼物,一起拜访庐陵王府。

    在房陵这样的荒僻之地,说是庐陵王府,自然比不得京中的富贵,不过是略大些的陈旧院子,连仆役也没几个,递上名帖给门房,经门房通报后,在仆人的引领下进去,院中的情况更让人侧目——

    院中虽然种了花草,但是造型奇秀的假山和大大的人工湖是不用想了,只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塘中还可见到几株残荷,在陈旧的院墙与房屋映衬下,莫名的有几分凄苦之感。

    徐彦伯也不好过,老头儿的脸孔板得紧紧地,眉头也一直没散开,随着仆人进去正堂,就见一对中年夫妻坐在堂上,身上的衣服已经陈旧得有些褪色,面容也较之普通富贵人家的中年人苍老些,虽然戴着冠帽,但男主人的鬓角仍可见灰白之色,与女皇陛下如出一辙的大额头上有着数道深深地皱纹,显然日常的日子并不顺心,常忧虑所致。

    相比男主人身上的颓丧之气,女主人眉宇间还藏着一股锐气,虽衣饰陈旧,却不改贵女本色,端坐在那里,便透着一股气势,面容艳丽,眉眼翻飞间,气势如虹。

    “老臣徐彦伯拜见王爷、王妃。”

    “末将张昌宗拜见王爷、王妃。”

    两人紧走几步,各自行礼。韦王妃气势十足的点头,仿佛她不是什么落难的王妃,她嫁的也不是什么流放的王爷,还是帝京皇嗣。

    庐陵王李显却显得有些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员外郎和张将军无需多礼,你们还能记着我,路过记得上门看看我,便是极好了。”

    “王爷!”

    这般寒酸之语,直接听得徐老头儿一个哽咽,再也克制不住,跪伏在地:“王爷受苦了,老臣来迟了!”

    张昌宗还能怎么办?只能跟着跪伏于地,反正他是哭不出来的,干脆把场面留给徐彦伯主宰,老头儿都把留在房陵照看庐陵王一家子的任务交给他了,趁着还有机会,让老头儿表现表现也好,人不能把机会全占了,不过,李显的惨状,张昌宗还是有些感慨的。

    京中诸王和公主们,与李显同是皇嗣。在李旦一家子没被幽闭前,张昌宗跟着薛崇胤、薛崇秀也曾与李旦的儿子们来往过,李旦一家子过得再苦,那也是精神上的,物质上却从没人短缺过他们,毕竟在女皇眼皮子底下。

    而李显一家,在房陵这种几乎可以算是远离繁华的荒僻之地,不止要受精神上的苦楚,物质上基本也没什么可享受,看两口子面黄肌瘦的,只怕饱饭也不见得能顿顿吃上。

    堂堂皇嗣落到这般田地,日子过得连普通富贵人家还不如。他爹高宗皇帝李治和他爷爷太宗皇帝李世民肯定从来没想过,他们应该至死都想不到自己的儿孙会沦落到这般境地。

    做女皇帝的儿子真不容易!

    张昌宗不禁有些感叹。

    李显被徐彦伯一哭,看着也有些激动和感慨,颤抖着声音道:“多谢徐卿还记着我,只是,你来拜访我,若是让人知道了,只怕于徐卿你要不好了。”

    这般自怜的话说出来,让徐彦伯又是一悲,哽咽道:“王爷这般时候还惦记着老臣,老臣惭愧。王爷放心,陛下心里还记着您一家呢,老臣奉命出京巡视中南道,来时陛下特意召见老臣,让老臣给您带些东西来不说,还把身边亲信之人派来,名义上是护卫老臣,真实用意却是有手敕要带给王爷您。张将军,还不把消息禀告王爷?”

    “喏。”

    张昌宗应了一声,道:“还请王爷屏退左右。”

    韦王妃苦笑道:“将军看我们王府的现状,还有何左右可屏退的?便是堂前奉茶的婢女,也是我陪嫁之人,尽可信任。”

    张昌宗沉声道:“回王妃,虽是如此,不过事关重大,还请王妃屏退左右。”

    韦王妃与李显同时一愣,李显抖若筛糠,颤着声音道:“张张将军是吗?莫莫非莫非母皇要要赐赐死儿臣?”

    韦王妃一愣,旋即脸色一变,也一脸苍白的看着张昌宗,不过,声音还算镇定:“将军姓张,年岁又这般年轻,是哪个张?说不定我们还是亲戚。”

    这两口子的反应,有些有趣。不过,张昌宗可不敢笑,万一现在笑了将来被人拉清单,那就悲惨了。干脆的严肃道:“回王妃,若要论亲,末将确实与王妃算亲戚。不过,论亲之事稍后再议,还请庐陵王领敕!”

    说着,从怀里把女皇陛下来时给他的手敕双手递给庐陵王。奈何庐陵王被吓破了胆,根本就不敢接,韦王妃瞪他一眼,硬去搀扶他,而李显还一脸哀怨:“王王妃,那是我们的赐死敕书啊!”

    韦王妃低声怒道:“你看员外郎和张将军可像是来赐死之人?”

    李显一愣,韦王妃却已耐不得他,干脆的自己接过张昌宗双手奉着的手敕,自己打开一目十行看起来。徐彦伯看得眉头一蹙,张昌宗倒是面色如常。

    韦王妃根本顾不得两人的脸色,急急地看了一遍,喜道:“七郎,我们可以回京了!”

    “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