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踢开永乐-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蠢础笔裁吹摹

    “夫君,发生什么事情了?”妙锦不由得问道。

    “是啊皇兄,什么事情这么高兴?”昀芷也问。

    听到她们问话,允熥回过神来,笑道:“与后宫无关,是朝堂上的一件事情。不过,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请记住本书:。。更新最快网址:。

第1167章 曙光() 
听到是朝堂上之事,虽然妙锦与昀芷都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但既然允熥不说,她们也就不问了。

    允熥将后两份奏折批答一番,吩咐卢义交给侍卫送到驿站,时候已经到了午时。正好此时朱橚派人将午饭送来,妙锦让下人收拾一番开始用饭。

    下午允熥睡了一觉,起来看了会儿书就到了晚上。

    晚上朱橚为允熥举行了盛大的宴饮,菜品的种类不仅繁多,而且很有特色,很多菜式允熥都没听过。

    允熥虽然吃的高兴,但也保持了一份警惕:‘五叔这到底是要求我什么?’

    不过这一晚的宴席上朱橚并没有说他要求什么;一直到第三天下午,聚在一起闲聊的时候,他才提出了自己的目的:不要封到外地,也不要回京,希望一直在开封为王。

    “官家,……,我封在开封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期间也曾去过别处,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开封。我也没什么野心,没想锅如同尚炳他们那样开疆扩土,只求安稳的过下半辈子。”朱橚说道。

    允熥下意识看了一眼朱有炖:‘你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你的继承人儿子愿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朱有炖虽然喜好戏曲,表面上是一个纨绔子弟,但其实很有本事。洪武二十二年朱橚因擅自离开封地前往凤阳被朱元璋贬到雲南,让朱有炖前往开封打理封地。当时才十一岁的朱有炖将由藩王负责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朱元璋赞许,洪武二十四年正式加封他为世子。比他年纪大的高炽正式加封世子比他还晚四年,可见朱元璋很喜欢他,也说明他有本事。现在朱橚愿意封在开封,朱有炖可未必愿意。

    不过在这过程中朱有炖的表情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允熥也看不出他的想法,转过头对朱橚说道:“之所以将各藩王改封他处,是因侄儿更信任诸位王叔兄弟,他们自己也愿意主政一方。若是五叔不愿,朕岂会强迫五叔改封他处?五叔安心在开封待着,安享生活便是。”

    不过他在心里补充道:“你这一代当然能够给在开封安享富贵,以后可就不一定了。”

    朱橚却没有想那么多,见允熥答应顿时松了口气,说起了开封府的事情。

    “……,开封这地方虽然土地还算肥沃,但黄河不时决口,洪武八年、十五年、十七年、十八年、二十三年、三十年,建业元年,都曾经有黄河决口,虽然都不大,但受灾之地的百姓也有损失。当年父皇在位时常年派人治理黄河,但只能维持大面上没什么事。”

    “每次治理黄河都要征召民伕。但治理黄河与一般的劳役不同,黄河决口可是不分时间的,往往就耽误了农民种地,惹得百姓怨声载道。”

    “正好开封也算是大城,世面比较繁华,每日也有许多货物在开封进进出出,这样就有许多青壮汉子当劳力,为商人运货。官府虽然三令五申让他们回乡种地,但也难以禁止。”

    “发水的时候进出开封府的货物大大减少,这些人无事可做,正好朝廷需要人服劳役,往往就征发他们。这些人都是壮汉,常年干这样的力气活,一个能顶一般服役的百姓两个,当官的即使贪墨一些发下来的粮饷,除饱饭外还能给他们些钱。”

    “这样一来官吏更加喜欢征召他们,反而将朝廷定下的服役册子放在一边。”

    ‘一条鞭法!’允熥听了他的话,脑海中蓦然浮现出这么几个字来。不过允熥并未马上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问朱橚道:“五叔对此怎么看?”

