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氏道:“劳二位叔叔跑一趟,只是,六郎回来便把自己关了,说是陛下令他紧闭反省,每日只让华为送饭食,无陛下敕令,不得出屋。进去前,六郎也曾交代我说,此事定然会惊动两位,让我替他转达,说是心意他领了,待他出来,定然去二位府上亲聆教诲。”

    张鲁客和张梁客对望一眼,张梁客还是有些不放心,追问道:“阿嫂,六郎可说是怎么触怒的陛下?可要我这里上请罪的表章?”

    韦氏道:“此事六郎有交代,说陛下只是罚他,并非真生他的气,待陛下气消了,此事也就无妨了。若叔叔问起来,过旬日可代他上一道表章,以提醒陛下莫要忘了让他出来嗨,这胡闹的!”

    张鲁客闻言笑起来:“我看六郎这不是胡闹,而是心有成算。罢了,老四啊,看来我二人是白担心了,这小子心里有数呢。”

    张梁客点点头,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表章我这里,还有鲁客那里也莫忘了,我们两人一起上表章,总比一个人好些。对了,郑家太太那里可有话说?”

    韦氏连忙道:“郑太太那里,六郎刚把自己关起来的时候,我有些惊慌,去请问过,郑太太沉思半晌,说是让我听六郎的嘱咐行事,说是待她往宫里的名帖,去见见修仪再说。”

    张梁客若有所思,想了想,点头道:“也罢,我们先做我们应该做的和能做的,郑家太太从小看着六郎长大,连外间都知道她老人家待六郎自小情分便不同,想来不会袖手旁观,我们呢,也不能乱了分寸,以免坏了事。”

    “叔叔(老四)言之有理。”

    韦氏和张鲁客都表示赞同。

    外头都传得这么开了,宫里的上官婉儿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只是,以她对陛下的揣测和对六郎的了解,总觉得现在的情况,有哪里透着不对,但究竟是哪里不对,她又一时没有头绪。

    “修仪!”

    明香从小看着张昌宗长大,把他当亲弟弟似的对待,听到消息后,不禁有些着急。上官婉儿蹙着秀眉端坐在座榻上,抬手道:“莫急,让我想想,事情刚出来,现在就去求情,徒惹陛下不快,缓缓再说。”

    明香一想也是,但是,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也不知陛下多久才能消气,若是就此不再对六郎宠爱也不知六郎是否还能进宫来看修仪您。”

    上官婉儿一顿,问道:“可听说六郎进宫的牌子被陛下收回?”

    明香被问得一愣,想了想道:“这个奴婢不曾听说过。”

    上官婉儿果断道:“我这里不太方便,这样,你寻机使人通知公主一声,看看监门卫那里登记的宫牌可取消了。”

    明香小心的道:“若是问这个,修仪,奴婢倒认识个人,名叫陆安康,是宫里尚食局的人,算是奴婢的总角之交,我们一起进的宫,奴婢有幸跟了修仪,在宫里不曾吃过什么苦头,那人可是从小太监升上去的,奴婢仗着您的名头,给他撘过手,他经常出入宫门,与监门卫有些交情。”

    上官婉儿一听,立即道:“既如此,那你去办,公主那里能不惊动便不惊动吧,省得她每次总是不情不愿地。”

    “喏。”

    明香领命而去,不过半日功夫,便有消息传来,登记于张昌宗名下的那块宫牌,并没有被收回。

    上官婉儿这才轻轻舒了一口气,明香还有些担心:“修仪,陛下对六郎这是”

    上官婉儿轻轻一哼,道:“你可还记得?前几日,我让六郎出师之日那一日陛下曾来过。”

    明香记性也不差,点头:“奴婢记得,陛下那日还说,让六郎进学完了去陪她说说话,那时对六郎圣眷颇隆。”

    上官婉儿颔首:“那日陛下被魏王惹得心烦,居然主动过来找六郎解闷,显见心里对六郎颇为不同。不过区区数日,这圣眷便消了不成?”

    明香恍然大悟:“修仪是说?”

    上官婉儿娇媚一笑,道:“来人,与我卸妆,唇色淡些,莫要太浓。”

    “喏。修仪这是?”

