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两兄弟叙述之后,坐在上首主位上的一名老人,就缓缓点头。

    这老人正是如今郑家资格最老的长者,人称郑太公,他也是郑实的叔父。

    闯祸的郑实,以及在午宴上现身过的正林,此时也坐在堂上,周围更是围着一名名的郑家实权人物,看着那两名子弟,听着他们的话,都在点头。

    那郑太公一开口,其他人的目光马上就都集中了过去。

    老人咳嗽了两声,又继续说道:“陈止为太守,本来也没什么,他背后有太仆,有杨家,和朝中的不少大臣都关系密切,是个人物,论起来,比那陆区还要强上几分,咱们郑家是对付不了这个人的,也不该对付,只需要向侍奉郑区一样,去侍奉陈止就行了,但事与愿违啊。”

    郑实一听,立刻离开座位,来到老人的面前,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然后低头说道:“是我的错,我太过冲动,坏了家族之事。”

    “你是有错啊,这么大的事,就找了几个亲近的族人商量,”那老人摇摇头,一脸唏嘘,但跟着话锋一转,“但也是,当时那种情况,换成其他人,也未必能做出正确的决断,你就是找了老朽给你参谋,这结果怕也难说,起来吧。”

    郑实一脸惭愧的起身。

    郑太公又道:“但是,陈止对我郑家,也是心怀不满,恐怕早就存着心思,找个家族,效仿唐家,敲打一番,否则城门之前,不至于当着众人直面,斥责于你,他想要借题发挥,我郑家岂能束手就擒?”

    边上的郑林这时出列,朝太公行礼后,恭敬说道:“不过,陈止毕竟是太守,他若是有心压制郑家,其实不好挣脱,不过依孙儿之见,无需真与太守对抗,便是唐家,被前任陆太守打压,有所损伤,但并未伤及根本,归根结底是我等世家体大,扎根代郡,根深叶茂、传承许久,终究不可根绝,而太守纵然权柄甚重,但终究不过六年,乃是流官,哪怕暂时收缩几年,只要安心教授子弟,一样又复兴之日,世家本就不需争一时之长。”

    “言之有理,”郑太公点点头,但话锋一转,“然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因为有大将军的机会,而且未来几年,乃是一次机会,老朽老了,本该求稳,让家族无风无浪的传承下去,就算被一直打压,也该隐忍不发,然而当今的幽州刺史王浚,素有大志,不是甘于寂寞的人,而陈止亦不是轻易服人。”

    他微微喘气,停歇片刻才继续道:“这两人在代郡斗法,都有背景,我郑家已经被点名,难以退避,一旦被杀鸡儆猴,下场怕是不妙,你们现在多少都知道广宁郡的事了吧,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老朽也是知道了那边的消息,才知道王浚此人手段狠辣,既然那吴阶出面了,也接触了我郑家,就是有心将郑家作为棋子,他这是阳谋啊,容不得我等不进,不进,陈止不会客气,还要得罪大将军,进了,还有希望,他吴阶利用了边军、利用我郑家,连陈止也想利用,我郑家一样可以利用他们!”

    众郑一听,就明白了郑太公的意思了,那郑林也不再多说,而是恭敬的退下,重新回到众人之列。

    跟着,郑太公又道:“当前的局面,可以说非常凶险,陈止有太守之权柄,借着这些天的威望,再打压我郑家,就真让他坐稳了,而代郡诸家之心不齐,就算有边军汪荃的策动,也未必能让陈止退让,这是因为陈止占据了太守之名,可以分化瓦解,他乃是我等之上,但同样的,王浚身为两州刺史、领大司马之衔,又有大将军之实,是在陈止之上的,压制陈止名正言顺,我等投靠,方能顺势而为,这件事,还是让郑盾他们负责。”

    郑盾、郑知两兄弟一听,赶紧上前一步,就道:“回禀太公,我等离开之时,那位吴先生也就离开了,回蓟县复命,并且会把这次的事,原原本本的告知大将军,让大将军知道我郑家之心。”

    “这就好,那算算时间,他也该抵达蓟县了,如此一来,大将军的命令,应该很快就能下达过来了。”

    ………………

    “寒风将至,北地不平啊。”

    蓟县的城楼之上,一身戎装的大将军王浚,正在向着北方眺望,他看着一望无际的大地,发出了一声感慨。

    立刻,从他的身后,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将军,您这话可是有些说早了,现在还是夏季,秋天还没来呢,要等到冬日,那寒风才会过来。”说话的人,身材高大,穿着军中制服。

    此人是王浚的侄子,名为王场,也是王浚的心腹之一,王浚待他有如亲子。

    “我说的寒风,可不是冬日之风,而是这草原上的寒风,”王浚摇了摇头,朝身后看去,“赶儿,商队那边有何消息了?”

