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今日就没有多少值得注意的奏折了。允熥批完了折子,看着现在已经是快到午时了,对王喜说道:“你去问问,各位叔叔、兄弟都进宫了没有。要是还没有来,派人去催一催,一定要比正点儿早一炷香到乾清宫。”

    今日是端午,允熥琢嚰着让叔叔兄弟都来陪陪老朱,人多一点。这段时间虽然他们也时常来宫中,但是他们都比较怕老朱,只有年纪还小的宝庆、允炆的嫡长子文奎和敏儿还可以逗老朱开心。

    今日允熥亲自在场活跃气氛,让老朱高兴高兴,让他知道他还有这么多孩子。

    王喜回道:“殿下,韩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几位殿下都已经进宫了,永兴王等郡王也已经进宫,但是伊王殿下还未进宫。奴才这就去问问。”

    允熥顿时觉得不高兴。伊王是老朱的二十五子,是老朱现存最小的儿子(二十六已死),性子顽劣,允熥一向不喜欢他。要是他仅仅是吃喝玩乐也就罢了,但是总爱捣乱,今天更是不知道因为什么这点儿还没来,允熥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的。

    允熥又问道:“二哥他们几个呢?”

    王喜说道:“殿下,广泽王今日一早就进宫,去了四皇孙和五皇孙的住处,现在已经出发向乾清宫去了。”允炆大婚前封为广泽王,出宫居住,所以有此一说。

    允炆这些日子倒是每天陪伴老朱。允熥倒是喜欢这样,毕竟有人陪着老人好一些。

    然后允熥带着奏折前往乾清宫。允炆和允熞、允煕,还有朱松等人正在陪着老朱说笑,见到允熥过来,允炆赶忙起身行礼,其他的人也行礼。

    允熥对几个叔叔行完了礼,

    说道:“自家兄弟,这么多礼干嘛?”不过仍然回礼。等到行礼完毕,允熥和老朱说道:“今日的折子我都看了,爷爷还看看吗?”

    老朱说道:“有什么叛乱、灾害等折子吗?”

    允熥说道:“只有直隶、悊江沿海的卫所准备清缴海盗的折子,说是再有半个月能预备好,苏松常三府已经预备好了。孙儿想着不如让他们一起出海,就没让苏松常三府的卫所先动。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老朱点点头说道:“嗯,你说的不错。那今日的奏折我就不看了,发了吧。”允熥遂放下奏折,让太监送到通政司去。

    然后允熥又与老朱说笑几句,允熥说道:“今日是端午,大小也算是节日。我于是把叔叔兄弟们都请到了宫里一块儿过节,还嘱咐御膳房预备饭菜了。爷爷也陪我们一起过节吧。”

    允炆也说道:“爷爷,三弟说的在理,爷爷也陪我们一起过节吧。”

    老朱猜到了允熥的想法,很欣慰。于是笑道:“那好,爷爷和你们一起过节。地方选在了哪里?”

    允熥说道:“这不是等着爷爷选地方呢嘛!不过是家宴,又不是年夜饭,没什么一定的地方。”

    老朱说道:“那就在乾清宫吧,爷爷也省的走了。”

    允熥说道:“不行!哪儿都行,就是乾清宫不行。爷爷年纪大了更该多走走。今日又是好天气,连风都没有,正好多走走。总也不动身子就懒了。”

    老朱笑道:“就你的怪想法多!”但是还是说道;“既然你说乾清宫不行,那就选在你的文华殿。走的还久些。”

    允熥吃了一惊,不过马上缓过来,看着老朱不像是开玩笑,说道:“那孙儿回去预备。”又对朱松说道:“二十叔,你陪着爷爷去文华殿,我回去预备。”

    安王朱松说道:“放心吧,这几步路,我还能让父皇出什么差错不成?”

    允熥急忙返回文华殿,招呼王步等人开始预备。熙瑶过来问道:“这时干什么呢?”

    允熥说道:“爷爷说到文华殿过端午,我这不紧急准备呢嘛!”

