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彦方对两位千户说道:“二位千户,我受殿下任命来上沪县主持上沪县开海通商事宜,需要二位的协助。”

    “一是选择一地为通商让商人交易之地,二是派出水军清缴这一带的海盗。二位千户大人其意如何?”

    二位千户互相看了一眼,都是满面喜色。他们之前虽然也听说了要选在上沪开海的事情,但是他们官小,老上级又在胡惟庸案中被干掉了。消息相当不灵通,也不知道几分真几分假。

    现在京城吏部刚刚任命的新县令这样说了,看来消息是真的了。他们都是世袭的千户,以后就子子孙孙都在上沪县了,当然希望上沪县能更好,

    所以高兴。

    中所的千户韩光平静下心情,说道:“张知县,若说是通商之地,自然是黄浦江西岸最好了。至于这清缴海盗,我们这小小的两个千户的兵够什么的?南边儿的金山卫、北边儿的镇海卫,还有再往外的卫所,少说也得五六个卫,十多个所都出动才能有用,不然我们出海不过是把他们赶到了其它的地方而已,没多大用处。”

    张彦方说道:“清缴海盗我倒是明白,兵少了起不到多大用处,我马上行文给附近的卫所,并且想来京城五军都督府的行文也该到了。但是这通商之地为何选在黄浦江内?在长江岸边儿上不行吗?该不会……”

    张彦方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两个人,怀疑他们是在那里有地,等着划为了通商之地好卖地挣钱,这样的事情《宋史》上可有。虽然他并没有明说,但是他的目光基本上不是傻子就能明白。

    后所的千户魏火说道:“张知县,这你可就错怪了我们了。长江岸边儿上风大浪急,只有大船才能停稳,实在不是适合为通商之地的地方。张知县要是不信,可以亲自去长江岸边儿上看一看嘛。”

    “而黄浦江不仅风小浪小,且水极深不下于长江,适合为通商之地。”

    张彦方又问道:“那为何不选在黄浦江口?”

    魏火接着说道:“张知县,黄浦江口是常州府的地界,既然陛下是让在上沪县为通商之地,那么还是在上沪县找地方吧。”

    韩光接着说道:“并且黄浦江口这一带都是沙子,以后当通商之地的地方怎么也会盖房子吧,就算不修城。这地下都是沙子怎么盖房子?”

    张彦方感觉有点儿尴尬,他毕竟才到上沪县没几天,还不知道上沪县都有哪里,犯了个小错误。不过他马上调整过来,又问道:“那为何在西岸不在东岸?”

    韩光虽然觉得他问题有点多,但是他是钦点来上沪主持开海通商的,这是明显上头有人的节奏,他俩可不敢得罪,所以仍耐心的回答道:“西岸的地不如东岸好,地价便宜,并且还有不少不适合种地的荒地,不仅为大明节省开支,还不至于影响了本县的税粮。”

    张彦方觉得这两个人确实是说的在理,如果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得话。想到这里,张彦方对他们客气了些,然后又说了一些话,然后送他们出门了。

    虽然张彦方在心里已经相信他们了,但是还是决定自己亲自视察一下,然后如果真的和他们俩说的一样再选定地点。

    魏火和韩光出来以后,骑在马上返回卫所的时候,魏火和韩光说道:“这下子好了,咱们上沪县要达了,对你我二人也有益。”

    韩光说道:“有益也是将来的事情吧。”

    魏火说道:“哪里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就有益。uu看书 ;#46 咱们对这张知县并未说谎,他亲自去看看就知道了,那么必然选在黄浦江西岸为通商之地,咱们提前让亲戚去买下些地来,再圈些不要钱的荒地,等选中了地方就可以卖地挣一笔了。”

    韩光说道:“但是黄浦江西岸这许多地方,不会哪里都是通商之地吧,怎么就一定能压对?”

