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近真实的情报,总不至于所有人都被人收买、都已经背叛了吧。”

    “我不是怀疑将军族人的忠诚,”张先生不急不缓的摇摇头,“我说的是,若真实本身就是虚假的呢?我们看到的东西、以为的情况,未必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

    “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这一点最让人不快,”石勒重重的喘了两口气,“有什么话直说不能么,非要绕这么多弯!”

    “将军关于陈止武丁操练的消息,都是这么描述的,”张先生也知道石勒是个文盲,字都不认识一个,便摊开了说,“‘能听得其中操练声’、‘操练声自早到晚,不曾有断绝’、又或者‘操练声甚急,时而能听得口号声响’,‘若是离得近些,则能隔着木墙,听得其中的靴子踩地的声响’。”

    说到这里,他再看石勒,问道:“将军,你可听出里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了么?”

    “相似之处?不都是说的操练之事么?”石勒眉头紧锁,隐隐也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了。

    张先生便道:“这就是只闻其声、实未见人!”

    石勒一下子就愣住了。

    张先生随后继续道:“早在五六天之前,陈止便严防练兵之地的进出,几乎没有人能随意进出了,但偏偏能够听得声音,当初并未严格限制进出的时候,里面有人操练,外面的人就能听到诸多声响,并且进去之后就能看到兵丁走阵,久而久之,就给人一种印象,那便是听了声音,里面的就是在操练。”

    “这……”石勒明白过来,“你是说这些声音,其实是空城计?里面的人早就不在了,只是用声音迷惑他人?但如果没有人的话,又怎么发出操练之声,有限的几人,可是无从听闻的。”

    “只需要让外面的人听到里面的声音,不需要整个场地站满人,”张先生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设想,“只需要让靠近木墙的一篇区域有足够的人就够了,更何况,情报中也提到过,除了最初的五千人之外,代郡各大家族,又给他送去了家丁,这又是一批人。”

    “你说这是减兵增灶之计?”石勒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会,终于明白过来了。

    张先生也点了点头,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个主君,虽然是个文盲,但在领军打仗上有不小的天分。

    所谓的减兵增灶,就是通过增加灶台数目,让敌人判断错误,以为己方式在增兵,其实已经暗中撤退。

    “但即便如此,陈止新招募的兵丁也才操练没有多久,连军阵都是前几天临时宣讲,如何能战胜鲜卑人?”石勒还是有着不明白的地方。

    “要宣讲军阵,无需这般大战旗鼓,之所以这么做,很有可能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也是疑兵之计,”张先生似乎也没有想通里面的关键,“当然,这么短的时间内,不该让新招的兵丁有这等战力,更不要说从代县前往当城,还有一段距离,要急行军,要列阵对敌,还要以步卒歼灭骑兵,几个环节每一个都对兵丁的战力都有不小的要求,里面有很多地方,连我都无法想清楚。”

    “这便是了!”石勒点点头,正要发表一番看法,没想到张先生跟着就道:“但全歼可薄真部的事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与将军原来的算计,也都因此落空,不得不另作打算。”

    “这个也是,”说到这个,石勒顿时来了兴致,“其实先生你上次提过了,要有一个备选的战略,某家就在想了,现在听了先生的这一番话,更是坚定了心头之念。”

    “想要偷袭代县,那就不用提了,”不等石勒说出计划,张先生就先摇了摇头,“陈止或许有减兵增灶的可能,留在代县的,大概也只有少许人马和操练不够的新丁,但还是不该攻打代县了。”

    石勒却不这么认为,说道:“嗯?这是为何?难道就因为鲜卑人被击败了,就要怕了他陈止?”

    “打仗可不是赌气,”张先生则笑着摇头,“而是要达成目标,我之前建议太守攻代县,是觉得这里空虚,加上有王浚的默许,能顺势而为,但现在看来,陈止的准备十分完备,那就是个硬骨头,即便是啃下来,也要崩掉几颗牙齿,如果是寻常的匈奴将军也就罢了,有所损失,回去补充就是,但将军您是要自立的,手上的兵马少一点,力量就被削弱一点,何必和很值死磕?”