    熙瑶说道:“怎么想起来文华殿?”不过马上又说道:“我来操持吧。”

    允熥说道:“别!你可是已经怀胎九月,下个月就要生了,让爷爷看到又得说我一顿。熙怡也怀着身子,还是我自己来吧。你快进去吧。”

    熙瑶于是回去了。允熥继续摆弄。又过了快半个时辰,已经是后半个午时了,老朱他们才到。

第一百七十八章 祭祖() 
允熥等到老朱入座了,笑道:“爷爷,等你们的这段时间。我都已经饿了。”

    老朱说道:“谁让你非要不在乾清宫摆席,非要在别的宫殿。看吧,自己都饿了。”朱松等人也凑趣说笑。

    熙瑶这时过来问安。老朱马上不再和允熥说笑,让苏怀恩扶起她,说道:“你都已经九个月的身子了吧,还行这大礼做什么!多休息。”

    熙瑶笑道:“皇爷爷都已经免了我的每月定省,殿下也不让我操持文华殿的大事小情的,我休息的也不少了,行一次礼不碍的。”

    不过老朱还是说道:“你快进去吧,我这里不用你来服侍。”熙瑶也知道老朱一定不会让他在一旁服侍的,又说了几句话回去了。

    昀英也上来行礼。老朱因为她也在怀孕,虽然日子才五个月,也说道:“你也有了身子了,不在家多待着,进宫干什么!你们好好地,就是对我最大的孝敬了。”

    昀英笑道:“爷爷,没事的,我也不多吃东西。并且这一路上都是坐车,只不过是从文华门走进来,没事的。”然后昀英退回座位。

    然后正式开饭。但是刚刚开饭,一个人从门口跑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我来迟了。”众人一看,是二十五伊王朱彝。

    老朱皱起眉头说道:“以前在宫里的时候还好些,自从今年初让你分府出去住以后,越发的不像样子了,跟个活猴似的,整天不安分。应天府已经和我说过几次你欺负百姓的事情了。”

    “你身为亲王,整天的不学好,我都该在狠狠治治你!今天回去以后,你要是再敢欺负百姓,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朱彝不敢还嘴,站着喏喏的答应着。其他的人也都吓得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干啥。允熥看着气氛不对,忙说道:“爷爷,今天过节呢,有什么等明日在说吧。”又对朱彝说道:“二十五叔,你也和爷爷说句软话。”

    朱彝说道:“父皇,我知道了。我不敢了。”

    允熥又说道:“爷爷,今日过节的高兴的日子,让二十五叔入席吧。”

    老朱“哼”了一声,没有说话。允熥忙向朱彝打眼色。朱彝悄悄地入了席。

    允熥又忙着插科打诨,气氛渐渐好了起来。这时沈王朱模说道:“允熥,

    你在文人之间现在是被称为历代帝王仅次于魏武的诗人了,今日怎么不作一首诗?”

    允熥顿时想把朱模拖出去打一顿!这诗是能随便“做”的嘛!得看他有没有货!本想推辞,但是老朱在一旁听了朱模的话,也说道:“现在你在文人圈子里比椿儿的名气还高了,这些年巴蜀之地不太平,要不然他就来京城与你比个高下了。”

    “既然模儿已经说了,你就做一首诗来。”

    既然老朱发话了,那允熥只能一边在心中暗自斥责着朱模,一边绞尽脑汁的想了。老朱也知道诗不好做,倒也没有催,只是和其他的儿孙说话。

    等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允熥本来都已经快要放弃了,但是就在这时他想起一首诗。他顿时松了口气,说道:“爷爷,我来吟诗一首。”众人马上都转过头去看他。

    允熥看了一眼熙瑶栽种于文华殿的已经开放的桂花,开口道:

    “薰风殿阁端午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桂花五月开。

    词牌名菩萨蛮,名字就叫做端午日咏桂花吧。”(注1)

    在场的人大多是有些诗文品鉴能力的。细细品味了一番后,朱松说道:“允熥,这首词和你之前的诗文风格不一样啊,以前都是豪放的,这首怎么成了婉约派的了!并且水准也差了些。”

    允熥笑道:“之前的诗文都是有感而发,今日的是硬憋出来的,当然水准有差距。至于风格,之前的都是咏武将,或者反驳什么事的,今日是咏桂花,怎么可能一样。”

    其他人一想也对劲,于是也不说话了。

    又过了一会儿,饭也都吃完了,众人也都散了。伊王朱彝趁着老朱没注意也跑了。老朱也没在意朱彝,对允熥说道:“你扶我回乾清宫。”允熥于是吩咐王步他们收拾残局,自己带着王喜扶着老朱回去。