    魏火说道:“这就需要买通胥吏了。我看这位张知县,不像是在县衙里大笔一挥就选定地方的,之前一定会到地方来看,咱们就买通胥吏知道他都去了哪里,在哪里的表情如何,就能不离十的知道是那块地了。并且荒地又不要钱,随便圈呗,圈多了也没事。”

    “这些胥吏又不知道咋回事,并且他们事后知道了也不敢来找咋们。只不过,青浦那边儿的王大户家里有人在朝为官,想必他也知道这事儿。明天我去探探他的底,说不得得分润他一些了。”

    韩光这才恍然大悟,说道:“你真是太有才了。分润一些就分润一些吧,有钱大家赚嘛!”8

    更快更新尽在: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海人家() 
愛♂去÷小?說→網,。

    广州府南海县,是广州府的倚郭县,也是广枺惺〉囊泄兀挥诠阒莩堑亩喜俊

    在南海县境内,有一户大宅子,当地的人都知道,这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家族李家的宅子。

    李家在当地有数千亩地,这还是大明来了以后吐出了一些地,要不然地会更多。并且自从洪武二十六年准许私人炼铁已来更是在佛山有铁铺。并且当地人还大概知道他家私下里经营海上的贸易,赚的是盆满钵满。

    当地的官府也猜测他家和海盗有关,但是没有证据他们不敢动李家。广枺侨谧迨屏ψ钋康牡胤剑罴沂谴笞澹钟腥嗽诔伲⑶业钡氐拇蠹易澹秃5镣耆挥泄叵档奶倭恕5钡氐墓僭蔽瞬蝗浅龃笫吕匆簿椭荒苣狭恕

    但是这时李家的嫡亲少爷,未来李家的掌家人李光睿却在自己的屋子里很不高兴的待着,让服侍他的下人都不敢接近他,有人马上去找少奶奶来。

    不多时,李光睿的妻子康氏走过来说道:“今日爷爷把你叫去,都说了什么让你这样不高兴?”

    李光睿回头一看是自己的妻子康氏,马上平复了心情。他的妻子是广州另一个大家族康家的人,并且他妻子康慧本人也十分的有本事。他母亲已经去世,奶奶也去世多年了,康慧进家门以后马上担负起管家奶奶的重任。

    这可不是什么好活儿,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一个年轻、其实没有最终决定权的管家人是很不好干的,王熙凤那么厉害,还有人不服她,也有她管不了也不敢管的人和事,并且王熙凤还因为管家流产了一个孩子,可以说代价极大还没有人念她的好。

    但是康慧管家这二年,上上下下都管的服服帖帖,自己还顺利生了一个小孩儿。李光睿也知道管家不容易,所以对于妻子很信服。此时见到她问话,说道:“今日爷爷和我说,李目叔叔传回信儿来了,朝廷开海了。”

    康慧没说话,等着下文。

    李光睿见妻子不上钩,只能自己接着说道:“但是开海的地方却是在直隶的上沪县。”

    康慧想了一下,说道:“上沪县是在直隶的最东南吧,挨着悊江行省?”他们这种私下里做着买卖并且买卖极大的人都是脑子里装着南方沿海的地图的。所以康慧能一下子想到。

    李光睿恨恨地说道:“就是那里。

    你说这自古以来哪有在哪里开海的?不都是在广枺㈠樈ㄑ睾?#吭趺凑庀伦釉谥绷タ#膊恢朗撬ㄏ碌模媸悄宰佑胁 !

    李家这个当官的李目虽然为官,但是是在安庆府为官,虽然也是在直隶地方,但是不如京城便捷,他还是从官方的公文中知道的事情,又匆匆派人在京城大概打听了一下就送信儿回家,所以李光睿并不知道是谁开海。

    不过以李光睿的性格,就算知道了是允熥主导的,也敢在家里骂。

    李光睿接着说道:“咱们李家,噢,还有康家、叶家的船,都是一向只在南海运货,连鍢建的北边儿都没去过,更别提长江口的上沪县了。”

    “并且苏州一带的商帮虽然被大明的皇帝打压的没有了,但是悊江的商帮虽然也遭到了打压,但是还有船和人呢。这下子在那边开海,他们还不赚翻了?等着他们厉害了,还不来南海抢咱们的航线?”

    康慧知道李光睿是在担心自家以后争不过把着通商口岸的悊江海商,所以着急。家里之所以这么富庶,还不是靠着当海商挣来的?要是就指着从地里刨食,早饿死了。

    不过她仔细想了一下上沪县的位置,觉得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把着长江,又靠着海,可以说全国没有比这儿更好的位置了。‘看来官府里也是有能人的。’康慧想着。

    想了一下之后,康慧对李光睿说道:“相公,东海的航线咱们是没法儿争了,但是南海的线路是能保住的。咱们毕竟是有地利和人和,他们顶多占了天时,还有的争。”

    “并且朝廷既然在直隶开海了,未必不会在广枺!H锰檬逶诖蛱蛱颐强导蚁衷谑敲挥腥嗽诔伲蝗晃一啬锛胰梦业踩ゴ蛱!

