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间,前面已经能看到吴广书等人了,就见其人带头,诸多县中官吏小跑过来,到了杨家兄弟跟前,赶紧停住。

    “两位,该是太守派来的吧?”吴广书打量着杨家兄弟,见两人气度不凡,便试探性的询问起来。

    杨宋收敛心念,露出一副淡然之意,轻轻点头道:“不错,我等正是自代县而来,我名杨宋,这是舍弟杨元。”

    杨元在旁边看着兄长模样,暗暗摇头,知道自家兄长是在模仿陈止的言行举止。

    “果然是太守派来的,我当城上下,感谢太守大恩!我代当城百姓,谢谢太守了!”说着,居然要朝南边跪拜。

    杨宋也懂规矩,一把抓住吴广书,笑道:“县令何必这般客气,代郡之下,皆为太守牧守之民,岂能弃之?”

    吴广书顿时眼眶微红,感激的话连珠炮一样的发出来。

    而这一仗的影响,也逐步散发开来。

第五百六十三章 军胜则气盛!() 
滴答!滴答!滴答!

    水滴滴落在石头地面上,发出一阵阵声响。

    三道身影躺在杂草堆里面,对这个声音早就习以为常。

    有限的几个小窗户,让这里的光线昏暗,使得里面的一切都那么暗淡,连带着从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显得微弱而不甚清晰。

    这里是牢狱。

    但此时,几名狱卒却显得惴惴不安,他们聚集在门边,小心翼翼的倾听着外面的声音,试图搞清楚战争的进境。

    “你说那些鲜卑人,会不会攻破城门?”

    “我不知道,但县令肯定会阻止他吧,毕竟县令的出身非同一般,又有大族支持。”

    “鲜卑人恐怕不会在意咱们县令的出身,我真正担心的,还是这些鲜卑人,会不会刮地三尺,把这城里的所有东西,都一并搜刮劫掠,那咱们可就危险了。”

    “对,现在藏在这边,还算安全,但……”

    几个狱卒的话还没有说完,便有“咚咚咚”的敲门声从外面响起,一下子就让几个人仿佛是去了说话的功能,让这里的一切都安静下来,再次只剩下“滴答滴答”的水声。

    他们不约而同的朝大门看了过去,并且检查着门栓是否已经插好了。

    “开门!县令派我等过来,将因为误会而被关押在里面的几位巡查放出来!”

    随着门外传来这么一阵话来,牢房中的狱卒顿时放下心来,但跟着这心却又重新提了起来。

    巡查怎么又变成了贵客?

    好在他们本就知道这几位不好惹,县令敢动手抓捕,他们这样的人却不敢过度为难,所以并未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听着声音,一名狱卒过去开门,而又有两人走入牢房,打开了一扇牢门,将被关在里面的三人,从草堆中扶了起来。

    这三人正是之前的巡查,他们原本昏昏沉沉,所以被扶起来的时候,有些惊魂未定,就在这浑浑噩噩之中,三个人被带着,前往了县衙。

    沿途,他们注意到城中的气氛与过去不同,街道有些冷清,人人都关门闭窗,小心翼翼的朝着外面窥视,看到了三人之后,很多人却奇异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敬意,尽管动作不同,但神色中的那种味道,是怎么都难以遮掩的。

    这让这三人越发疑惑起来,但这个时候他们回忆起几天来,听狱卒断断续续的话语,似乎有胡人围困此城,莫非与此事有关?

    “三位受苦了!”

    当看着那位前几天,还一脸趾高气扬,用藐视的神色看着自己的县令,突然之间和颜悦色,更是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之后,三位巡查终于意识到情况变化了,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杨家兄弟高居首座的时候。

    “杨君……”

    三人走上前来,给杨宋、杨元行礼,这杨家兄弟的反应也不相同,杨宋看到三人之后,眯起眼睛,露出了不快之色,而杨元则不动声色,只是点头。

    注意到杨家兄弟的不同表现,吴广书心里“咯噔”一声,便解释道:“之前发生了一些误会,是我的一个家仆,诬陷了这几位巡查,因为当时局面就有些不对,我把心思都放在了应对鲜卑人上,因而有所疏忽,以至于让那仆从蒙蔽,怠慢了这三位,我之过也!这里,就给三位陪个不是!”说着他端起茶水,便要上前。