    半路上,老朱说道:“昨日晚上,我做梦梦到先父,也就是你曾祖了。”

    允熥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老朱接着说道:“他和我说,在地下的钱不够花了,说既然咱们家都有这么大的家业了,多给他烧点东西下去。然后大哥又和我说话了,说既然文正有罪,死就死了,不要对守谦(文正子)不好。这是我第一次梦见大哥。”

    “然后二哥、三哥又都和我说话。母亲后来也出来和我说话,她说:‘四儿,你也该过来了,一定要找个可靠一点的人来继承家业。你选的这个允熥还不错,我们在地下都看着呢。’”

    说道这里,老朱已经满面泪水,允熥忙扶着他到角楼休息。

    老朱接着说道:“然后他们又和我说了不少的话,我都记不清了。然后祖父出来和我说话。他说:‘你新给爷爷选的坟墓的地方不错,快点修。’很奇怪,我明明没有见过爷爷,但是还是一见到他就知道这是我爷爷。 w。 ”

    又说了许多,老朱最后转过头说道:“允熥,我想让你代我去凤阳和泗州祭祖。父亲、爷爷、母亲和兄弟们都托梦了,要不是我身子不行了,我就亲自去了。”

    允熥顿时大吃一惊。老朱很可能在最近去世,现在出发去祭祖,万一老朱在他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就死了怎么办。他仔细回想《太祖本纪》,但是想不到历史上是不是有这么一出了。

    老朱应该是知道他在想什么,说道:“允熥,从这里到凤阳、泗州祭祖,快的话有个十来天就够了。爷爷虽然现在身子不咋地,但是十几天还死不了!”

    允熥只能答应:“是,爷爷,我明日一早就出发。”

    =================================================================

    注1:本诗是仿自满清诗人顾太清的诗。顾太清(1799…1876)是满洲镶蓝旗人,原姓西林觉罗氏,被认为是满清第一女词人。

第一百七十九章 准备,出发() 
允熥回到文华殿,马上召集自己的属官,和他们说道:“孤明日要去皇陵和祖陵祭祖,所以京城的事情,就拜托几位了。???”

    秦松失声说道:“殿下为何现在出京?陛下……”他只说了这“陛下”二字,又连忙止住。

    陈性善身为左庶子,也说道:“此时,并非是出京祭祖的好时机啊!”他虽然有些迂腐,但是并不傻。

    允熥说道:“是陛下让我去祭祖的。”

    下边的几个属官一听这话,顿时知道此事已经无可避免。

    允熥说道:“这些日子陛下的身体不好,也没有多少精神来处理政事,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如果陛下还是没有精神,事情能拖就拖几天,我此去二十天之内就可以回来。”底下诸人答应着。

    允熥又和他们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让他们下去了。他们先在只不过是东宫属官,没有多大的实际权力,允熥即使能够完全信任他们也没法儿嘱咐他们做什么事情。

    允熥回到文渊阁,让王喜叫来熙瑶。熙瑶本来正在她用来议事的地方打理文华殿的事情。她和她妹妹都怀着身子,她也不敢把事情交给别人,只能是自己和妹妹轮流来处理事情。她听到允熥找她,虽然奇怪,也起身去了。

    允熥见到她以后,也不废话,直接说道:“爷爷让我去凤阳和泗州祭祖,这些日子你得多担待了。”

    熙瑶“啊”了一声,但是马上镇定下来,说道:“我,可以做什么?”

    允熥说道:“郭宁妃摄六宫事,你要多和她接触。还有……”熙瑶一一答应着。

    允熥最后说道:“如果真是生了不测之事,让王喜、王进出宫去开国公府。”说着,提笔写下了一行字,盖上自己的章,又亲笔写下名字,然后递给熙瑶说道:“让他们带着这个去开国公府。”熙瑶有些惊慌,但是还是接过了这张纸,并且答应道:“夫君安心,我一定不会出差错。”

    允熥也相信她,毕竟已经是三年的夫妻了。允熥最后说道:“最终要的是保证你自己的安全,并且你怀着身子,更要注意。”

    熙瑶笑道:“你,我知道了。”

    允熥嘱咐完了,吩咐她去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