    王场的身边还站着一人,正是王浚的另外一个侄子,作为其人谋主和幕僚的王赶。

    “派出去的三支商队,都已经陆续返回了,”王赶低着头,恭敬回答,“按着几个领队的说法,他们在最近三个月中,最多还有一次出塞的机会,再往后就要危险了。”

    王浚笑了起来,他淡淡说道:“鲜卑人要动手了,希望他们这一次,能如我所愿一般,也不枉我将广宁郡的百姓牺牲,喂养他们这几头草原狼!”

    这时,一阵风吹来,掠过城头,吹起了王浚的发丝,长发飞舞之间,让他有一种俾睨天下的气概!

    王赶和王场看着如此一幕,不由心驰神往,暗暗钦佩。

    在这两个侄子的心中,自己的这位叔父,可谓天下豪杰,和中原那群只重虚名的所谓名士完全不同,是真正的能人、能将、能臣,就是比起家族之中的其他长辈,也犹有过之。

    更让人佩服的是,这样一位人物,其实是家族庶子,以庶子身份集成了博陵公的爵位,但王赶他们很清楚,以叔父之能,就算未能集成爵位,一样会有作为,只是那样一来,太原王氏与他的关系,恐怕就不会这么密切了。

    尤其是王赶,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最初被家族派遣过来,还满心的不满,觉得庶子承爵,难有作为,自己过来,怕是被家族排挤,前途堪忧。

    在他过来之前,更有许多同辈的兄弟过来恭喜,只是听那些人的口气,恭喜是假,看笑话才是真的。

    所以,当时他打定主意,就当自己是个书童,不发一言,只管明哲保身。

    却没想到,很快就被王浚的气魄折服,知道是自己眼界狭小,如今那些嘲讽自己的兄弟,无不羡慕,见了自己更是左右奉承,皆是拜王浚所赐,

    这时,王浚又道:“听说吴阶已经回来了,那咱们也回去吧,我要问问他在代郡的见闻。”

    两个侄子点点头,跟随王浚下了城楼。

    走在蓟县城中,来往有不少兵卒,更有诸多商贾,繁华而安定,给人一种别样的安宁感。

    等他们回到将军府,吴阶早就等候在那里了。

    “这一趟代县之行,听说你有不少的收获。”看着这名下属,王浚往胡椅上一座,笑着问道,“但也是难为你了,先让你去斥责陈止,又让你改为嘉奖,想必这一前一后,让你为难了。”

    吴阶赶紧表态道:“为大将军做事,哪里有为难之说,属下只怕未能做好,让大将军失望。”

    “你呀你呀,”王浚摇摇头,随后道:“这一趟到底有何收获,我中途收到了你的那封信,就把那个郑宫放出来了,但是此人言行不当,我若是不惩戒他,事后被陈止知道了,说不定要有隐患。”

    “还请大将军恕罪,属下自作主张。”吴阶却是当先认罪,语气诚恳,“我因瞧出了陈止的一点心思,所以有所布置,联络了汪荃中郎将,与代郡的世家有了约定,还望大将军恕罪!”

    “你擅自联络世家?”王浚眼中闪过一点寒芒,眉头微微一皱,但旋即隐去,笑道:“你的为人,本将素知,忠心不二,既有所为,定是为了本将着想,不妨说说,让本将听听。”

第四百五十五章 开工!【求订阅!】() 
“吴阶这次自作主张,打着将军的旗号,挑动三方,虽说有利于将军,但却不可以纵容,也不该有下次,将军刚才应该警告他一下的。”