    石勒似乎还有些不甘心,说道:“但他既然用计,遮掩了代县的情况,难道不就是担心被人攻打么?说明代县空虚。”

    张先生则分析道:“也许如此,但他能击溃鲜卑人,说明手下有一定战力,就算突袭代县,但那里是郡首之地,城墙坚固,位于郡中,无论是驰援当城的兵马南下,还是下面两个县的兵卒北上,都不困难,如今陈止击破鲜卑,名声已出,代县兵马必定为他马首是瞻,要局级人马并不困难,而将军的攻势一旦被阻碍,就有可能陷入鏖战,那就难以达成最后目标了。”

    石勒已经意动,却还是有些犹豫:“就因为这个……”

    “这些不是放弃的原因,真正的问题是,将军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张先生抚了抚胡须,笑道:“如今代郡坚守,又有鲜卑入侵,加上王浚的属意,还有匈奴国内的倾向,使得周围都觉得,此地为四战之处,与之相对的,这幽州的其他地方,岂非就有了松懈,依我之见,何不将攻略代郡的心思,转移到其他郡县,或许能有奇效。”

    听到这里,石勒眼中一亮,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是受到了匈奴朝廷的影响,思维落入了死胡同。

    而张先生则继续道:“这代郡在幽州,人口也好、财帛也罢,都不是拔尖,反而算是落后,那陈止以减兵增灶之法迷惑我等,我等何不以佯攻代县之举,声东击西?”

    石勒眯着眼睛想了一会,随后咧嘴而笑,跟着对身边的一名骑兵道:“去,给我找几个人,探查代县那边的动静!”

    匈奴骑兵的奔行速度,那是相当迅疾的,当城大胜的消息还在官方渠道流传,没有正式被确认的时候,匈奴斥候出现在城外的消息,就已经传入了城中。

    这些斥候被发现之后,并没有迅速撤退,反而有诸多挑衅之举,让人越发肯定了他们的身份,于是很自然的就传入了城中。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几大家族更是担心不已,纷纷找上陈止,希望他能分兵坞堡,护卫几家的周全,毕竟他们的武丁贡献出来不少,以至于家中防备越发孱弱。

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报来() 
代县,如今清冷了许多。

    县城的城门,大部分时间都是关起来的,在有人过来的时候,才会打开片刻,即便是打开,在这之前也要反复盘问来历,搞清楚了来人的身份,才会将城门打开。

    而走进城门之后,无论是哪一条街道,多数都是空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几个人在其中行走,沿途的商肆、店铺,也多数都关门不在营业了。

    “不知道这种局面,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看着空空荡荡的街道,坐于酒楼的张景生对陆建这般说着,在他们两人的身边,顾恩、王快、罗央等人依次跪坐在席上。

    陆建饮了一口茶水,轻笑道:“我还记得刚来的时候,代郡虽然比不上南边繁华,但这条街道还是颇为热闹的,从中原腹地过来的商贾,以及从草原上前来的胡商,都聚集在这里,吆喝售卖,我们就算是坐在二楼,将窗帘放下,依旧能清楚的听到。”

    “现在可是什么都听不见了,不光听不见,看过去,除了寥寥行人,也是什么都看不到了。”罗央说话的时候,还朝身边的窗户看了下去,他所坐的位置,本就靠近窗边,一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景象。

    “这都是战争带来的影响,”王快叹息一声,微微摇头,“过去只在父辈的口中才听说过战争的种种,如今亲眼所见,心中委实有些不同。”

    顾恩坐在罗央的身旁,闻言也朝着下面看去,边看边道:“听说战局已经蔓延到来当城,距离代县也没有多远了,这两个县城之间的很多坞堡,都已经封闭起来了,甚至连通信都有中断的,当真不知最后会演变成什么局面,诸君,这几天太守忙于政务、兵务,也已经无心著书,通典章节也没有什么进展,若是情况实在不利,我等不妨先行返回吧。”

    罗央点点头道:“不错,这次过来真是有些失望,所谓的通典,就是看到了几篇残章,还要忍受这战乱风险,我看这陈太守虽然有本事,但这名声中还是有些夸大了,不过能见到诸君,也算是一场收获了。”

