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美男子-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卫屯卫京师,关系京城安稳,张仁愿立即反对,唐休璟再滑头这刻也不能坐视不理了,不然,这朝堂就不是李家的,而变成韦家的了,大家也不用混了。

    张仁愿道:“左右卫关系长安防卫,任职素来是久经阵仗的老将,韦公所提之诸人,皆无什么阵仗经验,若无事还好,若有事,但如何?”

    唐休璟也道:“张公说的是,左右卫事关京师防卫,人选需得慎重。”

    韦巨源立即道:“二位此言差矣,若论领兵打仗,朝中诸公谁人能比不得上金吾卫的张将军?”

    张昌宗平突厥之功,便是放眼满朝文武,谁也比不上。如今北方能一片安定,左右全是四夷臣服之态,全赖张昌宗一战之功。

    张昌宗默默翻眼看韦巨源,面上坐着谦虚之态,心里只感觉老头儿的笑容里全是恶意,这会儿提他出来可不见得是善意。

    果然,老头儿满意的扫视一圈,见无人敢质疑张昌宗的军功,便顺势道:“张将军不也是年少居高位?老夫记得当年张将军一出仕便是任职羽林卫大将军一职吧?当时几岁来着?十五还是十六?便是算成丁也勉强的年纪,不也把羽林卫治理得紧紧有条?当时先皇后当政,不也在朝上时常夸赞吗?”

    尼玛!居然拿张昌宗做筏子!

    与韦后一起坐在帘子后面的太平公主瞬间神色冷厉,看韦老头儿的眼神就像看一个死人,她还没死呢,韦老头儿就敢拿她女婿做筏子?也是嫌命长,当下便眼神冷厉的盯着帘子外的韦老头儿,心思活动起来。

    本来一直沉默的张昌宗,这会儿也不打算沉默了,看朝廷诸公的眼神都往他身上溜,举起笏板,开声:“既然韦公说到张某,说到张某年少便执掌羽林卫一事,那即便是有自吹自擂的嫌疑,张某也少不得对外说一说了。”

    唐休璟那个老狐狸十分懂得配合,立即问道:“张将军,莫非其中有什么外人不得而知的缘故?”

    张昌宗道:“当年,在下刚满十五,年少气盛,仗着还有几分本事,便向先皇后放言说,放眼羽林卫千骑,无有一人能防住我。先皇后恩典,不先论我张狂,反而让我先试之,若言符其实便奖励我,若言过其实便两罪共罚,请先师见证。某当时年少意气,便与先皇后击掌立誓,愿于当夜试行之。”

    除了太平公主先前知道外,其余众人竟不知其中还有这等隐秘,一时竟听得入了迷,张仁愿连忙追问道:“之后呢?”

    张昌宗微微一笑,虽神情看着平淡,但眉宇间却一片昂扬之态:“张某于三更入宫,采摘御花园中红牡丹,献与先皇后,因我入宫未曾惊动一人,先皇后以羽林卫大将军一职托之,着我重整宫中防务。”

    “嘶”——

    张仁愿和唐休璟是带过兵的,自然知道要不惊动防卫自由出入,甚至还有工夫采花,需要的是什么本事,不禁倒抽一口气。

    韦巨源瞬间变了脸色,明白张昌宗的意思了。张昌宗呵呵笑了一下,复又道:“然就算如此,也因年少,在羽林卫中仍有人不服,为了服众立威,张某又于羽林卫大营中设擂,不拘是将是兵,不拘弓马骑射或是拳脚兵器,皆可挑战,若我输一场,便自愿放弃羽林卫大将军一职,以最低阶的兵卒入营。”

    这事儿京城里知道的就多了,长安的臣民们也就是这次才知道,京里文名颇盛的大才子张昌宗居然还是个文武双全的俊才,才知道他一身武艺也非凡流。

    唐休璟和张仁愿对望一眼,张仁愿故作惊讶道:“先皇后素来爱惜人材,老夫与唐公也曾有幸得先皇后提拔,张将军如斯人才,难怪能以年少便居高位,果然是才能配位。”

    唐休璟赞同道:“以张将军的才干,方才能甫一出仕便居羽林卫大将军一职,也是才干出众,方可不讲资历,破格提拔。如今虽执掌金吾卫,也是因先前有平北疆之功,才德能堪其位,是故朝野敬服。左右卫大将军一职,位列南衙十六卫大将军之一,事关京城防务,敢问韦公,韦濯、韦璇、韦捷三位,不知有何功绩可服众?”