    “官家,这当然不是好事。自古以来以农为本,我河南人本来就少,很多田地因为劳力不够只能抛荒,还有这么多人不务农在城中当劳力,对朝廷当然不是好事。”

    “至于,征发徭役的时候征发他们而不是普通农户,这事是好是坏我难以下个定论。征发他们就免去了征发普通农户,不至于耽误天时,当然是好事;但是朝廷的制度被破坏,而且还给了官员上下其手贪污的机会,这就不是好事了。开封这里有我盯着,官员们还从本来应该发给服徭役百姓的粮食中贪污,其它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依我看来,应该强令这些人回乡务农,只留下少数人在城中干活。至于征发徭役,只能尽量合理一些,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家族的人不要征发的太多,哪一家有人被征了徭役还能有同乡同族帮衬着,以免对种地影响太多。”

    “有炖,你怎么想?”允熥又问朱有炖。

    “皇兄,我父王说的当然有道理,只不过,开封的官府也曾经下过让壮劳力回乡种地的命令,很多人都被遣返回去。但过不了多久家在开封县内的就又回来城里为商人干活。曾有一任知府打算将这些人都流放,不过被我父王阻止,说这样不妥,也就没实行。”

    “不过我认为,即使实行了,他们不敢再来开封城,也不过是摄于官府,而非愿意务农。一旦官府的法令松懈就会回来。”

    “所以,我觉得,要想解决这件事,还是得研究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乡务农,而非强令他们去种地。他们若是挥舞着锄头种地的时候还想着进城干活,安不下心来,地也是种不好的。”朱有炖说道。

    “那你有没有研究他们为何会不愿回乡务农,宁愿在城中为商人干活?为商人干活,尤其是他们这种干力气活的,你也说了一旦进出城的货物少了他们就没活干挣不了钱,朝不保夕,那为什么他们还愿意留在城中?”允熥笑着问道。

    “这个,我也曾使人问他们,但他们说的理由五花八门,也不知说的是真是假;正好那一年黄河决口,我忙着修补黄河大堤,也就忘了。后来也没再做过。”朱有炖挠挠头。

第1168章 植物学家与出版() 
“哈哈,有炖,这可不成,既然要做一件事,就不能半途而废。”允熥笑道。

    “对对,六哥,皇兄说的多对,做一件事情可不能半途而废。”昀芷也笑着说道。今日因为都是皇室宗亲,所以没有区分男女席,都坐在一处。

    “昀芷,又笑你六哥。”朱有炖也不恼,笑着说道。

    众人说笑几句,允熥说道:“既然今日提起此事,就重新拾起来。正好我也不急返回京城,明日就与朱有炖你一起来研究一番。”

    “皇兄,今日已是十一月二十日,再有十日就是腊月了,从开封顺流而下返回京城差不多也得有十日,或许还不止;而且回京经过凤阳皇陵,皇兄还得去祭祖,时间也不是很充裕。是以皇兄还是尽快返回京城,臣弟来研究此事,过年前后定告诉皇兄结果。”朱有炖说。

    “不急,祭祖当然要去,但也就三日而已,腊月返回了京城也无事,赶在腊月二十之前回京就好,不用太早返回。”

    “而且今年莫非五叔与有炖你不打算来京么?去年过年你们来京的人就少,五叔你们也没来,今年还不来?那年过的多没意思。”

    “况且,研究此事也很重要,朕要亲自研究一番才好。”允熥笑道。

    “这,是,皇兄。”这件事也就是上千个壮汉不在家好好种地在城中卖苦力而已,朱有炖不觉得有什么重要的,至少不认为值得皇帝亲自来研究。但既然允熥这样说了,他也不会反对。

    “官家,这是我的不对了,一场家宴说起了政事。”朱橚连忙说道。他连续开宴宴请允熥是想和他套近乎,此时见气氛有些偏了,忙转换话题:“官家,其实除了一直封在开封,我还有一事要求官家。”

    “官家也知晓,我喜好研究医学,钻研各种草药的用处,还在家中种了许多草药。”

    “这侄儿也知晓,”允熥插话道:“侄儿远在京城,都听说五叔在周王府有一个百草园,凡是能在开封这里养活的草药都种了几株,全天下再没有比五叔这里草药更加齐全的地方了,听说河南、山东甚至河北、江淮一带的医生都想来五叔的百草园看一看。五叔,今日已经是侄儿来到周王府的第三日了,可五叔还并未带侄儿逛过百草园。”他最后用略微埋怨的声音说道。