    等吴阶离去,王场也顺势告辞,而王赶却留了下来,给王浚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我当然知道吴阶的想法,”王浚闻言,笑了起来,“他表面上说是为了我,其实还是为自身谋划,这也是正常的,跟随我的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才会尽心办事,我给他们好处,他们回报给我忠诚,但是吴阶这次的自作主张,确实是有些过了,但当下我还需要他帮我办事,让他将这件事办利索了,只有表示赞赏,此人才会上心。”

    王赶点点头:“还是叔父想的周全。”

    “也不是周全,我还是有私心的,”王浚又笑了起来,“归根到底,这事是吴阶做的,是他自作主张行事,既然如此,那也得有自知之明,万一这里面出了事,那这件事就得由他出面摆平,若是陈止或者汪荃,乃至那代郡的几个家族联合起来,找我要讨问公道,那就得他来承担这个责任了,我相信这一点,他自己也该有觉悟。”

    “这……”王赶眯起眼睛,看了王浚一眼,点头道:“如此一来,他为了不被追究责任,当会全力以赴,也无需大将军你斥责,同样知道厉害。”

    “不过,该有的提醒还是有的,否则其他人有样学样,我还怎么统领两州?”王浚说着,将笑容收敛,“但是这个提醒,要稍微压后,至少得等我摸清了鲜卑几部的动向再说。”

    “说起来,叔父还真是神机妙算,”王赶也顺势转移的了话题,“提前就料到了几部鲜卑的动向,提前几年就积蓄力量,等待着这场鲜卑混战,此战之后,北方当再无隐患,叔父的势力,可以一直延伸到草原深处,几个草原胡族,都将成为助力。”

    “哈哈哈!”王浚却笑了起来,待笑声平息几分,又摇头说道:“我可没有这么远的眼界,但我有自己的计较,草原的几个部族必须要乱,就算暂时平静,我也会给他们创造混乱的机会!因为这种事,从来不是等来的!难道,这个道理,你还不懂?”

    王赶心中一凛,终于就明白过来,想到了广宁郡的情况,这心里登时就明白过来。

    定了定心神,他才说道:“那关于陈止的事,要如何处置?按着吴阶的说法,此人志向不小,而且善于借势,又有手段,匈奴入侵被他前后利用,顺势打压了世家,真让他将局面控制,代郡上下铁板一块,那咱们再西边的力量,也就薄弱了。”

    “你说的不错,但陈止是有本事的人,当然会有志向,没有志向,也就没有能力,”王浚摆了摆手,“至于西边,暂时不用担心,吴阶虽然自作主张,但他的切入点很好,边军、世家和官府,在代郡相互牵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平衡,现在官府换了主人,暂时不被约束,几个世家的力量局限在代郡,我也看不上眼,至于那汪荃,越发懈怠,我之前还有心思给他挪个地方,现在也可以暂时止住,等鲜卑乱战降临,代郡自然要朝我靠拢。”

    王赶却道:“就怕陈止挺过了这危难啊,一旦如此,经过了这次淬炼,他在代郡的地位,就是不可动摇了,到时候想要逼迫他靠近,无疑更为困难。”他身为谋士,当然要查漏补缺。

    王浚笑道:“无妨,我自不会让他有机会,这三方牵制,不过是在大战之前维持平衡,让陈止难以掌控代郡,此郡也算关键,但因靠着草原和匈奴,并不安稳,我将此郡交给陈止,其实就是让他顶住鲜卑乱战的第一波混乱,到时候他有了过错,我也好直接撤职,然后调到府中,就近任用,正好也免去了我的责任,否则换成是我的人在代郡,出了问题,朝廷第一个找的人,必然是我。”

    “原来如此,”王赶点点头,但旋即又道:“只是如今看来,陈止与那拓跋鲜卑关系密切,有这个外援,他在代郡的优势会越发明显。”

    王浚就眯起眼睛,压低声音道:“况且,陈止是不可能撑过去的,就好像鲜卑之战,必然会爆发一样,陈止在代郡的损失,也是难以避免的,就算他能顶得住,也有人会让他难以支撑的,你不要忘了,在代郡的西边,还有个庞然大物!”

    “匈奴!”王赶楞了一下,终于摸清自家叔父的心思,但旋即却又担心起来,“匈奴人狼子野心,若为了算计一个陈止,就将他们引入幽州,恐怕会对局势不利啊。”

    “当然不会让他们在幽州站稳脚跟,而是让他们的触角延伸过来,”王浚看了侄子一眼,“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