    有张昌宗这种文武双全的天才在同是南衙十六卫的金吾卫戳着,也不提三韦皆出自韦家的事情,且先问问,三韦有什么功绩,才敢跟张昌宗比?

    张昌宗连谦虚的话都不想说,韦巨源的本意虽然不见得是唐休璟所言的意思,但是,敢拿他做筏子,就要有以他的标准任事的觉悟,世间哪里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道理!难道韦巨源还敢说因为三韦是太后的族弟,所以才能不因资历、功绩就可升任左右卫大将军的!

    张昌宗笑吟吟地看着,张仁愿、唐休璟也在等着,韦巨源老脸通红,却无话可说,这厮本就是个庸才,也就是因为太后是韦氏族中人,太后的直系亲属又都被女皇给杀了一空,不然,哪里会轮到韦巨源之流出头!

    韦巨源无话可说了,韦温顶了上来:“左右卫事关京城防务,负有拱卫京师之责,只因此便是三韦任职之由。先皇后当政时,南衙诸卫不也是诸武子侄任职吗?否则,先皇后何以能于宫中安睡?”

    卧槽!

    张昌宗一声粗口忍了又忍才没脱口而出!这话的意思不就是说,之所以让三韦去左右卫,就是为了让宫里的太后安居,让宫里的太后放心。

    太后为什么不放心?要怎么让太后放心这个就不好掰扯了!张仁愿、唐休璟、韦巨源、韦温,一时间,朝上为这两个问题吵作一团。

    相王手里掌着南衙禁军,不好开口,他要避嫌,太平公主蹙着眉,不动声色的看端坐的太后一眼,帘子前,小皇帝坐久了,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哈欠,开始揉眼睛,这动作看得太平公主眼角一抽,眉眼都瞬间严厉了几分。

    张昌宗看看吵作一团的几位宰相,默默抽出昨天写好的疏奏,朗声道:“关于羽林卫,臣有本奏!”

    “”

    张仁愿、唐休璟想起张昌宗先前禀报过的事情,顿了一下,为刚才的争吵无语,吵得太投入,忘记韦播和高崇的事情了。

第473章 参奏() 
张昌宗掏出自己的疏奏,朗声道:“臣参奏韦播、高崇居心叵测,行不忠不义之事,德不堪位,欲陷太后、陛下于危地,祸乱大唐。”

    “哈?”

    话一出来,韦巨源、韦温直接呆了,相王、张仁愿也明显被吓了一跳,显然有些跟不上,唐休璟也不知憋什么,憋了个脸通红。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小皇帝李重茂瞌睡也不打了,脖子伸老长,发出个没什么意义的声响后,一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张昌宗。

    帘子后面的韦太后再也端坐不住,也顾不得看同样惊讶至极的太平公主,看韦巨源、韦温不开口,忍不住问道:“张将军何处此言?速速禀来!”

    “喏。”

    张昌宗应了一声,当下便开始宣读自己的疏奏。他的文风素来朴实,不喜欢用什么华丽的辞藻,这第一次写参人的奏章,也没用多少修饰的辞藻,他只是很详实的把所有知道的无辜死于韦、高二人虐待的士卒写下来,起因、过程、结果皆列得详实,每个士卒属于哪个营、哪个校尉手下等,皆说得清楚分明。

    把实例说完,他又自己统计分析了一下,把羽林卫的军制说了一下,共有几个校尉,仔细算了算,基本上每个校尉手下少则一两个,多则三四个,都有被无罪而刑的士卒,轻则打骂,重则送命,羽林卫内人人自危。

    有这些详实的数据做论证,张昌宗开始引申、分析,给自己的论点了。他也是气狠了,下笔完全没有留情,就用前面的数据做支撑,转头就开始说羽林卫的重要性,羽林卫是北衙禁军,负责拱卫宫廷,韦、高二人在羽林卫里这么乱来,他们想干什么?这么肆意妄为,就不怕引起士卒哗变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张昌宗在奏折里写了,太后信任韦、高,以宫中防务托之,但这两人一通乱来,辜负太后的托付,这是不忠不义,完全不把太后和皇帝的死活放眼里。

    皇帝年幼,太后听政,两宫代表着天下的江山社稷,两宫安稳,则是江山社稷之福,两宫乱这是想亡了大唐吗?太后把宫中防务托付给这两人,那是所托非人啊。

    当然,他的疏奏写得比这个婉转些,但意思却十分明白,又有前面的数据做支撑,通篇在朝上读出来,听得一干重臣们嘶嘶倒抽气,便是唐休璟、张仁愿,注视张昌宗的眼神也不对了!