    上官婉儿淡然道:“徒弟惹事了,我这做师父的自该第一时间去请罪才是,如此方才符合常理。对了,把活血散瘀的药膏备好,少不得要吃些苦楚。”

    “喏,修仪辛苦了。”

    “对呀,辛苦了,待六郎回来,我自会慢慢找回来。”

    上官婉儿笑得狡黠,而关在屋里偷偷准备行李的张昌宗,却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喷嚏,一边收拾衣裳,一边还感叹:“我这一被关,关心的人应该还挺多的,也不知是哪个念叨我,这喷嚏打的!啧啧,希望回来的时候,她们不至于恼羞成怒,不然就惨了。唉,身边女人多了,也是愁人。”

    这小子明明是抱怨,脸上的笑却极为嘚瑟,简单利索的把行装打点好,整理出一个小包袱,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天还没亮便爬起身,背起自己的小包袱,趁着夜色出门。

    出了城门,等候了一会儿,见老头儿带着人出来,迎上前,抱拳为礼:“徐公,昌宗在此恭候多时。”

    “有劳大将军久候,之后的路途,烦请大将军照看了。”

    徐彦伯笑吟吟的道。张昌宗赶紧回礼:“不敢,大家身负陛下重托,职责所在,徐公请放心就是。我的人马这几日已陆续安排在前面等候,徐公请,我们赶一程便能汇合。”

    “可,走吧。”

    一行人悄悄地,谁也没惊动的出了洛阳。

第230章 到达() 
徐彦伯是以公干的名义出东都的,从洛水搭乘官船,顺流而下,张昌宗名义上是徐彦伯的护卫头领,领着从羽林卫中抽调的人手,弓刀齐备的护送着徐彦伯南下。

    时值秋日,江上的风吹得人骨头都是冷的。张昌宗年轻火力壮,又是锻炼习惯的,自是不怕冷的。官船宽大,在秋日的洛水上航行数日,转道汉水,倒也还算平稳。

    作为官船,带着人手又多,也没什么不长眼的水匪来劫,一路平稳的走完水路,然后便是艰难的陆路。张昌宗和徐彦伯一行要去的是房州,位于川陕鄂豫四省交界之地,四面环山,山高林密,山林四塞,地势险峻。虽不至于像蜀道那么艰难,但全程骑马是不行的,有些路段,只能步行。

    张昌宗年少,他挑选的人手,都是羽林卫里的好手,翻山越岭自然不在话下。还好现在是秋季,蛇虫多冬眠了,不然,这山路还真不好赶,就这还是官道的水平,古代最好的道路条件,普通人还不准走官道。徐彦伯一个老头儿,行一段要等等他,让他休息一下缓缓。

    “是老夫拖累诸位了。”

    徐彦伯有些不好意思,张昌宗笑道:“徐公说的哪里话,文武各有所长,徐公这样的文贤,若是比我们体力还好,那还要我们作甚?”

    徐彦伯放声大笑:“这话若是旁人来说,倒还相称,然是你莲花六郎来说,文贤二字,岂不是让老夫愧煞?”

    张昌宗笑嘻嘻地道:“晚辈现在不是代表武人说话吗?徐公何必计较呢?”

    “你呀!”

    老头儿乐得一脸的褶子。张昌宗性情开朗,人又诙谐,徐彦伯也不是酸腐古板的人,这一路来,一老一少配合的还算愉快,时不时的,两人艰苦的出差旅程中,还能愉快的聊几句。

    又在山上走了两日,站在山坡上,眺望着不远处的显得有些破旧的城墙,徐彦伯拄着一根张昌宗给他砍得树枝做拐杖,叹道:“张将军,前方便是房陵县城。”

    张昌宗手搭凉棚看了看,低矮的城墙,土垒的,便是城里的房屋也多是老旧,别说与上都长安、东都洛阳这样的大城市比,连两京附近的州县也比不上。他们一路行来,遇见的野生动物比遇到的人还多,这等荒僻渺无人烟之地,难怪能成为流放之地。

    张昌宗心里叹气,面上不显,道:“下了山,道路看着平坦了许多,徐公一路辛苦,下了山后可以上马车休息一番了,冲着这一点,这一段我们便须得赶一赶了。”

    徐彦伯面上露出笑容,颔首:“张将军说得对,走吧,争取晚上能夜宿房陵县。”

    张昌宗走在老头儿的身后,以准备如果老头儿有个什么体力不支的时候搭把手,不过,老头儿显然也是精于保养的人,虽然年纪大了,腿脚不如年轻人灵活,体力也赶不上年轻人,但却有一股韧劲儿,支持着他一路走来,丝毫不曾被疲惫影响。

    就在山上观察的地形,房陵这个地方就是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下山之后,感觉气温和湿度这些比长安还高些,明显比山上暖和了许多,秋季是这样的气候,显然其他几季,除了夏季外,应该都比长安舒服,可以算得上水草丰美之地。

    不过,到夏季的时候,蚊虫肯定多就是,蚊虫多,卫生条件差,代表着疾病的传播,难怪房陵这等气候还被说烟瘴之地。

    走了一段,前行探路的刘二准跑回来:“禀将军,房陵县令率众出迎。”

    张昌宗点点头,驱马到马车边,低声喊了一句:“徐公。”

    徐彦伯掀开布帘:“张将军何事?”