    三人倒是非常意外,他们能居此职,当然在代县也有背景,为大宗族之后,但比起吴广书来说,还是大大不如的,因此一见此状,便要接下来。

    但却被杨宋制止了,这位临时统帅,摆了摆手,便要对吴广书说些话,以表达不满,同时警告对方,也有为三人出气的意思。

    只不过他的弟弟杨元,比他更快开口:“吴县令,关于这个误会,我想你给我们两人说,是没有用的,因为几位巡查被关的事,代县那边还未此争吵过,连太守都对你的行为有些微言,我觉得你要解释,还是亲自前往代县,和太守当面解释吧。”

    此言一出,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就有些凝重起来,吴广书端着茶水的手,也停在了半空,他尴尬的笑了一声,才点头道:“此话不假,我是要亲自去见太守的,不光解释此事,还要感谢他派兵救援,若是我所料不差,这些兵马,应该就是传闻中,太守新近所招募的武丁……”

    他这是在试图转移话题,否则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不知道会延伸出什么情况。

    “这些可不是太守的武丁,”杨元看着吴广书,正色说道:“这些事代郡世家的家丁,太守只是将他们集中起来,”跟着他游目四望,目光扫过厅堂中的众人,“诸位也该知道,太守不可能聚集这么多的兵马,也不可能都划归一人名下,否则传了出去,说不定就要被人误会,所以这里面的说辞,还望诸位能把握清楚。”

    在座的,一大半都是官府的官吏,来历各异,但平时察言观色,哪里听不出话中含义,纷纷点头称是。

    吴广书更是说道:“不错,我这是糊涂了,早就听说太守聚集家丁,是为了守备代县,以护卫平安,我也知道这些世家的武丁,虽然有些战力不俗,但聚集在一起多为乌合之众,不经过长久操练是上不得战场的,太守却还是派了人过来救助,而且只看人数,怕是派出了大伴,这里面的恩情,在下没齿难忘,今后但凡太守有令,定当遵从!我已经派人,给太守送去了感谢的书信,并且会将他前阵子传达的指示,一一遵从!”

    杨宋听到这里,脸色才好看了一点,微微点头。

    吴广书跟着话锋一转:“从今日这件事中,我才算是看出来,谁是真心为了代郡,谁又是平时说着好听,真到了关键时刻,完全靠不住!”说着说着,他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愤恨之色,“北边的吞并守将汪荃,空有中郎将之位,却根本不做正事!”

    他的表情,一半是出于表演,一半是发自真心。

    “两位,你们也该知道,这边疆屯兵本就是为了保护一方平安,否则焉要布置于边疆之地?但凡有胡人入侵,这边疆之兵就该阻挡、讨伐,结果那汪荃倒好,鲜卑人、匈奴人都入侵进来了,更是围困了城池,结果呢?我派人去跟他联系,他却借故不愿意出兵!”

    说着说着,吴广书的情绪也杂糅其中,声音渐渐提高:“实不相瞒,在这之前,我是不想麻烦太守的,因为我知道太守也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兵丁,守备代县可能都不容易,我又如何厚颜相求,并且也将这个情况告知了那汪荃,他倒是口气很大,跟我保证,若是当城有事,他第一时间就会相助,但最后不仅没应诺,反倒是我去请援军,都请不来!只是让我等自己坚持,结果你们也看到了,若非两位及时赶到,不说县城如何,这城外的百姓可都要遭了秧了!”

    “汪荃此人,确实行事不对!”杨宋被吴广书一番话说得,也起了同仇敌忾之心,忍不附和两句,话中对吴广书的厌恶消散了很多。

    吴广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于是继续说道:“我已经派人给汪荃那边送去消息,让他好自为之,过去他在北边屯兵,以护佑代郡为名,每个月都要从当城索取诸多援助和物资,更有很多的人力掺和其中,结果却是这样,真是为了白眼狼了。”

    杨元忽然说道:“如今鲜卑人大败,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都被两位俘虏,但还有匈奴人的威胁在侧,汪将军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或许县令您能写一封信,告诉汪将军,鲜卑人的威胁既然去了,就只剩下匈奴人了,不如他也出兵,与我等夹击,则匈奴人无所遁也!”