    先前这两老头儿还觉得张昌宗虽战功赫赫,却从不以功绩傲人,事母事师孝顺忠厚,为人行事有礼有节,是个谦和有礼的年轻人。现在才觉得看走眼了,谦和有礼那是他教养好,内里其实非常的凶残,不动则已,一旦动了,那嘴里全是锋利的獠牙,下手就下狠的,完全不给人留余地。

    韦播、高崇二人的行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因为无有功绩服众,本事又不足,只会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立威,但是,经过张昌宗的疏奏这么一说,性质完全改变了。最重要的是,韦播、高崇还是韦氏族中人,这两人这么乱来,后面要用的韦濯、韦璇、韦捷这三人,是不是该慎重些?退一步讲,就算真要用,是不是也不能再放在左右卫这等事关京畿防务的要职上?

    万一这仨儿手段再像韦、高二人那么拙劣,左右卫的士卒可不像羽林卫,羽林卫只有区区三千人,左右卫可是好几万呢!任由他们肆意妄为,万一京城还要不要了?天下呢?

    不由得人不深思,也更让人觉得张昌宗的凶残,韦巨源老脸都青了,韦温看他的眼神,简直跟淬了毒一样。

    然而,张昌宗完全不在乎,他口齿清楚、抑扬顿挫的读完自己的疏奏之后,就等人把疏奏收上去呈给帘子后的太后,直接道:“两宫安危关系江山社稷、天下安危,此等居心叵测、不忠不义之徒,如何还能执掌羽林卫?臣请缉拿韦、高二人,治其罪,罚其过,以安将士之心。”

    帘子后的太后,不禁踟蹰:“这”

    犹豫了片刻,转而问两韦:“两位韦卿对张卿所奏,有何看法?”

    韦温道:“禀太后,羽林卫大将军一职乃是要职,事涉三品大将便凭着一份奏章而定罪,是否太过轻率?莫若召二人前来,御前对质,问个清楚明白。”

    韦巨源也反应过来,立即道:“禀太后,韦播乃是臣之族侄,高崇乃是韦播之外甥,皆是姻亲,皆非外人,素来行事忠直,对太后忠心耿耿,对大唐一片赤忱,实非行不忠不义之事之徒,若就因张将军一份疏奏就定罪,岂不是以言论罪吗?此例一开,朝中今后可还能安稳?岂不又是一个人人自危之局吗?求太后明鉴。”

    半字没提坐在御座上的小皇帝,一心只向太后求情。御座上的李重茂看了他一眼,低下头默默出神不知想什么。

    太后舒了一口气,立即道:“立即召韦播、高崇二人前来觐见。”

    “喏。”

    立即有人去传二人。

    太平公主扭头看太后:“太后以为这二人还有资格执掌羽林卫?”

    太后昂然道:“此二人我往日也是知道的,并非不忠不义之徒,今番如此行事,想是别有内情,长公主勿急,问过之后再治罪也不迟。”

    太平公主顿了一下,不再开口,心头却不停地盘算着。

    有韦、高二人之事,同族的韦濯、韦璇、韦捷三人的任命自然不好再议,张仁愿、唐休璟悄悄松了口气,趁机养养神,等着下一场论战的到来。

    不一会儿,韦播、高崇便被人叫了来,许是去传的人事先告知了他们内情,进来之后,居然还狠狠瞪了张昌宗一眼,然后才行礼觐见。

    张昌宗连眉毛都没动一下,表情如常的站着。帘子后的太后道:“韦播,高崇,张昌宗参你们对本宫不忠不义,可有此事?”

    “冤枉啊,太后!臣等二人与宫里太后乃是同族,若是行不忠不义之事,岂不是就是在反自己吗?害了太后,于臣等有何好处?张将军那是危言耸听,冤枉臣等。”

    想是路上有了腹案,韦播一味只知哭嚎叫屈,自是不肯认账的。韦太后听了,也不管朝臣如何想,便开始责骂两人手段粗暴,伤了羽林卫将士的心,弄得羽林卫内人心惶惶,二人虽不认,但也不好说那是为了立威震慑的手段,只得伏地认罪。

    韦太后便顺势抹了两人的羽林卫之职,当堂便委任韦濯为羽林卫大将军,把这两人塞到左右卫里去,虽不是大将军,却也是副职。

第474章 定计() 
泥煤!

    对太后玩的这一手,张昌宗只有这两个字想说!

    若是换了别的皇帝,张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