    张昌宗道:“我的斥候来回报,房陵县令率众出迎,正恭候徐公。”

    徐彦伯点点头,若有所思的道:“房陵县令赵标为人谨慎,三日前老夫便使了人告知今日到,以他的为人,定会来迎。那张将军我们便如路上商议好的行事?”

    张昌宗点头:“可。房陵县令那边,徐公为主,我以护卫居之。”

    徐彦伯点点头。一行人加紧行了几步,赶到房陵县城,徐彦伯下马车与房陵县令赵标寒暄,张昌宗就带着人马,沉默的跟在徐彦伯身后,赵标看向他的时候,躬身弯腰抱拳一礼,却没多言。

    旅途劳顿,谢绝了赵标的宴请,徐彦伯表示要先休整,一行人被迎入驿馆。驿馆条件简陋,但洒扫的还算干净。

    一行人入住驿馆,刚进驻,张昌宗便开始安排防务。张昌宗统兵,军纪严明,羽林卫虽然才跟了他一段不长的时间,却已不同,一路行来,很是叫徐彦伯刮目相看。

    待一切安顿好,在驿馆用了饭食,该洗漱洗漱,该休息休息,把旅途的疲乏歇一歇,后面才好行事。

    “明府留步。”

    县尉严强叫住赵标。赵标问:“何事?”

    严强面上有些犹疑之色,道:“属下看徐员外郎的护卫似乎颇有些不同。”

    赵标沉默了片刻,道:“员外郎有陛下手敕,他的护卫还轮不到我们管,我们只需做好自己本份便行,旁地不要多管、多问,知否?”

    “喏。属下只是想着,那些护卫看着精悍,若是徐公管理得当还好,若是在本地乱来,只怕县衙的差役和守城的士卒,无一人是他们对手。”

    严强神情凝重。赵标讶然:“这般精悍?”

    严强点点头。赵标头疼的皱皱眉,想了想道:“既是精锐,我等更不能多管。徐员外郎是文臣,你说,若无陛下首肯,他哪里找这般悍卒护卫?”

    严强恍然:“还是明府明白,属下是想岔了。这样,属下这几日令手下的衙役们多看着些,不要让宵小惊扰了员外郎一行。”

    “可。”

    赵标神情肃然的点头,神情却若有所思,想了片刻,心头一动,神情却一凛,赶紧吩咐严强:“让手下眼睛放亮些,把县里的那几个泼皮无赖看好了,不要找麻烦,不然,他们死了事小,牵连到我们可是大事。”

    “喏。”

第231章 叙旧() 
“将军。”

    刘二准灵活的蹿进来,张昌宗眉头抖了一下:“军容军姿军纪!”

    刘二准立即一顿,机灵的转身跑出去,重新进来一遍,比刚才像个猴子似的好多了,起码看着有点儿军人的样子了:“禀将军,方才小的去探,看那县尉似乎对我们有些疑虑。”

    张昌宗不以为意:“无妨,我们是精锐,精锐之卒自然有精锐的气质和气势,形于外被人看出来也不怕,正好可震慑宵小,有陛下手敕在,除非是想造反的,不然,即便对我们再有疑虑,也没人敢捣乱,可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看护好驿馆。”

    “喏。”

    刘二准领命而去。

    张昌宗洗漱后,让驿馆的人准备了热水,泡了个热水澡,去去这些日子积累的疲乏之感,洗完澡用了驿站准备的晚饭,合衣睡下,睡到半夜,窗户外突然响起一阵鸟鸣声。

    张昌宗倏然睁开眼,也没点灯,等眼睛适应黑暗以后,轻巧的翻窗出去,小心的避开防守,直接翻墙出去——

    驿馆的西边有条小巷子,不通别的人家,是条死巷。张昌宗灵活的拐进去,那里已经有两人等着他,一男一女,皆是一身黑衣打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