    王快则说道:“我在官府中的几个好友,最近传出消息,说是当城的战局有了变化,似是那县城之围,已经被人解了,只不过我那朋友毕竟只是官府中的官吏,接触不到太多兵事,知道的还不甚清楚,但或许还有转机。”

    “解围?谁去解?”顾恩摇摇头,轻轻叹息,似乎心有感慨,“咱们现在虽说被困在城中,消息闭塞,但之前几次聚集,也有精通兵家、精通权术的人推测过,不是么?当下王浚领军北上,无力、也不会支援代郡,那汪荃或许有可能,但当下却按兵不动,整个代郡可战之兵皆在汪荃手上,他不去救,谁能解围?陈太守么?”

    说到最后几个字,他失笑摇头,似乎说了什么好笑的事一样。

    “太守手上也是有兵马的。”张景生看了顾恩一眼,说出此言。

    顾恩轻笑道:“有兵马,是不假,但兵马还要操练,这临阵磨枪的事,本就凶险,更何况那些武丁陆陆续续的被送去,还都困于城外的兵营里,他们操练的很刻苦,每日凌晨,就算是在城中也能隐约听到那口号声音,不过打仗不是靠喊口号,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罗央也点点头,同意道:“我家的那些家丁,时常操练,但要成战力,至少也得半年,这还是我那父亲操练得当,以家传之法行之,相信太守顷刻之间,未必就能有这般进境。”

    “无论如何,当城那边的局面,还是能解除是最好的,否则的话,时间一长,传闻多了,就要动荡人心,连代郡的其他城池也要心中不凝了,”陆建忽然开口了,“所以王兄你听到的消息,大概也有安定人心的意思吧。”

    张景生放下茶杯,直视着对面之人,问道:“陆兄的意思是说,这是太守为了安定人心,特意散播出来的假消息?”

    “未必是假的,但如果有虚,这也不是什么坏事,”陆建的举止之间有一种谢意和从容,“以此事而定人心,则心齐而力大,反之,心乱则力衰,这也是牧民之法,并不可耻,换成是我,在这般局面中,为了维持城中的稳定,说不定也会行此下策。”

    “下策?”张景生还是听出了这话背后的含义,“这对你而言,就是下策么?”

    “诸位,”王快听出了张景生话中的不快,也注意到气氛有些不对,他立刻试着有技巧的转移话题,“其实当前的战况,也算是复杂了,匈奴人、鲜卑人,围城、入寇,加上代县这边的守备和准备,如果换成是诸君,要如何应对呢?”

    他的突然提问,让众人都有些意外,但跟着王快就笑道:“你看,咱们几人,在家里都算是有些地位的,那肯定是学过兵韬武略,这兵家推演也是其中之一,过去咱们只能听着族中长辈的设想,又或者截取过去的一些战役,然后加以推演,但这次却不同了,虽然我等没有亲自参与,但近在咫尺,也是听过不少消息的,何不借此机会加以推演?”

    “这话有点意思,”顾恩点点头,笑道:“其实我也有类似的念头,只是不好提起,毕竟陈太守的名声摆在那里,那天在沙场看他演武,听他讲阵,就知道其人的兵家造诣也非同一般,是以不敢班门弄斧。”

    “演武和讲阵,说的是兵法,但太守的那些兵马毕竟排不上用场,”罗央接过话来,“我家有一兄弟,也时常演武,兵法说的头头是道,可真正带兵的时候,哪怕不是上阵,只是与我父亲对垒,也是胆战心惊,可见这精通兵法与会不会打仗,是两回事,反正咱们今天也是纸上谈兵,顾兄你不妨说说。”

    “罗兄,你那日没有见太守宣讲,所以才这么说啊,”顾恩客气了一下,但跟着话锋一转,“不过也好,反正咱们就是苦中作乐,这些天吃的喝的都不甚理想,若是嘴上也不敢说了,那真就没什么乐趣了,其实我对当下的局面,还是有一番想法的,我觉得这危机情况,有一半是太守应对不当造成的。”

    “应对不当?”张景生闻言,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不错,我知道张兄对太守很是推崇,但先别忙着反驳我,听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