    “我还不知道官家对于草药也这般有兴趣,既然如此,明日上午我就带着官家去百草园转一转。”朱橚说道:“正好我要求的事情也与这百草园有关。”

    “那到底是何事?”允熥好奇的询问。

    “官家,我曾经在建业四年出版了一本叫做《普济方》的医书。”

    “这侄儿也知晓。当时五叔还寻了太医院的刘纯刘太医帮忙编纂,刘太医返回京城后与侄儿说:此书采摭繁富,编次详析,自古经方更无赅备于是者。可是很推崇。”允熥说道。

    《普济方》可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本医学草药类著作。共168卷,上面记载方脉总论、运气、脏腑、身形、诸疾、妇入、婴儿、针灸、本草等100余门,计1960论,2175类,61739个药方,239图。对于所述病症均有论有方,保存了大量明以前失散的文献,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引用了其中很多方剂。可以说,没有《普济方》,以李时珍一人之力未必能够编纂成《本草纲目》。

    “官家谬赞了,我只不过尽了自己绵薄之力罢了。”朱橚笑了笑,随即说道:“可因为出版这本书将我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钱都花光了。”

    “这也罢了,可我最近又编纂完成了另外一本草药书,同样内容繁多,想要出版却没钱供出版了。所以,想请官家赏赐我一点儿钱,以供此书的出版。”

    他说完这段话,又赶忙说道:“我也知晓这二年朝廷仗打的不少,国库也不宽裕。若是如此,我就预支二三年的俸禄。”

    “又一本有关草药的书?《普济方》侄儿也看过,其中的药方已经极为齐全,为何还要出版一本?可是对《普济方》的增补?”允熥问。

    “不是。”朱橚说道:“官家,是我说错了,这本书虽然也涉及一些草药,但主要并不是草药,而是野生的能够吃的东西。”

    “野生的能够吃的东西?”允熥这次真的有些纳闷。

    “是。官家,洪武二十二年的时候我因擅自离开封地而被父皇贬到雲南,在大理等地待了一年多。我本来以为中原的百姓已经很苦了,但却不想云南的百姓更苦,尤其是那些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的蛮夷部族,虽然肉吃的比中原的百姓要多,但粮食吃的少,很多时候都要采集野菜充饥。可很多野外的东西都有毒,不能随便吃,常常有人被毒死。而且当地人不论汉夷都缺医少药,很多病只要得了就只能等死。”

    “对于缺医少药,我当时与云南的几位医生合起来编纂了一本《袖珍方》,其中记载了3000多种使用当地常见草药的药方,在沐英的帮助下出版。”

    “当然,这都比不得官家。官家设立医学堂,派出医生在军中与蛮荒之地行医,救治了无数百姓,此乃一大善政,军中将士与百姓都会十分感谢陛下的恩德。”

    听朱橚提起自己,允熥也就笑着说了两句话,但很快就住了口,示意朱橚不要多拍自己的马屁,说正事。

    “但他们缺医少药之事有了些许改观,吃野菜中毒之事却并未有多少变化。因此我回到开封后,着力钻研此,共发现414种可以食用的野菜,编为一书,我命名为《救荒本草》。为了让百姓也能简单辨别野菜,书中的话语都是最朴实的话语,并且每一种野菜都配了图。”

    “可因此,这本书刊印不易,花费也多,我现在囊肿羞涩,只能求官家出钱刊印了。”朱橚最后说道。

    “这可是大好事啊!”允熥忽然大叫道,将朱橚、8、妙锦等人都吓了一跳,不过他本人浑不在意。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当然,允熥之所以认为是好事并不是因为朱橚发现了这么多可以吃的野菜。在他治下,若是有人偶尔吃吃野菜当做换口味也就罢了,但如果发生大规模吃野菜的事情绝对是他的失职,他不认为老百姓凭借吃野菜活下去是对他的褒奖。

    编纂这本书本身的意义就很重大。这代表着植物学的一次大发展,为是人类历史上对于驯化植物的一次重要的进步,对未来的农学、医学、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

    在历史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