    李光睿听了康慧的话,觉得有道理:朝廷不大可能只有一个口子,不然直隶、悊江的商人一家独大对他们也不好,这个道理朝廷还是懂的,所以要不广枺⒁诲樈ㄗ艿靡灿幸桓鐾ㄉ痰牡胤健

    李光睿其实脑子不笨,要不然也不会被选定为继承人,只不过容易激动,在激动的时候容易忽略一些事情,所以给他找了康慧这样冷静的媳妇来帮着他,并且三大家族同气连声,也不怕出问题。

    李光睿说道:“我马上去和爷爷说,让爷爷去信。”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爷爷应该早就想到了,所以应该已经给叔叔去信了,我等着结果就好。”

    康慧说道:“那你也去和爷爷说说为好, o 不过那就不着急了。”

    李光睿叨咕完了这事儿,又想起前几年的事情,说道:“这大明是不是专门和广枺欢愿叮壳傲侥晏∪肽叮幌伦诱γ羌业母乘熬驼橇艘话搿!

    “咋们家还是爷爷镇得住,当时没有和官府顶着干。听说顺德那边有家族不听令,直接被铲除了。我后来打听了,当时就广枺饫锒吮渌男惺《济挥小!

    康慧说道:“咱们广枺募易迨屏ψ畲螅姨ス恪褪瘛⒅绷ァ⒑与y等地的叔叔们说过,其他的地方没有敢随便和官府对着干的,只有咱们广枺遥啾然噬弦灿兴牛蕴匾庠谕菩小∪肽丁氖焙蜃⒁饬税伞!

    一直到2李光睿世纪,广枺际侨谧迨屏ψ钋康牡胤健L担械南缦虏怀龆渚罡就菩胁幌氯ァ

    父妻二人又说了会话,康慧去继续管家了,还有好多事情要她来处理呢。李光睿则是去找爷爷说说这事了。并且,他有生意上的事情在长辈的指导下来干,练着打理生意。,。

第一百七十七章 端午() 
允熥当然不知道广州府的大户们在咒骂他的新政策,不过他虽然没有听到,也没有让锦衣卫调查,但是也知道肯定有人对新政策不满意的,他也不在乎这个。

    三月的最后几天和整个四月,允熥都没有出宫一步,只是陪着老朱在宫里。允熥本想着就这样一直陪着老朱一直到他恢复精神,或者百年之后,但是却突然发生了事情打乱了允熥的计划。

    这一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允熥以老朱的名义赐予所有在京的七品以上官员几个粽子。但是虽然有来自皇家的福利,但是班还是要上的。允熥早上起来,先批阅昨日的折子。

    今日有价值的折子是松江府的卫所,以及驻在直隶苏、常二府,悊江的诸卫所和锦衣卫回报:卫所兵已经全部出动,到了沿海一带。苏松常三府的兵已经做好了清缴海盗的准备,悊江诸卫所还需半个月的时间。

    按照允熥原来的想法,这个速度真是太慢了,这可是离着京城比较近的地方,却只有这个速度。但是在了解了这个时代的情况以后,发现这已经是很快了,一般情况下除非是所在地有叛乱才会比这要快的,要是当地的卫所官稍微懈怠一点,那就得等到下个月了。

    所以允熥对这个速度很满意。当然,允熥并不知道,之所以这样快,是因为当地的大家族都是希望尽快开海,所以没有拖当地的卫所官的后腿,并且把自家的船都藏了起来避风头等着合法的经商。

    当地的卫所官也知道此去其实不需要打多少仗,真正的死硬海盗不多,到时候找几艘破船、去大小琉球(小琉球指台湾)抓几个番民充当海盗就行了,反正这些番民多半真的当过海盗。所以卫所兵也积极,才这样快。

    允熥想着最好一起行动,于是在苏松常三府的折子上批复到:你等卫所暂不动,待其它卫所预备好后一起出海。

    除此之外今日就没有多少值得注意的奏折了。允熥批完了折子,看着现在已经是快到午时了,对王喜说道:“你去问问,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