    “这……”吴广书却忽然迟疑起来,别看他这番话说的舒服,但不过是嘴上过瘾,但真要是写了这封信,被匈奴记恨下来,就有事一番祸事了。

    但注意到杨家兄弟的目光,他不得不咬牙点头,着手写信。

    不过,就在吴广书的书信还没写成的时候,有关这场当城之战的胜负消息,却已经传到了汪荃的耳朵里面。

    “你说什么?当城之围解了?”

    汪荃得到消息的时候,本来是坐着的,等消息一入耳中,却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是什么人出手了?难道是朝廷派兵了?又或者是其他郡中的兵马过来了?总不能是鲜卑人自己退的吧。”

    下意识的问了几句之后,那过来通报的幕僚,有些艰难的说道:“具体的消息,还没有经过证实,但探子粗略有了回报,说……说是代郡太守陈止派出的兵马。”

    “陈止派出的兵马?他派了什么兵马?”汪荃瞪大了眼睛,“他手上有什么兵马,你不要告诉我,是那些连一个月都没操练到的武丁?”

    那幕僚赶紧道:“到底是哪里的兵马,现在还不清楚,但探子那边给出的消息,一直在说是陈止的兵马,将军,您可是刚刚才给大将军去了一封信,万一真是陈止的兵马,那封信可就不好解释了!您在上面,可是说整个代郡,都在掌握,一切都按着您的谋划再发展!”

    汪荃一听,忍不住拍了拍脑门。

    “这可如何是好!”

第五百六十四章 胜改势,敌自变() 
“可薄真部全军覆没?”桑水河畔,石勒接到了战报之后,挑了挑眉毛,“败的有些太快了。”

    他坐在营帐之中,身边摆放着血食,腿边放着一个水囊,囊口开着,散发出烈酒特有的辛辣味。

    “不错,”边上,那位张先生正看着战报,“可薄真部经过几场恶战,已经是兵疲将乏,所余部众不过三千人,或许只有两千出头,但皆为骑兵,就算是将军想要将之击败,也得耗费一番功夫。”

    说着,他将战报放下来,抬头看了石勒一眼,笑道:“骑兵不利于攻城,可薄真的须极陀带着人去攻城,自是收效甚微,但因此而被全歼,却有有些奇怪,里面到底是如何布局的,真是让人好奇。”

    石勒眉头一皱:“这战报上说,是陈止派出的兵马将鲜卑人击溃的,他哪里来的人手?”

    “想必不是代县的守备兵卒,”张先生说着,朝着帐外看了一眼,“代郡的守军断无这般战力,那就只能是他新招募的兵马。”

    “新招募的?”石勒满脸意外,“先生的意思,是说着击败了可薄真部的人马,是陈止新召集的那批武丁?这不可能!”

    “为何不可能的,”张先生似笑非笑的看着石勒,“除了这批人马之外,此时的代县的还有什么可堪一战的兵力?”

    “之前的消息你也看到了,”石勒指了指营帐一角,那里扔着几张信纸,“那些家丁还在代县操练着呢,况且这批人前后才操练了多久?就算是队列恐怕还不知如何站位,更莫论明悟军阵了,若无阵势,则不过是乌合之众,何以对敌?”

    说着说着,他站起身来,正色道:“某家虽说被那屠伯驱赶来去,但也知要以步卒对阵骑兵,若无军阵相应,那便难以立足,抵挡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击溃了。”

    张先生却问道:“将军,你是因何确定,那武丁还在代县操练,又因为什么判断这支武丁并未掌握战阵的呢?”

    “我那些潜伏在代县的族人,不是一直有战报送来么?”石勒反问了一句,但说话的时候,却心中一动。

    “所谓情报,其实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张先生摇了摇头,也正色说道:“真正高明的计谋,能以情报迷惑敌人,这代县送来的战报,未必就是对的。”

    “你的意思,是我的族人已经背叛?”石勒眉毛一皱,露出不悦之色,“虽说此举亦有可能,但我这战报的来源,可不是只有一处,反复比对之下自然能得到最接近真实的情报,总不至于所有人都被人收买、都已经背叛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